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常洛:当了近四十年太子,最后死在了两颗药丸之下

朱常洛:当了近四十年太子,最后死在了两颗药丸之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46 更新时间:2023/12/6 2:07:35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常洛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谁是明朝最悲剧的皇帝?被皇叔夺了龙椅的朱允炆?身死国破的朱由检?笔者认为:这些人与明光宗朱常洛相比,他们则幸运得多。

朱常洛虽被立为东宫太子,但从小便不被父亲赏识,盼星星盼月亮地等了近四十年,终于熬死先皇登基上位。随着朱常洛坐上龙椅,他的生命也进入了三十天倒计时。在这三十天里朱常洛还没想好怎么发挥理想抱负,便莫名其妙地迎来了死期,一命呜呼了。

话说,明神宗与宫女一夜风流,没想到宫女的肚子十分争气,十个月后竟诞下龙子朱常洛。虽说,喜得贵子,但明神宗却开心不起来,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原来,明神宗也是父亲一夜风流的结果,从小到大受尽了父亲的白眼,谁知,这种悲剧重现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朱常洛的出生已成既定事实,明神宗何尝不想担起做父亲的责任?然而,一想到朱常洛的出身明神宗就是一阵烦心,不知不觉中自己重蹈了父亲的覆辙。朱常洛的母亲地位卑贱,在生下朱常洛后母凭子贵被册封为恭妃,但却遭到后宫嫔妃的排挤,这对母子只能在后宫夹缝中生存。

神宗生性风流,他临幸宫女只是一时贪欢,对恭妃毫无感情,此后,再未临幸过恭妃。当时,明神宗最喜欢的女人是郑贵妃,神宗爱屋及乌,将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封为福王。朱常洛与朱常洵同为神宗之子,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

明神宗对朱常洵青眼有加,将其视若掌上明珠,对朱常洛却是另一番态度。按照明室祖制中“无嫡立长”的原则,朱常洛是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皇长子。然而,郑贵妃飞扬跋扈,害怕恭妃会母凭子贵晋升为皇后,便整日在神宗面前诋毁朱常洛母子二人。

久而久之,明神宗愈发讨厌朱常洛,逐渐有了废嫡立幼的冲动。不过,立太子这件事可不是皇上一人拍板决定的,明神宗虽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但他很难说服群臣,只得按照文武百官的意愿将朱常洛立为太子。

郑贵妃是个心机歹毒的女人,为了成为后宫之主,她可谓煞费苦心,拼了命想害死朱常洛。朱常洛出生时,郑贵妃多次在神宗面前贬低这个襁褓中的婴儿,说他资质鲁钝,根本不能继承大统。明神宗非常纳闷,朱常洛还是个婴孩,郑贵妃是如何看出他资质鲁钝的?

对此,郑贵妃给出了她的“优生学”理论:朱常洛的母亲出身卑贱,只是个普通的宫女,虽能诞下龙种,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宫女生出的儿子当然不会强到哪里去。对此,糊涂的明神宗深信不疑,对朱常洛产生了极大的偏见。

朱常洛到了该接受教育的年龄,郑贵妃更是在明神宗耳边大吹枕边风,劝神宗对皇长子进行“放羊式管理”,不让朱常洛接受教育。枕边风虽能奏效,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郑贵妃想了一个一劳永逸的馊主意,那就是让明神宗将朱常洛、朱常洵、朱常浩三位皇子同时封为藩王,以为这样就可以提高朱常洵的地位。

有些老臣在朝廷混得久了,一眼便看穿郑贵妃的小心机,联名向明神宗提出反对,使郑贵妃无法得逞。后来,就皇储问题朝廷还闹出一场“国本之争”,文武大臣极力反对明神宗废长立幼,拥立朱常洛为东宫太子。明神宗虽为一国之君,但是,面对朝臣的呼声终究败下阵来,最终,还是立了二十岁的朱常洛为太子。

朱常洛虽然“臣心所向”,但郑贵妃始终没有停止对朱常洛的迫害。郑贵妃眼见自己的阴谋落空,狗急跳墙,打算与朱常洛拼命。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个中年杀手拎着大棒公然闯进东宫,将守门的太监打成重伤,冲进前殿想要杀掉朱常洛。幸亏有个武功高强的侍卫韩本用巡逻至此,冲进前殿将刺客一举拿下,保住了朱常洛的小命。

朱常洛被杀手吓破了胆子,他做梦都没想到有人敢闯入守备森严的大内行凶。这起凶案,虽然只伤了一个小太监,但仍在皇宫掀起轩然大波。

明神宗非常重视这起发生在大内的凶案,当即派御史刘廷元亲理此案。经审理,这名杀手只是个叫张差的小老百姓,说起话来颠三倒四,显然是个疯子。不过,一个疯子竟然能进入大内,且对杀害太子有明确的目的性,背后肯定有人蛊惑。

张差被押送到刑部,经过一番严刑拷打后神志变得清醒,当即供出了主使人。原来,幕后主使是郑贵妃身边的太监,一个太监与太子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所以,主使实为郑贵妃。

一个月前,张差去赶集,去赌场玩了几手输光了银子。这时,一个老太监凑上来,交给张差一桩“肥差”,于是,张差稀里糊涂地被太监骗进了大内。太监好吃好喝地安排张差,又给了他不少银两,数日后将一个木棍交到张差手中,教唆他前往东宫。除此之外,太监还告诉张差:“逢人便揍,如果遇见一个穿着黄袍的家伙,更要将其打死,事后必有重赏。”

真相大白,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许多胆大的大臣立即谏言,请求明神宗惩罚郑贵妃。后来,又有多位大臣举证郑氏外戚专权。郑贵妃阴谋败露,惶惶不可终日,连忙来到明神宗面前祈求宽恕。恰巧朱常洛就在身边,明神宗怒道:“你自己向太子解释,请求他的宽恕吧。”朱常洛看到父亲动了真火,又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知道父亲不想处罚郑贵妃。

于是,朱常洛苦笑着说道:“父皇只需惩戒张差一人即可。”明神宗听完儿子的答案后转怒为喜,立即借坡下驴:“不错,太子果然识大体,就按你说的办。”于是,一场在朝廷掀起轩然大波的惊天凶案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但梃击案过后,太子检讨缪昌期认为“梃击”后台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于是义愤地说:奸徒狙击太子宫,能以“疯癫”二字开脱乱臣贼子之罪,以“元功奇货”抹煞忠臣义士吗?不久之后,缪昌期被阉党陷害致死。

虽说,受害人朱常洛未能看到罪魁祸首郑妃伏法,但仍因祸得福获得仁慈的美名,在文武百官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万历四十八年,朱常洛在危机四伏的大内熬过了三十九个春秋,终于登上了皇位,宣布次年改元泰昌。虽然,朱常洛的一生磕磕绊绊,但总算熬出了头,翻身做主。

朱常洛登基后,迅速展开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国库空虚,朱常洛仍从中挤出银两慰劳戍边的将士。虽说这笔钱不多,却是万历朝从未有过的恩泽。万历朝的矿税饱受诟病,朱常洛上位后立即宣布废除矿税,大大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早年被明神宗罢黜的忠臣,朱常洛逐一替他们平凡,让他们官复原职。此外,朱常洛还提拔了一批新的人才,为朝廷增添新鲜血液。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明光宗朱常洛若能多活几年,凭借他的能力和抱负一定能有一番作为,只可惜造化弄人,命运并没有给他机会。新君新气象,随着朱常洛登基,朝野上下展现出蓬勃的朝气。然而,没过几天,正值壮年的朱常洛便病倒了。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心机歹毒的郑贵妃并未因为朱常洛的宽容而善罢甘休,反而蛰伏在暗处继续刁难朱常洛。一起“梃击案”险些让她小命不保,不过却让她变得更加狡猾。朱常洛唯一的缺点就是好色,郑贵妃抓住朱常洛的弱点,从民间选召了大量美女,送给朱常洛。

据《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面对如云的美女,朱常洛无法把持自己。

朱常洛继位后勤于政务,每天理政过后还要去后宫夜夜笙歌,终于力不可支,一病不起。精力衰竭不算急症,只需稍加调养即可恢复如初。然而,御医不知受了何人指使,竟开了一副泻药冒充补药。

朱常洛本无大碍,服过药后上吐下泻,再也无法起床。紧接着,大臣李可灼对皇上说自己收藏了两颗仙丹,有生死人肉白骨之功效,还能使人长寿。朱常洛始终找不到自身症结所在,只能病急乱投医,服下李可灼献上的丹药。

第一颗丹药下肚后,朱常洛只觉得身体舒泰,腹泻也停止了。于是,朱常洛更加相信仙丹有奇效,当即将第二颗丹药吞下肚。谁知,第二颗丹药并没有让朱常洛的病情好转,反倒使他头昏脑涨,意识不清。朱常洛精神恍惚,只觉得脑袋愈发昏沉倒头便睡。这一睡,便是与世长辞。

第二天一早,来到皇宫的大臣们听闻噩耗,明光宗驾崩。这两颗仙丹究竟是何成分?为什么李可灼要进献丹药?

之后,廷臣纷纷议论,指定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熹宗的奏疏中说明才使其摆脱了困境。

据野史记载,这个“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便暴毙而亡了。

但是,这一切真相都随着明光宗下葬成了千古之谜。

朱常洛做了三十九年的太子,仅登基三十天便莫名其妙地死了。由于,朱常洛登基未久,还没来得及修建陵寝,只能被葬在早年景泰帝的废陵中。这位可怜的皇帝一生坎坷,就连死后都要“寄人篱下”,令人唏嘘。

标签: 朱常洛明朝朱常洛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了增加湘军战斗力,曾国藩实行了什么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湘军,清朝,历史解密

    在咸丰刚刚继位之后,清朝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席卷中国,南方基本上全部波及,形成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此时清王朝的绿营和八旗子弟都不管用,倒是曾国藩为首训练出的湘军成为了救命的稻草。后人探索湘军成功之谜,总结出了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纪律、策略、领导人的能力等方面,但据我看来,湘军

  • 明朝唯一一次割地,最后却导致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的皇帝,我们一般习惯性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可以说是明朝所有皇帝的写照。说白了就是打得过要打,打不过还要打,一直打到皇帝战死为止。大家都喜欢用这句话表现明朝皇帝的对外强硬。先不管这句话是否符合事实,不过不算是全对。在明朝初年朱棣的时

  • 三国时期的孙权,因为醉酒闹过多少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都说贪酒易误事, 这句话确实不假,甚至用来当作警世名言也毫不为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即好与坏。美酒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喜欢饮酒之人来说,小饮怡情,大饮则伤身;自美酒诞生以来,中国的酒文化已经融入于各行各业,洽谈生意要饮酒,升职加薪要饮酒,宴请宾客要饮酒,婚丧嫁娶要饮酒,人生得意要饮酒,人生失意还是要

  • 隋文帝改革:在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文帝改革,隋朝,隋朝,历史解密

    隋文帝改革时间为581年至605年,在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影响巨大的变革运动,为后世的行政制度奠定基础。一方面,隋文帝作为雄图大略的政治家

  • 拉赫玛尼诺夫有着哪些轶事趣闻?拉赫玛尼诺夫的手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拉赫玛尼诺夫,美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1、钢琴对小时候的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件惩罚工具,据说其母惩罚小拉赫玛尼诺夫时,会要求他坐在钢琴底下。2、拉赫玛尼诺夫的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与一种名为马凡氏综合症(Marfan Syndrome) 的遗传病有关,患者其中一个

  • 和公公有矛盾,朱自清两任妻子的做法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自清,民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自清是民国时期的大文豪和爱国志士,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也是语文教材的常客。不过我们今天要谈的并不是朱自清的文学,而是他的两任妻子。虽然都嫁的是同一个男人,同样都和公公有矛盾,朱自清这两任妻子的做法为何截然不同呢?朱自清写《背影》之时正逢朱家家道中落。先是祖母去世,接着父亲朱鸿钧因为纳妾的事

  • 百年一遇的名将李成梁,为何把明朝推向了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成梁,明朝,历史解密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今天带给大家的是关于一位明朝名将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明朝中后期的时候有着两位著名的将领,而其中一位是我们大家超级熟悉的抗倭英雄戚继光,而另一位也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名将,奈何却意外将明朝给推向了深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带大家

  • 古代将军冲锋这么的猛 为什么就不会随便去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将军,历史解密

    古代将军冲锋为什么很少见死亡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现代那么多英勇的武将(张飞,关羽,项羽)为甚么在千军万马前打来打去,就不会去世呐?并且还老是第一个冲,但他们就是不会去世,说是身手高强,但假定是真的那也太神话了.其实这些都是演义编的,当然在现

  • 宋江的为人如何 他为什么独自要去邀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武松,历史解密

    在北宋年间,朝廷混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太重的税收使农民生活更加辛苦,一些英雄好汉看不惯朝廷的所作所为,集结在一起去了梁山,开始了和朝廷作斗争的日子。刚开始,大家志同道合,十分合拍,但相处久了不少问题都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显现出来。后来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梁山兄弟之间的裂缝也就拉大了,宋江

  • 历史上三位死法奇葩的妃子,第二个死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常妃,清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君主连皇带王一共五百多人,一个皇帝就后宫佳丽三千,可想而知历史上皇帝女人的数量多么庞大!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皇帝女人这么多,也什么死法都有,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妃子的奇葩死法。首先说一个离现代比较近的,就是晚清的一位妃子,这位妃子叫做常妃,是道光皇帝身边一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嫔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