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秦朝的灭亡是一个意外

为什么说秦朝的灭亡是一个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1/19 9:53:05

秦朝的灭亡,其实还是让很多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毕竟是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王朝,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确实是有些可惜的。而也有很多人认为,秦朝的灭亡是一个意外,如果没有这个意外的话,或许秦朝未来的命运也不好说。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意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呢?如果没有这个意外,秦朝会一直存在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每个王朝都有它存续的时间,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时间更迭,除了先秦的夏商周,存续时间分别为:470年、555年、515年。其他比较著名的朝代,如唐朝存在时间是289年,明朝存在时间是277年,清朝存在268年,都是三百年不到就灭亡。可是相比于秦朝的二世而亡,它们的存续时间却是有历史规律的,那就是存在时间所在三百年以内。

因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走向灭亡是有原因的,史学家们将其总结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王朝彻底老化,政治机制不行,最后走向衰亡,属于社会爆发了不可挽救的危机,百姓生存得不到保障。以明朝为代表,明末李自成引领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因为底层百姓得不到生活保障而导致的。

第二种是王朝并未老化,政治机制仍然在运转中,但是却因为突发性的政治事件而走向衰亡。比如西晋因为贾南风突发性杀死过多的司马家族的宗族王室,导致其他宗室的不满,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进而引发五胡乱华,西晋最后走向灭亡。

而上述两种情况中,第一种才是一个王朝真正走向灭亡的正常道路,并且多伴有严重的官吏腐败、皇权旁落,如,中央政府失去对军队和财政的调动权,以及严重的土地兼并所导致的流民问题。使得原本有耕地的百姓变为流民,而这股流民最后会成为推翻王朝的主要力量。毕竟中国古代是以农业立国的,一个王朝存续了两三百年,难免要产生一些弊端,唐、明就是典型代表。

秦朝灭亡的原因

1、突发性起义

可是秦朝的灭亡是一个王朝灭亡的正常程序吗?不是的。第一个站出来试图推翻它的陈胜吴广,虽然是农民起义不假,但他们并非流民。他们是受秦朝政府派遣去往守防的,只是在路上因为遇到了大雨,道路不通,最后因为秦律严苛,未按规定时间内到,是要丢掉性命的,为了保命才起义的。

《史记》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再则,他们原本是受到秦朝的派遣去守防,他们原本也已经上路,可见秦朝在兵源、财政上都并未出现问题,就证明当时秦朝政府,对于百姓尚有统治力。对这一情况的证实,《史记》中另有记载: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这是项羽本纪中范增项梁讲的话说陈胜等人的起义部队被秦军追着打,也代表着秦朝对国家军队尚有统治力的佐证,可见秦朝政府的运行机制并未崩坏。

2、起义者出身高贵

另外,秦始皇突然暴毙,加上陈胜吴广起义,使得原本观望新帝的各路人马纷纷效仿陈胜吴广,开了他们的亡秦之路。他们都有谁呢?著名的项梁、项羽是原本的楚国贵族,刘邦更是秦国的亭长,属于政府底层工作人员。

《史记》还有记载: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

田荣等代表的是六国的齐国后裔,可见主要反对秦朝的人,都不是流民,甚至出身都很不错。这一点也是佐证秦朝的农民起义并非是因为政府制度崩坏,导致的流民起义,只是因为陈胜等人偶然性的起义,以及秦始皇暴毙,让原本的六国遗民起了瓜分天下之心。

3、秦朝政策忽视人的价值

而项梁他们打出的口号是: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天下苦秦久矣;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都是在说,秦朝的"无道"统治者的"暴虐",百姓受苦,而这是因为秦朝行的是苛政,无人道。而所谓的无人道,就是指不重视百姓,而百姓是什么?百姓是人,百姓被忽视就是人被忽视。这一点也是对于秦朝并非是政府制度走向崩坏,导致的起义爆发的证据。

4、秦末的斗争是"统一"和"分裂"的斗争

再则,现在对于秦朝的定义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其中大一统是个需要注意的点。因为"秦王扫六合",是集结了战国的其他六国所建立的大一统国家,可后来项籍加入讨伐秦朝时,除了说秦朝无道,还说的有"复立楚国之社稷",范增在游说项籍时就是以: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可见范增说服项籍加入亡秦之战,是把复立楚国作为理由的。

如此就可以知道,他们起义的最初目的在于恢复六国,意在"分裂"!在刚开始的亡秦战争中甚至举的是: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伐秦。而随着亡秦战争的继续发展,六国甚至重新复立,比如项羽就曾担任六国联军的首领,后来更是重新分封: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这就与秦朝所建立的"大一统"相违背。因为在秦国建立以前,社会的形态是长达数百年的长期分崩状态,曾有:齐、楚、韩、魏、赵、韩、燕等诸国存在并立。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秦末爆发的大规模的战争是由于突发性的政治危机所导致的,再加上后期的加入者,是以分裂秦国的目的来加入争斗的,本质上是一场"统一"的"分裂"的政治冲突。

再则,不管是陈涉,还是项梁,后来都被秦军的章邯一一攻破,而灭起义军需要的多大的财力、武力、人力的调动,大家只需要对比一下清末曾国藩平"太平天国起义"时,有多难,就可以知道,分别打破陈涉、项籍的秦国政府机制是完全没有失灵的迹象的,如果不是项羽在巨鹿横空出世,秦国绝对不该走向灭亡。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是在秦末动乱之中,秦帝国也并未丧失政府应由的机能,所以这并不是一次由于国家老化造成的社会危机。当时的社会走此昂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是必然,后世的刘邦也是如此践行的,可秦国的灭亡只是一场,由于大雨而引发的意外。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必然和偶然相交,促使着时代往前发展推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能力排名顺序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皇帝们还挺多的,那么这些皇帝能力大小也肯定都是有的,那么很多人都开始搞事情了,比如说这个唐朝的皇帝们的能力如果做一个排名的话,那么他们的能力到底要怎么排名呢?这个顺序到底是怎么排的呢?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页也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看看,期待你的加入哦!第

  • 和珅如何玩黑玫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其实和珅贪腐人尽皆知,乾隆皇帝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不做处理罢了,主要还是因为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和珅在官场上的事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那这次就准备讲讲有关和珅感情方面的故事,了解这些的朋友恐怕就不多了。和珅的妻妾也不少,以他的性格来说,有了钱财自然也是少不了美女,他

  • 唐朝皇帝年号时间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想问一下这个唐朝皇帝的这个年号时间顺序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的深奥啊,也不说一般喜欢历史的人能问出来的,这个是对历史有非常大研究的人才会问出来的,所以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这个非常专业的回答了,喜欢大家能学习到了!1、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

  • 唐朝开放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唐朝的一些习俗风俗文化方面的事情,大家有没有这么一个感觉,那就是古代好像非常的封闭,但是又看到一些朝代又分成的开放,话说这个唐朝当时就非常开放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唐朝又到底开放到什么程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唐代的开放意味着灵魂自由。自由,是灵魂可以舒适的安放。1

  •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从中国整个封建时期来看,唐朝算是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朝代,鼎盛期国力十分强大。不过具体发展如何,其实跟当朝皇帝有很大关系,那今天就将唐朝21位皇帝以各自能力的高低做一个排名,不过这份榜单中并没有把武则天算进去,所以总共是有20位皇帝。严格来说,武则天不算唐朝皇帝,如果把她也算入的话,那应该是能排进前五之

  • 南明永历帝死于昆明,为何尸骨在贵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这标志着明朝就此灭亡。此时,中华大帝上出现了三个政权,分别是大顺、南明以及后金。好景不长,大顺在建国仅一年的时间就被清军所灭。从此南明政权就开始了对清军的斗争。南明隆武帝在福建被清军杀害后,朱由榔正式继位,史称永历帝。在对清军作战连连败退的情况下,永

  • 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轩辕黄帝与蚩尤之间的大战最终是以蚩尤战死而终止,斩杀蚩尤的是上古应龙。在这一大战之后,轩辕黄帝便一统中华各部,从此中华之地便慢慢走向文明化。而关于此战,还有很多的细节得说与众人听。首先是斩杀蚩尤的应龙,应龙斩杀蚩尤后又追击蚩尤残部,斩杀蚩尤多名部将,立下大功,被黄帝予以重赏,却推之不受,而是隐居于南

  • 春秋五霸为何有争议,有谁是没有争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五霸我们都知道,是春秋时期,最为有名的五个霸主,与战国七雄不同的是,战国七雄是七个国家,而春秋五霸指的是五位霸主,也就是五个人。但是,关于春秋五霸的具体到底是哪些人,却一直都没有定论,在很多不同的古籍当中都有不同的看法,人物也分别都是不同的,那为什么春秋五霸会存在这样的争议呢?这些人当中有谁是没

  • 沙丘之变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早衰,其转折点就在沙丘之变,因为秦始皇没有提前公布太子人选,导致他的遗诏被赵高篡改,也改变了秦朝的命运。不过沙丘之变是不是真的有发生过呢?我们是从《史记》中了解到沙丘之变,但按理来说如此秘密的计划,不可能有人将其泄露,所以好奇司马迁到底是如何得知沙丘之变的。而在另一部史籍中,对于秦始皇临终前的描

  • 张昭身为孙吴功臣,为何晚年却遭孙权弃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张昭跟随孙策开辟江东,期间他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深得孙策重用。后来孙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希望张昭能辅佐孙权,将他培养成新的领袖。张昭可以说是不负众望,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使命。在东吴,论功绩和资历,张昭绝对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在孙权眼里,他始终没有把张昭摆在最关键的位置上过,晚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