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何放弃换太子?真的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邦为何放弃换太子?真的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4/1/23 3:58:19

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刘邦之所以没有废掉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是因为吕雉请来了商山四皓。吕雉当时得知刘邦有废掉太子的意思,急忙去找张良给自己帮忙,而张良也为他请来了商山四皓,因此刘盈没有被废掉,他依然是太子。但是刘邦真的是因为商山四皓的原因,而没有废掉刘盈吗?刘邦究竟考虑了一些什么样的因素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1.商山四皓简介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后人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黄老学者。

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

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

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2.刘邦废立太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邦登基称帝以后,封吕雉为皇后,嫡长子刘盈为皇太子。但是刘邦并不喜欢刘盈,他觉得刘盈太仁弱,没有魄力,镇不住那一帮开国功臣。相对而言刘邦更看好赵王刘如意,而且刘如意的生母是戚夫人,她是刘邦最宠爱的嫔妃,刘邦每次东征都要带在身边,爱屋及乌,刘邦对赵王刘如意更加宠爱。

其实刘邦很精明狡猾,他不可能只因爱而废立太子,他认为刘盈没有治国之才。不过刘邦没有看走眼,刘盈确实没有行政能力。刘盈登基以后,看到戚夫人被残害,吓得精神崩溃,从此以后再也不理朝政,整天饮酒作乐,才23岁就驾崩了,刘盈在政治上确实没有什么作为。

刘邦决意更换太子,并与大臣们商议,却遭到反对,其中叔孙通周昌、张良反对最为强烈。叔孙通以死相谏不能废太子,刘邦看到阻力这么大,无奈地说了句,我开玩笑的,你别当真。刘邦其实只是应付一下叔孙通,并没有改变废立太子的意愿。

废长立幼事件很快被吕后知道了,她非常着急,于是对废立太子一事密切关注,吕后知道张良足智多谋,奈何张良又不爱管闲事,于是吕后派他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非得让张良出谋划策。张良告诉吕后,商山有四位刘邦一直请不来的高人,如果太子派人带着珠宝玉铂,并且用谦恭的言词请四位高人出山辅佐太子,并以贵宾之礼相待,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吕后依计而行,四位高人答应出山辅佐太子。汉高祖十一年(前196),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身体不适,欲派太子刘盈挂帅出征。四皓给吕后建议,如果太子打了胜仗并不能得到什么好处,如果战败太子之位便会摇摇欲坠,而且太子率领一群跟着刘邦打天下的猛将,去平叛曾经项羽手下的猛将黥布,太子软弱驾驭不了。

3.刘邦为何看重商山四皓

吕后听后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让儿子刘盈出征,刘邦没有办法,只能御驾亲征,刘邦在平息黥布叛乱时,中了一箭,差点射中心脏,刘邦回到长安后身体每况日下,等身体稍微有点好转,便与朝中大臣举行宴会,突然发现四位须发皆白、奇装异服的老人跟随太子身后,刘邦大吃一惊问他们的来历。四皓自报家门,刘邦听后大惊失色问到:我几次请你们出山,你们都避而不见,听说你们还写了一首《紫芝歌》来表明自己不愿过富裕权贵的生活,现在为什么愿意辅佐我的儿子?

四皓回答:皇上一向不尊重儒生,而太子宽厚仁慈、礼贤下士,我们愿意追随太子左右。刘邦听后非常激动,对旁边的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满,我无能为力。随后刘邦命戚夫人跳楚舞,他唱楚歌,唱完后刘邦潸然泪下,从此以后刘邦再也没有提废立太子之事。

那么刘邦真的是无能为力呢?还是他不想更换太子?废长立幼并不是不可行,后来的汉景帝也是废长立幼,才有了后来的汉武帝,汉武帝也是废长立幼。但是刘邦跟他们不一样,汉景帝、汉武帝行事非常果断,而刘邦虽然在战场上处事干净利索,一旦遇到家务事确是优柔寡断。

商山四皓来自民间的高人,是辈分极高的长者,他们代表着社会舆论,刘邦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支持太子,如果与舆论对着干,恐怕会动摇大汉王朝的根基。大家可不要小看社会舆论,在冷兵器时代,得民心者可夺取天下。所以刘邦退缩了,他最终选择了江山,抛弃了美人。这也不奇怪,一般政治领袖在面对江山、美人选择之时,多半会选择江山,他们视权力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刘邦。笔者先前的文章中提到,刘邦为了逃避项羽的追杀,为了让马车跑得更快,把自己的亲生儿女踹下车,难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女很有可能会被俘虏杀害吗?还有一次是荥阳会战,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太史公吊在大锅之上,以此要挟刘邦投降,刘邦听后却说要是烹了他的爹,不要忘记分他一杯羹。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刘邦心目中皇权最重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渭水之盟李世民和突厥和解,30年后唐朝彻底灭亡突厥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同年突厥出兵攻至泾阳,此地距离长安只有40公里。当时李世民刚刚继位,如果此时交战对唐军不利,所以决定与突厥和解,先稳固自己的地位。后来唐朝发展逐渐强盛,此后和突厥展开了30多年的战争,最后将突厥灭亡,还分别在东、西突厥领地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宋朝与辽国、金国也签订过和解条约,

  • 春秋一霸的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国”。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唯一有希望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便是楚国,而战春秋时期,楚国是一个能够与晋国同级的超级大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土在诸侯国中居于首位,疆域非常广大。那么,楚国的疆域够包含现在的那些地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 宋朝张茂则是谁?张茂则和曹后番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读者在看了《孤城闭》后,都在求张茂则和曹后的番外篇,原著的确有一篇番外,但并不是讲述张茂则和曹后的故事,可能在同人里才会有。其实历史上对于张茂则的记载并不多,对他的了解很少,小说把张茂则和曹后联系在一起多多少少有些杜撰的成分。不过这次剧版的设定可能会做出改动,还是把主线放在仁宗和曹后身上,很多细

  • 司马懿为何隐瞒自己陵墓的位置?司马懿遗嘱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传闻司马懿生前要求自己死后“不坟不树”,也不要陪葬品,还告诉子孙不要为自己扫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猜测司马懿生前得罪人太多,虽然他基本架空了曹氏,但朝中依然有很多恨他的人,所以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遭到破坏才决定低调处理。不过当时曹魏已然是司马家的天下,就算司马懿死后他的陵墓

  • 单刀赴会主角并非关羽而是鲁肃,鲁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了解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演义中,关羽一人来到东吴地盘和鲁肃商量荆州一事,结果给鲁肃留下一个胆怯的形象。实际上,单刀赴会的主人公并不是关羽,而是鲁肃,因为关羽担心鲁肃摆鸿门宴,所以鲁肃决定亲自前去与关羽会面。论口才,关羽肯定不是鲁肃的对手,在谈判桌上也是把关羽怼得哑口无言,

  • 民国奇探白幼宁路垚在一起了吗,白幼宁喜欢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奇探》开播后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只是路垚和白幼宁两人似乎不怎么合得来,结果老天还偏偏安排他们合租,看来以后的日子他们会上演不少精彩的故事了。路垚在和乔楚生一起侦查案件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推理能力,两人立刻成了好搭档,就是白幼宁在中间时不时的破坏气氛。但爱情就是在不断的争吵中吵出来的,路垚和乔楚生谁

  • 秦国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秦国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有的人肯定要说了,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啊,还有人说了那肯定是秦孝公啊,反正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其实还真的是这样的,大致的看就是那么几个人最有能力了,但是仔细的一分析你又会发现,其实有一些帝王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的,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我们再仔细来分

  • 刘璋性格温仁,为什么会对张鲁家人下狠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张鲁因为母亲的关系得到刘焉信任,此后成为刘焉手下一员大将。只不过等刘璋继位后,他因张鲁不听他的调令,将张鲁母亲还有家人一并处死。当时益州官员就是看在刘璋性格温仁,所以想让他继承益州刺史的职位,但刘璋能有如此举动,他还算得上是一个温和的人吗?实际上,张鲁并非甘于帮刘焉打工,他有自己的野心,只不过当时自

  • 隋文帝杨坚是谁的后人,杨坚和杨震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籍上的记载,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关中高门弘农杨氏,他自称东汉名臣杨震后代,不过这个说法一直有争议,杨坚和杨震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隋书》和《周书》中的记载是有出入的,杨坚可能并非是杨震后人,他或许是冒充。古代不少皇帝都喜欢自称是名人后代,感觉这样多多少少能成为自己的加分项,哪怕是后来的唐朝也

  • 民国奇探乔楚生结局,乔楚生演员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乔楚生在剧中是一名探长,一开场就把路垚当成嫌疑犯给关了起来。结果乔楚生意外发现,路垚有着惊人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于是和他联手共同破获了案件。《民国奇探》目前看下来,整体节奏还是挺快的,主要以破案为主,情感戏份并不是很多,其实这样的设定对观众来说会更好一些。不过乔楚生和路垚很巧合的都喜欢上了白幼宁,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