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遇刺多少次?除了荆轲刺秦王还有哪些?

秦始皇遇刺多少次?除了荆轲刺秦王还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4/2/5 7:28:51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我国封建历史中首位做大中国大一统的君王,堪称中国第一帝。秦始皇率领千军万马四处扩张到一统天下,秦朝自然是欣欣向荣了,可是六国的贵族却恨死了嬴政,所以都想着去刺杀嬴政。于是嬴政这一生也免不了遭遇许多刺杀,总的来看,比较著名而且具有危险性的主要是四次刺杀。

第一次遇刺——荆轲刺秦王

公元227年,在好友高渐离击筑和主使人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为他送行的情况下,荆轲和着节拍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其实燕太子丹和嬴政早年间由于境遇相似,还曾是好友。当时由于燕国国小民穷,无奈就把太子丹当人质被送到赵国,而嬴政此时也在赵国当人质。可惜后来嬴政风水翻转当上了秦王,而燕太子丹居然又被当做人质送到了秦国。(真够悲催的!)

后来太子丹逃回燕国,不久秦国攻破了赵国,军队继续北上直抵燕国边境。燕国地偏国弱,根本挡不住秦国侵略的脚步。况且秦国灭六国平天下的目的再明显不过,燕国迟早是要亡国的。无奈间,太子丹决定通过直接刺杀秦王来延缓秦国吞并的步伐。荆轲主动请缨承担刺杀秦王的任务。

图穷匕首现,荆轲拿起匕首刺向秦始皇,秦始皇惊慌中躲过了,而后秦始皇用剑砍伤了荆轲,卫士上前当场把荆轲杀死,行刺最终功败垂成!

(说个题外话:侥幸逃过刺杀的嬴政大怒,立刻猛攻燕国。于是燕王喜杀死太子丹向秦国谢罪太子丹本想刺杀嬴政,没想到刺杀不成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第二次遇刺——高渐离刺秦王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是为善于击筑的乐师。(筑是中国古代汉族击弦乐器,形似琴。)燕国灭亡后,嬴政大肆搜捕太子丹的门客以及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只能隐姓埋名给别人当酒保。当时高渐离忍不住在酒馆击筑一首,不曾想出了名。而且名声越传越大,秦始皇知道了这位击筑高手,也知道了他是荆轲的好友。但是由于秦始皇喜好音律也爱才,于是召他入宫。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命人熏瞎了他的眼睛。

作为荆轲的生死之交,高渐离一心想要为荆轲报仇。虽然眼睛被熏瞎,他还是打算拼死一搏。他将筑中灌上铅,同时在演奏的同时,预想着嬴政所在的位置。举起筑来用尽全力向秦始皇砸去,可惜没办法确定方位,筑还是打空了。

秦王惊魂稍定之后,大为恼怒,下令把高渐离绞死,同时把尸首烧掉。高渐离刺秦王也失败了。

第三次遇刺——张良刺秦王

“汉初三杰”的张良,本是出身于韩国的贵族世家。韩国被灭,身份地位全部没了,巨大的身份落差让他对秦国恨之入骨。为了报仇,他散尽家财招募死士,准备刺杀秦王。

可是贴身刺杀风险大而且成功率极低。而远程打击,就算是计划失败也能逃走,张良于是打算远程打击。

他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且打造了一个60斤的大铁椎。张良带着他埋伏在秦始皇巡游的必经之地:博浪沙。当皇帝车队经过时,张良让大力士对准车队中最大,最豪华的那辆车就扔了过去,一声巨响,马车被砸了个粉碎。

张良以为大仇已报,志得意满地逃之夭夭,几天后才发现高兴早了。原来秦始皇当时准备了多辆副车,而且还经常更换车驾,那天大力士打中的就是副车,秦始皇本人并不在其中。

光天化日刺杀秦王,而且要不是更换副车,可能此时已经龙御归天。秦始皇又惊又怒,于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凶手。可是十天的搜索,居然没有发现任何刺客的消息,后来张良苦学兵法,成为一名深通兵法韬略的谋士,最终辅佐刘邦灭秦建汉。

第四次遇刺——夜游咸阳城

秦始皇带着四个侍卫在咸阳城微服私访,至当他们走到兰池时碰上了一伙强盗,这伙强盗上前敲诈勒索,甚至还想谋财害命。当时情况紧急,这伙强盗人数不少,而且各持兵器。眼看着秦始皇就要死在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强盗之手,四个侍卫拼死护主,杀了好几个人后将强盗们吓跑。逃脱之后秦皇暴跳如雷,又迎来一波“地毯式搜查”,然而结果又是没有任何强盗的信息。

总体来看,在咸阳城遇到的刺杀,比起前面三次刺杀,要凶险而且吊诡。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刺秦王以及张良刺秦王,这些都是六国贵族残存势力对秦国统治的反抗,这些六国贵族跟秦国有世仇,所以报仇不难理解。可是在咸阳城遇到的刺杀,却是发生在秦国自己的都城内。秦法施行数百年,秦国百姓他们不会不知道法律严苛,却仍当盗匪横行不法。可能正如陈胜说的“六国苦秦久矣”,不但六国百姓,就连秦国百姓都忍受不了!虽然秦国“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但是苛刻的秦法施行势必会引发老百姓的痛恨,大秦帝国二世而亡,从这次刺杀里便能窥其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德宗是昏君还是明君?为何王安石和欧阳修认为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德宗李适,相信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不会陌生,这个是以为志在中兴大唐帝国的皇帝。在父皇唐代宗的执政期间,李适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参加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后战斗。公元779年,一代英主唐代宗与世长辞,李适以太子身份登基称帝。为了完成父皇振兴大唐的遗愿,李适登基后颇

  • 民国混战时期交战的理由有多随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在清朝统治者的一些迷之操作下彻底垮台了,由此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只不过当时的中国是拉扯着狠多被动原因进入的,所以付出是非常惨烈的。民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那个时代,国家名存实亡,不再有秩序和法律,一切都向着拳头大小看齐。而在袁世凯因为称帝失败而郁郁而终之

  • 乾隆下江南是为了寻找生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民间传闻,乾隆皇帝之所以多次下江南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生母,这种说法究竟靠不靠谱呢?其实这些多半出于野史,因为乾隆在位期间的确是对江南情有独钟,所以有人便在其中做了一些文章,想对此事件增添一些神秘感。其实有关乾隆皇帝的身世并没有太多秘密,他的生母就是孝圣宪皇后,这点是非常明确的。大家想要了解真实的历史还

  • 三国的末代君主分别是什么结局?为何都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末代君主这个群体,在历史上人数可以说也是不在少数的,任何一个朝代最后都会有一个末代君主,而他们的结局大多数都并不好,毕竟在朝代最后了,更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朝代的攻击的目标。然而在汉末三国时期,总共有四位末代君主,他们的结局总体来说都还是不错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三国三

  • 唐顺宗李诵为何瘫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只是他作为皇帝也是比较悲惨,在位没多久就被迫禅位,最后还死的不明不白。李诵大部分时间都是太子身份,但太子往往是最压抑的,而且常年活在恐惧之中,这导致李诵身体渐渐抱恙,最后是无法正常说法。但李诵还是有治理天下的决心,他继位后便开始着手改革,但当时朝内宦官当道,这股力量就连李

  •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但是由于乱世时代的关系,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有着重大缺陷。就比如说贾诩,就是他导致了天下大乱的局面,但同时也尽心尽力的保护者汉献帝和文武百官。说他是忠臣,但实际上贾诩的每一条策略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有周瑜,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他出身于江东名门望族,多位先祖做过汉室高官

  • 晚晴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没有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晚晴四大名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一生最大的功劳,是参与攻灭了太平天国。为了奖励曾国藩,清廷将他封爵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在晚清中兴名臣中,曾国藩的爵位最高。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劳,是率部万里西征,收复了面积达100多万公里的新疆,创造了晚清中国领土

  • 为何满族人不吃狗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习俗,同时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饮食习惯。就比如说回民不吃猪肉、藏族人不吃鱼肉、满族人不吃狗肉。不过关于满族人为何不吃狗肉,其原因有着很多种说法,不过通常就是以下三种。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满族先人风俗习惯说这种观点认为,满族作为渔猎民族,不

  • 魏延为什么会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234年,诸葛亮在北伐的途中趋势,杨仪接管了兵权之后,遵循着诸葛亮的遗命将军队撤回了汉中地区,这举动着实让魏延很是上头。魏延于是怒而逆击杨仪,然而终因名不正、言不顺而败亡,落得个凄惨结局。魏延或许没有反心,但是确实是有"反行"了。那么,魏延为何要"反"呢?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是:魏延的能力与

  • 爱新觉罗·东莪最后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不可否认,对于清朝来说,多尔夫是大英雄,赫赫战功,为国家是戎马一生,只不过可惜的是君王天下事的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做到赢得生前身后名。除此之外,多尔衮还是一位非常风流和多情的男子,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来看,光是多尔衮记录在案的就有7位福晋,4位妾室。按理来说多尔衮身边有这么多妻妾,其子嗣应该也不在少数,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