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尚可喜怎么死的?尚可喜和尚之信为什么反目?

尚可喜怎么死的?尚可喜和尚之信为什么反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11 更新时间:2024/2/25 7:39:29

尚可喜是明末清初将领,他先是抵抗后金,然后又叛降清军,此后为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尚可喜最后却跟长子尚之信反目,尚之信在三藩之乱中擅自出兵围困尚可喜府邸,取得广州兵权,而尚可喜被软禁而死。不过尚之信虽然投靠了吴三桂,但没过多久他又后悔了。而康熙最后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将他赐死。等于尚之信白白害死父亲尚可喜,最后自己也没能得以善终。

尚可喜本是明朝猛将,后投降清朝,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征讨朝鲜和明朝时,尚可喜勇武不可挡,待清军入关后,他又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他在顺治六年得封平南王,镇守广东。

然而,尚可喜仅做了6年平南王便以“痰疾时作”,上疏恳请归老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尚可喜能征善战,却管教不了儿子尚之信。他见尚之信残暴反复,不免担忧会引来祸患。所以他为了自保,屡次上疏朝廷,希望让尚子信守藩,而他告老还乡。

当时天下初定,政权不稳。且尚可喜在镇守广东时,对地方治理颇有效果,所以顺治以“全粤未定”驳回了他的请求。同时为了挟制他,命他送尚之信入京为质。

顺治在位时期,尚之信得其厚待,他和顺治的关系也处得较为融洽。因此顺治不仅让他做了御前侍卫,还封他为“俺答公”。到了康熙亲政后,尚可喜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在康熙十年,便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让尚之信回藩协理王事。此时,尚可信已是年迈之年,康熙便应允了他的请求。

尚之信回到藩地后,依然未改酗酒等恶习,且对藩属官兵“小则鞭打辱骂,大则扑杀之”,因此藩属官兵多有怨言。

尚可喜想要管教,尚之信却不把他放在眼中。因此,他认为尚家必会因尚之信蒙祸,对尚之信十分憎厌。

当时,尚可喜有个叫金光的谋士,见尚可喜为儿子烦恼,便劝他仿清朝人的“立贤不立长”,改立次子尚之孝继承王位。

尚可喜思来想去,也只能如此,所以就上疏清廷,请求改立嗣子。

然而,尚可喜没料到由于改嗣,尚之信把府中闹了个天翻地覆,逼着尚之孝辞去了继承权。

尚可喜见尚之信无人能约束,为了自保,再次以“年事已高”上疏朝廷,请求告老还乡。

刚好,康熙担心藩王割据尾大不掉,于是同意了尚可喜的奏请。同时他又以“(尚之信)跋扈难制”为由,下令撤藩。

对于康熙的命令,尚可喜没有意见,尚之信却大为不满。

就在此时,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各地纷纷响应。

尚可喜见此,一向忠于朝廷的他,决定镇守广东,牵制南方叛军。并派尚之孝率军征讨叛军刘进忠等人。

然而受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的东西夹击,尚可喜的军队屡受重创。同时尚之孝也屡战屡败,眼看广东就要落入叛军之手。

吴三桂深知尚之信与尚可喜的矛盾,暗中许诺尚之信,一旦事成,即封他为王,并世守广东。

尚之信早就对朝廷和父亲的行为不满,此时尚可喜又老病复发,而尚可喜手下官兵也多有叛变,他深知机不可失,于是发动兵变,囚禁了尚可喜。在夺取军政大权后,举兵联合吴三桂一同反清。

尚之信反清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金光,以泄私仇。

尚可喜也因此悲愤不已,病情加重,不久便被软禁而死。

这下,尚之信再无顾忌,可以撸起袖子和吴三桂一起反清了。可是他却后悔了,为什么呢?

原来,吴三桂不仅数次要求他“重金助饷”,还责令他出兵攻打清军。除此外,又将属下重兵布在广东要塞之地,因此尚之信颇为不满。

同时,响应吴三桂反清的耿精忠和王辅臣等人,又纷纷脱离吴三桂,再次降清。这使尚之信也反复无定。权衡再三后,他决定归降清廷。于是,他亲自写信给硕简亲王喇布乞降。

康熙为了分解叛军的势力,对尚之信的投降予以肯定。并特意下旨:“以往之罪,概行赦免,果能相继剿贼,立功自效,仍加恩邀请优叙。”

尚之信为人诡诈,为了表功,他暗中煽动肇庆总督董重民发动内乱,然后将其抓获,并秘密引入清军,好与叛军对决。

康熙一心想拿下吴三桂,下旨让尚之信袭平南王爵位,好与清军联合攻打吴三桂。

谁知,尚之信得袭爵位后,不论康熙如何发布命令,他都打定了坐山观虎斗的主意,一心拥兵自重,屡次三番找借口推托,按兵不动。

不光不肯出兵,康熙命他支付饷银20万两,他依然“迁延不动”。

吴三桂去世后,尽管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接过了反清大旗,但叛军已呈颓败之势。

尚之信此时上疏请求“进军广西”。康熙立刻答应,还封他为奋武大将军,让他配合清军尽早平定叛军。

谁知尚之信率军进入广西后,“自言病作”,又擅自回了广州。

康熙对尚之信颇为不满,但为了不节外生枝,他并未表示出不满。

平定吴世璠和叛军后,康熙准备处理尚之信。

就在此时,尚之信手下的两个小兵逃往京城告御状。

原来,尚之信嗜酒好杀,每喝醉后,就以杀人为乐,藩属官兵多丧命其手。这两个小兵本来也要被杀,但他俩逃了出来。为了活命,他们这才来到京城。

康熙听闻后,命人前往调查。

证据确凿后,康熙命人将尚之信囚禁于广东。他手下的官兵得悉后不知其故,于是再次反叛。

康熙很快就镇压了这次小范围的叛乱,并借机给尚之信定了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最后命他自尽而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为什么没有陈到?陈到忠勇不输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陈到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账下的白毦兵统领。但奇怪的是,陈到并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过,陈到当时的地位不输赵云,以忠勇著称,立有诸多战功,为什么这样一位将领就直接被演义给忽略掉了呢?是在令人很难理解。陈到是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投靠旗下,后来成为蜀国担任护军、镇西将军,还被封为亭侯。下面就为大家介

  • 郑庄公是怎么打败他弟弟共叔段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郑庄公其实就不懂不说这个共叔段了,这两个人真的是斗了很久很久,但是以共叔段失败告终,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那就是这个郑庄公啊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杀掉共叔段的但是就是不杀,感觉像是在磨死他,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郑庄公老谋深算,步步为

  • 刘备的分权制衡术为什么会失败?还是小看了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大败,刘备在白帝城知道自己大限已至,便决定商议托孤一事。虽然诸葛亮是刘备最为信任的手下,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托孤时决定采取分权制衡术,有一半的权利交到了李严手上。不过刘备此番用心却并没有达到成效,虽然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但在朝中的权势根本无人能撼动诸葛亮的地位。恐怕这是刘备失策的一点,

  • 西周为什么会陷入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军队如何走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原本由周武王建立的分邦建国制度,却在西周后期处于慢慢崩坏的状态,最后各个诸侯国开始相互征讨,不再对周天子马首是瞻,此后周室权利每况愈下,社会秩序趋于混乱。为什么西周的等级制度会陷入礼崩乐坏呢?实际上这便是分封制的弊端之一,而当年周武王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没能料到百年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当然这也跟周

  • 本是普通宫女的邓绥,是如何掌握东汉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普通的宫女其实也还是挺悲惨的,真的很难出头,悲惨一生,但是话说啊在这个东汉有一位叫邓绥的普通宫女,她最后却走上了这个东汉的政权了,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邓绥是如何掌握东汉政权的?邓绥,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政治家,汉和帝的皇后,15

  • 清军的一个营大概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军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要不清朝也不会持续这么久,最近很多人问了,话说清军很多时候都是采用了营为单位的去打仗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清军的营一般会有多少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个以营作为单位并不是清军独有的编制,这种作战编制从战国时期就延续下来了。这种编制起源

  • 北宋经济实力强盛,为什么会走向积贫积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是一个很奇特的朝代,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力量却不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被认为是最繁华的时代,但国库却经常出现亏空,军事上积弱,经济上积贫穷,所以哪怕北宋有着很光鲜亮丽的一面,但还是会被历史学家评价为,是古代最贫弱的朝代之一。当然,整体来看,北宋依然在很多方面的成就要高于其他朝代,特别是文学艺

  • 楚庄王称霸樊姬功不可没,樊姬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樊姬是楚庄王妃子,当年楚庄王刚刚即位,整日迷恋酒色,不务朝政,令人担忧。樊姬更是担心楚庄王失去身为国君的责任,屡次对他进行劝告,但楚庄王都没有放在眼里。后来樊姬故意不在梳妆打扮,整天蓬头垢面以此让楚庄王明白在这样下去,楚国的前途也将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光亮。这下楚庄王才恍然大悟,不敢再怠慢朝政,开启

  • 梁王刘武是被景帝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刘武是刘启的弟弟,也是窦太后最为宠爱的小儿子,但是很明显,最后成为皇帝的并不是刘武,而是刘启,这其实也是窦太后一直都不喜欢刘启的原因。面对这样的母亲和弟弟,不知道汉景帝当年心里是怎么样的一种滋味呢?而后来刘武的死,真的是被汉景帝害死的吗?刘武为何没能成为皇帝,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窦太后就是我们熟知

  • 宝庆公主驸马真的很变态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宝庆公主,从表面上看,她的确是非常幸运的,她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虽然疼爱她,但是自己已经没几年可活了。也正是因为宝庆公主,朱元璋没有让她的母亲殉葬,她的母亲得以幸免活了下来,之后朱棣、朱高炽都对宝庆公主宠爱有加,只是受到了家中人宠爱的宝庆公主,却嫁给了一个极其变态的驸马,他是谁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