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作霖为什么能镇住杨宇霆?

张作霖为什么能镇住杨宇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1/20 18:04:54

说到这个张作霖和杨宇庭的关系也还是比较复杂的,这两个人都非常的有本事,后者还被称为是小诸葛,所以真的是厉害,但是话说只有张作霖是能镇住杨宇霆的,而张学良是不行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说,当年接班后,他们(奉系元老)都不怕我,觉得我是个年轻小孩儿,等我把杨宇霆杀了,他们一看这个孩子这么凶,就都老实了。

意思就是,张学良刚接手奉军时,应该是弹压不住给张作霖长时间当参谋长的杨宇霆的。如果能威慑得住,何必要杀掉呢,用起来岂不更好?

杨宇霆也就能在少帅面前摆摆老资格,对老帅张作霖,他绝对不敢,也没这个实力。

冯麟阁、汤玉麟、景林等奉系老军头都偶尔也能对张作霖呲呲牙,但长期担当参谋角色的杨宇霆只能对老张赔笑脸,同时还要时不时忍受一下老张的臭脸,这是因为:

没有张作霖,杨宇霆不可能在东北“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老张当27师师长时,杨宇霆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麾下担任军械科长兼军械厂厂长。

有一次,张作霖在街上遇到一队军容齐整的士兵,误以为是日军,一问才知道是杨宇霆带出来的军械厂卫队连,这让他认为后者有几把刷子。

为此,他把杨宇霆找到师部,双方言谈甚欢。张作霖正想把自己的“胡子”部队正规化,于是就把杨宇霆挖来当了27师参谋长。

在杨宇霆的整顿和训练下,27师果然看上去像一支正规部队了。随着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杨宇霆也水涨船高地成为了奉军的“二号人物”——奉军总参议。

张、杨的关系,就像大树与藤蔓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杨宇霆在张作霖面前的弱势地位。

张作霖对杨宇霆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与皖系军阀徐树铮联手整出“劫械案”,把直系冯国璋从日本订购的能装备三个混成旅的军械劫到了奉天,让奉军内部给杨宇霆送上了了“小诸葛”的称号。这是他与徐树铮的第一次合作。

1918年春,张作霖委任徐树铮为“援湘军”代总司令,和杨宇霆一道出关,对南方用兵。经人提醒,张作霖担心徐树铮拿奉军当枪使来赚取自己的声望与功劳,就下令将奉军调回了前线。

不甘心的徐树铮勾连杨宇霆,以奉军的名义从陆军部冒领了数百万元军饷,然后偷偷地招募了四个旅的兵力,隐有与张作霖分庭抗礼的架势。

事情泄露后,张作霖下令免去了徐树铮的军职,并把“吃里扒外”的杨宇霆关押了起来,算是弃用了杨宇霆。

杨宇霆的“二进宫”与“独当一面”能力的缺失

杨宇霆出事后,张作相、秦华等都一度出任过奉军参谋长,可与杨宇霆一比,又都有各自的不足。以致张作霖又念起了杨宇霆的好,他经常说一句话:你们办事都比不了邻葛。

就这样,在第一次直奉大战前,杨宇霆充新被张作霖用,就任奉军总参议。

到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取得完胜,张作霖开始与手下的大佬们“分猪肉”,杨宇霆也成为了地方军政大员:江苏督办。

这个时候的一省督办可是实权要职,同样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立下重要战功的郭松龄,就因为没捞到一个省的督办,而一怒之下起兵反奉了。

结果,杨宇霆在江苏被孙传芳击败,灰溜溜地回到了奉天,奉系好不容易才覆盖到江南的势力,也因为杨宇霆的失败而土崩瓦解了。

因为惨败,虽然依旧被张作霖任命为了总参议兼奉天兵工厂督办,但杨宇霆的尾巴已经夹起来了,不再有以往狂妄的资本。

但即使这样,郭松龄起兵反奉打的其中一个旗号,就是“清君侧”——清除杨宇霆,又再次把杨宇霆推到了极其尴尬的位置。

总体来说,作为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杨宇霆具备相当的特长与水平,但事实也证明了他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甘心成为张作霖的附庸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总有人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杨宇霆接班的话就会怎样怎样,其实都是毫无根据的意淫了。以杨宇霆的综合能力,他未必就能比张学良干的更好。

再者,以他和日本的渊源及日本人的关系,他上位的话,可能东三省就会以另一种形式被日本人更早的实际控制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他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站在汉武帝的角度,他的推恩令自然是对中央有很大的好处的,地方的权利分散之后,就越来越没有办法聚集在一起,那么作为中央,汉武帝手上的权力自然就是会越来越大。但是如果是地方诸侯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谁也不乐意接受,尤其像是中山靖王,据说他有120多个儿子,那么他如果要将自己的地盘分出去的话,自然是越来越小,

  • 景龙政变是如何发动的?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1.景龙政变简介唐中宗二次即位初,武三思以韦皇后的势力独揽大权。李重俊,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在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他不是韦后所生,不是嫡长子,颇受猜忌。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娶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因此安乐公主既是李家公主,又是武家媳妇,是皇室和武家的政治连接

  • 苏武牧羊时没有粮食吃,为何不吃羊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人们都非常敬佩身在匈奴,但是却从来不肯投降匈奴,宁可在草原上牧羊,也绝不投降,最终终于回到汉朝的苏武。的确,苏武的气节非常令人敬佩,但是毕竟生存是人的本能,苏武在牧羊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艰苦的,也没有什么粮食可以吃,他为什么不选择吃掉那些羊呢?是因为他的气节使然,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我们一起

  • 张作霖为何死后过好几年才埋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这个张作霖死了之后是过了好几年才正式的埋葬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也看得非常的悲伤,具体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东北王、奉系首领张作霖于1928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深受重伤于当日死亡。

  • 北宋时杭州曾爆发瘟疫,苏轼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最近的冠状病毒,很多人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些瘟疫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我国古代,瘟疫出现过很多次,但是很多人大概不知道的是,宋朝时期,苏轼还曾经治理过杭州爆发的瘟疫。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杭州的瘟疫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苏轼又是如何治理的呢,最终的结果又是如何?说起

  • 水淹七军于禁庞德被擒,为何于禁投降庞德宁死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的一生当中,严格来说胜绩真的不多,除了水淹七军之外,很少还有什么胜利,而且在水淹七军中,他活捉了曹魏两员大将,于禁和庞德,不过这两个人的表现却完全不同,于禁最终是投降了的,但是庞德却宁死不肯投降,还对关羽破口大骂。相比之下,于禁更受到曹操的器重,为什么投降的那么快?庞德不肯投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 清朝一直有人反清复明,元朝为什么没有人反元复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反清复明,可以说这个口号贯穿了整个清朝,从清朝建立之初,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有人想要推翻清朝的统治,重新恢复明朝的统治。但是,同样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为什么在元朝的时候却没听有人说要反元复宋呢?蒙古灭掉了宋朝建立起了元朝,可是元朝时期民间是否有类似反清复明的起义呢?为何没有人想要重新恢复宋朝的统治呢

  • 刘邦为什么要废刘盈?并非只是为了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刘邦萌生废太子的想法是因为他当时宠爱戚夫人,所以想让戚夫人的儿子接班,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没这么简单。刘盈虽然是刘邦嫡长子,但他们父子的性格大相径庭,这也让刘邦有些担心,要知道吕后的行事手段,不是刘盈能够应付的,把汉朝交给刘盈可能会助长外戚掌权,这就非常麻烦了。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刘

  • 明熹宗酷爱木匠,那他在木器上有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明朝皇帝朱由校被称为“木匠皇帝”,原因就是他从小就对木器有着极高的兴趣,并且动手能力很强。不过朱由校毕竟是皇帝,一国之君,如果把时间都花费在研究木器上,那对国家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所以明朝此后的整体走势已经来到了存亡之际,但这次我们就不谈朱由校治国

  • 光绪帝怎样才能避免被慈禧陷害?光绪帝究竟败在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末期的各种维新变法活动,基本都是通过光绪帝实现的,所以想要改变现状光绪帝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但问题是,他虽然贵为皇帝,但朝政大权依然是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对面保守的慈禧太后,虽然年纪上占了优势,但和政治老手过招还是落了下风。最后光绪被软禁,后来突然暴毙,据说有可能是被慈禧害死。光绪帝究竟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