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

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1/20 20:47:13

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北上的路上,曾经在山西宁武关与明朝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那是一场恶战,明朝的守军仅仅几千人,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却有50万众。由于明军守将周遇吉拼死抵抗,战斗刚开始时,李自成的军队居然就中了明军的计,一下子折损四、五千人。最后李自成竟然使用了最原始的人海战术,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一批又一批的死亡,尸山血海、血流成河,经过7天7夜近乎疯狂的进攻和惨烈的死亡,以三、四万人的伤亡代价才拿下宁武城。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经典“城市保卫战”。

史载:由于周遇吉在宁武关的顽强抵抗,李自成几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但他手下的将领们一再坚持,农民军因而不断对宁武关发起猛攻,在农民军猛烈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农民军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终于攻破宁武关。农民军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以短刀仍然杀死数十人,在身中数箭被农民军生擒后也仍然破口大骂、不愿屈服,农民军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将尸体肢解成数百快。

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她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最后农民军“纵火焚之,阖家尽死”。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刘氏率领军营中几十名军嫂登上屋顶向农民军放箭,每射出一箭便杀死一名农民军,农民军因攻打不进军营办公中心,便防火烧之,这几十名保卫公廨的军嫂们最后全部被农民军活活烧死。

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宁武竟然苦战七昼夜,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了宁武关,城破之后,李自成的农民军“遂屠宁武,婴幼不遗”,城中百姓“几被屠尽”。农民军们大肆屠戮后还不解恨,以至于这个到处“开仓放粮”的“农民救星”李自成一怒之下放了一把火把宁武关烧成了一堆瓦砾,但宁武关也因此得以闻名天下、载入史册。

有历史学者认为:虽然宁武关一战对明朝全局影响不大,但毋庸置疑的是,宁武关是大明朝最后一战,总兵官周遇吉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的最高含义。

终生不降清的大诗人屈大均有诗赞曰:

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

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

马首关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罢清殇。

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

宁武关大战惨胜之后,李自成更是心有余悸,因为欲进军北京城,前面的关隘还有很多,这样打下去哪还受得了。于是,李自成便准备先班师回陕西,然后再作新打算。不料,就在李自成的军队准备撤退回陕西时,忽然接连收到明朝大同府和宣州府的两位总兵的投降书,于是李自成又改变了撤退计划,决定继续向北京进发。

当李自成的军队围攻北京时,据说他的农民军数量已经急剧膨胀到百万人之巨。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其实,恐怕连李自成本人都万万没有料想到,北京城被他拿下得如此轻而易举。因为,他在宁武关遭遇的只是一名地方总兵(相当于今天省、地市军分区司令员之职务,大约为大校或少将军衔)带领的几千人的二、三流部队,那么防守京城的,岂不是明朝最精锐的御林军?

清朝时对于这段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面对残酷攻城战和不成比例的重大伤亡,戎马多年的李自成竟然萌生了退意,召集众将商议:“宁武虽破,吾将士死伤多。自此达京师,历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皆有重兵。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不如还秦休息,图后举。”正当众人没有主意的时候,大同总兵姜瓖的降表就到了,李自成大喜过望,而正在款待大同总兵姜瓖的使者的时候,宣府总兵王承荫的降表也到了,于是李自成在众将的请缨下,才下定决心率大军挥师北上。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抵达居庸关时,“世受皇恩”的大太监杜之秩和总兵唐通开门归降,最终北京城不守,李自成农民军遂得以轻松攻入紫禁城,

……周所周知的历史是——北京城轻而易举地就陷落了。由此看来:对于当时明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实乃千古之真理啊,因此,勉强还算得上“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凄凉地吊死煤山又能怪得了谁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孙殿英盗慈禧墓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复仇?与他祖上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清末民初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人会说,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上屡屡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欺负的根本原因。实上,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在时代洪流里的片瓦。而真正主导当时历史走向的人物中,最重要的当属那个危坐在深宫庙宇中与风雨飘扬的满清绑定的慈禧太后。历史给予了这个女人最

  • 张之洞有几个妻妾,张之洞晚年和谁一起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张之洞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在工业上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等大厂,大力加强了军工和重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创办了多所知名大学。无论了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肯定都有听说过张之洞一生的功绩和成就。不过我们今天是准备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张之洞感情方面的事情,他一生有过几位妻妾,

  • 宋高宗死后,宋孝宗为何马上把皇位传给儿子赵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觉得,在古代,皇位是很多皇子梦寐以求的东西,不仅是皇子,历史上不乏有很多臣子谋权篡位,皇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想要得到的东西,因此很多人自然是会为了一个皇位争的头破血流的,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南宋时期,宋高宗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宋孝宗,自己去当起了太上皇,而当宋高宗

  • 凌统的军事才能有多厉害,凌统参战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出名的武将,一般都来自魏蜀两国,吴国在这方面的存在感就比较低了。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大家讲讲东吴名将凌统的军事才能,说不定能让你对吴国将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演义中,凌统的父亲是被甘宁所杀,所以他一直记恨甘宁。但后来在濡须口之战中,甘宁将凌统救下,于是两人冰释前嫌还成为生死之交。关于凌统的

  • 宋代女子为何嫁妆比男子彩礼都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彩礼的问题,到现在这个社会也还是都还是比较严峻的一个话题,说实话啊,很多爱情就是被这个彩礼的给断送的,其实不仅仅是现在,在古代这个彩礼的事情也非常的复杂的,而且好像在宋代,这个女子的嫁妆话说好像比较这个男子的彩礼都要高很多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为什么这个子女的家长还愿意选

  • 万贞儿比朱见深大几岁,万贞儿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贞儿之间的感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因为他们是姐弟恋,这在皇帝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8岁,但明宪宗并没有因为两人年龄上的差距就嫌弃万贞儿,反而对她宠爱有加。据说万贞儿不幸病逝后,明宪宗还大为伤感,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其实万贞儿的一生还挺励志的,她四岁就被送入宫廷参加宫女选举

  • 夜扣宫门是什么意思,徽柔为什么夜扣宫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夜扣宫门是大忌,所以哪怕是徽柔公主夜扣宫门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件事也是让宋仁宗十分为难,毕竟徽柔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孩子,但在百官面前如果包庇子女犯下的过错,肯定会让他有失公正,加上谏官咄咄逼人,宋仁宗最后还是妥协。不能随便夜扣宫门徽柔肯定是清楚的,那她为何还要以身犯险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讲其中

  • 皇太极为何要将国号金改成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皇太极出生于明末万历20年,是尼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从小就深受努尔哈赤的疼爱。据说皇太极刚出生的时候就面红,长相非常的俊秀,举止也非常的端庄得体,而且聪明伶俐,让人父母不忘。当然,再好的天赋也需要后台的学习,皇太极从小就很爱学习,在父兄出征期间,他在家主持家务,将日常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不用努尔哈赤

  •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男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吧。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司马光砸缸救下的这个小男孩是谁呢?其实司马光这个故事最早是来自北宋和尚所编写的《冷斋夜话》。故事是这样的,一群孩童在院子里玩耍时,其中一个不小心掉进了装水用的大水缸里。如果不把他拉上来,恐怕有生命的危险。这里可能也是警醒世人,不要放松对孩

  • 八阿哥胤禩怎么死的,八阿哥为什么夺嫡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帝第八子胤禩从小就备受父亲喜爱,17岁被封贝勒爷,是所有封爵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在九子夺嫡这场明争暗斗中,应该说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机会最大,那八阿哥究竟是如何败下阵来的呢?其实八阿哥为人处世方面都没太大问题,但在太子被废后,他做了一件足以让他后悔终生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此事让八阿哥的形象在康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