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汉化为什么不彻底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元朝汉化为什么不彻底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98 更新时间:2024/2/1 13:07:20

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如北魏、金、清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汉化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倾向非常明显,甚至在改汉姓时追溯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对汉文明的认同可见一斑。而忽必烈也在开国之初进行改制,但是元朝汉化的程度却远远不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遭到了来自蒙古、色目旧部贵族势力的阻力,所以统治者改革措施态度暧昧,“汉化”改革不彻底。

政治体制汉化不彻底:元建国之初,设中书省管六部,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御史台管监察,这些措施都是效仿汉族封建行政体制的体现,而在这样一个汉族创建的行政体系中,却不允许汉人为正官。《新元史》中记载:“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汉人南人贰之…一代之制,未有汉人南人为正官者”。此外,元朝虽然效仿以往政权实行科举制,但依旧还是以世袭和恩荫为主进行选官,对待科举取士并不积极,曾一度被废止,就算元仁宗恢复科举,被录取的人也不得重视,前景渺茫。元政权虽然愿意学习汉人的政治体制,但却并不愿意以“汉人”为师,将汉人排斥在元朝权力机关之外。

经济体制汉化不彻底:元建立政权后就已经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但对奴隶制依旧有很大的宽容。叙州安抚使,家有“奴脾千指”,为其耕种良田五千亩,元将阿里海牙有家奴近四千人,这样必然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元政权虽采取重农政策但仍有保留,中统二年(1261),元设立劝农司,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然而,在下诏禁止蒙古军侵占农田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也下诏禁止侵占牧场。但农田被侵占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以及“旧有牧地,围人恃势,冒夺民田十万余顷,讼于有司,积年不能理”,这都不利于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型。

以上“汉化”措施不彻底的原因除了元政权民族意识强烈以外,更多的还是由于统治者的阶级局限造成的。很显然,汉人掌握权力、转畜牧业为农业、废除奴隶制必然会损害蒙古贵族的利益,而蒙古贵族在军事战争上立下过汗马功劳,与皇权的关系十分紧密,甚至可以通过忽里台大会干预立储,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像北魏孝文帝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是无法实现的。元英宗就是因为推行新政触犯了蒙古贵族的利益而死于政变。

除此之外,蒙古族有相对完整的文化和信仰,以及当时受到世界帝国的威胁而无暇内顾等,都是造成元朝“汉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虽然元朝亡于内乱,但蒙古民族也因未被彻底汉化而在元朝灭亡之后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失为一幸事。

标签: 元朝汉化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广的儿子临死前流传了一句千古名言 他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隋炀帝,历史解密

    在历史长河中,隋炀帝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儿子临死前这个故事吗?隋朝结束了各个诸侯分割的局面,老百姓们不再饱受战争的灾难。虽然这个朝代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仅仅只有三十八年,但是它却创造了,许多大家都知道的历史。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非常有才能,当时带领自己的军队,平复了各地的叛乱,

  • 养母胜似生母,力挺道光帝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绵宁无疑是幸运的。出身高贵,深受乾隆、嘉庆两代帝王厚爱;虽然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早逝,但嘉庆皇帝将对爱妻的爱全部倾注到了绵宁身上,嘉庆亲政之初就将他的名字写入了秘密立储的诏书。生母早逝,可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将其视如己出,倍加

  • 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官职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禁军教头,宋朝,历史解密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北宋的禁军是怎么回事。北宋为防止边将权力过大,中央严格控制军队,所以整个北宋没有内乱。北宋的禁军就是中央军,归中央直接指挥,大约一半驻扎在首都附近、一半驻扎在全国各地。北宋初年,禁军规模大约20万,赵匡胤、赵光义用这支军队,搞掂南汉、南唐、后蜀、北汉,可以说战斗力相当强悍。

  • 吴三桂临死之前给高圆圆的一封信使其后代存活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高圆圆,吴三桂,历史解密

    明清之际的著名人物中,吴三桂是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人物。吴三桂因“怒发冲冠”迎接清军入关而名噪一时,30年后又举兵反叛。一度饮马长江,在清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三桂病死后,心腹将其灵柩秘密运回贵阳,直到当年十月才公布其死讯。此时的清军已经开始了反攻,康熙二十年十月,昆明城终于被攻破。奇怪的是,清

  • 古代人羞于启齿的一件事,现代人却觉得无碍,反而还是一门行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人,历史解密

    关于惩罚的轻到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做出了很好的说明:“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我们来分析下司马迁列出的这个惩罚体系,首先,是道德方面的惩罚,也就是“礼

  • 古代人夏日如何避暑?有三种方法可降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寒有三九,热有三伏。夏至到,三伏始。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便浩浩荡荡的开始了。热辣辣,宛如行走在蒸笼,这是伏天最真实的感受。气温高,宜伏,不宜动。在古代社会,虽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这等降温的神助手,但他们的消暑方式还是很别致,有情趣的。下面分别向大家介绍古人的消暑智慧,不可小觑哦。一、器具空调、电动

  •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兀突骨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兀突骨,历史解密

    兀突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汉尺约合现在2.77米),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骑巨象,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下有等军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谓之“藤甲军”。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

  • 关于超人类主义的评价是怎么样的?真的可以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超人类主义,资本主义,历史解密

    超人主义一种思考未来的方式,许多超人主义理论家与倡导者希望运用理性,科学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减少贫困、疾病、残疾和全球各类受病魔折磨人群。许多超人主义者积极关注潜在的未来技术和创新的社会系统,以改善生活质量,并寻求履行在法律和政治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天生性智力残缺和身体上的障碍,使人类生存条件得到更好

  • 你了解“琅琊王氏”吗?有个笑话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琅琊王氏,晋朝,历史解密

    东晋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势力就是琅琊王氏。有一句话叫“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就是琅琊王氏,这个马是司马氏皇族。当年司马睿就是得到了王氏的认同,才得以登上帝位。整个东晋的琅琊王氏影响力可见一斑。琅琊王氏是很著名的贵族世家,他们在政治特权、经济特权、文化地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政治经济不用多讲,但

  • 陈平送了吕后一样东西,各路诸侯王就不敢轻易造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平,汉朝,吕后,陈平,历史解密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在尊文的中国古代,武力一直都不是值得推崇的事物,但是虽然不被摆在台面上,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轻视武力的重要性。一个不懂得在兵权上下功夫的人,纵然是披上紫蟒龙袍,也终究是平地起高楼,权力也是如水面浮萍,难以留存太久。虽然这么显明的道理,可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的谙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