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听闻有人造反的时候,为何怀疑是于谦?

朱祁钰听闻有人造反的时候,为何怀疑是于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55 更新时间:2024/1/19 11:42:54

夺门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背后也是牵连了很多年的恩怨。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最终成功夺回了自己的皇位,其实对于他来说,如果不这样做,自己的将来或许就完全没有任何希望了。而当朱祁钰听闻有人造反要夺位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却是在怀疑于谦。虽然后世人都知道,于谦绝对是忠臣,但是为何朱祁钰当时的第一反应会是这样的呢?为何他会怀疑于谦,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朱祁钰为何连说三生好

明朝皇帝朱祁钰在当了八年皇帝后,生了一场重病。也就在他生病的那天晚上,朝中大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立刻撞开南宫的门,把朱祁镇找出来,拥戴他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第二天早上,朱祁钰还正躺在病床上,起不来。突然,他听到上朝的钟鼓声敲响了。朱祁钰当时就惊得坐了起来,心想,自己还躺在病床上呢,怎么上朝的钟声就敲响了呢?这是谁让上朝呢?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知道肯定是有人夺位了。于是,他就问身边的太监,这夺位的人是于谦吗?太监说不是于谦,是太上皇。这个“太上皇”就是朱祁镇。

当朱祁钰听说是朱祁镇的时候,连说了三声“好”字,又重新躺下去了。

那么,朱祁钰在知道他的哥哥朱祁镇夺了他的皇位以后,为什么会连说三声“好”字呢?

可能我们会觉得,这是朱祁钰一种愤懑的表达方式。

确实,朱祁钰应该愤懑。当年朱祁镇带着明朝几十万大军攻打瓦剌,结果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给抓去了。然后瓦剌挟持着朱祁镇要挟明朝,并且一直攻到北京城,让明朝开城门。可以说,当时的形势岌岌可危,如果不是朱祁钰和于谦带领大家誓死保卫北京城,可能明朝就被瓦剌给灭了。就算不被灭,明朝君臣南逃,又会出现南宋那样的局面。可以说,朱祁钰这样做,算是给朱祁镇收拾了残局。而且,瓦剌要放朱祁镇回来,朱祁钰也同意了。回来后,朱祁钰也只是把朱祁镇关了起来,并没有暗害他。

可是,当朱祁钰生了重病的时候,朱祁镇竟然落井下石,朱祁钰如何不愤懑呢?

2、朱祁钰为何感到高兴

不过,我认为,朱祁钰在这时候说的这三个“好”字,却并不是一种愤懑,而是一种很放心的,很高兴的表现。为什么呢?

因为从他说出“是于谦吗”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就表明,他内心中最担心的,其实是于谦。

在他看来,如果是朱祁镇夺了皇位,这也就意味着,江山还在他朱家,并没有落入外人之手。同时呢,他也看出来了,自己的病似乎好不了了,自己又没有太子。不给哥哥朱祁镇,又能给谁呢?

假设皇位给于谦夺取了,这就意味着,他朱祁钰把朱家的江山给丢了。到地下以后,朱祁钰如何见列祖列宗呢?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疑惑了,朱祁钰怎么会怀疑于谦呢?

3、朱祁钰为何怀疑于谦

说起来,于谦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大臣,他帮助朱祁钰打败了蒙古瓦剌对北京的围攻,保住了明朝的江山。保住江山以后,他并没有擅权,并没有在朝中指手画脚,唯我独尊,把朱祁钰变成一个傀儡。其实他要这样做,是很容易的。毕竟朱祁钰是他立的,明朝的江山也是他保住的。但是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大儒,能够谨守臣子的本分。而且,如果朱祁钰要坚持一件事,他也不和朱祁钰争论。比如,朱祁钰还换太子,废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换成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于谦明知道不对,也没有争执。可见,他确实不擅权不越位。

而且,朱祁钰在八年的时间里,也没有表现出怀疑于谦的样子。凡是朝廷中所有的大小事情,他都会征求于谦的意见。君臣两人之间也配合得很默契,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君臣肝胆相照、通力合作的典范。

那么,朱祁钰为何在最后阶段,说出那样的话呢?

只能说,朱祁钰其实一直是一个皇帝,他和所有的皇帝一样,都是多疑而自私的。总担心大臣会夺了他的皇位。尤其是有功的大臣,他就更担心。尽管这个大臣可能根本就没有夺位之心,但他依然心里不踏实。所以,历史上才发生了刘邦朱元璋等人残杀功臣的现象。而朱祁钰脱口而出的,才是那样的话。

只不过,当朱祁镇当了皇帝,不久后,朱祁钰就“暴死”的时候,在“暴死”之前,不知道朱祁钰还会不会连说三声“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和东林党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晚年,东林党崛起,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东林党陌生。可以说明朝的灭亡,东林党是需要附上一定责任的。东林党由顾宪成创立,主要成员有李三才、左光斗、邹元标等人,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反对宦官专权。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一个宦官干政很严重的朝代,东林党的诉求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明朝直接走向灭亡

  • 朱祁钰和崇祯同样面临明朝存亡危机,为何结果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钰和崇祯,其实都可以说是面临着明朝的危难存亡关头,朱祁钰时,朱祁镇被俘,皇帝都成了别人的俘虏,如果没能控制得住,明朝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了,而崇祯时期,就更不用说了,是明朝存亡的生死关头,尽管崇祯十分努力,但最终却失败,明朝也灭亡了。这两个皇帝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危急时刻,明朝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是为什

  • 曹魏将领王双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王双算是曹真手上的一张王牌。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间,率领30万大军将陈仓包围,结果遭遇郝昭的顽强抵抗。此后王双前来支援,连斩蜀国将领谢雄、龚起,尽显悍将本色,足以说明王双的实力。不过王双虽然勇猛,但谋略欠佳,中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最后被魏延斩落马下。如果王双不死,想必会给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带来更

  • 马皇后和朱元璋感情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悲伤不已,此后再也没有立过第二位皇后。很多小伙伴好奇,马皇后和朱元璋感情究竟有多好,朱元璋毕竟是皇帝,后妃数十位,还能如此深情也是少见。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早在朱元璋还是红巾军将领的时候便嫁给了他。此后两人经历了各种磨难,始终不离不弃,等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马氏成为皇后,他们的

  • 夏朝真的是被地震震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夏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呢?很多人对于夏朝的事情都还是非常好奇的因为夏朝年代久远,文字记载相对来说更少,因此很多人对于夏朝并不会很了解。而说到夏朝的灭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有被称为是四大妖姬之一的妺喜,认为夏朝的灭亡和,妺喜有很大的关系,但事实当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也有人认为,夏朝其实是因为被一场

  • 溥仪登记时为何不让穿龙袍?为什么只让溥仪穿日本大元帅服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溥仪在第一次当上皇帝的时候年仅3岁,首次退位的时候是6岁,在这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于年幼的溥仪来说仅仅只是一个穿上龙袍的傀儡。国家的政治事物还是把我在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手中,溥仪这个小皇帝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宣统三年的时候,爆发了辛亥革命,全国人民的人心都趋向于共和国,溥仪在大臣和隆裕太后的决定下

  •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努尔哈赤、皇太极还是顺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问,清朝的第一个皇帝究竟是谁,想必很多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吧,而答案也就集中在这样三个人身上,那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在于他们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庙号、谥号上面的差别,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就造成了不同的答案。清朝第一位皇帝究竟是谁,这一点和其

  • 魏延能否达到五子良将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虽然不是蜀汉五虎将,但论功绩和成就,魏延也不输五虎。如果是把魏延放在魏国,他和曹魏五子良将相比,能否达到这五位将领的水平呢?其实这对于魏延来说,并非难事,今天就准备拿魏延和五子良将做个实力对比,看看魏延到底能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位置。五子良将也并非全部都是强一流将领,其中徐晃算是比较厉害的一位,但

  • 淝水之战前秦百万大军,为何会败的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说到淝水之战的时候,都是会以东晋战胜的角度来看,认为在这一场战役当中,东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是一次非常厉害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前秦来看的话,就完全相反了。前秦号称是有百万大军,原本对于这一场战役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但是却没想到对方兵力不及自己的十分之一,却将自己大败,这恐怕

  • 徐茂公的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真有徐茂公这个人吗?其实真有,不过并不叫徐茂公。徐茂公是《说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小说里他是瓦岗寨的军事,行事风格和诸葛亮有几分相似,都是被有些神化的人物。其实徐茂公的原型是唐朝名将李勣,李勣可以说是深受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皇帝的信任,一生功勋卓越,深受后人好评。只是李勣和徐茂公的经历就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