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继光晚年有多惨,接连遭贬最后病死家乡

戚继光晚年有多惨,接连遭贬最后病死家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06 更新时间:2024/2/5 8:03:42

就算不喜欢历史的朋友,也不会对民族英雄戚继光陌生。戚继光南平倭寇,北御蒙古,一生战功显赫。不过戚继光晚年却接连遭到弹劾,最后病死在家乡,这样一位对明朝有着卓越贡献的将领,为最后下场如此凄惨呢?张居正病逝后,张希皋多次弹劾戚继光,导致戚继光被罢免,实属无奈。当然,这也跟当时明朝奉行的准则有关,戚继光的陨落让人唏嘘不已,同朝不少武将也有经历过不公待遇。

抗倭英雄戚继光

塞北马蹄,沿海鱼跃,浩浩汤汤五千年齿轮泥泞,见证了多少人武士,把保卫祖国的信仰注入灵魂,誓死不屈?我们儿时听祖辈谈起的“南击倭寇,北虏寇边”,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明朝军事家。我们熟知戚继光,多是因为他了不起的抗击倭寇事件。

倭寇,即指在14世纪初,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无耻走私和杀伤抢夺沿海渔民的日本海盗。他们长时间骚扰中国近海百姓,扰乱稳定。1546年,年少意气风发的18岁少年戚继光,在山东遭遇倭寇掠夺时,便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志。在之后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戚继光一直牢记此誓言。

岑港之战中,为了能更好抵御来犯的倭寇,戚继光亲自编练了三千精锐部队,制定鸳鸯阵,配备当时先进的“热兵器”,威震四海。嘉靖四十年,倭寇进犯福建,而后有余孽在东营澳,几乎都被戚继光带领的部下杀光。兴化之战,更是在我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戚继光带领援军,在海上杀出一条血路,斩首倭寇千余名,大杀敌军气焰。

戚继光海上抗倭最后一站留在了仙游,一个颇具民间艺术的沿海小镇。在那里,戚继光和俞大遒等带领军队,剿灭了那时期有名的海盗吴平势力,使其最终败走。终于,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平息了福建等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造福一方百姓。至今,闽南一带戏曲中,仍有戚继光的故事在传唱。

北御鞑靼

若要说戚继光为什么能被称作是“千古不朽的豪杰”,还有一因,便是他保卫北疆,功不可没。

戚继光自幼饱读诗书,通晓儒经、史典,以自己独到的见解,陈述了自己御“虏”的方略,得明穆宗赏识,担任神机营副将。

而后招兵买马,并对其进行训练,让这些素人能够和蒙古地区剽悍的敌军抗衡。1573年,北蛮小子联合他人进犯边关,杀伤抢掠当地百姓,戚继光得知后带兵讨伐。

在镇守蓟门期间,戚继光建立了车步骑营。这是针对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的特点专门建立的,为的就是更好保卫边疆,打退敌军。而金山岭长城,便是戚继光根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修筑的进一步抵御来犯鞑靼的法宝。

按此来讲,戚继光屡建奇功,再怎么说,也应该是安享晚年的。可历史却残酷地把事实剥开给我们看。戚继光的晚年生活,用“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也不过分。

在镇守蓟门十六年后,一生“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的戚继光,就这样“平调”广州。戚继光在广州深受排挤,而他的弟弟也莫名其妙被免职。你以为事情这样就完了?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凄惨开头罢了。

明朝封建君主专制达到的高峰,令人闻风丧胆。为了躲避灾祸,戚继光只得把自己《止止堂集》大量删去,这对后人来说可谓是失去一样珍宝。1584年,“清算”终于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挂名的职位也被免除,戚继光无奈之下只好回了蓬莱老家。

虽然戚继光是一位“四提将印”的大将军,但也是穷得叮当,捐赠修葺了蓬莱阁后,更是落到了“野无成田,囊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以”的境地。

在他归家余下的生命里,唯一陪伴戚继光的,就是那一摞摞破旧的书籍。屋夜偏逢连夜雨时,都没个落脚处,连年征战闹下的病根,也无钱可医治。最后的最后,在“鸡三号,将星陨矣”之时,戚继光的生命画下了句号。

戚继光晚年为何如此凄惨

追其根源,当然是他的某些行为,碰到了不该碰的东西。

戚继光曾跟随张居正改革。要知道,张居正在改革中不知道触碰到了多少人的利益,而戚继光自己的军事改革思想也是前卫且有些冒进的。

戚继光的一切悲剧都发生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毕竟张居正在朝中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没有哪个人嫌自己活得不够长去招惹他。而之后改革一派大势已去,领头人也去世,剩下的武将戚继光就沦为了众多大臣手下联合宰割的鱼肉。

明朝本就是“以文制武”的朝廷,戚继光的见解不被认同实在是太正常,而且武将身份也是戚继光遭受命运不公的一个环,是无论如何也摆不掉的。

戚继光,明朝的倭寇终结者,在北防墓碑上同样篆刻着他的名字。也许在当时看来,戚继光是动了不该动的心思,但在现在,我们站在全球历史史观下回顾他的多种举措,那都是可行且有依据的。只能说,明朝“杀掉”戚继光,是一个损失惨重的决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是如何击败准噶尔汗国的?为何一定要消灭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上曾经灭掉过一个国家,那就是准噶尔汗国。然而灭国的过程却并不简单,可以说准噶尔汗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对手,想要将它击败是非常难的。我们知道,在很多朝代其实周边都是有很多的国家存在,而历史上很多朝代也是和这些其他的国家并存的,很少有像清朝这样一定要将准噶尔汗国灭国的

  • 弘昼和乾隆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弘昼是雍正第五子,乾隆的异母弟。很多人评价弘昼,说他是一位有智慧的皇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弘昼很早就看清了朝中局势,他没有参与夺嫡之争,在乾隆继位后,弘昼还得到重用。弘昼的为官之道非常特别,他时而疯癫,时而傲慢任性,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不过这样的弘昼确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包容。弘昼明白乾隆想看到

  • 蒙恬死后蒙家军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蒙恬想必大家对他应该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作为秦朝时期的一名非常有名的将领,蒙恬也是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更是在秦朝建立之后驻守边疆,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然而历史上蒙恬的死也是很冤的,秦始皇死后,赵高夺得了大权,拥立胡亥为帝,把原本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的秦朝拉入覆灭的深渊,蒙恬最终也被

  • 张飞的子孙后代下场如何,娶夏侯氏保住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跟随邓艾伐蜀,为了替父报仇,他将关羽后代全部杀死。张飞则是因为娶了夏侯氏为妻,才勉强保住后代子孙血脉。其实发生这种事,早早就有埋下伏笔,如果当年关羽能和孙权成为亲家,可能孙权还不会对他下狠手。但关羽一死,蜀汉国力逐渐走衰,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没人能够保护他的后人。张飞在这方面运气是要好一起,

  • 王安石的青苗法明明有效,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有很多朝代,可以说都是经历过了一些变法的,而变法的意义就在于让原本国家那些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很有名的变法,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宋朝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当中,其实是有很多很好的地方的,比如青苗法,在当时也是的确很有用的,但是即便是如此,最终还是被废除

  • 李卫巅峰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可以说是雍正皇帝身边非常重要的大臣,也算是宠臣之一。不少朋友好奇,在李卫的巅峰期,他的权利究竟有多大,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官职来分析。不过除了官职,李卫和雍正的关系是要更亲密一些,既然能深得皇帝赏识,说明李卫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李卫可不是靠拍马屁上位的,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并且深受百姓爱戴,这样

  • 庞德在曹魏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是曹魏名将,他原先是马超部将,后来投奔张鲁,等曹操平定汉中后,加入曹魏。演义中,庞德领命支援曹仁,结果被关羽上演了一出水淹七军,他和于禁统统全军覆没,最后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庞德一生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一箭射中关羽前额,然后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庞德的实力也没那么不济,他在曹魏阵营到底能

  • 李世民杀兄逼父,为什么还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非常之高。司马光曾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不过李世明的皇位是靠他用杀兄逼父的手段获得,这根本就不符合古人的道德准则,为什么他还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呢?其实李世民评价高,主要还是体现在他治国方面,因为李世民将唐朝提

  • 赵匡胤是怎么得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在我国的历史上,众多史学家都给予了赵匡胤非常高的评价。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才得以黄袍加身的,成功的开创了大宋王朝。不过大家知道赵匡胤到底是靠什么咸鱼翻身的吗?是如何成功的夺取人家的天下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军汉出身却有自己的思想赵匡胤出身

  •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皇帝,每一个皇帝的登记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抢来的,有的是等来的,还有是被迫接受的。说起皇帝这个位置,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光无限好,但真要是当了皇帝,却远远不如预期的那么好。若是仅仅只是为了对于财富和享乐为目的当上皇帝的恶化,那么肯定就会受到来自天下人的攻击,最终会被皇帝这个宝座所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