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什么废孙杀儿子?是老糊涂了还是性格使然?

孙权为什么废孙杀儿子?是老糊涂了还是性格使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30 更新时间:2024/1/22 9:58:43

说到孙权其实很多网友也知道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我们了解的不多的,就感觉他好像就在自己的一隅之地颐养天年享受生活了,但是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因为我们真正的认识到了孙权之后,你会发现他不仅仅是废孙子,而且还杀儿子,有的人说了不知道这是因为性格问题呢?还是因为孙权是老糊涂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你所问的这件事,其实是导致东吴帝国由盛转衰的大事件,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是一字不提,好似从未发生过一般。司马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二。

起初,这件事是孙权的家务事。大家都读过三国,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里头,刘大耳朵活了六十三,曹阿瞒六十六,孙胡子是最长久的,整整活了七十一个年头。

孙胡子活得长,也就带来一个问题,他的儿子太多,足足七个。当然没曹操多,人有25个。比刘备强,他一共才三个儿子。

咱就来说说孙权的这七个儿子,先说老大孙登。应该说孙权对这个儿子是最看重的,册立他为太子之际,特地把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张昭的儿子张休等一拨人叫进宫廷,陪他一块读书、骑马射猎,又找来程秉、张温给他做老师。曹操曾索要孙登作人质,也被他一口回绝。而且,孙权还为孙登找了个好亲家,迎娶了周瑜的女儿做太子妃。

但老大孙登和老二孙虑的寿数都远不如他老爹,很早便去世。孙登死于241年,年仅三十三岁。

所以按照立嫡以长的惯例,老三孙和便成了太子(孙登生前与孙和交好,临终前也留下遗言推荐孙和为太子)。担任孙和的太傅者,便是阚泽——《三国演义》中苦肉计的关键人物。

但孙和的地位就不如孙登那般稳固了,因为他面临巨大的挑战。挑战者便是他的弟弟鲁王孙霸

孙霸为什么敢于挑战哥哥孙和?很大原因就是孙权的宠爱,虽各为太子和鲁王,却没有礼仪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宫室中饮食起居,待遇差不多。慢慢的臣子中某些人便看出了端倪,判断孙权有意改立孙霸。于是全琮的儿子全寄、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绰等等一些人,便站到了孙霸的背后,而进一步,东吴的几个重臣如全琮、步骘、吕岱等,也或多或少地支持孙霸。

当然,如此一来,孙和便危险了。

起初,孙权的对策是禁止这兄弟俩与臣子往来,专心学习——但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此时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又和孙权的女儿全公主(嫁给了全琮)发生矛盾,于是全公主也加入了陷害的队列。

这位全公主,就是孙大虎,不得了的女人。在大虎的设计之下,王夫人忧郁而死——孙和更加危险。

但是,当时东吴帝国的第一大臣,是陆逊,全琮曾将此情透露给陆逊,其实是希望他能支持孙霸。但陆逊却写信警告全琮,说你纵容儿子参与党争,一定会召来祸患,让他学习汉朝金日磾杀子,结果全琮和陆逊又闹翻。

实际上,孙权此时是有意改立孙霸的,曾有人偷听到他和孙霸党羽的谈话,于是将此事传给孙和,孙和又与陆家密议,最后还是陆逊极力劝阻——结果最后是陆逊被孙权气死,但是孙权一时也不立孙霸。

大家都知道,东吴有四大家族:顾陆朱张,顾雍曾任丞相,他的孙子顾谭等人坚挺孙和,结果遭全琮陷害,流放交州。

而因为陆逊的劝阻,孙权也看到了两党内斗的后果是东吴的分裂,于是他作出最后决定,两个都不用,新立幼子孙亮做接班人。

250年,孙权终于出手,第一招是将孙和幽禁。

此时的东吴丞相是朱桓从弟朱据,同时他还是孙权的驸马,妻子是孙小虎。但孙小虎和孙大虎不同,大虎支持孙霸,小虎则支持孙和。所以朱据也支持孙和。此时孙权要废孙和,朱据自然也遭殃,因劝谏而遭贬,此后更被赐死。

当然,东吴因这件事,遭难人数远不止朱据一人,多达数十人。而孙权的第二招也随即到来,那就是废除孙和。

貌似此时孙霸胜了,但他爹一转身便赐他一死,包括他的党羽全寄等也全部诛杀。随后孙权便宣布,立孙亮为太子。

到此,二宫之乱才完全终结,但对于东吴而言,顾、陆、朱三个家族都遭到打击,实力因内耗而严重受损,孙权想得很奇葩,他居然认为诸葛亮可以扶持起蜀汉,诸葛恪也就能扶持起他的儿子孙亮,结果却是:多年之后,诸葛恪先行一步,死在了东吴的内讧之中。

所以,这一场长达八年的内讧,基本终结了东吴的盛世(此前因为陆逊先胜蜀汉后胜曹魏,东吴一度势头很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哪个王朝对中国领土的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古代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是有自己的特色和热点的,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说当时的清朝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朝代,确实是这样的,当时的清朝历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因为现在很多的宫廷剧都是按照当时的清朝继续拍摄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历史上哪个王朝对中国领土的贡献最大?到底是怎样

  • 十三朝古都西安为什么会被弃用?赵匡胤是怎样选择首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西安就是古代的长安,西安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宋朝以前西安是十三朝的首都,可见地位之强大。但唐朝灭亡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并没有继续沿用西安作为都城,而从此西安也被各朝代君王弃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代皇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更改都城的,毕竟重新修建一个皇宫需要消耗太多时间和人力,西安位置也比较适

  • 清朝的奴才和臣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的清朝之所以那么的让人们记住,是因为清朝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的很多宫廷剧都是有清朝的身影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清朝的历史,清朝的奴才和臣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在一些清宫剧中,

  • 刘邦的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总是能在影视剧当中看到这样一种道具,听上去威力无比,即便是皇帝也要掂量一下,不能轻易动手,这个道具就是“免死金牌”。听着这个名字,就感觉像是拿到了护命符一样,不是谁都能随意动自己的。然而,免死金牌真的就能够免死吗?西汉时期,刘邦给一些人都赏赐了免死金牌,那么这些人后来都是

  • 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做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奕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现在看来,清朝末期,咸丰皇帝与恭亲王奕䜣两个人相比,奕䜣不管是在政治才能,还是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要比咸丰皇帝强很多,似乎道光皇帝选择的接班人是错误的。但是,人毕竟是没有办法预料到后来的事情的,那么在此之前,道光帝到底是凭借什么爱选择了咸丰?他又为什么没有选择奕䜣呢?1.为何选择咸丰因为咸丰帝有

  • 东汉是怎样分裂成三个国家的?东汉分裂导致最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哪怕强如汉朝最后也有被灭亡的一天,东汉末期被分裂成为三个国家,也是灭亡的主要原因。其实分析这段历史,当时汉朝有可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么?一个朝代的延续血脉是基本条件,如果皇帝的继承人太小或者能力太弱,就又被灭国的可能。汉朝已经保住了很多年幼皇帝,但到了刘辨这一代就彻底不行了。虽然天下百姓并没有发动大

  • 俄罗斯挖土党为什么能挖出那么多的二战武器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俄罗斯的挖土党其实也是一些很有意思的一批人了,他们简直可以说只要拿起一把铁锹就能挖出一段历史,也能轻松的挖出一些财富,其实这些财富就是俄罗斯在二战的时候在战场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挖出那么多的二战武器装备呢?二战的时候俄罗斯不打扫战场的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

  • 清朝与明朝相比进步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和明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封建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其实,说到清朝大家都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因为清朝首先第一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其次现在很多的电视剧都是按照当时清朝时期的背景进行题材创作而拍摄的,所以很多的宫廷剧中我们都可以学习清朝的文化,

  • 古代最牛三大诗人吃货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吃货,小伙伴们都是怎么理解的?大家都说吃货无处不在,看着一个能吃下好大几碗饭的人就说他是吃货。不!吃货不是只有吃的多才叫吃货,单纯的吃的多那叫饭桶。吃货不光光只是吃的多,还要会吃,吃好吃的,吃不一样的,能够创造美食的,这才叫真正的吃货。对!吃货无处不在,从古至今,这一类人从来就不缺。早在中国古代

  • 饺子的历史,你都知道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的最大的节气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每当春节来到,家家户户的亲戚朋友们将会团聚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其乐融融。这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家庭盛会中,一种美食是觉得不可缺少的,那就是“饺子”。饺子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美食,深受广大华夏人民的喜爱,在中国的绝大地区,过节气吃饺子已经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