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子的名字为什么是元素周期表?为何重合率那么高?

明朝皇子的名字为什么是元素周期表?为何重合率那么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08 更新时间:2024/3/6 14:22:44

元素周期表是与化学相关的学科里面会用到的一种基础知识,就如同语文里的文字,数学中的各种数字和符号,英语里的英文字母一样。而且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来的。但是有不少人发现,明朝时期的皇子们,他们的名字里面的字,居然和元素周期表里的各种元素高度吻合,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两者之间难道有什么关联吗?

1.明朝皇子的名字

在封建时代,皇族成员的命名虽然很讲究、很典雅,但是也和大部分中国普通人遵循的基本规则一样:姓氏+辈分+单名。

对于大明王朝来讲,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喜欢臭显摆、立规矩,他给后代起名制定了一套法则,简单说就是:

1给每支皇族一套辈份表,20个字,比如燕王这一支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里面有很多咱熟悉的,比如正德皇帝朱厚照、万历皇帝朱翊钧、崇祯皇帝朱由检等等。老朱有20多个儿子,每个儿子都20个字,还不重样,真够他(或者大臣们)想的。

2每个皇子皇孙的单名都要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而且要按照五行相生来排序,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五行为火(熜是火字旁),他的儿子的名字就得和土有关(火生土),也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垕;隆庆的儿子呢,土生金,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了。

朱元璋老先生的初衷是很好的,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朱家后代的繁殖能力,子孙后代每一代人口都会呈几何增长,一开始还能用通用常见的字,可是很快,悲剧了,朱家子孙发现字都不够用了。

怎么办?只能翻找各种古籍,什么生僻字、异体字、通假字都搜罗了个遍,还不行,就只有造字了。这之后,就有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如镭、钠、镁、钴、铈、烷、烯等等。

永和王——朱慎镭;封丘王——朱同铬;

鲁阳王——朱同铌;瑞金王——朱在钠;

宣宁王——朱成钴;怀仁王——朱成钯;

沅陵王——朱恩铈;钾庆王——朱帅锌;

韩 王——朱徵钋;稷山王——朱效钛;

新野王——朱弥镉;楚 王——朱孟烷……

2.和元素周期表什么关系

直到1896年,徐寿将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引进了中国,当时并没有能对应的汉字,怎么把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译成中文呢?

为了能翻译好这些元素,达到形声兼备,这个老哥花大力气翻看了各种古籍寻找灵感。一不小就找到了明朝皇族的家谱,这可不得了!这不再合适不过了吗?金属旁、火字旁等等再加上个音译的汉字呗!比如Na(Natrium),就可以用瑞金王朱在钠的名字。于是,徐寿就用明朝家谱命名了今天的化学元素中文名称。

只能说朱元璋老兄及其子孙发明和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汉字在前,后人借鉴和抄袭了他们的名字在后,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这种巧合。

世界太奇妙,龙子龙孙们的名字居然给科学帮了个大忙,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重八老兄了,此老兄真是中国的门捷列夫!堪称“元素周期表之父”!。

孩子们学化学的时候,起码得稍稍对朱元璋老先生表示一下感谢,否则,他们很可能不是背诵氢锂钠钾等等,而是要背Hydrogeium,Lithium,Natrium,Kalium。

3.徐寿

最后再来科普一下清末化学先驱徐寿先生。徐寿出生在江苏无锡,19世纪60年代因精通技术,开始在安庆内军械所为洋务派造船,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艘完全自制的蒸汽船“黄鹄号”。1868年,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他又去做翻译,一生翻译了13部科学著作。当时翻译和现在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都是有外国人口述,然后中国人整理成书,比现在翻译难度大多了。《化学鉴原》等中国最早的化学著作就是这么产生的。这部书是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进行口译。

徐寿先生还发表过一篇关于声学的论文《考证律吕说》,由傅兰雅翻译成英文发表在1881年3月的《Nature》上。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Nature》发表论文!这篇论文通过实验推翻了著名物理学家约翰·丁铎尔在《声学》中的定论,纠正了伯努利定律,被编辑赞美为“来自中国的声音”。

徐寿先生在翻译化学元素的时候自己做了一个标准,当然有人也对这种标准有意见,可是又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所以沿用至今,不过我觉得蛮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韩信身为刘邦击败项羽的最大功臣,项羽一死刘邦自然要提防韩信,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只能想方设法削弱韩信势力。结果韩信最后被害死,不少人都对韩信的死感到惋惜。那韩信究竟要怎么做才能逃过一劫呢?司马迁就曾给出一个

  • 蜀汉一共出过几位骠骑将军?最后一位竟是汉怀帝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骠骑将军最早是由汉武帝设置的一个将军名号,官品一般是在从一品或者二品。三国期间,蜀汉就有四位人士先后担任骠骑将军一职,第一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马超。不过马超在担任骠骑将军的第二年就病逝了,并没有太多机会展现身手。令人意外的是,汉怀帝刘禅竟也担任过骠骑将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蜀汉历任骠

  • 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他除了帮朱棣登基还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姚广孝是朱棣能够击败朱允炆并且顺利登基的关键人物,姚广孝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是著名的黑衣宰相。不过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呢?姚广孝是出家人,精通三教,以他的身份来说为什么要站在朱棣这边令人存疑。实际上,姚广孝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要实现自我价值,他虽然是僧人,但他的理想一直是治理国家,而朱棣给了他一个实

  • 孙坚死时孙权9岁,为什么孙尚香比孙权小11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这一点很少有人怀疑,不管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还是小说故事,亦或是现代的游戏动漫,对于这个设定都从来没有变过,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事实。但是如果看看他们的年龄就会让人感到很奇怪,孙坚死的时候,孙权才只有九岁,然而孙尚香却比孙权小十一岁,这个年龄差让人觉得很奇怪,孙尚香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李严得知后为何激愤发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李严都是刘备钦点的托孤大臣,结果诸葛亮却将李严贬为庶人,从此独掌朝政大权。三年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等此消息传入李严耳中后,他并没有感到喜悦,反而激愤发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李严明白,虽然自己是被诸葛亮贬官,但日后想要被重新启用依然需要靠诸葛亮,如今诸葛亮不在了,也就没人会想起自己,这对

  • 欧冶子铸造的宝剑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欧冶子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铸剑师,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相传古代一共有十大名剑,有很多说法认为,欧冶子就制造出了其中的八把,也有说法是四把或五把,但不管数量是多少,重点就在于说明,欧冶子是技艺高超十分厉害的铸剑师。那么,他究竟铸造出了几把绝世名剑,他那些名剑现如今是否还存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 曹魏,孙吴,为何刘备的汉国不叫刘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着国号,而统治者为了能够证明其自己的正统性,那么就会给自己找一个特别牛掰的祖先,然后继续继承他的国号。所以这也就是为何历史上有着很多种相同的国号了,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关于标题的问题已经被过去的历史学家解决了,他们在国号上加上各种各样的字来作为区分。比如,刘邦建立的汉朝因

  • 曹操为何要将自己的国号叫做“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曹魏的“魏”字是源于曹操在东汉朝廷被称之为魏王的原因。而司马家族在夺取了魏国的江山之后,自己却选择了“晋”这个字,这也是因为当时曹家人给司马家的封号是“晋王”。那曹家的人为何要选择“魏”字呢

  • 代王王后四个儿子怎么死的?代王王后身份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刘恒的妻子中,要数窦漪房最为出名,窦皇后也属一代名后。不过窦漪房并非刘恒第一任妻子,早在刘恒当代王时他就娶了代王王后,不过历史上对于代王王后的记载却很少,姓氏、生卒统统不详,还有她为刘恒生下的四个儿子也都神秘去世,让人感到蹊跷。那代王王后的身份究竟是谁呢?想要得知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了,有人

  • 溥仪宣布退位之后,清朝14个省份的巡抚都做出了什么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溥仪皇帝下诏正式退位,自此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清国彻底灭亡了。当时全国总计有22个省份,其中十五个省独立成了革命军政府。那么在得知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后的消息之后哦,这些省的大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做出了什么反应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吉林陈昭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