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帝勤于政务也挽救不了大清走衰,后人如何评价道光帝?

道光帝勤于政务也挽救不了大清走衰,后人如何评价道光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96 更新时间:2024/3/6 14:24:16

道光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30年时间。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帝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也是很不容易。道光帝在位期间,国家内忧外患不断,虽然他勤于政务,大力禁止鸦片,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政权注定陷入危机,道光帝也是无力回天。后人对于道光帝的评价有褒也有贬,应该如何看待道光帝的所作所为呢,先来对道光帝的为人做一番了解吧。

历经了康乾盛世的大清朝,在经历嘉庆帝之后就走向了下坡路。而这个时期,却让嘉庆的儿子道光帝遇上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过,在执政期间,这位皇帝还是比较勤政的,只不过,迫于形势而不能大展宏图罢了。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子。

在其39岁的时候因嘉庆帝突然病逝而继任皇位,急急忙忙的料理了先帝的丧事,便回到了朝廷之中处理国家大事。当时的清朝,因为历代的承袭出现了很多的陋规、陋习,例如:一些卯规、节寿、别敬,甚至,在征税过程中的签子钱、浮收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成了大家“心知肚明”的“规矩”,平民百姓苦于这样的盘剥,对当朝的统治不免有诸多怨声。

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道光帝就下令:将各个地方的这些陋习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整治,对于涉事较重的一些官员则革职查办。至此,道光帝继位才半个月就下诏清查陋规,正式将这一建议提上了日程。这个诏令的颁布,在当时,算是波及全国的一次“反贪污、反腐败”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为了将朝廷各方面的政治势力理清楚,方便自己今后政务处理与政权统治;另一方面则为了自己能有所建树,让百姓臣服。

于是,在短短的五日之后,道光又颁布了一道政令,表明这次“反贪污、反腐败”态度的坚决。

他告诫所有官员:“但凡有胡乱征税、搜刮民脂、强取豪夺,致使民不聊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坚决打击。另外,相关的涉事人员一并处以极刑、治重罪,并三令五申,责令各个地方政府的官吏不得敷衍塞责。”这样连续两道圣旨颁布下来,自然而然就有官员进行附和,甚至,有一名御史大夫写了一封奏折,详细的陈述了当时整顿官风、陋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则处于观望态度,他们一边应付着上面的指令,一边心里揣摩着皇帝初登宝座的意图,包括皇帝对于此次变革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就这样一边想一边做,时间一长,问题便暴露了出来。究竟这样一次大张旗鼓的“陋习改革”,该用什么方法执行下去,则变成了一道难题。可以说,面对这样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很多官员了解其中的艰难与阻碍,明白此事执行下去的难度。

但是,他们又没有胆子公然忤逆龙颜提出意见,这就导致一些人提出了“暂且缓办”的举措。

针对这些提议,道光帝也深感不能急于求成。

于是,他便对这次改革做了新的补充,表明:“这一次清查陋习、陋规,应该根据各个州县的实际情况来执行,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坚决取缔,要有一个明文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国家的政治之风更加清明,使百姓不再遭受无良的剥削。所以,在日程上可以稍作宽松处理。”

可以说,正是因为道光帝这一指令的颁布,使得后续的工作很难再继续下去。

很多人看准了道光帝的这一特性,于是,抓住时机,先是有很多京城的大臣们出来劝阻,后来,甚至连各个州县的官员也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此次改革政令。

起先,由礼部和吏部的官员先后陈表,说明此次做法的不可取之处。他们说道:陋规历代相沿,“不独在今为然”,但是,“未闻准其明取于民垂为令甲者”,并且,举例说:“嘉庆四年尹壮图奉召入都,曾经建议彻查地方陋规,欲明示科条,当时钦奉上谕:‘此项积习相沿,只可次第整顿,断无明示科条之理。’”他们还提到:“当今各个地方的陋习究其根源是从民间萌芽的,每个地方的官员并不敢公然的去谋取私利,他们担心上面清查问罪。如果,皇帝现在执意通过明文规章来制止这些情况,也是跟之前一样是毫无用处的。除此之外,这样的规定还会失去民心,因此,不能盲目的处理这件事。”

再后来,各地官员也上奏说,这次清查活动行不通,而且,多方官员请求停止这次清查。这样一来,道光帝对于这次的命令,便开始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的确,在这次的清查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道光帝是没有经过认真考量的。一个国家政策的颁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决定。就这次而言,道光帝初登皇位,有着一腔热血为国为民谋福祉,急不可待地希望四海能够成为一个“桃花源”般的盛世。因此,对于当时的国民风气和民生形态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加之,道光帝是初次站在一个最高领导者的地位,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些稚嫩,没有做全面考虑也在情理之中。最终,在诸多利弊的权衡之下,道光帝拟了这样一道旨意撤销了此次清查活动,他在诏令上提到:“因为自己正在大丧之时,心思比较混乱,又恰好是刚刚亲自理政,所以,对民生世情很不了解,再加上,这次清查之事诸多大臣主动谏言,认为众臣言之有理特降旨取消此次清查活动。”

至此,清查陋规被动停止了。

清查陋规是道光帝初政时期进行的第一个整治吏治的重要举措,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了。这件事发人深省,给人的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些示:道光帝并非不知吏治的弊端,只是面对如此严峻的衰败形势,他也是有心而无力的。

因为,道光帝深知,有太多的事情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这在道光帝后期的执政中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即使发现问题,也是治标不治本,这便注定了道光帝一生的碌碌无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窦漪房是一个什么样得人?她是如何从宫女变成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当时汉朝政权由吕后把持,窦漪房最早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负责服侍吕后。后来吕后选了一批宫女准备赏给各个诸侯王。窦漪房也在其中,她是准备送到代国刘恒身边。刚开始窦漪房还不愿意,但因为是强制命令,窦漪房只能哭泣着前往代国。不过刘恒见到窦漪房后,对他十分宠爱,两人很快生下一女就是刘嫖。当时窦漪房也不知道刘

  • ​秦武王临终前真有说传位嬴稷吗?嬴稷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秦武王举鼎意外身亡,后来由他的异母弟嬴稷继位,也就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秦昭襄王。不过秦武王临终前到底有没有说要传位嬴稷呢?实际上不管秦武王说没说过这句话,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嬴稷想要继位都没那么简单,肯定是要从几方势力的角逐中才能脱颖而出。那嬴稷究竟是如何胜出的呢?这次就来简单分析下嬴稷的上位

  • 刘綎怎么读?刘綎阵亡描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刘綎是明朝将领,有着《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很多朋友还不清楚綎这个字的读音,綎读作tīng,意思是古代佩玉上的丝绶带。刘綎是大都督刘显的儿子,在万历年间考取武状元,后来先后抗击倭寇,用兵缅甸,援助朝鲜,立下诸多战功。刘綎一生参与的战役,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百场,其名声早已威震海内外。不过刘綎在抗击后金军

  • 顾常在去世后为何没能及时下葬?顾常在和雍正皇帝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顾常在是雍正皇帝嫔妃之一,当年顾氏通过选秀入宫,被封常在。“常在”并不是名字,而是清宫内嫔妃制度的称谓之一,常在地位并不算高,仅比“答应”要高一级,不过雍正帝却十分宠爱顾常在,但这也为顾常在带来了不少记恨的眼光。顾常在去世后迟迟不能下葬,直到乾隆登基后

  • 杨素为何最后没有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杨素作为隋朝时期的一位开国功臣,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而杨素当时手握大权,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杨素基本上已经具备了所有当皇帝的条件,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夺皇位自己当皇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杨素也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野心的人,但他为什么不夺了皇位,反而一直都只是一个臣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杨素简介杨素(

  • 岳飞被害死的时候为何十万岳家军袖手旁观?为何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初年,在南宋抗金的千里沙场之上,慢慢的形成了几只实力强大,作战勇猛,战绩卓越的抗金生力军。其中最著名的几个就是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光世和岳飞的军队。南宋军民有以将领姓氏为军号的习惯,故称张俊统领的军队为张家军,韩世忠的为韩家军,杨沂中的为杨家军、刘光世的为刘家军、岳飞的为岳家军。岳飞的岳家军

  • 民国时期的名媛生活有多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一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怀念和向往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当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民国时期的名媛。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名媛,这不仅仅只是服饰的精致,妆容的精美,更需要超群的气质,才华横溢。民国时期,那些可以被冠之“名媛”的女子,用自己不凡的

  • 成吉思汗为何会把自己的嫔妃赐给自己的属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封建王朝期间,即便是某位妃子不得宠,那也是不可能再赐给其他男人了。就比如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虽说当时已经是民国时期,但是由于北洋政府允许溥仪保留小朝廷,所以依然是保留了选后的规矩。结果由于他在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个圈,尽管后来在太妃的干涉下另娶了婉容为后。不过由于文绣被他挑中了,所以也不能再嫁别人

  • 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成为女王的时期,正是中国的清朝末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听闻了世界上居然还有女王的存在,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已经让这些即便是皇室中人,但却依旧孤陋寡闻,对于世界毫不了解的人,已经和世界脱轨了。道光帝居然还感慨说,想要娶维多利亚女王这样的话,这究竟是怎

  • 为什么曹真存在感很低?曹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曹真是魏国名将,早年曾率军镇压黄巾军,立下战功后封为灵寿亭侯。曹真在曹操阵营的地位其实很高,曹丕重病还任命曹真为托孤大臣。不过在演义中,曹真的存在感并不算高,特别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为了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对决,大大弱化了曹真的贡献,还把曹真两次击退诸葛亮的功劳转嫁到了司马懿身上。历史上真实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