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和萧何为人有什么区别

张良和萧何为人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2/5 7:52:19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中,下场最惨的是韩信,而最自由的是张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张良不仅保住一命,而且功成身退,最后带着自己的徒弟游历天下,得以善终。张良不仅谋略出色,情商也非常的高,早就看出刘邦称帝以后,会疑心大增,于是选择主动隐退。张良和萧何都是“三杰”之一,但这两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完全不同,所以最后下场也不同,下面就来讲讲张良的高明之处,一起了解下吧。

一、张良其人

张良的家庭背景很显赫,他于公元前250年出生于颖川的贵族之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其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两人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只因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山河后,张良显赫的家景才中断。

张良由此走上反秦的道路,史载"古博浪沙刺秦"的故事讲的就是张良在公元前218年,散尽家资寻求勇士在武县刺杀秦始皇的故事。

只是刺杀失败,手拿一百二十斤重铁锤的大力士仅匝中秦始皇的副车。

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后,张良便隐于沂水之中。幸运的是,张良在此地得遇"圯上老人"即有名的高士黄石公,得其真传《太公兵法》。

于是,张良潜心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数年后,张良深谙韬略,成为当世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一代名士"智囊"。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领农民起义后,失志不渝的张良也扯起反秦的大旗,在下邳一带遇上刘邦的义军队伍后,张良毅然加入刘邦大军,还大赞:"沛公刘邦大概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吧"。

张良的这一"神话"吹捧,正是刘邦所需,便对张良产生了好感。

从此张良就坚定地追随刘邦,得其信任与器重,为之南征北战建立大汉王朝不遗余力地献计献策:劝谏刘邦撤出秦宫、笼络韩信灭楚、封赏雍齿安定人心、虚抚韩彭、暗渡陈仓等等。

可以说,张良为刘邦立下了不朽之谋,他无愧"谋圣"之称,其功不可没。最有名的就是"智斗鸿门",也就是"鸿门宴"的故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咸阳郊外的鸿门设宴招待刘邦,意欲杀之。宴前,张良先悄悄贿赂了项羽的季父项伯,与之疏通好关系后,才与卫士樊哙陪着刘邦共赴"鸿门宴",一番斗智斗勇,使得刘邦此行有惊无险。

当项伯成功阻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后,卫士樊哙马上保护着刘邦先行撤退,张良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使得"妇人之仁"的项羽失去良机,埋下了后来"乌江自刎"的隐患。

二、张良懂得"功成身退",避免了被猜疑的风险

张良协助刘邦打下天下后,意识到可能"功高震主",便选择了"功成身退",避免了被刘邦猜疑的风险。

在刘邦称帝封赏有功之臣时,刘邦要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刘邦婉言谢绝,只选择了"留"这一小块地方,从此无欲无求地知足生活。

留侯张良的名号由此得来。刘邦一见张良此举,便放了心,不再怀疑张良有不臣之心。从此一以贯之,对张良尊重有加:将张良誉为"汉初三杰"之首,从不直呼其名,皆使用敬称"子房"。这是萧何、韩信从未享受到的待遇。

张良得以安度晚年,随师父黄石公云游四海,后来在黄袍山(今湖北咸宁通城县东南处,距张师山约50公里距离)修建良山道观隐居,修建伐桂书院教授孩子们读书,直到61岁时病逝(公元前189年)。

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游历于此,赋诗大赞张良:

牧童骑牛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张良死后,得赠谥号"文成",其子张不疑也得以封袭为侯。相传,张良羽化后成仙,位为大玄童子,宋时奉为"凌虚真人",其八世孙就是张道陵,天师道的创建人。

三、张良懂得"疏不间亲",避免了被算计的隐患

张良献计,为刘邦赢得天下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一生并不"居功至伟",始终追求诚和隐忍。

在刘邦入都关中后,张良见刘邦的帝位已渐次稳固,便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到"帝者宾"的地位,从不贪恋权位。

这就是精通黄老之术的张良,他真正做到了"进退自如",践行了"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立身处世原则。后来,刘邦称帝后,掀起了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

张良便恪守"疏不间亲"的古训,通常情况都以老病缠身为由,闭门不出,不为双方出谋划策,也不参与其明争暗斗之中。

由此,张良避免了被人算计的隐患,没有如萧何那样落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笑柄,还迎得汉室上下及朝廷大臣们的敬仰,视之为最靠谱之人。

四、张良懂得"明哲保身",还赢得吕后的敬重

刘邦后来宠信戚夫人,还一度打算立其子赵王如意为皇太子,让吕后心慌不已。她深知,若自己的儿子已立为皇太子的刘盈太子之位不保,被废后,她母子俩的下场可想而知。

吕后便问计于张良。因"立嫡立长"事关国本,含糊不得。在这个问题上,张良没有迴避。更何况,这不仅是帮助吕后,还是自己能否"明哲保身"的需要。

于是,张良义不容辞地向吕后建议,可请"商山四皓"下山,待之为上宾,陪伴太子刘盈一段时间。

这"商山四皓",即有名的"商山四老":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夏黄公,均系当世德高望重、节义清高年过八十的隐士。刘邦见太子刘盈身边有"商山四老"陪伴后,大惊,认为太子刘盈现在已"羽翼丰满",这样的高士都出来支持他,擅动不得,便放弃了改立太子之念。

太子刘盈成功躲过此劫,后来顺利当上大汉的第二任皇帝,这就是汉惠帝。

张良由此得到吕后的敬重,也得到刘盈的感激。后来,刘邦死后(公元前189年),吕后掌权,对张良的爱惜认可更不亚于刘邦,还力劝张良不必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可以出山自由自在如"闲云野鹤"一样生活,大汉可保障他衣食无忧,一生平安。

张良的晚年,果真安然无恙,实现了寿终正寝的最好结局。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绣谋反真的是因为曹操霸占他嫂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张绣之所以投降了曹操之后又反,是因为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嫂嫂,这才一怒之下大败曹操,还斩杀了典韦和曹昂、曹安民,让曹操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直接影响到了曹操的继承人的人选。但是这样看来,张绣似乎为他的嫂嫂做的有点太多了,他的目的显得没有那么单纯了。那么究竟张绣反了曹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因

  • 许褚和三国顶级武将相比,能否挤进前十之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三国武将的实力排名,是一个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因为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认为最厉害的武将,就连吕布的地位都不是那么的稳固。但今天我们不讲吕布,也不讲关羽、张飞,而是谈谈许褚。许褚作为三国猛将之一,他的武力似乎总被掩盖,如果将他和三国顶级武将相比,他能否晋升前十席位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一番分析

  • 汉武帝和光武帝是什么关系?刘秀是刘彻的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虽然是不同时期的两个皇帝,但是毕竟都是汉朝皇帝,都是刘氏后人,而且一个谥号孝武皇帝,一个是光武皇帝,谥号也只有一个字的差别,所以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可能还并不太容易区分这两人的差别。那么究竟他们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汉武帝和光武帝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刘秀是不是刘彻

  • 管仲和鲍叔牙谁的功劳更大?谁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和鲍叔牙两人,同样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历史人物,而他们两人之间也是很好的朋友,而他们之间也可以说是相互是非常了解的,不管是鲍叔牙举荐管仲,还是管仲不举荐鲍叔牙,都是因为他们非常了解对方,也是在为对方寻找最适合的最好的道路,因此管鲍之交还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但虽然是朋友,也难免会被放在一

  • 商丘在宋朝为何享有特殊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说商朝最早的都城,以及商业文化都是在商丘诞生。到了北宋年间,商丘升为应天府,地位变成了宋朝陪都,因此享有部分特权。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为和商丘这个地方会被选为陪都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各位网友讲讲与商丘有关的历史,以及这个城市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想了解

  • 克虏伯大炮如何传入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克虏伯大炮在19世纪非常出名,在中国的名声也非常大。克虏伯大炮是由德国克虏伯家族生产,曾在19世纪中叶靠此火炮战胜法国和奥地利。当年李鸿章非常佩服老克虏伯,喜欢将克虏伯的发家史,此后李鸿章决定购入328门克虏伯大炮,并且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到德国留学。克虏伯大炮威力在当时十分强悍,但武器只是一方面,

  • 刘备请封汉中王时,上表的名单中为何诸葛亮仅排第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之前,曾经向皇帝请封为汉中王,这个封号曾经刘邦也当过,而除了自己,在刘备向皇帝上表的名单里面,有很多跟随自己的文臣武将,但是提到他们时候的顺序却并不太一样,尤其是后世人认为非常重要的诸葛亮,在这个名单中居然才排在第五位,也就是说前面有四个人在刘备心里是比诸葛亮要更加重要的。那

  • 李治和武则天是真爱吗?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她的一生却算是嫁过两个人,第一次是成为李世民的才人,而第二次则是成为李治的妃子,再到皇后。而很多人也会对李治和武则天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一些疑惑,一般来说皇家的婚姻,大部分都是包含政治因素的,因此很多时候并不会轮到自己说了算,但武则天从身份上来说,比李治要高一个辈分,但他

  • 朱高炽有哪些成就,为何能得仁宗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历朝历代凡是庙号为仁宗的帝王,一般都是在位期间有很大成就,并且对其评价很高的皇帝。而朱高炽仅仅当了10个月不到的皇帝,为何他能得到仁宗庙号呢?朱高炽在位期间到底有哪些贡献?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朱高炽,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却赢得了后人对他的称赞,如果总结下来的话,朱高

  • 韩信明知是计,为什么还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可以说是有非常多的了,而这样的人,大部分其实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毕竟他们的地位和存在,已经威胁到了皇帝本人,如果不把他们除掉而是一直留着的话,对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如果遇到哪些毫不自知,一点也不收敛的人,他们只会死得更快。而韩信就是这样一个功高盖主的人,而当宫里邀请他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