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帝为何每年都要当一天农民?他们真的是下地干活吗?

清朝皇帝为何每年都要当一天农民?他们真的是下地干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16 23:07:57

皇帝和农民,这两个身份可以说在古代是天壤之别,而历史上这两个身份都做过的人,很多人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朱元璋了。朱元璋出身低微,没有任何的实力背景,可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最终成了明朝开国皇帝,但到了清朝时期,清朝的皇帝非常勤政,但即便是再忙,每年也会有一天的时间,要当一天农民,这是为什么?他们当农民是怎样的过程,真的和真实的农民一样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雍正成为皇帝与农耕有关

清朝初期,当雍正皇帝还是一名亲王时,曾命宫廷画师精心绘制了一套《耕织图》,送给父亲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此举自然是投其所好。

在由46张画作组成的《耕织图》里,雍亲王亲自出马充当“模特”,将自己打扮成辛苦劳作的农夫,出现在每一张画里。妻子儿女也纷纷登场,参与耕织。不仅如此,雍亲王还亲笔题写了46首五言律诗,并钤上“雍亲王宝”“破尘居士”二印。雍亲王通过《耕织图》,含蓄地向父亲表达自己寄情田园、恬淡无为,同时又注目农桑、心系苍生。

康熙皇帝见了,果然龙颜大悦。雍亲王最终变成了雍正皇帝。

2、清朝皇帝为何要做一天农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清朝虽然崛起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属于游牧民族。但他们入主中原后,深受农耕文明的影响,采取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近300年时间里,农业都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农历仲春亥日,皇帝不管多么繁忙,都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从深宫大院里走出来,经过正阳门来到先农坛。首先,是宰杀牲畜,祭祀先农神。随后,皇帝就要到具服殿,脱下礼服,换上亲耕服。干什么?当然是亲自耕种啊。

在先农坛旁边,有一块小小的农田,面积不大,刚好是“一亩三分”,叫“演耕田”。只见换好衣服的皇帝下到“演耕田”里,一手扶着犁,一手举着鞭,往返犁地三次,叫做“三推三返”。礼毕,收队。皇帝随即登上“观耕台”,兴致勃勃地观看王公大臣们继续耕种。

清朝皇帝下田当农夫,始于顺治皇帝。1654年农历二月,顺治皇帝第一次到田里亲自耕种。康熙皇帝则把皇帝亲耕变成一种制度固化下来,每年春天都会身体力行地进行亲耕,率领一帮王公大臣扶犁耕地。

当然,经过多年的变迁,皇帝下田当农夫已经仪式化了,并没有实质性用处。皇帝通过这种耕种仪式,表明天子心系稼樯,尊重农耕,在天下农夫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为了给皇帝准备这套耕种仪式,内务府和地方官员得提前准备一个月,从衣食住行方面考虑得面面俱到,不容丝毫闪失。

雍正皇帝亲耕时,除了本人一手扶犁,一手举鞭外,身边还有6名大臣扶着犁头;另外,还有24个60岁以上的老年农夫,也穿着蓑衣,扶犁而行。这24个老年农夫,便是请来帮助雍正皇帝扶犁。为此,要提前从各地选取老年农夫,再对他们进行礼仪培训,以免在皇帝面前失礼。

“演耕田”里的泥土,其实是事先打碎、筛选的细土,以便皇帝耕种起来更加轻松。

3、嘉庆皇帝耕种出现意外

不过,虽然千算万算、筹划周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嘉庆二十年(1815年)三月初一,嘉庆皇帝前来先农坛耕种时,就出了漏子。他所使用的耕牛根本就不配合嘉庆皇帝的工作,死活不肯耕地。没办法,只好换一条耕牛,可换回来的耕牛依然不听话。最后,大臣、侍卫齐齐上场,硬拽着这条耕牛在田里走了3圈,总算完成了耕种任务。

离开“演耕田”,嘉庆皇帝悻悻然走上“观耕台”,继续观看王公大臣们耕种。无奈,耕牛依然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嘉庆皇帝耕田时,有人帮助他;现在没人帮助王公大臣们,使得他们在田里手足无措。有的耕牛甚至还四处奔逃。好端端的一场耕种仪式,变成了一场闹剧。

嘉庆皇帝回到皇宫,越想越气。他在当天就发出上谕,称:“耕耤为劭农大典,顺天府供备牛只,平时不勤加演习,玩忽从事。著将专司供办之大兴县知县沈守恒、宛平县知县张洽俱先行革去顶戴,交部严加议处;顺天府府尹费锡章系专辖之员,著交部严加议处……所有此次一切例赏,概行停给。”

你看,本来是自己和耕牛的问题,嘉庆皇帝却将责任全部推给地方政府,处罚了一批顺天府、大兴县、宛平县的官员。

与嘉庆皇帝相比,光绪皇帝就聪明多了。光绪皇帝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他每次到先农坛耕种之前,都会在丰泽园内练习耕地,将耕种的程序弄熟后,才不至于弄出一场闹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女乱唐是指哪三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三女乱唐》其实是1987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剧情主要是以李治女儿太平公主为主线。而这三女指的就是太平公主、武则天和韦皇后,可以说这三位在唐朝历史上都是比较厉害的女性人物,其中武则天尤为突出,毕竟她登基称帝,属于正统女皇帝,而韦皇后差点复制了武则天的称帝之路。这段时期所发生的事,在当时民间也是人们津津

  • 康熙都说算了,为何吴三桂还要杀了永历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时期的末代皇帝,崇祯死后,还有一部分明朝残存的势力到了南方建立起了南明,而朱由榔就是南明最后的一个皇帝。而朱由榔最终却被吴三桂所杀,但就连康熙皇帝对此都打算放弃了,想要放过朱由榔,但为什么吴三桂却还是要杀掉他呢?吴三桂杀永历帝之后有什么后果,他为何一定要这样做?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一病就是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秦琼在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将人物,而且现如今的门神之一也是秦琼,可见他在后世民间人们心中的地位,必然是很高并且不可取代的。但历史上真实的秦琼,在李世民成为了皇帝之后,就病了十二年之久,这究竟是怎么会是呢?秦琼毕竟身为武将,他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装病?如果是装病,他又为什么要装病呢?今天就

  • 刘秀是否对不起郭圣通?被废是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站在刘秀的角度,他喜爱的一直都是阴丽华,尽管后来因为郭圣通而获得了军队,郭圣通也被立为皇后,但郭圣通还是被废,刘秀改立阴丽华为皇后。但如果从郭圣通的角度来看,自己其实一直都算是一个联姻的工具,刘秀借助自己得到了军队,当上了皇帝,自己的皇后之位也没做多久就被废掉,而且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丈夫的爱,刘秀是

  • 陈桥兵变前,契丹和北汉是否真的准备南下攻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柴荣病重期间,赵匡胤因屡立战功被升为殿前都点检,等于是禁军统领。柴荣死后,新任皇帝柴宗训只有七岁,根本无力来保证自己的地位,此时正处陈桥兵变前夕。后来,朝中传闻契丹准备联合北汉攻周,宰相范质在没有确定消息真伪的情况下就匆忙让赵匡胤出兵抵御。结果等赵匡胤再次回京后,他已经被拥立为皇帝了。实际上,大家

  •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秦子楚的还是吕不韦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开创了我国封建第一王朝秦朝的开朝皇帝,是个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者,一个以不同寻常的手段创造了不同寻常伟业的改革者,一个永远背负美名和骂名的强者。秦王嬴政天赋干大事的豪情,所以能修郑国渠、筑万里长城,同万里驿道,建阿房宫。

  • 谭嗣同主张卖掉新疆西藏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谭嗣同,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在清朝光绪年间,谭嗣同与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虽说这场运动前后仅仅持续了100天,但其精神却像黑暗中的一束火花,影响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中国人,促进了社会新思想的觉醒。在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面对抓捕没有逃走,立誓成为中国变法牺牲

  • 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靖康之耻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是很难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强大的状态。曾静一度纵横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就如昙花一般迅速的分崩离析;一度号称世界第一骑兵的蒙古铁骑,最终也是被朱元璋打的满地找牙。然而时势总是变幻莫测,胜利者很可能明天就会失败,失败者很可能明天就会翻盘,被朱元璋打败的蒙古骑兵依然可以让

  • 顺治出家真的是因为董鄂妃的死吗?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董鄂妃可以说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引人好奇的女子了,有很多人对于董鄂妃的真实身份感到很好奇,也有人认为,顺治帝后来选择出家的事情,也是因为自己心爱的董鄂妃的死,才导致了这个选择。那么究竟在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回事吗?顺治帝的出家到底和董鄂妃有没有关系,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鳌拜明知康熙对付他,为何不直接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初登位的时候,鳌拜执掌大权,而且手中也是兵权在握,但康熙也是费了很多心思,最终终于让鳌拜下台了。但鳌拜好歹也是混迹多年,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掌控大权,皇帝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呢?既然鳌拜知道康熙会对付自己,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起兵,毕竟兵权在自己手上,对于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全无胜算,那为何不杀了康熙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