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嫪毐造反百姓保护嬴政,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嫪毐造反百姓保护嬴政,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3/29 1:18:43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嫪毐想要谋取秦王的位置,最后选择了造反,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嫪毐失败被杀,但剧情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百姓们自发的保护起了嬴政,这一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嬴政真的可能会有这样的民心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大秦赋百姓保护嬴政

嬴政从咸阳城出发,来到秦国旧都雍城,举行盛大的“亲政礼”。长信侯嫪毐却突然发难,他假意用太后玺、王玺,矫诏调动了咸阳城的禁军。

嫪毐先是将章台宫团团围住,因为章台宫内,有嬴政一生挚爱冬儿,还有嫡长子扶苏。抓住这些人,也就抓住了嬴政的软肋。

紧接着,嫪毐兵分两路,另一拨人马则是赶往雍城,准备欲杀嬴政而后快。

正在这危急关头,2700名郿县百姓,自发前往雍城,保卫嬴政。

嬴政当时还说了一番话:我大秦的父老兄弟们,秦法有令,带甲见王不跪,你等今日虽无甲胄在身,但你们即将成为真正的大秦锐士,你们都是我大秦的热血男儿啊!

正因为这些百姓的护驾,才顺利拖到了大军回援,最终成功平定了嫪毐叛乱。

樊於期虽拼死保护住了公子扶苏,但冬儿却被贼人一剑刺中要害,导致香消玉殒。这其中有个细节,便引发无数观众的热议。那就是,为何这2700明郿县百姓,不顾自身安危,也要前来保护嬴政?

2、历史上嫪毐之乱是怎样的

按照史书文献记载,嬴政铲除嫪毐时,虽经历波折,但没有像《大秦赋》那样如此狼狈不堪。

《史记》记载,嬴政早就通过眼线得知,嫪毐与其生母赵姬有不正当关系,他也想找个合适的机会铲除嫪毐。不过,嫪毐却率先发难,嬴政迅速命昌平君等人调动大军,顺利镇压了嫪毐的叛乱。

《史记·秦始皇本纪》: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商鞅变法”应该是秦国能问鼎天下,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从秦孝公赢渠梁开始,历任秦王皆十分注重底层改革。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老牌贵族影响力被大大削弱。说得更通俗点,商鞅首先在秦国提出“吾且尊官,与之分士”的理念。

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底层平民有了向上晋升途径。比如,普通老百姓想要出人头地,可以参军,只要获得足够多的军功,便能获得相对应的封赏。例如武安君白起,并非出身贵族,因为白起在战场上敢打敢拼,善于带兵,运筹帷幄。他才得到秦昭襄王嬴稷的器重,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壮举。

《二十等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商鞅:“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

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云梦县)出土的2000多年前《黑夫家书》,也向后人展示出秦国军功制是如何运行的。《黑夫家书》的两位主人公“黑夫”、“衷”,起初都是普通百姓。为了家人过上好生活,才选择参军南征北战,以求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史记》:“秦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刀枪不长眼,战场上凶险万分。“黑夫”、“衷”一路走来想积攒更多军功,用来获得爵位。所以从秦国军法制度也能看出,大秦不同于其他诸侯国,晋升途径完全由上层贵族把持。秦国普通百姓可以参军获得军功,日后便能踏上仕途。

这就好比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诞生后,无数寒门学子十年苦读,以求一日金榜题名。

3、百姓保护嬴政真的可信吗

200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普通百姓受教育程度还是太低。对老百姓而言,想要快速获得田产、金银财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上前线多斩杀敌人,建立军功。同学们想想,《大秦赋》那2000多名的郿县百姓,虽是自发保护嬴政。可按照剧情发展,嬴政顺利平定叛乱,这些郿县百姓可都是“救驾功臣”,也能获得对应的封赏。

所以说,虽然真实历史中,嬴政铲除嫪毐时,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描写的那么狼狈。但由于秦国特殊军功制度,老百姓们才会自发前往雍城护驾。

其次,大秦军功制度,给了无数百姓晋升的途径,可是秦国律法也十分严苛。通过《睡虎地秦简》便能明确得知,秦国是采用法家为治国之根本,社会各方各面都有法可依。

其中,有一条连坐制度非常严格。《史记·商君列传》:“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连坐制度其实很好理解,有一人犯法,可能会殃及其他家庭成员。

反观《大秦赋》中,秦王嬴政在雍城遭到贼人围困,此时嬴政身边的将军,骑着快马到处呼喊,请求援军。因此,雍城附近的百姓,听到了呼喊才会自发前往。按照秦国律法来看,如果这些百姓听到嬴政求救信息后,却选择闭门不出,这可就犯了大罪。

战国末年,各诸侯列国间连年征伐不断,十几岁的孩子,也要拿起刀枪上战场。若有人胆敢违抗朝廷征召,下场可是格外凄惨。与之同理,雍城附近的郿县百姓,听到秦王嬴政求救讯息之后,他们必须要迅速响应号召,前来勤王救驾。

因为老百姓们并不清楚,倘若嬴政能顺利回到咸阳,除掉嫪毐势力集团。到那时,听到求救信息,却闭门不出的百姓,可就要遭了殃,甚至家人还会惨遭连坐制度的惩罚。所以综合以上两点,《大秦赋》这段剧情,虽是编剧人为杜撰。但细细想来,假设嬴政真的遭遇危险,附近百姓听到求救信息后,一来是希望获得军功,二来是害怕连坐制度惩罚。半强迫,半自愿,或许也会前去保卫嬴政。

归根结底,还是秦国普通百姓基本无任何选择权利,要么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惨淡的生活。要么就殊死一搏,前往凶险万分的战场上,看看能否博得军功。所以《大秦赋》这段剧情,其背后有很多隐喻。乱世中的百姓是无任何话语权。万幸,嬴政顺利等到大军回援。如果嫪毐攻进雍城,嬴政与这些百姓必将被杀得片甲不留。

当然了,只有大秦人人尚武,才会让这个地处西陲的小国,由小变大,最终一统天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而秦国却统一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有非常多的风云人物,其中就有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分别是齐国、赵国、魏国、楚国人,但秦国当时那么强大,为什么秦国的公子却没有入选到这战国四公子里面呢?而没有入选的秦国最终却完成了统一,这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历史上杨贵妃是活埋吗,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确切的死因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相传杨贵妃的下落有好几种,例如死于马嵬坡、死于佛堂、被活埋、死于乱军等。其中杨贵妃是否被活埋被讨论的最多,当时杨贵妃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还把这场动乱的部分原因归结到杨贵妃的身上,最后李隆基在杨贵妃身上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那他当然是选择江山。不过安史之乱

  • 叶赫那拉静芬长相最丑,慈禧为何将静芬许给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1888年,在太和殿当中,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举办了选后大典,最终将自己的侄女静芬,也就是未来的隆裕皇后许配给了光绪皇帝。静芬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二女儿,其长相非常的普通,甚至还有些丑陋。但是慈禧的亲侄女不止一位,因为桂祥还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静荣,以及小女儿静芳,这两位女儿都比静芬相貌出挑,让人不

  • 明朝张嫣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张嫣,这是大名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皇后,明思宗朱由检之寡嫂,被认为是明朝时期最美艳的皇后。张嫣身上有三个鲜明的历史标签:艳名久传,仇恨阉党,自缢殉国。关于这位年轻的皇后,即使到了清代中期,坊间依然流传着她的诸多事迹,其贤后形象深入民心。我眼中的张嫣,

  • 吴三桂家族是如何发迹的,是如何成为豪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40年(公元1612年),吴三桂出生在了一位军官之家,其父是吴襄,生母不详,但是其继母祖氏是辽西豪族祖家(祖大寿家)的妹妹。根据史料,吴三桂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叫吴三凤。他弟弟叫吴三辅,以及两个妹妹。(其实关于吴三桂的兄弟姐妹人数,各类史书中都没有完整的记载,到底他兄弟是不是三人,还是其他兄弟早夭

  • 谭嗣同是爱国主义者吗,还是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戊戌变法,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上学时在课本当中都有学过。在近代历史上,戊戌变法最终是以惨败的形式收场的,结局就是戊戌六君子就义,留下了不少的传世名言。尤其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正史上孙坚的战绩如何,做过多少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董卓祸乱朝政,各路诸侯结盟奋起讨伐。在这其中,有一位喜欢带着红色头巾的武将不仅仅击溃了董卓的太守,杀了董卓的一位都督,甚至还打跑了董卓手下第一猛将吕布,即便是董卓率军亲自交手,也被打的是狼狈逃窜。当一起讨伐董卓的袁术听到此事后,颇感震惊,袁术的一个手下说,若让此人攻下洛阳,就相当于了除去了

  • 刘备伐吴损失了多少兵马和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一次非常重要并且可以说是错误的战役,在很多人看来,刘备这样做其实是错误的,以当时的蜀汉的军力来说,想要战胜吴国,本来就很难,而刘备更是因此损失了不少兵马甚至是大将。那刘备究竟损失了多少呢?如果这些兵马和大将都还在,后期诸葛亮北伐是不是会轻松一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为何倾尽所有还是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1840年6月份,一艘从印度起航的英国军舰来到了中国的广东海,随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便就此拉开序幕。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2年的时间,最终以清朝的惨败结束。之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从中国获得了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当战争最终结束的时候。道光皇帝却还是不知道英国究竟在哪里,他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我

  • 岳家军有哪些叛徒,这五人曾参与构陷岳飞一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岳飞的死可以说是千古奇冤。而导致岳飞被诬陷,除了朝中那些奸臣以外,还有部分岳家军出卖了岳飞。岳飞回朝后,遭到了万俟卨和罗汝楫的弹劾,张俊则利用岳家军的矛盾,逼岳飞的好兄弟王贵诬陷岳飞,此后又有多人提供假的证词,这才导致岳飞的罪证被做实。这五人在历史上是有相关记载的,那除了王俊和王贵以外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