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血屠江夏,雍正为何不治年羹尧的罪

年羹尧血屠江夏,雍正为何不治年羹尧的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15 更新时间:2024/2/5 7:55:02

在《雍正朝》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刘八女和任伯安带着《百官行述》逃到江夏镇。因为《百官行述》记录了众多百官的隐私,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个巨大隐患,此后年羹带兵血屠江夏镇,几乎是将整个镇上的人全部处死,手段极其残忍。其实雍正的本意只是想让年羹尧缉拿刘八女和任伯安,但年羹尧却滥杀无辜,雍正本可以治他的罪,最后却放了他一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年羹尧屠杀江夏镇

乾隆皇帝下江南,派当时的太子监国。太子胤乃曾经差点被废掉,得到了监国的机会,便想要狠狠报复曾经不支持他的官员们,而这一举动惹得众人不喜。

太子也发现他已经失去了武百官的所有支持,这时他的手下给他出了一个极度不靠谱的主意。

“太子殿下,您看这一番举动已经失去一部分老臣的心了,在属下看来,您得拿出点什么把柄来威胁他们。小人知道有个叫任伯安的人撰写了一本《百官行述》,里面全部都记载的是那些官员们的隐私痛处。不然就与他做个交易,将这个东西拿到手中,到时候还怕文武百官不听您的话吗?”

太子一行人商量好计谋,将牢狱中的刘八女放走,试图让任伯安用《百官行述》去换刘八女。刘八女是江夏镇的土皇帝,是刘家一族的最小的儿子,很受宠爱,他有七个宠爱他的姐姐,而任伯安是他姐夫。

也不知太子这边的消息从哪里走漏,最后居然让十三阿哥传给了四阿哥胤禛,为了让太子无法收场,或者是截胡太子,胤禛派遣心腹年羹尧,持太子的令出发。

执行任务中,年羹尧起了私心,不但杀掉逃犯刘八女,烧了太子诉求的图册,还霸占了刘家所有的财产,最后为了毁尸灭迹,让别人不知道他的行为,他屠杀了当地的官兵,将整个江夏镇变成一个火场。可奇怪的是,年羹尧血洗了整个镇子,明显是胡作非为,在位的康熙帝却没有狠狠惩罚他,这是为何?

不治罪三大缘由

在笔者看来,年羹尧不被康熙皇帝治罪,不过三大缘由。

首先,年羹尧此人太过狡猾,从表面功夫来看抓不出他的罪过。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血洗江夏镇有一个细节,在年羹尧下了屠杀命令时,他拿起刀往自己身上划了一下,然后冲着身后官兵大喊:“兄弟们,造反了,杀!”。

这里便是他的狡猾之处,“微臣并没有肆意屠杀百姓,血洗了整个江夏镇是因为他们造反,给江山社稷造成威胁。”反正当地的官兵百姓都被他们残忍杀害,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心腹手下,推卸责任也没有人会去告发。纵使康熙皇帝精明看穿了他的诡计,也抓不住人证物证,哪里能治他的罪呢?

其次,这是康熙皇帝为了保护太子。年羹尧始终拿的是太子的命令做事,纵使他曲解或者是放大这个命令,太子都难辞其咎。

查下去、深究下去,太子可谓会威信全无,被满朝文武口诛笔伐。

太子的生母是赫舍里皇后,是皇帝的结发妻子,却因为太子难产而死。在皇后去世以后,是康熙帝把太子带在身边从小教养,父子感情远远深于其它的孩子。而身为嫡子,康熙对他的期望也高过其它孩子。

所以康熙皇帝不治年羹尧的罪过,也是出于对太子的保护。

而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皇帝为了国家政治的安稳而不去治罪年羹尧。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过,夺嫡惨烈得现在也会让我们觉得触目惊心,身为一个帝王的康熙皇帝绝对不会意识不到皇位背后的蠢蠢欲动。

而现如今因为夺嫡一个镇的百姓都被杀尽,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必定会让众人觉得朝廷不稳,不只是皇帝无能,相信百官们也会在这动乱之中,纷纷站队各位皇子。而朝堂权力分散,不能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是康熙皇帝最大的忌讳。

所以无论是从年羹尧本身,从康熙皇帝的父子情,还是他作为一个帝王的考量来看,虽然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是个错误,但绝对不能进行惩罚。

夺权黑暗,你死我活

康熙皇帝或许是个善恶分明之人,但是在皇权的重重压力之下,他也不得不违背良知,不得不包庇血洗江夏镇,残害了无数条人命的年羹尧。

登上皇位便身不由己,但如果不登上皇位你人生的结局也会被他人掌控,这是生在皇家的悲哀,康熙皇帝就是那个身不由己的人,就连做一个决定都需要多方考量,耗费心神。

在这起血洗江夏案件的背后,我们能看到的是朝廷的黑暗,是官员的贪婪和皇帝的身不由己。

在那个年代,“九子夺嫡”的故事被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的戏剧成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皇位背后的残忍。

众人都为了争夺一个皇位而耗尽心血,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步步惊心,将自己的一生都赌在上面。如果放在现代,这些有才能的人完全可以开辟一个新的环境,获得一番新的成就,而他们却只能在夺取皇位的黑暗之中争斗个你死我活。

毕竟最后成王的,只有那一个人罢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最后灭齐国,为什么还是大费周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了,秦国以虎狼之师,第一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并且推行的还是统一的国策。而秦灭六国途中,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掉的,之前的齐国一直都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其他国家都已经变成了秦国的地盘,最终不战而降,这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其实,秦国灭掉齐国的过

  • 王莽篡汉为何没有反对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这件事情,一直被当作是西汉和东汉的分界,后世人看当时的情况,可能会觉得,王莽篡汉是违背了汉朝宗室的意愿,自己强行篡权建立新朝,所以后来才会被刘秀所灭掉。但是,篡位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那么简单,自己一个人说篡位就篡位,没有其他人的支持,王莽是绝不可能会成功的,换句话说,当时一定是有人支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向刘禅推荐蒋琬做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很多大臣,尤其是受到皇帝倚重的大臣,在临死之前,可能会推荐一个人,当做自己的接班人,继续辅佐皇帝,比如萧何就推荐了曹参,而曹参也的确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而在诸葛亮临死之前,他向刘禅推荐的人则是蒋琬,让蒋琬做自己的接班人。那么蒋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诸葛亮会推荐他来接班呢?蒋琬

  • 王忠嗣不死安禄山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王忠嗣是唐朝中期名将,一生战功显赫,是当时最厉害的将领之一。王忠嗣曾多次上书唐玄宗,称安禄山必将作乱,但唐玄宗却无警惕之心。安禄山则是利用李林甫将王忠嗣扳倒,最后他被贬为汉阳太守,郁郁而终。就在王忠嗣死后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就此走向下坡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就

  • 三国排名前三的武将,除吕布外会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三国最厉害的武将,几乎没有争议,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吕布,没什么好讨论的。那要是除开吕布,再次选出三国排名前三的武将,究竟会是哪三位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看看。这次我们主要还是拿战绩说话,比拼战斗力还有成就,不得不说蜀汉虽然人才不如曹魏、东吴那么多,但质量都是顶尖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下文,要

  • 晚清四大名臣为何全是汉人?他们最终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一个由满族人统治的朝代,朝廷官员等大多数与皇室有联系的,也都是满人,汉人其实数量不算是特别多的。但要说到晚清四大名臣,虽然说说法不一,人物也不一样,但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汉人而没有满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汉人,那时候满人的官员都在干什么呢?这几位名臣最终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 明朝时期,为什么江西有那么多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官员,他们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任职,都不乏真正为民请命的好官和贪赃枉法的奸臣,这都与他们个人的品行有很大关系了。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官员的数量,很多人可能以为,古代的官员既然是从各地选拔出来的人才,那么他们的分布应该不会过于集中,但其实在明朝时期,官员当中,来自江西的却是最多的

  • 朱标为救宋濂落水,为何朱元璋要处死救太子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宋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不过因为宋濂牵扯到胡惟庸案,朱元璋要将其处死。最后朱标为了救老师,直接以死相逼,跳入水中,这才让朱元璋免了宋濂的死罪,只是将他流放茂州。朱标落水,旁边的侍卫和大臣肯定会下水去救,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因此立功,有的还被朱元璋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件事说起来也挺无奈的,朱元璋为

  • 秦铜车马上的伞有何奥秘,并非只是用来挡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秦铜车马是在秦始皇陵发掘出的大型青铜器,属国家一级文物。秦铜车马目前出土了两辆,分别在1983年和1988年修复完成。秦铜车马做工十分精致,是按照1/2的比例制作,车身结构复杂,但每个细节都是无比清晰,不得不感叹当时匠人的精湛技巧。其实如果仔细研究秦铜车马能发现很多奥秘之处,例如马车上的伞就具有多种

  • 中国大洪水神话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的雨一直下,真的超级麻烦的啊,这个洪水形式非常的严峻,所以大家也还是要注意防范了,今天我们也来回顾看看神话中的大洪水故事吧,看看神话中的人物们都是怎么抗击洪水猛兽的,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别错过了哦!大禹,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他是黄帝的后代,在我国上古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