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昂战死曹操都不哭,为何典韦死了却痛哭不已?

曹昂战死曹操都不哭,为何典韦死了却痛哭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93 更新时间:2024/2/5 7:43:42

曹昂对于曹操来说,不仅仅是大儿子,而且还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发生宛城之战,曹昂未来将会是曹操的接班人。但是宛城之战,曹昂为了保护曹操战死,这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自己的继承人都没了,但是曹操却都没有哭,可是当典韦战死的时候,曹操却痛哭不已,难道典韦对于曹操来说,地位竟然比曹昂还要更高吗?究竟曹操为何会是这样的表现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典韦之死与曹昂之死

典韦死了,曹操痛失一员猛将,伤心难过是正常的。侄子曹安民在曹操心中比不上典韦,或许也有可能。但是,曹昂无论如何也是典韦比不了的!曹昂是曹操的庶长子不假,但是年幼丧母的曹昂自幼便被曹操原配丁夫人收养,虽为庶出,却是名义上的嫡长子。而彼时曹丕的生母卞夫人尚未扶正,曹丕等儿子都是庶出。因此,彼时的曹昂实际上就是曹操的法定继承人,而曹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一直把曹昂当作继承人培养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实际上,宛城之战曹操带着曹昂出征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是为了给曹昂立功和培植威信、军中班底的机会。

只可惜,曹操没有管好自己的裤腰带、色心泛滥,以至于对张绣放松警惕,并导致张绣降而复叛,曹昂也因此丢掉了性命。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亲儿子死了,作为父亲,曹操不可能不伤心。但是,为什么曹操要说那番话呢?表面原因不难理解,就是为了收买人心。如果儿子死了伤心过度、大将死了无所谓,以后还有谁会给自己卖命?将大将置于儿子之上,无论是否出于真心,至少给手下人传出了一个信号,跟着老板走有盼头,即便战死沙场,也会得到死后哀荣、惠及子孙万代。这恐怕才是曹操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这还仅仅是表面的一层意思。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曹操为了淡化战败的责任。这一仗战败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曹操没管好自己的裤腰带,不是吗?曹操作为人主、作为“无冕之王”,他可以知错、改错,却永远不能公开认错。但是,战败了总要有个说法吧?这个时候,曹操对典韦大树特树,实际上就是想要借此淡化战败这件事。用忠臣拼死救主、自己给忠臣极大的死后哀荣来转移视线,将战败转为君臣情深。即便将来史籍中记载了,也更多地是宣扬这一段,而不是揪住战败原因不放。说白了,这就是“危机公关”。曹操不仅没有因为战败损害自己的形象,反倒是因为对臣下的态度让自己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这才是曹操最想要的。

2、作为曹操的保镖,典韦是最称职的,保护自己的主公突围,自己力战而死

在《三国演义》里面,典韦力大无穷,善使一对八十斤双戟,典韦曾三次救过曹操,我们看下是哪三次

第一次救曹操

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大战,被四将所围,"箭如骤雨将来,操不能前,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典韦乃踊出,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以飞戟刺敌,立杀十数人……四将不能抵挡。曹操及时得救,典韦因功被加封为领军都尉。

第二次救曹操

也是在濮阳城中曹操中了吕布之计被困城中,典韦三次杀出城来寻觅不见重重操,又三次"冲烟突火"杀入城去,"从初更直混战到天明,杀开条大路而走",最终将曹操护送回寨。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典韦救曹操力战数十人力战而死。

张绣先降后叛,曹操收了张绣的婶娘,于城外扎营快活,张绣不堪其辱,在贾诩的计谋下,张绣先派人偷典韦武器,再突袭曹操。

"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典韦没有武器,空手拿敌将折冲左右,杀死数十人,敌将不敌,以剑射杀,典韦犹死拒寨门,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方得逃奔"。

三次英勇保卫曹操,典韦绝对是称职的,典韦身上的这种勇猛无敌和誓死效忠的品质,曹操是深知的。所以在第二天得知典韦战死时,曹操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3、曹操哭典韦是真心实意的,曹操对典韦的感情是深厚的

曹操对典韦有真感情。

典韦之死曹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于相信张绣的投降,调戏张绣的婶娘,驻军于城外,这些都是曹操的失误。典韦死了,曹操“亲自哭而奠之”。曹操固然是因为失去了一员猛将而感到悲痛,但更多的应该是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如果曹操能够耐得住寂寞,如果曹操不“移于城外安歇”,如果曹操能保持高度警惕性,这场军变就能够有效避免或轻松瓦解,典韦就不会那么悲壮的死去。曹操之子侄死了,曹操心里更多的是气愤哀悼,而典韦死了更多的是悲痛欲绝,从此失去了一个将性命相托的爱将,面对这样的良将,太可惜了,典韦也失去了以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曹操曾多次祭奠典韦

第二年,曹操率军行至淯水时,忽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

曹操亲自拈香哭拜,先吊奠典韦亡魂,再祭奠其子侄。曹操再次大哭典韦,是何等的大张旗鼓,是何等的悲痛感人。曹操对典韦是真感情,后曹操追思典韦,拜典韦之子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

曹操对子侄的感情

失去爱子曹昂、爱侄曹安民,曹操肯定也是伤心的,但这是家人,外人于家人来说更需要去笼络和安抚,何况是一个曾经救过自己三次的救命恩人呢。曹操在祭奠典韦时也是一块祭奠了家人,可见在曹操心中,典韦的分量与其家人一样。

结语:曹操哭典韦,一方面是他作为普通人对失去爱将、失去挚友,真实情感的流露,另一方面又有他作为一代枭雄收买人心的考量。在乱世,只有通过收买人心,才能让更多人死心塌地的为其效忠,曹操通过大哭典韦,完全收到了想要的结果,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心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宣帝为什么不废太子,刘奭并非最佳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宣帝刘询是汉朝著名贤君,在位期间,开创“孝宣之治”,使得汉朝国力来到鼎盛期。汉宣帝死后,是由他的长子刘奭继位,刘奭才能并没有他父亲那么好,刘奭虽然多才,善史书,但他性格懦弱,还宠信宦官,导致西汉没能延续强盛的势头,最后转为衰落。汉宣帝也曾看出刘奭的弱点,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废太

  • 商朝为何杀死大批奴隶祭祀?鬼神崇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人对于鬼神之说是非常信奉的,但这种对鬼神的崇拜也有一些起源。在商朝时期,人们是非常信奉鬼神的,也会因此杀死大批的奴隶来用于祭祀,不光是祭祀,还有殉葬制度在当时也是非常流行的,奴隶地位低下,在贵族们的眼中,奴隶就只是一件私人物品,自己想要怎么处置都可以,那么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 关羽死后张辽作何感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和张辽都是三国出类拔萃的名将,根据史料记载,张辽和关羽关系要好,曹操曾让张辽劝关羽留下,但遭到关羽拒绝。这让张辽感到为难,因为他担心如实汇报,曹操会杀掉关羽,“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张辽的这句话也是道出了他的无奈。可见他们二人之间的友情的确不一般,不过张辽和关羽毕

  • 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以及在位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汉朝的二十位皇帝封闭都有谁,还有他们在位的时间又分别是多长时间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也是值得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学习看看吧!一、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间:8年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

  • 唐朝女人怎么化妆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我们经常能听到人家开玩笑说亚洲有四大邪术,泰国的变性术、韩国的整容术、日本的化妆术以及中国的PS技术。在如今这个颜值控的时代中,这些“邪术”可谓是让女人脱胎换骨,从“东施”转变成为了“西施”。爱美是女性的天性,整容术成本虽高

  • 为何清朝兴亡都在抚顺?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抚顺现如今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座城市,但是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抚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因为清朝的发展是起源于抚顺,然而最终清朝的灭亡也是源于抚顺。历史上其实这样的“巧合”也有不少,那么在明清时期,抚顺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清朝来说,抚顺到底代表着什么,为何清朝

  • 为何只有齐国灭宋国遭到五国伐齐,其他国家就没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打来打去,就算是被灭国了其实也算是常有的事,很多小国家被大国打的灭国,也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毕竟就算是战国七雄,最后不也还是只剩下了一家独大吗。不过宋国在被齐国灭掉了之后,却遭遇了五国伐齐,齐国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灭小国就没有事,唯独齐国会遭遇其他国

  • 贾诩名声为什么不好,长安动乱背后的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贾诩是东汉至曹魏著名谋士,贾诩曾帮助张绣两次击败曹操,投靠曹操后,在官渡之战上力劝曹操一定要和袁绍决战。后期,曹操准备处理关中联军,又是贾诩上演了一出离间计,使得马超和韩遂反目,曹操才能一举拿下关中。可以说贾诩非常有才华,其能力在三国属于顶级水平。不过贾诩在后人心目中的名声却不怎么好,这到底是为什么

  • 吕布从没杀过任何名将,为什么还能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吕布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武力值超群,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要说到战绩的话,吕布的战绩却不怎么样,至少吕布一个名将都没有杀过,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战绩,唯独吕布明明排名第一但是却并没有任何战绩,那他的第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吕布这个第一名究竟是不是实至名归,没有任何的异议呢?今天就

  • 三国二十四名将魏蜀吴各占继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名将辈出的年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将,很多人都知道不少。而魏蜀吴三方势力,各自都占据了一部分。后世人对于三国武将的武力值做了一个排名,成为三国二十四名将,而这些名将当中,魏蜀吴又各自占了几个呢?究竟谁的武将占的名额更多,谁的实力又是更强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