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什么很少发生太后当政?其实朱元璋早有防备

明朝为什么很少发生太后当政?其实朱元璋早有防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4/1/27 18:48:37

古时候,各个朝代基本都有出现过太后干政的现象,如果太子继位时年纪还小,一般便会由太后垂帘听政,似乎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不过明朝就很少有太后当政的例子发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朝在这方面的预防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哪怕中间出了几位比较任性的皇帝,但皇权并没有收到威胁。当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就有想到这点,所以经过他的改制,杜绝了让后宫干政的机会。

明朝立国276年,传了16个皇帝。这16个皇帝里面,有不少“奇葩”。

比如,被称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贤君,他却有一个爱好:斗蟋蟀。为了满足他的爱好,各地官民纷纷采集上等蟋蟀送入宫中;

比如,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不爱处理朝政,却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心灵手巧的他,制作了一批精良的家具和娱乐工具。真是一位被皇位耽搁的能工巧匠;

比如,沉湎于酒色之中的明神宗朱翊钧,因为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在执政后期竟然长达30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明世宗朱厚熜同样喜欢不上班,长达20年不理朝政……

奇怪的是,尽管明朝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却没有一个太后趁虚而入,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皇权。

垂帘听政,指太后或皇后代替皇帝处理朝政,殿上用帘子遮隔,以示避嫌。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自战国、汉朝、唐朝、宋朝至清朝,出现了宣太后、赵太后、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只有明朝没有出现垂帘听政现象。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朱元璋提前打了“预防针”。

朱元璋在创建明朝之初,为了防止皇帝的母族、妻族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导致皇权旁落,特意作出了一个制度性安排:为皇子和公主安排婚事时,特别留意不会选取实力雄厚的家族进行联姻,而是与开国功臣、中低级官员甚至平民家庭通婚。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明确规定“后妃不得干政”,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二是明朝皇帝大多数都是成年继位。

朱元璋就不说了,建文帝朱允炆22岁继位,明成祖朱棣43岁继位,明仁宗朱高炽47岁继位,明宣宗朱瞻基28岁继位,明英宗朱祁镇9岁继位,明代宗朱祁钰22岁继位,明宪宗朱见深18岁继位,明孝宗朱祐樘18岁继位,明武宗朱厚照15岁继位,明世宗朱厚熜15岁继位,明穆宗朱载坖30岁继位,明神宗朱翊钧10岁继位,明光宗朱常洛39岁继位,明熹宗朱由校16岁继位,明思宗朱由检17岁继位。

垂帘听政一般是因为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大事,只能由太后“代劳”。在皇帝继位时已经成年的情况下,太后显然没办法进行垂帘听政。

三是明朝打造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政治构架。

明神宗朱翊钧继位时,年仅10岁,是明朝继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由于明朝已经有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政治构架,在高拱、张居正等人的辅佐下,很多朝政大事,不需要朱翊钧亲自处理,就能够处理得妥妥帖帖。因此,朱翊钧得以按部就班地学习和培养处理朝政大事的能力。

不过,明朝也有一次垂帘听政的机会。

1435年1月31日,明宣宗朱瞻基病逝,朱瞻基的长子、年仅9岁的朱祁镇登基为帝。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大事。怎么办呢?有大臣提出,请朱祁镇的祖母张太后垂帘听政。此前,朱瞻基在遗诏中明确表示,朱祁镇在国家大事上要请示皇太后和皇后再施行。

照说,张太后有明宣宗的遗诏和大臣支持,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垂帘听政。但张太后拒绝了,她回答:“不要破坏祖宗法。”

不过,张太后虽然拒绝了垂帘听政的建议,但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尽心尽责地辅助朱祁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优旃是谁?优旃如何谏言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优旃只是秦国的一位歌舞艺人,在当时并不算很起眼。但他有一个故事被记载于《史记-滑稽列传》,让后人了解到优旃的为人如何。据说优旃平时喜欢说笑,但也能道出令人信服的道理,而且为了子民哪怕是在秦始皇面前,也敢大胆谏言,“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便是优旃当时体现出来的精神。可能多数朋友都

  • 李信率20万兵灭楚失败后,秦始皇是怎么对李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毕竟是中华第一帝王了,说到李信也挺厉害的,但是这个李信话说有一次带了20万兵力去灭楚国,最后却失败了,那么当时的秦始皇是怎么对待这个李信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李信传说是老子的后代、李广、李渊的祖先,是秦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深受秦王

  • 李渊成为皇帝之后,杨侑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杨侑,他是隋朝的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杨侑可能一开始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当上皇帝。所说他是隋炀帝的孙子,但也只是第三子,而且还是个庶出。因为李渊的关系,杨侑这货就过了一把当皇帝的瘾,而且还在他爷爷或者的时候就被尊称为皇帝了。但是,杨侑虽然当了皇帝,但他却又是极不情愿的。为什么说当皇帝

  • 郑和每次下西洋的时候为何只带中年女性?为何不带年轻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年,正是明朝最强盛的时候,当时北方蒙古人的势力已经是彻底的北赶到了长城以北,所以那个时候明朝的统治时非常稳固的,经济上也是在不断的回复当中,让整个国家重新有了繁荣的景象,可以说这个时候就是大明盛世。在这样的局势下,朱棣为了让大明的地位影响更加深远,加上海上贸易往来的需求,于是郑和下西洋就开始了

  • 郑和下西洋真的是为了寻宝失踪的明惠宗朱允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郑和下西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行为很厉害,震惊世界了,驰名中外,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话说这个郑和下西洋其实并不是搞什么交流的,其实是有核心目的的,其核心的目的就是了寻宝失踪的明惠宗朱允炆,那么真的是这个目的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最后攻下

  • 刘恒为什么被拥立为帝?实际上他是唯一能继承的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开创了文景之治,是汉朝评价颇高的一位皇帝。不过刘恒的即位之路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当时吕后当政,他有几位兄弟先后遭到吕后迫害。好在刘恒为人低调,算是逃过一劫,等诸吕之乱被平定后,一众大臣决定拥立刘恒为帝,这才有了此后的汉文帝。不过为什么刘恒就有这份运气呢?实际上当时拥有继承资格

  • 董卓掌权时有多少兵力?竟需天下诸侯共同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能够入住朝廷,专断朝政,实际上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要不是京城爆发内乱,何进招董卓进京讨伐十常侍,可能董卓一辈子都没办法进入这个核心圈。后来董卓杀掉丁原,收服吕布,吞下两大军阀兵力,这才给了他权倾朝野的底气。那董卓当时有多少兵力呢?竟然需要集结天下各路诸侯共同讨伐,其实董卓总兵力并不是很多,但这些

  • 魏美人为什么被割鼻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芈月传》的人应该对剧中的魏美人印象很深刻吧,魏美人的确是一个美人,但却是一个毫无心机,毫无城府的美人,这样的人最终都不会有一个好结局的。在后宫当中,如果做不到打败所有人,那么最终都是很难生存的,魏美人就是如此,她太信任郑袖了,她只看到了郑袖对自己表面上的好,却看不到她这一切都是假的,最终导致自

  •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萧宝卷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他在历史上被称为齐废帝,也被称为东昏侯,这两个称呼大概能看得出来了吧,这个萧宝卷曾经被废过,而且他当皇帝的时候也是不怎么样,后人称他为东昏侯,重点就在“昏”字上。那么萧宝卷他是如何被废的,又为什么是东昏侯?萧宝卷为人如何,为何如此得不得民心,究竟

  • 噶尔丹的草原帝国是怎么破碎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葛尔丹其实大家也知道的是真的挺有意思的,其实他和康熙话说是有一战之力的,但是最后这个噶尔丹还是败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何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噶尔丹的草原帝国梦到底是怎么破碎的吧?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分享看看吧!我们对葛尔丹的认识,可能开始于电视剧《康熙王朝》,那个娶了蓝齐格格的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