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胜十败论有多大作用?是谁提出的?

十胜十败论有多大作用?是谁提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55 更新时间:2024/1/20 23:42:27

十胜十败论是曹操谋士郭嘉提出的,那这对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以当时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来讲,曹操并没有那么自信,这样还没开战便落了下风。所以郭嘉才献上十胜十败论,想要激励曹操,准确来说这篇文章是用来提升曹操自信心的,当然对于此后战事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过曹操能够击败袁绍主因在于许攸献计,虽然许攸有功,但不知分寸,最后被曹操下令斩杀。

1,曹操的困局,袁绍的黑天鹅

官渡之战前两年,郭嘉给曹操写了一篇自媒体文章,名字叫《十胜十败论》。

郭嘉这篇文章起的作用可大了,他等于一直在曹操身边喊加油拍着手说:

主公您最强,主公您最棒,主公是宇宙无敌大魔王。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曹操和袁绍之间必有一战,因为都在北方,两人都把能拿的地盘拿的差不多了,最后只剩下吞并对方了。

一座山上,两只老虎,只能有一个王。

建安四年,曹操就对袁绍的地盘进行了两次袭扰,试探对方的虚实。

一次是在建安四年三月,袁绍和公孙瓒正打得难分难解时,曹操来了,打出的口号是,我是来帮助我的好朋友袁绍的:

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以为瓒援。会瓒破灭,绍亦觉之,以军退,屯于敖仓。

托言助绍,实图袭邺。

曹操就是想拿下人家袁绍的地盘,听说袁绍的儿媳妇甄宓长得国色天香,曹丞相馋人家的身子了。

但是袁绍胜了,很快回军,曹操只好撤退。

到了这年八月,曹丞相又试探了一番。

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

这次袭扰,曹操占了个小便宜,把齐,北海,东安三郡拿到了自己名下,然后他就回到许都修养去了。

这期间他干了几件事,破衣带诏一案,杀了国丈董承等人,暂时肃清了内部。

把在小沛的刘备打散,让刘备不能在背后给自己捣乱,这算肃清了外部敌人,接下来他将面对自己一生最大的一块硬骨头,自己的老朋友袁绍。

这时候曹操的兵力是两万,袁绍十万。

这就是一场拿鸡蛋碰石头的战役。

在准备官渡之战的间隙,曹操读了很多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这是郭嘉在三年前的建安二年写给他的。

这十条意见,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战略上蔑视敌人。

这十条内容说的啥呢:

1,袁绍繁文缛节很多,您不拘小节,您胜。

2,袁绍不尊敬汉献帝,反叛汉室,您把汉献帝接到身边照顾,您胜。

3,袁绍纵容手下,您依照规矩管理人才,您胜。

4,袁绍多疑,您用人不疑,您胜。

5,袁绍多谋少断,您想到就干,您胜。

6,袁绍四世三公为人虚荣,您勤俭节约不浪费,别人的媳妇您都不嫌弃的接到身边照顾,美德上您胜。

7,袁绍看到街上要饭的,心生怜悯给了100块钱,您看到街上要饭的,想到他还有家人呢,于是给了101块,您完胜

8,袁绍用人多疑导致手下大臣互相攻撼,您用人不疑,大臣们很团结,您胜。

9,袁绍赏罚不明,您赏罚分明,您胜。

10,袁绍兵多而不会用,您用兵如神,您胜。

最后郭嘉总结说: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但是官渡之战打起来哪有那么轻松呢?

仗打了近一年,许都的很多大臣都给袁绍写信:

袁绍将军我们等着您莅临忠于您的地方许都。

曹操治下的老百姓很多也投了袁绍: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更要命的是,曹操的军粮快没了,这才有了演义上他借粮草官的人头一用,转移军队对断粮问题的视线。

这时候的曹操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如果没有那个人来投降,大约官渡之战大就是曹操的滑铁卢。

那个人就是许攸。

《三国志》上说: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

许攸贪财这事儿被袁绍的谋臣审配抓住了把柄,拘拿了许攸的家眷,许攸知道自己再在袁绍身边大约会有性命之虑,于是跑了。

郭嘉在给曹操的《十胜十败论》中也涉及到了这点,在第八条中说: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

但是相比于郭嘉这模棱两可的说法,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荀彧说的更直白,他给曹操写信说许攸必反:

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

听说许攸来降时曹操正在洗脚,鞋都来不及穿就出来迎接。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

许攸给曹操点明袁绍的罩门,袁军的军粮在乌巢,如果许攸不来大约曹操坚持不了一个月就得退军。

如果不是曹操火烧乌巢,袁绍也不会想来个围魏救赵,派张郃高览带着重兵去攻打曹营,结果张高二人直接投降了曹操。

袁绍的黑天鹅一个接着一个,都是黑他啊。

或者老天爷玩四世三公玩腻了,决定换个玩法,于是选择了曹操。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对曹操取得胜利有帮助吗?

有,但是不大。

唯一的帮助大约就是在曹操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拿出来,自我催眠一下子。

功效类似于罗永浩读励志书籍。

与其说郭嘉对曹操的胜利居功甚伟,不如说是荀彧的坚持让曹操等来了许攸,当曹军已经弹尽粮绝想要退军时,荀彧给他写信,让他再等等: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后世荀彧的名头却不如郭嘉响亮。

大约是因为郭嘉名字取得好,看到荀彧这名字人们会一愣说:狗或能有啥计谋呢?

2,许攸之死和职场生存法则

随着曹操的胜利,在关节时刻救了了曹操一命的许攸慢慢显得有点鸡肋。

而且这个鸡肋还不知道自己是鸡肋。

许攸这人很傲慢,他的傲慢甚至直追祢衡,不过祢衡是腐儒之傲,许攸是有资本傲慢的。

许攸有真本事,他出的计谋用一个字可以形容,毒。

官渡之战初期,许攸给袁绍出过一个毒计,让他派兵奇袭许都,把汉献帝抢到冀州,这样曹操就失去了讨伐冀州的正义性。

但是袁绍没听,他要在正面战场上战败曹操,于是错失了最后一个可以扳倒曹操的机会。

官渡之战,曹操压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后方空虚,如果袁绍派奇兵绕道后方,大概率会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袁绍有宋襄公的贵族气魄,有些事不屑于干,而且当时袁绍也有底气在正面战场战败曹操,他的兵力数倍于曹操,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如果没有许攸,大概率失败的会是曹操。

由于许攸投降曹操,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占有大优势的袁绍败北。

许攸弃袁绍投曹操,是因为许攸和袁绍的谋士审配不和,许攸贪财,他和袁绍去前线时,审配在后方抓住了他的家眷审问,对于许攸这种贪财的人,审配大概率是能问出很多黑料的。

袁绍不是刘邦,刘邦对陈平的贪腐能一笑而过,袁绍却不行,他有道德洁癖。

所以许攸知道自己混到头了,连夜逃跑。

许攸是个毒士,有点像贾诩。

他出的主意大多是绝户计,比如火烧乌巢,杀淳于琼

但是许攸和贾诩又不同,贾诩很低调,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什么话,绝对不能说。

比如开玩笑的话,指着老板的鼻子喊他小名,贾诩一辈子没干过这事儿,不管这位老板是姓曹还是姓张,不管这位老板年长还是年轻。

老板就是老板,是用来尊重的。

即使你和老板很熟,曾立下贪天之功,但是那已经过去了,你如果还对自己过去的功绩念念不忘,并且生怕老板忘了时刻提醒。

大约离死不远了。

比如许攸。

他当着众人面,喊曹操阿瞒时,也许只是为了向众人表示自己和老板关系非比寻常,所以他的结局也非比寻常。

官渡之战后曹操还是那个曹操,但是心态已经变了,已经不是坐困官渡,听到许攸来光脚丫子出来接他的曹操了,那时候别说许攸喊他阿瞒,就是喊他三孙子,曹操也会脸笑成一朵和气的答应。

建安九年的曹操攻破邺城,占冀州,除了没能把甄宓抢到手有点小遗憾外,其他一切都很顺利,曹老板事业已经达到一个巅峰,顾天下已经很难找到他的对手了,正当曹操志得意满之时,忽然身边有人喊他小名:

阿瞒,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

曹操回头发现许攸正拿鞭子指着自己的鼻子,曹操淡淡一笑,心里却闪过一道寒光。

许攸死在许褚手中,许褚那是曹操的卫士长,是曹操最亲近的人。

如果没有曹操的授意,即使许攸再挑衅许褚,大约许褚也不会砍了他。毕竟杀一个国家重臣,这事儿罪过不小。

许褚杀了许攸,只落了曹操的一顿埋怨而已。

其实许褚就死在四个字上:不知进退。

许攸口不择言,曹操表面不动声色,怕他在跑到刘表孙权那里去,许攸就是个雷,已经把袁绍家炸的稀烂,曹操是不想让许攸再给自己来个王炸,他不想当袁绍第二。

下定决心后曹操处理许攸就简单了,一个办法是把许攸当大爷供起来,让他在曹操治下横行霸道,无人敢试其锋芒。

另一个办法是把这个雷提前爆掉,让雷不成之为雷。

曹操玩的更高,两者结合,自己当好人让自己的亲信许褚当黑手套,毕竟注解过《孙子兵法》,这点小手段曹丞相玩的很溜。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许攸这辈子最该交的朋友是陈宫。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本来不喜欢胤禛,为何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位传承,可以说是一个朝代里面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了。然而选太子选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虽然说的是嫡长子继承,但最终当上皇帝的却并非是嫡长子。而且选择太子也不仅是制度关系,还有皇帝自己的喜好,他如果中意的话,胜算可能要更大一些。然而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康熙皇帝一直都并不喜欢胤禛,但是最

  • 十八路诸侯为什么打不过董卓?只有孙坚全力与董卓交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一个场面,不过其中的情节多为虚构,历史上真正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没有18位这么多。而且演义中,从结果来看,十八路诸侯共同出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家各自心怀鬼胎,只有孙坚全力出击,将董卓重创。其实在乱世背景下,大家早已各自为战,如果这些诸侯能够全力合作,董卓早

  • 乾隆那么宠爱十公主,为何最后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十公主其实比较著名的要数这个清朝乾隆时期的十公主了,非常的受乾隆宠爱,这么受宠爱的一个人最后的结局却非常的惨烈,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原因吧!乾隆有十个女儿,他和天底下的父亲一样,最宠那个最小的女儿。她出生时乾隆已经64岁了,可谓老来得女。

  • 术赤是不是成吉思汗亲生的?他如何看待这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当年术赤的母亲曾经是被蔑儿乞惕部掠走,而当她重新回到成吉思汗的身边的时候,却也已经怀有身孕,这个孩子就是术赤。但是至于术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孩子,恐怕很多人都会持怀疑的态度了。虽然这一点在正史上一定会写术赤和成吉思汗就是亲父子,但是真相当真如此吗?1.术赤简介孛儿只

  • 武则天的小公主是谁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武则天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也非常的有意思的,也能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了,但是人这一生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会有曲折,武则天也不例外的,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武则天的女儿到底是谁杀的呢?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研究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武则天可以说一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并不显贵,但是,从小就被预言未来贵不可及

  • 李隆基对武家赶尽杀绝,有没有留下什么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李隆基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位皇帝的,也还是非常厉害的,武则天呢?其实争议很大,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其实这个李隆基好像非常的有意思的,他竟然把武家人赶尽杀绝了,那么这事要怎么说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难道武家一个人没留下?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

  • 宋仁宗和张贵妃感情如何?宋仁宗为什么独宠张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宋仁宗最喜欢的妻子,既不是郭皇后,也不是曹皇后,而是张贵妃。张贵妃八岁入宫,在一次酒宴上她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宋仁宗,此后便将她娶进后宫,对她宠爱有加。不过哪怕张贵妃最得宠,但她生前也没能成为皇后。张贵妃过世后,仁宗心痛不已,打算以皇后的规格发丧,虽然有不少大臣反对,但仁宗还是决定实现张贵妃想要成为

  • 安史之乱为什么怪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对安史之乱了解多少,其实小编就只知道安史之乱反正是安禄山发起的,而且这次事件对唐朝的历史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这个杨贵妃在安史之乱里面的处境,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安史之乱和杨贵妃有关,而且很多人也都怪这个杨贵妃,好像这个安史之乱就是杨贵妃引起的一样,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 杨贵妃为什么不能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杨贵妃相比大家也还是都是知道的,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知名的,但是有的人也说了,这个杨贵妃好像并不能生育啊,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一起那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那么这是否能证明这个杨贵妃是真的不能生育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综合所有史料(包括野史)看,杨贵妃没有生育能力这点是最有可能的,

  • 武则天为何要嫁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武则天其实是真的有太多太多的话说了,各种事情都有,如果真的要仔细的研究,那怕是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啊,最近就给大家说一个比较简单而且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武则天为什么要嫁给自己的儿子,真的就单纯的只是为了权利?这个儿子是否是亲生的儿子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武则天当时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