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死后蒙家军哪里去了?

蒙恬死后蒙家军哪里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00 更新时间:2024/2/5 8:03:50

蒙恬想必大家对他应该也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作为秦朝时期的一名非常有名的将领,蒙恬也是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更是在秦朝建立之后驻守边疆,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然而历史上蒙恬的死也是很冤的,秦始皇死后,赵高夺得了大权,拥立胡亥为帝,把原本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的秦朝拉入覆灭的深渊,蒙恬最终也被赵高所杀。而蒙恬死后,还留有驻守边疆的蒙家军,他们最终是去了什么地方呢?

“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项羽在巨鹿大战中,用宿命的方式击败秦军,将往年的仇人、昔日的蒙家军全部歼灭,这支威震匈奴数十年的强军这样灰飞烟灭。

秦始皇灭六国时期,在面对的最大的敌人楚国的时候,起先是派遣李信,就是王者农药里面的李信,派军攻打楚国,后来被楚国大将项燕所败,而后秦始皇让大将王翦率领着秦国的倾国之兵60万,才击败项燕,项燕身死后楚国灭亡。不过故事没有结束,项燕虽死,项燕的儿子项梁和孙子项羽还在。

1、曾经的秦军扫平六合,天下无敌

而后秦国的蒙恬蒙武兄弟非常受到秦始皇重用和信任,两人也都曾在攻灭六国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天下一统之后,蒙武被秦始皇留在身边,直接参与朝政,而蒙恬则被秦始皇所派遣,率领30万大军向北去进攻匈奴,结果一战而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继而夺取了河南地,而后按照秦始皇的指令,蒙恬一直在北方督造长城,而且防备匈奴的入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的过程中路过沙丘的时候,一病不起,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赵武灵王病死的地方,秦始皇病重之后,眼见长生不老已经无望,于是经派出亲信大臣蒙武去向长子扶苏传旨继位,而此时的扶苏正与蒙恬在一起,在北方防御匈奴的前线。

由于扶苏与父亲秦始皇存在分歧,而且蒙恬又又手握重兵在边境之上,于是扶苏就被秦始皇派到蒙恬处去做监军,然而秦始皇病重事发突然,蒙恬和扶苏远在千里之外浑然不知,而前去传旨的蒙武出发不久,早已经谋划好阴谋篡位的赵高、胡亥、李斯就派人前往追上蒙武进行拘禁起来。同时赵高等人再向扶苏、蒙恬假传圣旨,说是秦始皇对扶苏和蒙恬都不满意,要赐死他们,结果扶苏直接自杀,蒙恬却不相信秦始皇会如此对待他,就没有自杀,但是蒙恬也交出了兵权,而胡亥继位为秦二世后,将蒙恬、蒙武兄弟全部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谋”。

2、通过沙丘之谋,胡亥夺得皇位,而赵高掌握大权

蒙恬死后,其所率领的30万秦军就由秦军曾经灭楚的名将王翦的孙子王离来接收,此时的蒙家军,也就成为了王家军。

秦二世继位还不到一年的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起义,而此时权倾朝野的赵高,为了迷惑秦二世胡亥,谎称东方仅仅是盗贼而已,那么既然是普通盗贼,就完全没有调动王离的边防军的必要,但是此后陈胜的部将周文率军攻入函谷关,秦朝上下才感到害怕,但是很快出身少府的章邯,组织起关中囚犯和民夫组成新军,将周文击败,而后章邯继续东进,先后攻灭魏王魏咎和齐王田儋和陈胜,紧接着章邯再次击败项燕的儿子项梁,项梁战死。

眼看着秦军形势一片大好,而后章邯北上,准备一举攻灭赵国,此时在北部边境的王离率领秦军南下,计划与章邯合兵一举攻灭赵国、燕国和齐国,并非常顺利的攻占邯郸,并于公元前207年,将赵王包围在巨鹿,于是赵国紧急向各路反秦诸侯求援。

而楚国在接到赵国的求援后,楚王熊心派出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前往救援赵国,可是半路上宋义龟缩不前,而因为叔父被秦军杀害的项羽急于报仇,就干掉了宋义夺取楚军军权,而后率军北上,项羽上演了破釜沉舟的戏码,赶到了巨鹿前线,与王离的秦军直接对峙。

正所谓是“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历史不经意间上演了祖孙复仇的大戏,因为在16年前的公元前223年,正是此时秦军主将王离的爷爷王翦率领着秦军主力大破楚国名将项燕,结果是项燕兵败被杀,楚国灭亡,而项燕正是项羽的亲爷爷,而如今的巨鹿战场上王翦的孙子王离与项燕的孙子项羽即将上演灭秦之中中规模最大的战争。

而这次胜利的天平没有光顾王氏,而是倒向了项氏,此战中项羽在各路救援的将领都畏战不敢向前的情况下,勇往拼杀,在秦军中往来冲杀,结果大败秦军。王离所率秦军全军覆没,王离本人也战败被俘。

时隔16年,项燕的孙子项羽击败王翦的孙子王离,也终于为自己的爷爷项燕报仇雪耻,而所其所属秦军也全部灰飞烟灭。

3、巨鹿之战的影响非常深远

其一决定了秦朝的最终灭亡。巨鹿之战中王离所属秦军的战败,注定了秦朝必然灭亡的命运,此战后不久,项羽在漳污之战彻底击败章邯,从此秦朝再也没有可战之军,失败已经成为必然。而项羽在河北接二连三消灭秦军主力,也让刘邦则以从容的以偏师进入关中,最终灭亡了秦朝。

其二让匈奴势力再次膨胀,王离所率的秦军,本是秦朝在北部长城防线防备匈奴的边防军,而王离率军南下并全军覆没后,北方边境线出现军事空白,不仅秦始皇时期北击匈奴夺取的河南地重新被冒顿单于的匈奴夺走,而且匈奴人还进而骚扰北部边界地区。后来终于与西汉在白登山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汉军战败后,被迫开始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飞的子孙后代下场如何,娶夏侯氏保住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跟随邓艾伐蜀,为了替父报仇,他将关羽后代全部杀死。张飞则是因为娶了夏侯氏为妻,才勉强保住后代子孙血脉。其实发生这种事,早早就有埋下伏笔,如果当年关羽能和孙权成为亲家,可能孙权还不会对他下狠手。但关羽一死,蜀汉国力逐渐走衰,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没人能够保护他的后人。张飞在这方面运气是要好一起,

  • 王安石的青苗法明明有效,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有很多朝代,可以说都是经历过了一些变法的,而变法的意义就在于让原本国家那些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很有名的变法,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宋朝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当中,其实是有很多很好的地方的,比如青苗法,在当时也是的确很有用的,但是即便是如此,最终还是被废除

  • 李卫巅峰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可以说是雍正皇帝身边非常重要的大臣,也算是宠臣之一。不少朋友好奇,在李卫的巅峰期,他的权利究竟有多大,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官职来分析。不过除了官职,李卫和雍正的关系是要更亲密一些,既然能深得皇帝赏识,说明李卫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李卫可不是靠拍马屁上位的,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并且深受百姓爱戴,这样

  • 庞德在曹魏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庞德是曹魏名将,他原先是马超部将,后来投奔张鲁,等曹操平定汉中后,加入曹魏。演义中,庞德领命支援曹仁,结果被关羽上演了一出水淹七军,他和于禁统统全军覆没,最后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庞德一生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一箭射中关羽前额,然后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庞德的实力也没那么不济,他在曹魏阵营到底能

  • 李世民杀兄逼父,为什么还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非常之高。司马光曾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不过李世明的皇位是靠他用杀兄逼父的手段获得,这根本就不符合古人的道德准则,为什么他还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呢?其实李世民评价高,主要还是体现在他治国方面,因为李世民将唐朝提

  • 赵匡胤是怎么得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在我国的历史上,众多史学家都给予了赵匡胤非常高的评价。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才得以黄袍加身的,成功的开创了大宋王朝。不过大家知道赵匡胤到底是靠什么咸鱼翻身的吗?是如何成功的夺取人家的天下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军汉出身却有自己的思想赵匡胤出身

  •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皇帝,每一个皇帝的登记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抢来的,有的是等来的,还有是被迫接受的。说起皇帝这个位置,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光无限好,但真要是当了皇帝,却远远不如预期的那么好。若是仅仅只是为了对于财富和享乐为目的当上皇帝的恶化,那么肯定就会受到来自天下人的攻击,最终会被皇帝这个宝座所害。如

  • 为何孙策不传位给儿子孙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的江东的孙氏政权,大家应该都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尤其是对于孙权,历来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他的功绩还在孙坚孙策之上。不过孙权的位置,也都是哥哥孙策传给他的,若非如此,孙权纵然再有才能也不一定有机会施展。然而,孙策自己也不是没有儿子,他的儿子孙绍按理说才是他的第一继承人,但是为什么孙

  • 朱棣有多怕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朱棣和朱元璋这父子两个也是有不知道多少故事可以说的,最近很多人都在说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朱元璋其实是非常非常怕这个朱元璋的,但是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作为朱棣最佩服的人朱元璋为什么会让儿子害怕呢?又到底有多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理论上来

  • 古代最严重的热灾发生在哪个朝代,超万人被热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水灾、火灾我们经常听说,但你知道热灾是什么吗?热灾也是一种自然灾害,因为天气过于炎热导致的灾难便统称为热灾。可能相较于现代,热灾对于古人造成的伤害会更大一些,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人不仅会中暑,还会减少河流流经,导致水源不够。古代也曾爆发过比较严重的热灾,而且不少人都因此丧生。这次就准备讲讲发生在乾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