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樊於期为何甘愿献上首级

樊於期为何甘愿献上首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57 更新时间:2024/4/1 16:24:45

其实秦王嬴政樊於期原本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樊於期两次兵败让他心生恐惧,后来选择叛逃燕国。如此说来樊於期是怕死才选择叛秦,那他为何又甘愿将自己的首级送给荆轲呢?因为樊於期明白自己活不了,自刎助荆轲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秦王为了防止叛逃事件再次发生,决定将樊於期宗族全部杀害,但此时樊於期早已决定出逃,所以并非是秦王和他有仇,选择趁机报复。

1、樊於期和秦王有什么仇

樊於期是秦国人,曾经也是战功赫赫,为秦战六国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是后来遇到了赵国的战神李牧,两次兵败,自知回去后面临的可能是被赐死,所以叛逃到了燕国。燕太子丹认为樊於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加以重用,拜为大将军。秦王见昔日部将居然成了敌对方的大将军,自然怒不可遏,痛下杀手,诛杀了樊於期的宗族人等。并重金悬赏要樊於期的人头。

秦自商鞅变法后,本就法度严明。很少有叛逃的事出现。又正值平定六国关键时期,出现樊於期这样的反面例子,如果不严惩,以儆效尤,那将给反叛者以侥幸心理。所以秦王毫不留情。樊於期失去亲人,自然对秦王恨之入骨,可是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报复,借助燕国的武力,也几乎毫无胜算。这时出现了荆轲,他被燕太子请来做刺客,去刺杀秦王。荆轲分析了秦王的心理,知道他痛恨叛将,如果能以樊於期的首级献上,能表达燕国归附的诚意,也能麻痹秦王让其接近。燕太子毕竟是亲自拜樊於期为大将军的人,当初重用他也是为了能有可用之将以对抗秦军。到后来赵被攻破,燕国眼看无法抵抗住了,擒王已经是最后的法宝了。所以燕太子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荆轲身上,指望他能将秦王嬴政刺杀,以阻止秦灭六国行一统的步伐。

樊於期是个悲剧人物,他战败叛逃,也是情非得已。而被诛杀宗族,与秦王结下血海深仇,自己又无力报仇,余生只能饮恨。当燕太子不忍将荆轲计划中的献樊於期首级计划向樊说出的时候,荆轲自告奋勇去说了。樊於期当初叛逃是怕死的,如今宗族被灭,反而不怕死了,当下爽快答应,自刎以成全荆轲大计。

2、荆轲刺秦王的牺牲品

樊於期是荆轲刺秦王行动中一个绝对关键的人物,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刺杀行动,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当初荆轲刺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接近秦王,要知道秦王作为一国之君,又是六国死敌,其身边的防卫肯定非常严密,一般人是无法轻易接近的。如果不能接近秦王,所谓的刺杀也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荆轲这样武功本就不怎么厉害的刺客来说,他不可能像武侠小说里面那,单枪匹马闯咸阳,于万军之中取秦王首级,这不现实。

所以,想要刺杀秦王,接近秦王身边是关键。为此,荆轲准备了两件大礼给秦王,一件是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一件是樊於期人头。地图好理解,督亢地区乃是燕国膏腴之地,土地肥沃。献图即代表割地,秦王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拿到这块沃土,自然很乐意,这便给了荆轲藏凶于图,最终图穷匕见的机会。

至于樊於期的人头,表面上看作用其实并不大,无非是一个叛将人头而已,秦王未必能放在眼中,似乎樊於期也不是非死不可。但是,荆轲在乎的不是樊於期对于秦王的价值,而是想通过杀樊於期这种行为来表明燕国的态度。所以,樊於期非死不可,正所谓形势比人强,燕国打不过秦国,灭个逃犯的能力还是有的。

3、樊於期悲剧一生

当时樊於期叛出秦国,面对秦国的通缉和追杀,不得不流亡燕国,寻求庇护。但与此同时,樊於期也变相成为了燕国的阶下囚,或者说筹码。国家之间,利益才是第一位,燕国之所以收留樊於期,不过是因为他有价值。

据考,樊於期与荆轲为好友,亦深得太子丹器重,他死后,其遗骸葬于故里南庄村,后人立祠祭祀。据清《蠡县志》载:南庄有大冢,呼为樊将军墓。旧有庙碑,今皆废。

当荆轲找到樊於期的时候,也就说明燕国想要杀他,樊於期自知逃不掉,那倒不如主动一点,还能换个好名声。无论是为亲人报仇的孝行,还是拯救燕国的大义,听起来都非常悲壮,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樊於期真的是孝义之人吗?显然不是的,如果他是个孝子,就不会选择自己叛逃,置家人生死而不顾。因为他这一叛变,自己的家人肯定是要被牵连的。

樊於期原本就不是什么铁骨铮铮的义士,他的以首相赠也并不是什么大义之举。樊於期兵败潜逃,致使全族被灭,可见其并不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甚至说是一个“惜命”的人。当时荆轲找到樊於期时,他也不想死,只是他没得选,要么自杀,要么被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谁把秦国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国到底是谁给灭亡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表面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吧,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到底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吧!严格来说,秦朝自然是被以项羽为首的六国旧贵族所推翻的,但实际上说回来,还是秦始皇自己太善良,太心软给作死的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接近80岁的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朱元璋的事情,小编就一直觉得这个李善长是真的挺厉害的,朱元璋也厉害,但是就是有一点点的是这个朱元璋好像非常多疑,稍微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都会杀掉,这个李善长就是的,话说李擅长已经80岁了,还是被朱元璋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朱元璋杀李善长跟他是不是已经年暮

  • 秦国子傒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秦国子傒的事情,很多人对这个秦国子傒比较感兴趣,那么这个秦国子傒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秦国子傒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网上关于子傒的资料非常少,我们只能通过零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文学作品来推测,下面是详细的情况,接着往下看。子傒是安国君的庶

  • 比盘古还早的三位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神话中,盘古被认为是创世神,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靠盘古的力量才孕育出了这个世界。关于盘古的传说有很多,类别也比较的杂,从先秦时期、汉朝等遗留下来的史料来看,关于盘古神话的渊源都不尽相同。那今天准备跟大家介绍三位和盘古属于同级别的大神,甚至有些比盘古出现的还要早。如果你对这个神

  • 赢驷为什么会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赢驷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但是也做过很多让人想不通的事情,最近有人就问了,这个赢驷话说好像是疯了啊,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历史真实的赢驷真的疯了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小编觉得从开始魏纾行刺时就埋下祸根了吗?嬴驷是一个多智也多疑的君王,又长期生活在高压之下,精神出点毛

  • 嬴政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嬴政想必大家也应该知道的,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君王,最后统一全国厉害厉害,吕不韦小编的感觉就是富可敌国,而且和嬴政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好像最后这个吕不韦还是别嬴政杀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嬴政为什么要杀吕不韦呢?这其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其实并不是秦始皇一定要吕不韦死,

  • 秦朝短命与郡县制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郡县制我们都知道,是从秦朝时期开始推行的一种管理制度,而这这种制度相对曾经的分封制来说,更有利于统治者的管理,有利于各个朝代的一统,但是在秦朝统一,开始推行郡县制的时候,却遭到了极大的阻力,甚至可以说是导致秦朝最后短命的原因之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郡县制在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

  • 六国其实被楚国灭了?其中有什么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对于战国末期,秦朝初期的那段历史,有着一种说法是,其实最终六国最终是被楚国所灭。之所以会这么说,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秦朝仅仅在统一六国十余年之后,楚国又将秦国所灭,就相当于是灭掉了六国。我们都知道秦楚是战国七雄里面两个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经过了数十年的纷争之后,秦灭掉了楚,但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朱常洛是因夜战7女而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历史不到300年,总共有着14位皇帝,这些皇帝几乎每一个都要有着传奇色彩,这也导致大明王朝是一个故事最多的王朝。在明朝时期有着三大案件,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与一个皇帝有关,他就是明光宗朱常洛。20年的苦命太子,但是朱常洛仅仅只当了1个月的皇帝就扑街了,那么他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做了些什

  • 赢稷熬死十五个王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的《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火爆了,聚众的秦昭襄王赢稷可以说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了。其实赢稷的王位来的是比较突然的,有时候连他自己可能都不相信,因为自己的哥哥秦武王再洛阳举九鼎的时候愣是把自己给砸死了,由于没有儿子,所以王位就这么传给了自己。宣太后以太后之身份临朝听政,就像压岁钱在妈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