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政和嬴政有什么关系?

赵政和嬴政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98 更新时间:2024/3/28 5:47:41

近期《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热了,让很多朋友们都开始了解七秦国的历史,使得秦国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问秦始皇叫什么?相信很多人一口同声的会回答道“嬴政”,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秦始皇真的叫嬴政吗?在《大秦赋》的开头,秦始皇自称“嬴政”;而到了《国家宝藏》中,愤怒的燕太子丹称秦始皇为“赵政”。一个人怎么出了两个名字?难不成秦始皇曾经化名?

在史料典籍中,这位始皇帝的姓名还真就不止一个。

西汉扬雄在《法言》中说,“嬴政二十六载,天下擅秦”。这里用的是嬴政。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用词则是:秦始皇“名为政,姓赵氏”。而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成稿的柳诒徵《中国文化史》里,秦始皇则被称为“秦政”。

就这几个名字来说,“嬴政”应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说法。

这个说法很好理解。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秦王一家都姓嬴,秦始皇的名字又是政,他自然就应该叫嬴政。

那么,像赵政、秦政这样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有什么历史依据呢?这不同的姓氏是否和历史上秦始皇的生父争议有关?

周代的姓氏制度

这还要从周代姓氏制度说起。

首先要说明的是,当时人的姓与氏并不相同。宋人郑樵认为,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

在周代,姓与氏都是贵族特有的。而日常生活中,姓的用处并不广泛,大概只有贵族妇女用得到。

至于姓的具体用法也有多种:有在“姓”前冠以“字”的情况,如孟姜,“孟”是字,“姜”是姓;也有在“姓”前冠以夫家国号或氏的情况,如栾祁;而女子死后则往往在“姓”前冠以谥号,像文姜中的“文”就是谥号。

周代的男子不称“姓”,他们的称呼是“氏”+“名”,但某一国的国君是以国称之。

举例来说,晋国国君虽然和周天子同为姬姓,但因为被分封至晋国,所以践土盟书对晋文公重耳的记载是“晋重”。其中,晋是国名,“重”是其名重耳的省称。

因此,西周初年的周公旦虽然也姓姬,但当时的人不会把他叫做“姬旦”。所谓“姬旦”的说法显然是后世所为。

以此类推,秦国国君虽是嬴姓,但应称秦某。所以,秦始皇称“秦政”是合理的。

三代之外的赵政

这里有个细节,按照周礼,王族公族等只包含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

以公族为例,公之子为公子,称公子某;公子之子为公孙,称公孙某。到这里还都属于公族。

但如果你是公孙之子,就不再计入公族,而需要另立支族,就要取另外的“氏”。

这种情况下,氏逐渐多了起来:有的公孙之子以公子(也就是他爷爷)的字为氏,像郑公子发字子国,其子公孙侨字子产,子产之子以“国”为氏;有人则干脆用世代相承的官职作氏;还有以世邑、居地等为氏。

商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也就是说,商鞅本是卫国庶出的公子,因此商鞅也曾被叫做卫鞅。从他以公孙为氏来看,应还属于卫国公族,其姓为姬。而后世之所以称其为商鞅,则是因为他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

很明显,在那个年代,同一个人的氏是可以不断改换的。

秦始皇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出生在赵国时的身份是秦昭襄王的重孙、王子柱之孙、王孙异人之子。他恰好在三代之外,需要另立支族,取一个不同于国名的氏。

至于为何以赵为氏,史家有多种说法。

有人认为,按以居地为氏的原则,可称赵政。所以,高诱在注《淮南子》时说,“始皇生于赵,故曰赵政。”还有说法认为,秦之嬴姓先祖有一支曾因分封在赵城而称赵氏。赵政之“赵”来源于此,是溯及先祖。

但不管怎么说,以赵为氏都和秦始皇的生父是谁没有太大关系。

秦始皇的N个名字

如此看来,赵政是秦始皇在赵国且秦昭襄王在世时的叫法。

而当秦昭襄王去世后,王子柱成为秦王,是为秦孝文王,赵政的称呼就已不符合身份了。

作为秦孝文王的王孙,他已在三代之内,当称“王孙政”。

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秦王就去世了。此时已改名子楚的王子异人即位,是为秦庄襄王。“王孙政”的称呼再次改变,成为“王子政”。

而秦庄襄王子楚去世后,“王子政”又成了“秦王政”。按照国君以国称之的规则,也可称“秦政”。

这就是秦始皇名字的变化。但其实,如果以战国末期的视角来看,恰恰最为今人熟知的“嬴政”二字,不会作为秦始皇的称呼。

秦始皇所处的时代,已出现姓氏合流的现象。到西汉时,姓氏之别已渐渐消失。

《隋书·经籍志二》载,秦兼天下,刬除旧迹,公侯子孙,失其本系。

可见,秦灭六国后,原先与宗法制绑定的姓氏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在后世史家看来,“嬴政”这一说法恰是旧姓氏制度残留下来的尾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光义一共有多少妻妾,他的儿子宋真宗曾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宗赵光义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一方面是因为他继承皇位的真相不明,另一方面认为赵光义人品不行,还曾强幸小周后。后者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如果此事为真,那赵光义在后人眼中的形象又将大打折扣。其实很多野史对于赵光义的描述,基本都是负面为多,更有人揭露赵光义的妻妾数量惊为天人,而且还是被他的儿子宋真宗给爆出。

  • 假如司马昭将权力还给曹髦,司马氏的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叡死后,魏国朝中基本已无人能够限制司马懿。而高平陵之变是压死魏国皇室的最后一根稻草,曹爽被夷灭三族,可以说魏国已是司马氏的天下。不过司马懿、司马师以及司马昭三人都没有称帝,他们知道篡位会留下不好的名声。但他们也不愿,或者说不能将权力还给曹髦。当时司马氏和曹氏两者只能活一,就算司马昭良心发现,决定还

  •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嬴政,燕王知道这件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刺秦这段故事想必不用多说了,但是在故事中,很多人关注的都是荆轲是如何大义,但这毕竟是针对嬴政的一次刺杀事件,事情发生之后,他必然不会放过燕国,燕王迫于压力杀了燕丹,献上了燕丹的人头,表示这件事情自己毫不知情,但事实当真如此吗?燕丹拿出来的筹码是城池,他只是一个太子,怎么可能有权力处置国家城池的归

  • 嫪毐为何称自己是嬴政假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嫪毐仗着自己有太后撑腰,便在宫中肆意妄为起来,甚至不把秦王嬴政放在眼里,还在众人面前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很多观众好奇这个“假父”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是一个不良称呼,等嬴政知晓后自然怒不可解,也就此宣判了嫪毐的死期。其实除掉嫪毐对嬴政来说是他能拿

  • 李牧能打过白起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没败绩的白起和李牧如果放在一起打上一架的话,谁比较厉害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也是值得大家讨论讨论的,虽然两人不在一个时间节点上,但是也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到底谁更加厉害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号称杀神,为啥?因为被他带兵斩杀的军队超过了一百

  • 秦始皇怎么评价白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和这个白起也还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说的,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秦始皇到底是怎么评价这个白起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吧!史书有记载秦始皇怎么评价白起的,秦始皇《追赠白起武安君诏》曰:“

  • 秦昭襄王杀白起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昭襄王杀这个白起的事情,那么有人问了,这个秦昭襄王为什么非要杀这个白起呢?这个秦昭襄王杀白起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呀!秦昭襄王杀白起是肯定不会后悔的,秦昭襄王杀白起不仅仅是范雎的谗言还有白起自己的原因,

  • 豹房只是供皇帝玩乐的地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明朝皇帝最喜欢在宫中豢养动物,而且不乏飞禽猛兽。皇帝要养这些动物,自然是要修建专门的场所,所以当时京城内有各种虎城、豹房、象房等。那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豹房便是建在西苑。豹房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明武宗曾一度沉迷于此处,而且最后还死在了豹房,这难免让人感到好奇,明武宗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去世呢?有学者推论

  • 白起手下七个大将名字分别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白起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小编反正觉得是真的厉害,但是一个人厉害并不厉害,而是团队厉害,所以白起手下也肯定是有很多厉害的人,最近说的比较多的是白起手下的七个大将的问题,很多人问了,这七个大将分别叫什么呢?他们之间的排名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先要给大家说一件

  • 秦国被灭王翦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国灭亡的时候,秦国的主力大将王翦并没有回到秦国,那么就有的人要问了,那当时这个王翦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很可惜的要告诉大家,其实在秦国灭亡的时候王翦已经病故了,秦国是在公元前206年灭亡的,而此事的王翦早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