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63 更新时间:2024/1/19 9:21:55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在当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当然了。朱元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当时的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厉害,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对钱的把控力度非常好,而在明朝时期。当时的官员们工资水平是非常低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

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明初建国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有过进攻日本的打算。

“倭寇”是明朝的关键词之一,“倭患”一直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尽管在后期有诸如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一力抗击,但是一直要到德川幕府17世纪,连续三次发布锁国令的时候,“倭寇”才真正意义上在我国东南沿海绝迹,“倭患”也才真正解决。

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倭寇就长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据统计,洪武年间有记载的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过两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

洪武元年,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在沿海要地设置卫所,派兵防守,同时发国书给日本诸国(当时日本正处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日本诸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一起消灭倭寇,共享太平之福的愿望。但当时的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诠以“倭寇乃九洲海贼所为,日本政府根本就不知道”为由予以搪塞。洪武二年,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朱元璋又派杨栽等七人出使日本,并亲自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威胁“倭寇”。接到信后,日本国的怀良亲王大怒,斩杀明使五人,其他的悉数扣留,朱元璋的这一次交涉毫无成果可言。洪武三年三月,不死心的朱元璋又派莱州府同知赵秩等再次出使日本。赵秩经过一番惊险的周旋和唇枪舌剑后,终于软化了怀良亲王的立场。怀良亲王派和尚祖来捎带了大量的贡马和土特产向明朝“奉表称臣”,而且还送还了七十多个被倭寇抓去的中国人。朱元璋十分高兴,在皇宫设宴款待日本来使,并赏赐了大量的财物。考虑到日本人普遍信仰佛教,朱元璋还派了八个和尚护送祖来回国。但是朱元璋对当时的日本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他高估了怀良亲王的影响力,怀良亲王只是一个亲王而不是国王,他的意志并不能代表整个日本国的意志,那么当时最有势力的日本国王是怎么想的呢?说来还真是凑巧,这位仁兄的想法正好与怀良亲王相反,他并不认为跟中国交好是一件多么急切而急需解决的事。于是这次曾给朱元璋带来希望的交涉就这样再次搁浅。

后来日本国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贡,但因为这些多是地方实力派官员贪图大明朝的赏赐而搞的私人活动,没有正规的表文和印信,所以朱元璋都不怎么搭理。洪武十三年,日使再次来贡,情况同前几次一样也是没有表文,但带了一封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奉丞相书,文章写得极其嚣张,朱元璋看后很不开心,便拒绝了日本的朝贡。洪武十四年日本再次来贡,朱元璋又一次推却,并让礼部写了一封信责备日本国王和他们的那个征夷将军:“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与王。王若不审巨微,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无乃构嫌之源乎?”。日本不甘示弱,也回了一封极其强硬的信,而且文采斐然:“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昔、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朱元璋看了这封表文大怒,史载“帝得表愠甚”,但考虑到元朝两次出征日本损兵折将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忍住了这一口恶气。虽然如虎将李文忠者也曾建议朱元璋征日本以雪前恨,但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没有率领大明朝的舟师东渡。

不过这一件事后,朱元璋改变了以往企图交好日本的策略,而改为在内部积极设防,在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和卫所建设等,尽量减少倭寇造成的损失。最后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沙海》里的古潼京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的火,是由南派三叔的作品《沙海》这部悬疑,恐怖,盗墓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视剧。相信看过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个位置叫做“古潼京”,是一个神秘切危险的地方。在小说中说古潼京里面有非常多的财宝,致使九门协会的人为了抢夺这些财宝,而一次又一次的犯险进入古潼京。那么

  • 武则天竟然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历史上四位女皇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历史上的女皇,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一定是武则天,在我们的认知中,武则天不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不过这种认知是有些问题的,武则天不仅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女皇。那么,在史料的记载当中,到底谁才是第一个女皇?历史上除了武则天还有三位女皇,她们分别都是谁,又有什么经历呢?提到中国历史

  • 刘备诸葛亮借刀杀关羽是真的吗?关羽到底是被谁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的死到底是他自己大意被杀,还是刘备和诸葛亮借刀杀人的计谋呢?首先刘备进军汉中的时候谁都带了,就是没带关羽,这点也是让很多人感到不解。按理说关羽是刘备最放心的将领,而此次对手又是强大的曹操,为什么没有带上关羽呢。最后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而家里的关羽却也兴奋的坐不住了,急忙起兵进攻襄樊想为刘备

  • 萨拉丁为什么能够战胜十字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强大的十字军很多网友也还是多多少少知道一点的,他们的身份十分的特需,主要是由天主教的一些士兵组成的,所以说在理论上还是十分的强大的,那么有的网友也说了,其实十字军最后是被萨拉丁给打败了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作为库尔德人出身的萨拉丁,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有两个

  • 战国末期秦国一共灭了几个国家?实际上不止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我们一提到战国时代,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但实际上当时不止这七个国家,还有一些小的诸侯国,所以最后秦国也不止是灭六国,一些小的诸侯国等并没有被算进去。当然以当时秦国的实力,对付大国和对付小国采用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毕竟如果是小国的话如果还大动干戈就有些划不来了,而且会分散自己的战斗力。秦国采取的策

  • 古代学者和皇帝是如何对待老师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实,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当中的。最开始我们是要进入学堂,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和文化,让自己不断的进步和成长。那么,最开始的时候老师一般都是要培养学生们健康的三观,即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慢慢的我们长大以后便会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学习只

  • 和珅纪晓岚和刘庸是同一朝代的人吗?三者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和坤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和坤是古代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和坤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那么,纪晓岚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了,纪晓岚被人们称做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足以看出当时的纪晓岚嘴皮子是有多么的厉害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当时和珅纪晓岚和刘庸是同一朝代的人吗?三者的关系究竟是什

  • 宵禁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为什么有宵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很多朝代都实行了了宵禁的制度,意思是禁止夜间活动,人们到了晚上几点前就必须回家,不能外出活动也不能进出城。期初这样规定是为了治安,对于一般人来说影响也不是特别大,但对于喜欢夜生活的人来说就比较麻烦了,被抓到还有受刑罚。实际上到了现代,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在实行宵禁,而且就算政府不规定,你的爸爸妈妈应

  • 皇帝为什么自称为“朕”?朕有哪些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很多的朝代,而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不管是魏晋南北朝还是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最大的任务肯定是皇帝了。当然了,皇帝在当时是权利最大的人物了,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的秦朝,当时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是第一位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当时皇帝为什么自称为“朕&

  • 慈禧太后豪华葬礼究竟有多奢侈?慈禧葬礼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慈溪太后1908年去世,4年后清朝正史灭亡。慈禧太后的葬礼也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的一次豪华葬礼,其奢侈程度令人咋舌。据说陪葬品价值过亿,动用的人力和物力甚至都超过了某些皇帝下葬的规格,可以说这种下葬的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至少从慈禧的行为来看,在她掌管下的清政府为中国带来了非常多的灾难,却依然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