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要带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个做法有什么讲究呢?

康熙为何要带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个做法有什么讲究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62 更新时间:2024/1/19 19:43:31

说到这个鳌拜大家也知道的还是非有意思的,也非常的狠,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鳌拜再狠也没有这个康熙狠啊,话说康熙只用几个小孩子就把这个鳌拜给生擒了,而且还把鳌拜制服得服服帖帖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当鳌拜被一群孩子生擒,怒火中烧的他看着此刻不再是8年前6岁孩童的康熙皇帝,不得不低下头来,此刻,一场康熙与鳌拜党羽之间的生死对决也在此刻落下了帷幕。

从此,大清的皇权回归康熙一人,属于鳌拜的时代也已过去。当晚,沦为阶下囚的鳌拜坐在牢笼之中,回忆着一整天发生的事情,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越来越让鳌拜意识到,在他眼中那个自以为依旧可以随意摆布的康熙皇帝,如今已具备了先祖的帝风范。

前几日,在朝堂上威风凛凛的鳌拜,还在享受着包括康熙帝在内的敬仰,但是,他全然不知自己与至尊也将就此陌路。康熙皇帝已经开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手下的亲信派往了全国各地,而鳌拜还天真地以为这是康熙皇帝倚重自己的表现。在众位大臣面前,他更是以朝廷的重臣自居。

其实,每每下朝,亲信总会提醒鳌拜如今康熙帝已经亲政两年,手腕也已崭露头角,还要对其有所防范,可鳌拜却很自信地认为不会出现任问题,哪怕是康熙皇帝将鳌拜的众多亲信派往各地之后,全数换成自己的亲信,他依旧不以为然。在他心中,只要一声令下,大清的江山都将为之一震,甚至,无数次梦境中鳌拜还在幻想,一个新的朝代为他矗立。

直到这一天,康熙皇帝平常一般召自己入宫觐见,早已习惯出入宫廷的鳌拜还在心中气想着:这位皇帝孩童估计又是遇到了什么解不开的难题,说不定,这个美好的午后又将是自己的一番谆谆教导,以及康熙和他身边那几位平日里陪他嬉戏打闹的金贵弟子对自己的无限钦佩。

心中盘算也一步一步来到了皇帝的书房,没想到,康熙帝不知哪来的兴致,他居然和自己寒暄几句便问道身旁几位伴读平日里功夫练得如何,想让鳌拜大将军帮自己一试高低,并给他们日后训练提供意见。

原本就想好好说教一番的鳌拜自然没有推脱,可是,几番比试后,被一群孩童制服在地之时,这才明白自己早已被这位年轻的皇帝结结实实地算计了一番。随后,康熙宣布了逮捕鳌拜。之后的几天里,这位年轻的皇帝宣告了早已罗列好的有关于鳌拜的30多条罪状,准备处置鳌拜。

前几日还在朝堂一手遮天的鳌拜,如今成为了整个大清的罪人,最后在牢狱中抑郁致死。他唯一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居然是被一群孩子生擒后治罪,同样的疑问也留给了今天的人们:为何康熙皇帝没有在当时选择大内高手而将重任交给了一群孩子?其实,这一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康熙皇帝的足智多谋,以及对处境的审时度势。可以这样讲,生擒鳌拜一旦得手,朝堂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便康熙的计划失败,这件事情也不会对鳌拜造成任何影响。

在辅政大臣索尼病死之前,为了保全家族荣耀,他力挺14岁的康熙亲政之后,其他两位辅政大臣也逐渐淡出朝堂,鳌拜成为了唯一可以与朝廷制衡的大臣。由此,他也成为了大清最大的威胁。这样的局面必须迅速解决,且不能在康熙帝刚刚亲政时制造更多的腥风血雨。鳌拜党羽众多,康熙皇帝的命令出不了上书房,且京城各种军事保卫都是鳌拜的耳目,所以,如果选用大内高手捉拿鳌拜,这件事情必定不会成功。

所以,不能让鳌拜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更要沉得住气、伺机而动,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鳌拜面前上演一场瞒天过海的大戏。由此,康熙与祖母孝庄太后以及忠诚于自己的大臣商议决定,在皇帝的书房引入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童陪自己练功夫,平日里,给鳌拜造成一种康熙皇帝玩物丧志的假象。

这样一来,不但让鳌拜有了存在感,他更会因为康熙皇帝的不思进取放松警惕。不过,要让鳌拜彻底放松警惕,还要让他在朝堂上足够地膨胀引起重臣的敢怒不敢言。在一切都准备妥当,时机成熟之际,一句诏令,已经年近六旬不再英姿勃发的鳌拜也就让康熙皇帝不费一兵一卒而轻易制服。

康熙得手后,对其党羽也是敲山震虎的作用,而且,对于天下来讲,更多的人会以为鳌拜已是几个孩童就能轻松制服的老人,与其臣服于他不如归顺大清即将崛起的康熙皇帝。相反,即便康熙的计划没有得逞,在当时很是膨胀的鳌拜面前也只是一场玩笑,康熙不过时需要附和着鳌拜在自己面前肆意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言论而已。

所以,康熙在少年时的这个举动也深刻地让所有的朝堂大臣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有着多么卓越的政治手腕,与出其不意的狠辣手段。对于康熙皇帝建立自己的威信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不费一兵一卒更未血流成河,对于康熙皇帝面对国家的声望也是有着重大的好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建文帝兵多将广,为何还会惨败朱棣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决定起兵南下,和南军决一死战。不过就当时朱棣和建文帝手上的兵力来说,朱棣处在绝对的下风,燕军人数只有南军三分之一不到,所以开战前根本没多少人觉得朱棣会赢。但结果却是建文帝一方惨败,经历几次大的消灭战后,南军伤亡过半,已是溃不成军,那朱棣究竟如何击战胜建文帝,直下南京的呢?朱棣在用兵方面远高于建文

  • 朱元璋的特务组织是如何监视大臣的?是怎么偷听他们讲话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特务组织,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在现代的很多影视剧里面,比如锦衣卫、东西两厂,都是非常有名的。在很多影视剧里面,一些大臣前一天晚上说了一些不好的话,第二天就被皇帝问罪了,这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是,那些特务们当时又是怎么监视那些大臣们的呢?他们是如何偷听到他们的谈话的?1.朱元璋的特务机关主要

  • 大刀王五和杜心武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这个大刀王五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也非常的厉害,最近很多人都说了,这个杜心武也非常的厉害的,而且他们也是同一时期的人,那么如果拿这两个人最个对比的话,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应该是大刀王五更胜一筹,笔者分析如下:首先说大刀王五王五,真名王正谊,

  • 田氏抢了姜氏齐国,为何连国名都不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周朝建立初期,齐国就被赐给姜子牙,作为姜子牙的封国,这时候的齐国还是被称为姜氏齐国的。但是后来,姜氏齐国被田氏篡夺,成了田氏齐国,然而历史上那些被夺了政权,改朝换代的,不都是换了一个国名吗?为何田氏齐国为什么夺了齐国却没有改换名字?田氏是如何夺得齐国政权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改名字呢?1.田氏为什么不改

  • 十胜十败论有多大作用?是谁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十胜十败论是曹操谋士郭嘉提出的,那这对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以当时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来讲,曹操并没有那么自信,这样还没开战便落了下风。所以郭嘉才献上十胜十败论,想要激励曹操,准确来说这篇文章是用来提升曹操自信心的,当然对于此后战事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过曹操能够击败袁绍主因在于许攸献

  • 康熙皇帝本来不喜欢胤禛,为何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位传承,可以说是一个朝代里面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了。然而选太子选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虽然说的是嫡长子继承,但最终当上皇帝的却并非是嫡长子。而且选择太子也不仅是制度关系,还有皇帝自己的喜好,他如果中意的话,胜算可能要更大一些。然而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康熙皇帝一直都并不喜欢胤禛,但是最

  • 十八路诸侯为什么打不过董卓?只有孙坚全力与董卓交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一个场面,不过其中的情节多为虚构,历史上真正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没有18位这么多。而且演义中,从结果来看,十八路诸侯共同出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家各自心怀鬼胎,只有孙坚全力出击,将董卓重创。其实在乱世背景下,大家早已各自为战,如果这些诸侯能够全力合作,董卓早

  • 乾隆那么宠爱十公主,为何最后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十公主其实比较著名的要数这个清朝乾隆时期的十公主了,非常的受乾隆宠爱,这么受宠爱的一个人最后的结局却非常的惨烈,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原因吧!乾隆有十个女儿,他和天底下的父亲一样,最宠那个最小的女儿。她出生时乾隆已经64岁了,可谓老来得女。

  • 术赤是不是成吉思汗亲生的?他如何看待这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当年术赤的母亲曾经是被蔑儿乞惕部掠走,而当她重新回到成吉思汗的身边的时候,却也已经怀有身孕,这个孩子就是术赤。但是至于术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孩子,恐怕很多人都会持怀疑的态度了。虽然这一点在正史上一定会写术赤和成吉思汗就是亲父子,但是真相当真如此吗?1.术赤简介孛儿只

  • 武则天的小公主是谁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武则天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也非常的有意思的,也能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了,但是人这一生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会有曲折,武则天也不例外的,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武则天的女儿到底是谁杀的呢?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研究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武则天可以说一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并不显贵,但是,从小就被预言未来贵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