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渭水之盟李世民和突厥和解,30年后唐朝彻底灭亡突厥汗国

渭水之盟李世民和突厥和解,30年后唐朝彻底灭亡突厥汗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3/12/18 13:37:03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同年突厥出兵攻至泾阳,此地距离长安只有40公里。当时李世民刚刚继位,如果此时交战对唐军不利,所以决定与突厥和解,先稳固自己的地位。后来唐朝发展逐渐强盛,此后和突厥展开了30多年的战争,最后将突厥灭亡,还分别在东、西突厥领地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宋朝与辽国、金国也签订过和解条约,但一直被后人诟病,其实是因为没能像李世民这样,将失去的东西给夺回来。

(一)李世民与突厥签订和约

突厥起源于丁零、铁勒,铁勒在南北朝时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来南迁并定居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达山。南北朝末年,中原的北部多次遭到突厥的侵犯。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后,与突厥军事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碰巧的是,突厥汗国发生内乱,分裂成东西两部,西突厥逐渐式微。隋文帝趁机采用政治和军事手段全力打击宿敌。突厥没能力与隋朝作对了。

隋二世杨广登基后倒行逆施,社会发生动乱,突厥乘机崛起。国内起事的很多实力人物,包括当初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也曾臣服突厥,借其势力,扩大自己的地盘。

随着李氏父子势力的扩大,有了一统全国的趋势时,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常常以各种借口要李氏增加朝贡,如果得不到满足,就派出军队来攻城抢掠。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吃够了苦头的唐太祖李渊,为了在中原站稳脚,只有继续臣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登基后不久,突厥的颉利、突利两可汗见有机可乘,率领二十万人马杀进中原,驻扎在离长安城仅四十里路的渭水之北,派大将执失思力到长安,威胁和讹诈李世民,使得长安人心大动,朝野惊慌。

李世民是个明白人,长安城内当时只有几万兵力,如果与之开战,完全是鸡蛋碰石头,后果就是城破国灭。但李世民更是个聪明人,把“里子”和“面子”两方面的事都安排得十分妥帖。

好汉不吃眼前亏,当下议和是上策,但如直接去乞和,突厥的要价难以估量,自己也难以接受。经过认真研判策划,李世民下令拘留了执失思力,先设疑兵之计,城头遍插军旗,城内军号声不断,让不知底细的突厥人认为长安城里有伏兵,且已作好开战准备,然后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严厉指责颉利可汗负约。

对话间,雄赴赴的大队唐军来到李世民身后“扎场子”,颉利可汗见到唐军“军容大盛”,又得知派去的大将执失思力被擒,于是产生了恐惧感。两天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即刻斩杀白马立盟,签署了史称的“渭水之盟”,顺坡下驴的李世民还送了大量的金帛财物给两个可汗。突厥撤兵,一场生死大战终于有惊无险的偃旗息鼓。

“渭水之盟”签订后,李世民隐忍不发,不立即着手具体安排打击突厥的军事行动。

(二)打造千古治世的典范

李世民不是那种得过且过,当天和尚撞天钟之人,他在继续努力的励精图治——

经历了隋朝盛世和以后动乱的李世民深刻地认识到,安生利民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他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发展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经过努力,国家户籍培加,人口有所增长,农田耕作面积有了扩大。另一方面,他率先垂范,大力提倡戒奢从俭。禁止大兴土木营建新的宫殿,严禁厚葬。

他特别重视纳谏,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为他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指导思想。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除了魏征,还有房玄龄、杜如晦马周褚遂良等。这些有识之士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注意加强法治建设,令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制订《贞观律》,明确了刑罚制度,为了重视人命出台了死刑复奏制度。他自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即使皇亲国戚犯法也绝不纵容,从而使政府官吏自觉地做到清正廉明,王公贵族不敢违法乱纪,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李世民十分重视教育,即位后完善和加强了科举考试制度。他重视选拔和任用官员,求贤纳才,知人善任。绝大多数各级官员能够做到勤政谋政,为老百姓造福一方。

一言蔽之,经过艰苦创业,李世民打造出了千古治世典范——贞观之治。

(三)搞好外交和国防建设

与游牧民族武装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是取得胜利的基础。李世民诏令在国内西北一带开辟军马场,大量饲养军马,以备战时所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户籍人口增加,兵源十分充足,他下令扩充部队,加紧训练士兵,选拔能文能武之人担任军队的各级指挥官。据史载,李世民甚至允许士兵们在皇城显德殿内习武。唐朝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

老天也臂助有志有为之人。签订“渭水之盟”不久,突厥内部出现分裂,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颉利可汗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打算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表示要与颉利可汗决裂。此时突厥统治区域内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经济遭到重创。

李世民乘机派军队进攻突厥的恒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内蒙古乌审旗)等地方,不断削弱突厥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团结一切力量,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是李世民开展外交的策略。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派使者与臣服过突厥的薛延陀部建立联盟,使突厥处于两面受敌之中。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11月,李世民诏令李靖、柴绍薛万彻等将军率领10余万人马出击突厥。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李靖大败突厥军,颉利可汗被俘,突厥灭亡。对降服的突厥部众,李世民采取宽容开明的政策,保留其原有部落和风俗习惯。

北部边境安定后,李世民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并在龟兹建立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重开了丝绸之路。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李世民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松赞干布,通过和亲政策加强了唐朝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团结。不管是被征服的或是主动来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文末笔者感言: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公元630年突厥灭亡,历经12年时间。其间全靠李世民决策与突厥签订“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发展社会经济、壮大积蓄国防力量赢得了时间。据史载,李世民本人一直将签订此合约引以为耻,但笔者客观的看,签订“渭水之盟”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可以说是唐朝成为古代中国一个强势王朝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一霸的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国”。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唯一有希望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便是楚国,而战春秋时期,楚国是一个能够与晋国同级的超级大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土在诸侯国中居于首位,疆域非常广大。那么,楚国的疆域够包含现在的那些地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 宋朝张茂则是谁?张茂则和曹后番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读者在看了《孤城闭》后,都在求张茂则和曹后的番外篇,原著的确有一篇番外,但并不是讲述张茂则和曹后的故事,可能在同人里才会有。其实历史上对于张茂则的记载并不多,对他的了解很少,小说把张茂则和曹后联系在一起多多少少有些杜撰的成分。不过这次剧版的设定可能会做出改动,还是把主线放在仁宗和曹后身上,很多细

  • 司马懿为何隐瞒自己陵墓的位置?司马懿遗嘱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传闻司马懿生前要求自己死后“不坟不树”,也不要陪葬品,还告诉子孙不要为自己扫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猜测司马懿生前得罪人太多,虽然他基本架空了曹氏,但朝中依然有很多恨他的人,所以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遭到破坏才决定低调处理。不过当时曹魏已然是司马家的天下,就算司马懿死后他的陵墓

  • 单刀赴会主角并非关羽而是鲁肃,鲁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了解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演义中,关羽一人来到东吴地盘和鲁肃商量荆州一事,结果给鲁肃留下一个胆怯的形象。实际上,单刀赴会的主人公并不是关羽,而是鲁肃,因为关羽担心鲁肃摆鸿门宴,所以鲁肃决定亲自前去与关羽会面。论口才,关羽肯定不是鲁肃的对手,在谈判桌上也是把关羽怼得哑口无言,

  • 民国奇探白幼宁路垚在一起了吗,白幼宁喜欢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奇探》开播后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只是路垚和白幼宁两人似乎不怎么合得来,结果老天还偏偏安排他们合租,看来以后的日子他们会上演不少精彩的故事了。路垚在和乔楚生一起侦查案件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推理能力,两人立刻成了好搭档,就是白幼宁在中间时不时的破坏气氛。但爱情就是在不断的争吵中吵出来的,路垚和乔楚生谁

  • 秦国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秦国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有的人肯定要说了,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啊,还有人说了那肯定是秦孝公啊,反正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其实还真的是这样的,大致的看就是那么几个人最有能力了,但是仔细的一分析你又会发现,其实有一些帝王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的,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我们再仔细来分

  • 刘璋性格温仁,为什么会对张鲁家人下狠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张鲁因为母亲的关系得到刘焉信任,此后成为刘焉手下一员大将。只不过等刘璋继位后,他因张鲁不听他的调令,将张鲁母亲还有家人一并处死。当时益州官员就是看在刘璋性格温仁,所以想让他继承益州刺史的职位,但刘璋能有如此举动,他还算得上是一个温和的人吗?实际上,张鲁并非甘于帮刘焉打工,他有自己的野心,只不过当时自

  • 隋文帝杨坚是谁的后人,杨坚和杨震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籍上的记载,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关中高门弘农杨氏,他自称东汉名臣杨震后代,不过这个说法一直有争议,杨坚和杨震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隋书》和《周书》中的记载是有出入的,杨坚可能并非是杨震后人,他或许是冒充。古代不少皇帝都喜欢自称是名人后代,感觉这样多多少少能成为自己的加分项,哪怕是后来的唐朝也

  • 民国奇探乔楚生结局,乔楚生演员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乔楚生在剧中是一名探长,一开场就把路垚当成嫌疑犯给关了起来。结果乔楚生意外发现,路垚有着惊人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于是和他联手共同破获了案件。《民国奇探》目前看下来,整体节奏还是挺快的,主要以破案为主,情感戏份并不是很多,其实这样的设定对观众来说会更好一些。不过乔楚生和路垚很巧合的都喜欢上了白幼宁,这对

  • 三国张苞武艺什么水平,张苞实力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虽然知名度张苞不如他的父亲,但就武艺来讲,张苞同样是一位猛将。根据演义中的介绍,诸葛亮北伐期间,张苞曾率兵大破魏军,击败郭淮和孙礼。可惜张苞发生意外骑马坠入山谷,救治不及,最后不幸身亡。诸葛亮也是对张苞的死感到无比痛心,如果张苞还在的话,等于蜀国还有一位可以震慑曹魏的大将。而他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