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子守国门到底有什么意义?

天子守国门到底有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2/3 22:42:26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句话,内容就是“天子守国门”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小编听说过这句话,但是也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下吧!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忧和外患对中央政府的压力。

我们国家历代中原朝,都会面临两个主要军事威胁:一是外族入侵(主要是蒙古草原和东北方),二是封疆大吏或者藩王或者农民起义造成的内乱。

对付后者,方法很简单,就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军事实力,削弱地方实力,让地方没实力叛乱。

比如,朝就是这样。

对付前者,方法也不难,就是把帝国有限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以强大的边防军抵御外族入侵。

比如,唐朝就是这样。

但是,想要同时对付前、后者,这就难了。

因为要防外族入侵,北部边防军的实力就不能弱。但边防军实力强,朝廷又镇不住,一旦边防军起了异心,结果就是安史之乱。而朝廷如果过分强干弱枝,过分削弱边防军的实力,其结果又是北宋那样——只要边防线被打穿,契丹人也好,女真人也罢,很快就能杀到京城。

所以由以上矛盾就可以看出,古代中原王朝在处理外患问题和内忧问题时,统治者们的心理都是极度矛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想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

什么办法呢?就是把国都北移,让中央军和边防军合二为一。

就拿明朝来说,南京是龙兴之地,地理上夹长江和紫金山,便于防守,经济上背靠江南水乡和运河,税收粮食皆无虑。按照朱元璋最初的设想,首都建在南京,或者开封或者长安,北部的边患压力让藩王们扛。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南京远离边疆,不便于掌控边军,明朝只传到第二任皇帝,朝廷对边防军就失去了掌控,并最终被边军叛乱所推翻。

之后的朱棣为了断绝这种可能性发生,就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把中央军和边防军的角色合二为一。这样一来,朝廷的精锐集中在北部,既可以抵御外患,又可以凭借中央的实力镇住内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过这么做,也并非没有害处。实际上天子守国门,也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是经济方面。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北京周边的经济条件实际上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中央军。朝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南方的输血。并且由于朝廷远离经济重心,使得朝廷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南方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贸易需求、倭患等等。这一切就导致貌似庞大的明帝国的赋税收入还没有偏安一隅的南宋强。

其次是政治方面。由于明朝南富北穷,南方人读书比北方人厉害,这就导致明朝的大学士很多都出自南方。皇帝为了遏制南方士大夫,就只能利用北方出身的武将和宦官制约南方人。

像这种以南人治国,用北人制约南人的平衡策略,一开始还好,但越是往后,南方人的意见就越大。使得朝廷对江南的士绅集团的控制越来越弱,南方士绅与皇权越来越离心离德,双方斗争愈演愈烈。

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葩皇帝?就是因为皇帝是北方人,不重视南方人利益,导致南方士大夫与皇帝不是一条心。皇帝受气,只能用不上朝这个办法来示威。

另外,天子守国门在军事上也有一些弊端。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北京太过于靠近边界,缺少战略纵深,一旦蒙古人或女真人越过了长城,京城马上会被围困,一点周旋的地都没有。这会给四方勤王的部队造成很大的麻烦。比如时间来不及,将领们仓促应战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防御重点有两处,一是首都,二是北疆。如果同时防守这两处,兵力肯定不够。要想一举多得,只能要么把北疆挪到首都旁边,要么把首都挪到北疆旁边。天子守国门,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当然也有很多弊端,但综合来说,任一个大一统王朝,都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定都方案。朱棣迁都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成器为何要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皇子们来说,皇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了,生活在皇家的人,为了夺得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杀掉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人,但是为什么他居然坚决要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对这个皇位没有任何的想法呢?一、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就

  • 刘伯温有师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神人”了,不过这个“神人”其实大部分还是因为有民间对他的推崇,或者说是一种崇拜性的神化,将他说的堪比诸葛亮。不过,厉害的人是如何成为这样一种厉害的样子的呢,他是不是有师父教给了他很多技能?刘伯温的师父究竟是什么人,能够有这样一

  • 安禄山为何会造反?这其中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安史之乱,相信小伙伴对这段历史绝对不会陌生了。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末年至唐代宗初年有唐朝著名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所发起的战争,是一场与唐朝政府争夺统治权的一场内战,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当初安禄山为什么非要造反呢?事实上如果是你也处于当年安禄山那个处境的话,也会选择造反的。

  • 在清朝当一名知县需要什么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古代知县这个官职,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戏谑的称其为七品芝麻官。事实上,芝麻的小其实是相对于封建王朝庞大的国家机器来说的。若是我们将视觉聚焦在一个县的话,那么知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知县大人”。知县执掌一县之政,品轶不高但职权重大,县里面的所有事务他都能管,掌握着治下百姓的生

  • 东吴孙氏宗亲有哪些厉害将领?有一位曾击败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的知名度明显不如曹魏和蜀汉,也就知道周瑜、陆逊、吕蒙、甘宁能够排至前列。其实东吴也出过很多厉害的宗亲子弟,例如孙瑜、孙皎、孙桓等人,他们都在战场上立有战功,为东吴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演义里,孙权一方是最被轻视的,所以后人了解的就相对较少,要想得知真相还是要靠正史帮忙。感

  • 康熙为何不奖励朱国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国治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非常非常厉害,但是最后他还是死在了吴三桂手中,而且还杀了自己家的老小,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后来康熙有奖励朱国治吗?好像没有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电视剧《康熙王朝》里,作为前明皇室后裔的朱国治,却铁骨铮铮为清王朝殉国,给人印象深刻。剧中的

  • 乾隆见过道光或者咸丰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乾隆大家也知道的他非常的高寿,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乾隆有没有见过道光呢?还有就是有没有见过咸丰呢?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啊,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吧!乾隆皇帝的寿命实在是太大了,足足活了89岁。去世前的三年,虽说是太上皇,却依旧掌握着朝中大权。权力在他手里就是永远都放不下的东西,这也等于是架空了嘉庆

  • 元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到底宽仁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提及的比较少吧,但是还是有很多话说的,很多故事可言的,朱元璋就说过,这个元朝就是因为宽仁而失去天下的,那么这个元朝到底宽仁到什么地步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朱元璋为何说:”元以宽仁失天下”?元朝为何以宽仁失天下呢,只

  • 刘邦平定中原后为何不趁胜攻灭南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南越国其实在历史上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今天我们来说说刘邦时期的南越国吧,话说当时刘邦平定了中原之后,为什么没有选择去攻灭南越国呢?这到底是为啥啊?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话说应该还是有很多故事可言的!众所周知,刘邦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打败了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其实汉朝建立之初

  • 张九龄对唐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张九龄其实也有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的,诗也写得好,还有就是治国能力也非常的棒,所以成了宰相,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如果要仔细的来说,这个张九龄对唐朝到底有什么大的贡献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呀!张九龄是在唐玄宗时期被重用的,说到唐玄宗大家或许不会陌生,后宫佳丽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