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东吴、曹魏托孤大臣最后都反了?

为何东吴、曹魏托孤大臣最后都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2/5 8:17:18

所谓的托孤大臣,指的自然就是那些在帝王临终之前,将下一任皇帝交给这些大臣们辅佐的臣子,著名的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佐幼主刘禅,而他们两人也是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然而同时期的东吴和曹魏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在曹操和孙权临终之前安排的托孤大臣,尤其是大家所熟悉的司马懿,最终都走上了谋反的道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为什么被选中做托孤大臣,最终又是为什么要谋反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刘备托孤后,曹丕托孤后和孙权托孤后,三国的托孤大臣都因为权利争夺而引起了内部争斗。相对来说司马懿走的更快一步。而诸葛亮和东吴的托孤大臣走的相对较慢一些。所以司马懿篡魏改朝换代了。而诸葛亮和东吴的托孤大臣则没有改朝换代。他们只是成为了权臣,基本上来说,权臣发展的下一步就是造反了。所以说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1.诸葛亮为何没有谋反

白帝城托孤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实际上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主角有二,其一是诸葛亮,其二就是蜀中干才李严。而且刘备把军事大权托付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李严本身和诸葛亮就不是一个派系的。所以在刘备死后,李严和诸葛亮不可避免的开始了争权夺利。但相对诸葛亮来说,李严的政治手段就太弱鸡了。而且手段也过于低劣。这就导致李严没斗过诸葛亮,最终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

而诸葛亮成为了托孤的唯一重臣,手中军政大权尽握,蜀汉后主刘禅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摆设,史料记载,蜀汉事,无论巨细,诸葛亮皆亲自处理。刘禅之负责宗庙祭祀,由此可见诸葛亮是多么的专权。诸葛亮之所以没反,并不是诸葛亮多么的忠心。而是因为当时的蜀汉政权实际上已经危如累卵了。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其目的就是想要打开蜀汉门户的圈禁。如果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战胜了曹魏,那么诸葛亮绝对会造反,这不是诸葛亮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到时候会有人逼着诸葛亮造反。在刘备死后就有不少人劝诸葛亮称王,黄袍加身什么意思,明白吧!而且北伐未成一切都是空谈。诸葛亮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所以在北伐未成之前他没有必要去行叛逆之举。

2.东吴托孤大臣为何谋反

东吴方面,孙权在临终之际,太子孙亮仅有十岁。所以孙权就安排了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以及宗室孙峻五人辅政。本来孙权这个辅政群体安排的很好,有文臣,有武将,还有宗室。五人相互制约互相扶持,本来可以很好的辅佐孙亮。但实际上孙弘和诸葛恪不和,所以在孙权死后,孙弘先下手为强想要除掉诸葛恪,但孙弘的不轨举动被孙峻告发,诸葛恪随即马上下手铲除了孙弘。于是,孙权刚死,五大辅政大臣之一的孙弘就因为内斗而死。可见东吴权力争斗之激烈。

孙弘被杀后,诸葛恪彻底成为了东吴实力最强的臣子。诸葛恪的骄横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这其中也包括皇帝孙亮。所以在诸葛恪讨伐曹魏失败后,孙峻联合皇帝孙亮铲除了诸葛恪,这个时候孙权才刚死一年。而东吴的第二位托孤大臣诸葛恪也命丧黄泉了。此时宗室孙峻又成为了东吴最具有权利的臣子,孙峻掌握大权后,立刻诛杀了废太子孙和,孙权的女儿孙鲁育,孙登之子孙英等人。当时孙权子女多死于孙峻这为宗亲之手。

后来孙峻在征讨魏国的过程中因病去世,孙峻的堂弟孙綝接替了孙峻的权位成为了东吴的最大的权臣。之后孙綝不仅傀儡了皇帝孙亮,而且在不久之后还废除了孙亮,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此时孙权时期所立下的五位辅政大臣只剩下了吕据和滕胤。之后滕胤和吕据密谋要铲除孙綝,结果事情败露滕胤被杀,吕据自杀身亡。虽然后来孙綝被皇帝孙休斩杀。但此时的东吴已经是元气大伤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内部权力的争夺。

3.曹魏托孤大臣为何谋反

曹魏方面,司马懿篡位可以说是耗时最长,但也最成功的案例了。司马懿是四朝旧臣,而且还是两代帝王的托孤大臣。可以说司马懿在曹操的势力可以说是发展最坚实的。本身即使如此的司马懿的谋逆之举想要成功也是很难的。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曹芳时期,本来大将军曹爽看不惯司马懿,已经把司马懿彻底架空了。但曹爽在看到司马懿主动退避三舍的时候,曹爽也开始松懈了。

司马懿则趁机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本身如果曹爽召集兵马进京,可以很顺利的解决掉司马懿。但曹爽却懦弱的退让了,他选择向司马懿妥协。结果被司马懿诛杀全族。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后嗣继承他的权位终于篡取了曹魏的江山。从司马家族篡位的事迹来看,司马家族历经三代才算是造反成功。而诸葛亮和孙綝的根据就显得太过于单薄了。所以他们只能是权臣,而司马家族却可以取而代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被父亲抢走老婆还失去太子之位,李瑁晚年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李瑁可能是唐朝最悲惨的皇子之一,他是李隆基第十八子,母亲武惠妃生前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李瑁还因此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储君。但这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在武惠妃去世后破灭了,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李隆基的新宠竟然是李瑁的老婆杨玉环。李瑁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是何等的屈辱,但他无力反抗,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武家人都没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时候,因为皇帝的更迭,前朝遗留下来的一些势力,如果之前存在一些威胁或者祸端,那么后面也是很有可能遭到清洗的,比如西汉时期,吕雉掌权,天下一大半可以说都在吕雉的掌控之中,但是一旦吕雉死了,吕家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朝臣们对诸吕进行了清洗,将吕家在朝中的势力基本上都拔干净了,他们各自的结局也都很不

  • 蔡京既然是“六贼之首”,为何还能四次担任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蔡京是北宋末年权臣,曾四起四落,四次担任宰相,这样的经历也是让人惊叹。陈东上书,称蔡京是“六贼之首”,直接把蔡京定义为一名奸臣。蔡京为人的确奸诈,而且精通求宠之术,当时宋徽宗也明白蔡京的为人,所以故意选择能够牵制他的人来一起执政。不过既然大家都知道蔡京是奸臣,为什么他还能前后

  • 李隆基是怎么取到儿媳杨玉环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耳闻。杨玉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光是这个头衔就足以让人感到好奇了。虽然我们没办法得知杨玉环的相貌长什么样,但从李隆基为她所做的事来看,杨玉环应该就是唐朝人审美观里最好看的一类。实际上杨玉环最早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王妃,结果后来儿媳变成了父亲的贵妃,发生

  • 孙坚手下四员大将是谁,黄盖和程普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各国出名的武将,东吴一直是存在感最低的一方,好像吴国很少有能和关羽、张飞、张辽、乐进同级别的武将。但是吴国的军事实力可不弱,不然也不可能在赤壁之战上击败强大的曹操了。其实从孙坚到孙权,孙家父子给人的印象还是属于比较强硬的,而且孙坚手下就有四员非常厉害的大将,其中有三位在孙权时期也依然活跃

  • 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北上的路上,曾经在山西宁武关与明朝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那是一场恶战,明朝的守军仅仅几千人,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却有50万众。由于明军守将周遇吉拼死抵抗,战斗刚开始时,李自成的军队居然就中了明军的计,一下子折损四、五千人。最后李自成竟然使用了最原始的人海战术,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一批又一批

  • 孙殿英盗慈禧墓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复仇?与他祖上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清末民初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人会说,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屡屡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欺负的根本原因。实上,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在时代洪流里的片瓦。而真正主导当时历史走向的人物中,最重要的当属那个危坐在深宫庙宇中与风雨飘扬的满清绑定的慈禧太后。历史给予了这个女人最

  • 张之洞有几个妻妾,张之洞晚年和谁一起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张之洞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在工业上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等大厂,大力加强了军工和重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创办了多所知名大学。无论了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肯定都有听说过张之洞一生的功绩和成就。不过我们今天是准备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张之洞感情方面的事情,他一生有过几位妻妾,

  • 宋高宗死后,宋孝宗为何马上把皇位传给儿子赵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觉得,在古代,皇位是很多皇子梦寐以求的东西,不仅是皇子,历史上不乏有很多臣子谋权篡位,皇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想要得到的东西,因此很多人自然是会为了一个皇位争的头破血流的,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南宋时期,宋高宗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宋孝宗,自己去当起了太上皇,而当宋高宗

  • 凌统的军事才能有多厉害,凌统参战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出名的武将,一般都来自魏蜀两国,吴国在这方面的存在感就比较低了。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大家讲讲东吴名将凌统的军事才能,说不定能让你对吴国将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演义中,凌统的父亲是被甘宁所杀,所以他一直记恨甘宁。但后来在濡须口之战中,甘宁将凌统救下,于是两人冰释前嫌还成为生死之交。关于凌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