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不杀他父亲严嵩?

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不杀他父亲严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58 更新时间:2024/1/25 15:37:38

说到明朝的嘉庆帝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这个人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他的历史功绩很大,对明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倭寇战役中有着巨大的胜利,对内朝政方面也是有着自己见解,减轻赋税还有减少宦官的数量等等,简直就是一位大明君啊,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嘉靖帝他是没有杀严嵩的,但是他却杀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在语文课本中曾有一首明朝歌谣《京师人为严嵩语》:“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讲的就是严嵩贪赃枉法,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又横行霸道,残杀忠良。

光史书所载被严嵩陷害残杀的忠直大臣就有张经、李天宠、王忬、杨继盛、叶经、沈炼,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被贬的大臣有谢瑜、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垲、厉汝进、徐学诗、周鈇、吴时来、张翀、董传策等。

因此严嵩被《明史》列入奸臣传,成为明朝首屈一指的大奸臣。

1.十年钤山

历史上的奸臣其实基本上都是才华卓越之辈,严嵩也不例外,他五岁开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十五岁的严嵩就高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前途一片光明。

但在正德三年(1508年),严嵩突然便生了场“大病”,因此只能回家养病,这一养就是十年。这期间,严嵩在钤山读书写诗,颇赢得了一些清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两年后袁州府修志,请严嵩为总纂,正德九年(1514年)严嵩任总纂,志成后严嵩北上复官。

可见,严嵩的病根不是其他,正是为了躲避刘瑾,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严嵩也完成了从一个普通读书人向大奸臣的转变。

2.谄媚升官

回京后的严嵩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礼部尚书夏言受到嘉靖的宠幸,因此严嵩利用同乡关系疯狂的讨好夏言。

就在嘉靖继位几月后,严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

嘉靖四年( 1525年),升国子监祭酒。

嘉靖七年(1528年),任礼部右侍郎,奉嘉靖命祭告显陵,回来后说:“臣在恭上宝册及奉安神床时,都及时的雨停天晴,群鹳环绕飞翔,等将碑文投入汉江,河水突然上涨,请陛下命人撰文刻碑,以纪念上天的眷顾。”这番话把崇信道教的嘉靖哄的龙颜大悦,从此记住了严嵩这号人物。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升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南京吏部尚书。

3.投机获利

在南京的第五年,严嵩以庆贺嘉靖生日入京。当时正在廷议修《宋史》,于是宰辅就提议把严嵩留下,让他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的身份总领其事。此后夏言入内阁,就命严嵩回去执掌礼部事务。

不久,嘉靖想要给自己的亲身父亲上宗号,并放入太庙供奉,爆发了大礼议之争。开始严嵩和群臣一样反对,但嘉靖马上写了《明堂或问》一书给大臣们看。严嵩立刻见风使舵的转换了态度,还详细的为嘉靖规划好相关的礼仪议程。不久又称庆云显现,写《庆云赋》、《大礼告成颂》上奏嘉靖。

严嵩的一系列政治投机果然获得丰厚的回报,被封为太子太保,获得赏赐待遇也和宰辅大臣相当。

4.独揽大权

此后严嵩日渐骄横,甚至向宗亲藩王索取贿赂,因此两京的御史弹劾贪污大臣时都是将其放在第一位。但当时夏言等大臣在崇道的问题上经常忤逆嘉靖,严嵩却每每谄媚迎合,而所有青词又只有严嵩的能满足嘉靖的心意,使得嘉靖偏向严嵩。严嵩又令儿子严世蕃打通各部关节,因此每每弹劾都不了了之。

此后,夏言离职。二十一年(1542)八月,严嵩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入文渊阁值班,仍掌管礼部事务。此时的严嵩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精力旺盛和青壮年无异,早晚在西苑的板房值班,也不回家洗沐。不久甚至直接辞掉了吏部的职务,专门待在西苑的值班房,嘉靖还以为严嵩勤勉,加封为太子太傅。

此后严嵩指使言官弹劾资历更高的翟銮,又侵夺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的权利,独揽朝政大权。

5.诬杀夏言

嘉靖虽然整日修玄,却是一个天生的权谋家,他渐渐察觉到严嵩在朝中已经缺少制衡,日渐骄横。于是他召回夏言,同时封严嵩为少师作为安慰。夏言回来后,先是斥退了很多严嵩党羽,又想要揭发严嵩父子的罪行。

严嵩闻讯非常恐惧,和儿子长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求饶。夏言被严嵩父子虚假的表演蒙蔽,放过了二人,却最终导致了自己日后身死。

暂时解除危机的严嵩,一心想除掉夏言,他得知陆炳与夏言不和,便与他勾结。在察觉皇上对夏言开始失去宠信后,马上指使言官弹劾收复河套的计划会“轻边衅”,又勾结仇鸾诬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一月,夏言、曾铣入狱,最终被判斩刑。

6.君臣利用

严嵩在处理政事上的能力实际平平,蒙古俺达汗逼近都城,傲慢地投书要求朝贡。嘉靖召严嵩、李本、徐阶商议,严嵩毫无规划只会交给礼部讨论,而徐阶却能提出很多建议并全部被嘉靖采纳。

但是严嵩好权谋,善于猜度人心,谄媚皇帝,能够顺从嘉靖的心意帮其做很多事情。嘉靖十八年(1539年),葬章圣太后以后,便不再临朝听政,二十年又因为差点被宫女勒死,便移居西苑万寿宫,不再入大内。从此除了严嵩其他大臣很难见到嘉靖,严嵩也借此恣意妄为把持朝政。

每当要解救谁的时候,严嵩总是先顺着皇帝的心意诋毁他,然后再委婉的解释,使嘉靖不忍心加罪他。到要害谁的时候,先是称赞他,然后在小事上中伤诋毁,使得嘉靖忌讳他。

但是嘉靖真的就被严嵩玩弄于股掌之中吗?其实嘉靖对于严嵩也只是一种利用,所有的事务并非完全依靠严嵩,经常抽取一两件事情自己亲自处理,或者在某件事上做出和严嵩完全相反的决定,以此敲打他。在察觉到严嵩渐渐势大后,通过亲近扶持徐阶,抑制严嵩的权利。

吏部尚书空缺时,严嵩极力推荐欧阳必进,但仅任职三个月就被罢免了。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被贬职,不久后暴病而亡。这些严嵩都无能为力,说明了嘉靖对严嵩的压制。

7.年老失宠

严世蕃,严嵩之子,史载其“短项肥体,眇一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但其貌不扬的严世蕃不仅继承了严嵩的精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严嵩在七十多岁后,便开始越来越昏聩,已经开始猜不动嘉靖的想法了,也没有精力亲自写青词。偏偏嘉靖的诏书又都晦涩难懂,普通人压根都看不懂。所以到了晚年,嘉靖所有的旨意都开始由严世蕃回复,并每每能合嘉靖的心意。

后来,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去世,严嵩上请本应归葬的严世蕃留下侍奉自己。嘉靖皇帝同意,但又禁止严世蕃进入办公室帮严嵩处理政事。严世蕃只能每天呆在家里玩乐。

但是失去了严世蕃的帮助,严嵩只能亲自回复嘉靖的诏书,以至经常会错意而出错。加上这时候的青词已经都是别人代写,都不能符合嘉靖的心意。

当时正好万寿宫失火,严嵩建议暂时迁到南城离宫居住,但那是明英宗做太上皇时居住的地方,导致嘉靖很不高兴。而徐阶营建的万寿宫却很合皇上心意。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阶将山东道士蓝道行介绍给嘉靖,并受到信任。一日蓝道行扶乩称:“今日有奸臣奏事”,而刚好恰逢严嵩经过,于是严嵩更加失宠。其实那时日常只有严嵩可以见到嘉靖奏事,只要掌握规律很容易就能创造这种巧合。

严嵩察觉到了嘉靖对自己的疏远,于是在家摆下酒宴,宴请徐阶,并让家人像徐阶下跪,并说:“我严嵩是将死的人了,这些人还望您哺育他们。”徐阶推辞说不敢。

另外,夏言是徐阶的恩师,而徐阶的孙女又嫁给了严嵩的孙子

8.贫死墓舍

御史邹应龙在一个宦官家避雨时,了解到了其中的变化,便马上上书弹劾严嵩。皇上降职安慰严嵩,认为严嵩是过分溺爱严世蕃,而有负自己的眷爱和倚重,令其退休回家,给他每年一百石粮食养老,而将严世蕃依法审判。

当时御史林润等人揭发他的罪状,提到他冤杀杨继盛、沈炼的情况。严世蕃知道后非常高兴,而徐阶却对他们说:“你们是想让他活下去吧!”大家都说:“我们都想将他置于死地。”

徐阶说:“但你们这样做,正好是让他活下来。杨沈二人的罪案,都是严嵩巧取皇上旨意办成的。现在揭露此案,是暴露皇上的过失。如果是这样,则各位将有不测之祸,而严公子将骑着马悠然地走出都门。”

于是徐阶为他们删减草稿,单提罗文龙和汪直是亲家,通过贿赂严世蕃为汪直求官。又说严世蕃按照王制为自己建府邸,又招揽死士,勾结汪直余部企图投奔日本。

当严世蕃听到徐阶更改后的内容后,惊讶的说:“这回死定了!”果然,严世蕃被判斩首。在抄严世蕃家时,获得黄金达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服装和玩好之物,其价值又达数百万。

严嵩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庶民,之后老病的严嵩只能寄居在墓园的茅屋中,以贡品为食,两年后死去。

9.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留下严嵩的性命?

只有通篇了解经过,我们才能理解嘉靖为什么杀严世蕃而留下严嵩,准确的说嘉靖并不一定要杀严世蕃,要杀严世蕃的是徐阶,严嵩是受到严世蕃案的牵连。

从夏言、到严嵩、在到徐阶,其实都是嘉靖手上的工具而已。夏言正直,但不够狠,最后被严嵩诬陷,而夏言平时又多忤逆嘉靖,最后落得斩首的下场。

严嵩因为顺从嘉靖,而代替夏言,把持朝政二十多年,随着逐渐年老无用,而被嘉靖抛弃。但是严嵩很多实际是为嘉靖办事,如果审判严嵩,如徐阶所说最后都会指向嘉靖。所以嘉靖只是以溺爱儿子指责严嵩,让他告老还乡,至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事,嘉靖是一点也不知道,严嵩也是被蒙蔽的,全是严世蕃私下做的。所以只要审判严世蕃即可。

现在因为扳倒严嵩的关系,徐阶被影视描述成忠臣,但实际上徐阶并不比严嵩好多少,而且更有能力,更有手段。本来严世蕃并不一定死,只要为严嵩和嘉靖担一些罪名,平息朝野的怨气即可。

但是徐阶深知打蛇不死后患无穷的道理,也是亲眼见到自己老师夏言的下场。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没有几天可以活,但是严世蕃正当壮年,如果以后哪天嘉靖又想起他们父子。严世蕃一旦被重新启用,对徐阶就是灾难,所以非常聪明的将和嘉靖有关的案子全部不提,只夸大诬告最被嘉靖忌讳的通倭。最终严世蕃被杀,又牵连波及到严嵩,一箭双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在宋太祖后人中选择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高宗赵构其实打天下也不容易的,他建立了南宋也是花了非常大的力气的,但是如果仔细读分析过宋高宗的人会发现,那就是他竟然选的继承人是宋太祖的后代,你一代帝王好不容易建立的南宋怎么就选了别人后人为继承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揭秘看看!宋高宗就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他的父亲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

  • 唐僖宗为什么要和黄巢死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的唐僖宗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其实真的不容易的,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平定黄巢起义和招降朱温了,说到黄巢和朱温就是小编今天要说的事情,那就是其实唐僖宗是有招降朱温的,但是唐僖宗却一直和黄巢在死磕了,那么有的人说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唐僖宗为什么也不招降黄巢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封了

  • 明朝首富沈万三是怎么死的?是被朱元璋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首富”,你会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但是不管是谁,似乎都离我们极其遥远,毕竟这个世界上,普通人才是占据了最大的部分的。但是,“首富”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不仅仅是现代,在古代同样有首富,而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个就是元明时期的首富沈万三。相传,这个沈万三还

  • 晚清时期的慈禧有哪些养颜秘籍?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关于清朝的历史,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在中国封建史上,清朝的灭亡则标志着中国封建史的结束,清朝还是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故事的,就比如说但是的乾隆皇帝,在乾隆皇帝在位期

  • 夏商周之前是什么朝代?中华5000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华上下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但是这5000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呢?我们背历史朝代是从夏商周开始,不过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至今也只有4090年左右的历史,那前面还有1000多年去哪了呢?夏朝之前的朝代又是什么呢?其实想要成名一个国家曾经经历了哪些朝代,是需要有相应的考古证明的

  • 武则天的无字碑隐藏什么惊天秘密?到底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武则天,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武则天是当时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位期间的武则天还是做出了很多的成绩的,关于武则天的评价也还是有很多,当然了,武则天从最开始的一位贵人成为武则天皇后,这一步步少不了武则天的谋划,我们今天就一起来

  • 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康熙的亡灵?到底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同时,清朝早期的经济还是很发达的,到了中期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期间,社会局面一派和谐,老百姓也是安居乐业,现在很多的宫廷剧也是根据当时康熙皇帝期间的背景拍摄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什么会

  • 刘备借荆州真的是一借不回头么?借荆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刘备借荆州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刘备在三国里的形象一直都是以仁义、忠孝著称,而借荆州这件事差点让刘备成了不忠不义之人,刘备借荆州真的就是一借不回头么?其实仔细想想,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他向孙权借荆州也是为了吴蜀联军好,而且孙权也应该给刘备表现出信任的态度。毕竟赤壁之战吴蜀都各有功劳,缺一

  • 清朝官员叩拜的时候为何要先拍打几下衣服袖子?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关于清朝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的,现在有很多的宫廷剧就是按照的背景进行拍摄的,后宫的争风吃醋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么,清朝的大臣们一般每天都会上早朝,清朝官员叩拜的时候为何要先拍打几下衣服袖子?有哪些原

  • 汉武帝竟用十万士兵性命哄美人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汉武帝,说到汉武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在当时的历史上,汉武帝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武帝创立了汉朝,同时,后期很多的汉文化也是在此诞生和发源,可以说,汉武帝为汉朝文化的奠定和传播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汉武帝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