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货币是贝壳,为什么没人去捡贝壳发家致富?

商朝货币是贝壳,为什么没人去捡贝壳发家致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00 更新时间:2024/1/23 19:16:06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货币其实是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的。历朝历代的货币都不尽相同,货币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非悠久的。而在早期,比如商朝时期,那个时候的货币是贝壳,现在听起来,这似乎很不可思议,毕竟贝壳这种东西,在海边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如果说以贝壳作为货币的话,岂不是随便多捡一点贝壳就能够成为富翁,发家致富了吗?但是为什么似乎却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究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并没有出现人们疯狂捡贝壳的行为呢?一起来看看吧。

1.远古时期为贝壳作为货币

远古时期,以渔猎、农耕为生的远古先民们,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时,是直接以物换物。因地域不同,一些色彩鲜明,质地坚硬,形状小巧可爱的海贝,渐渐伴随着其他商品,流入内陆地区,受到了人们一致喜爱。

人们把海贝打孔做成各种饰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贝饰是河南仰韶村墓葬出土的,距今大约七千年。这些贝饰在当时还不具备货币功能。

直到夏代晚期,社会经济发展日趋增多,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行业分工渐渐明确,人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商品交易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

单纯的以物换物这种交易模式越来越不适用。当一只羊≠两只狗≠五只鸡≠一只猪≠三个陶罐≠一车小米时,人们犯了难,迫切需要一种中介物来衡量各种货品的价值时,贝壳天将降大任于斯,以娇小的身躯扛起了衡量价格尺度的大旗。

贝壳是大海馈赠给的礼物,它坚实圆润,有着珍珠般的色泽,是天然的货币。贝本身具有天然的单位,而且轻巧坚固,便于携带,同时在原始社会先民早已用贝作为装饰品,对它很熟悉。其次,贝既不会像五谷那样腐烂,也不会像珠玉那样数量稀少,所以用它作为交换商品的手段是最方便合适的。

《说》解释,贝,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海介虫”就是海洋中带甲壳的动物,“泉”就是“钱”。这段解释的大意是说,贝是一种带甲壳的海洋生物,古时代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周代开始有了钱这种货币形式,至秦代废弃了贝,而钱得以广泛流通。

那么,在秦代金属货币出现之前,天然的贝充当了漫长岁月里的货币,天然海贝海滩边随处可见,有心人随意捡一波不就可以发财了?

嘿,还真别把古人想得那么傻。此贝非彼贝,发家致富,不只是弯腰捡贝壳这么容易。

2.古代贝币的品种

首先来区分一下古代用的贝币的品种。

从出土的贝币来看,当时作为贝币的贝壳,其实都是“宝贝”,有虎斑宝贝、环纹货贝、阿文绶贝、拟枣贝、货贝等等。海贝当中有一个科,叫做“宝贝科”,如同陆地上的猫科、马科、牛科动物一样。

属于“宝贝科”的海贝,现在一般都是珍稀野生动物了,这些海洋生物的皮壳甚至比虎皮、鹿皮还要贵,还要美。而这些各美其美的贝壳,又被人们分为许多类,有的是专门用作装饰,有的是统一充当货币。

作为货币的贝壳以白色居多,空心、口细长、多对齿、背隆起或人工磨背式,两端常有磨孔,便于穿系携带。可是,这些白贝即使是经过打磨,却没有防伪标志,先民不是一样可以打磨吗?

错!

刚才提到了,充当货币的贝壳要求很苛刻,同时数量稀少,开采权被收归国有,想伪造不太可能,即使捡到,也只是零零星星几颗,发财?不存在的。

3.贝币购买力如何

那么,按照古时的物价水平,贝币的购买力如何呢?

裘卫盉出土于陕西岐山南麓古周原遗址范围内的董家村的一处青铜器窖藏中。同出的37件青铜器大部分都有铭文,这批青铜器铭文上记载了从周穆(西周早期)至周宣王(西周晚期)这一时期西周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其中的“裘卫四器”,是研究周恭王(西周中期)时期的珍贵史料。

裘卫盉铭文中记载:“矩白(伯)庶人取瑾璋于裘卫。才(财)八十朋,厥贾(价),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虎两、两鞈(gé)一,才(财)廿朋。其舍田三田。”大致意思是矩伯以“十田”换取了裘卫价值八十朋的玉质礼器,又以“三田”换取裘卫价值二十朋的一套礼服。

铭文中针对“田”出现了两种价格,一种对应每田8朋,另一种每田7朋,贵的或许是良田。西周实行“井田制”(“井田”有争议),据郭沫若先生提出的“周制百步为亩,一夫百亩”的单位计算方法,当时一亩相当于今天的六成,则铭文中一朋贝对应的两种面积区间在12.5与15亩,相当于今天的7.5亩与9亩。

如果按照“一朋十贝”计算,1贝可购置如今的0.75亩或0.9亩田。

西周早期贝币的购买力很高,但之后贝币的价值逐渐开始下滑,这基本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等到商代晚期的时候,由于经济链的发展交易范围不断扩大,贝币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交易的需求,所以人们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仿制贝币的方法,例如用陶、石、骨、玉、铜、金等材质仿造贝币,这也标志着中国金属铸币的开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学良的三个孙子详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张学良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关于他的厉害之处我们今天就不说了,因为真的半天都说不完的,今天我们给大家来说说这个张学良的孙子的情况,话说这个张学良有三个孙子,那么张学良的三个孙子分别是谁呢?有没有详细的资料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张学良并没有三个

  • 赵一荻和于凤至谁漂亮?在智慧上谁又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一荻和于凤至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两个人也算得上很意思的两个人,他们和张学良之间的故事也真的是说也说不完啊,最近也有比较好事的人问了,今天就要比个高下,这个赵一荻和于凤至到底谁更加漂亮些?还有这个赵一荻和于凤至在智慧上谁更胜一筹呢?这两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看

  • 邓艾灭蜀有功,司马昭为何要诛他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邓艾会被杀,是因为钟会诬告司马昭谋反,于是朝中下令缉拿邓艾父子。邓艾灭蜀的确立下汗马功劳,但功高盖主往往会产生隐晦,司马昭同样疑心重,他对邓艾和钟会都有所防备。此后钟会和姜维的计划也是以失败告终,而邓艾的孩子会被杀,是因为参与诬陷邓艾的将领担心自己被告发,于是对其赶尽杀绝。邓艾一家的确死的很冤

  • 赵一荻15岁就被张学良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赵一荻和张学良的故事也还真的有太多的话说了,有的人觉得她和张学良的爱情故事应该叫凄美,也有的人说他和张学良的爱情是对不起这个于凤至,不管怎么吧,其实也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问题,话说这个赵一荻15岁就被张学良睡了,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 扶苏和胡亥姓什么,为什么他们和嬴政不是一个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和胡亥都是嬴政的儿子,不过他们父子为什么不是一个姓呢?其实关于秦始皇的姓氏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嬴姓是周天子赐给秦国的,但嬴政生于赵国,他有可能姓赵,而且更有传闻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那姓氏就又不一样了。他儿子的姓氏一般认为是嬴姓,赵氏,扶苏和胡亥只是他们的名。其实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只不过

  • 小乔是周瑜的正妻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小乔,相信大家都很熟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柔美丽动人了,小乔和她的姐姐大乔是江东最美的两个女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其实小巧嫁给了周瑜也算是美人配英雄了。本来在大家的想象中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然而真正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就会发现,小乔很有可能并不是周瑜的妻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雍正批奏折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情,精准问责有的放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总结雍正帝在位的13年时间,用六个字概括就是“以勤先天下”,13年间光是批过的奏折就有360卷,可见雍正帝也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其实从雍正朱批奏折就能看出他的性情,该安慰的时候能让手下大臣感到暖心,但生气起来,骂人也是非常狠,一点情面不留。不过想要把这件事做好需要精准问责,

  • 宋祁为什么称红杏尚书,红杏尚书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宋祁是宋仁宗时期状元,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宋祁文笔干练,《新唐书》大部分内容都为宋祁所写,在文学方面有一定成就。不过宋祁生活奢侈成风,喜好享乐,这点就不如他的兄长,但真要比拼才学宋祁还是技高一筹。很多人不理解,宋祁为什么会被称为“红杏尚书”,其实这跟他写的一首词有关,名叫《玉楼

  • 明朝所有藩王分布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藩王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分封这件事情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对中国的历史影响也非常的大,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想具体的看看这个明朝所有的藩王分布图,这个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很多很多了,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话说内容非常的多,可以见到这个明朝的藩王是真的多啊,下面一起来看

  • 三国中有哪些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4位是被后世所公认的四大美女。其中貂蝉是身处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不过要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可能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太多的英雄谋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女性的光辉给掩盖住了,为此小编仅从个人角度上来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美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第十位: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