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败走麦城输给了谁?关羽本有机会撤退却高估自己实力

关羽败走麦城输给了谁?关羽本有机会撤退却高估自己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4/1/16 3:43:28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下令让身在荆州的关羽出兵北上。当时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便想乘胜追击,关羽一开始的确气势如虹,屡战屡胜,但他万万没想到孙权在背后向他捅了一刀。不过关羽是前方将领,他没想到为何刘备、诸葛亮等人也都没想到呢?实际上这是刘备自己犯下的失误,关羽也稍微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本有机会撤出,但最终却被困麦城,好不容易拿下的荆州就这样失守了。

关羽是三国历史上话题最热门的人物之一,在三国的历史中,关羽的故事精彩纷呈,产生了很多典故或成语故事,比如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等。

关羽最后一个故事——大意失荆州,也是很多喜爱关羽的读者最惋惜的一个故事,总为这位“武圣”叹息,辉煌一生的他,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局。

对于关羽在荆州败亡,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也让很多读者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英勇一世的关羽为何会在刚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就迅速败亡了?

于是,后代的历史学者、三国爱好者们纷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一般主流的看法是:关羽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出兵后,开始一直顺风顺水,但是到十一月后,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曹操方面突然反攻,而东吴的孙权又在背后突袭,两个突然,不仅令前线的关羽猝不及防,也令大后方的刘备来不及援手,最终导致关羽败亡。

刘备来不及派救兵也可算是原因之一,但这并非是解答关羽败亡的主因。

襄樊战役,曹操几乎是全国动员,将所有能调动的主力尽数派往前线;孙权偷袭荆州,也是拼尽了全力。而关羽却是始终率领荆州的兵马孤军抗敌,可谓是以一军之力对抗“全国之力”。

其实,关羽军队从十月开始就已经显出颓势,他率军猛攻樊城三个月,却久攻不下,后面随着曹军的援兵陆续赶到前线,关羽水淹七军后的兵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关羽的荆州军总兵力大致在四万左右,他能带到前线的至多是三万左右,仅靠这些兵力,对付曹仁于禁所部,或许还占优势,但随着曹军源源不断的集结南下,关羽纵有再大的本领,恐怕也是难以对抗了。

关羽打了三个月的北伐,却一直没见刘备派兵来援,这种种迹象表明,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目标只是襄阳、樊城,范围仅限于此,而不是准备率军长驱直入攻取洛阳等地。

关羽之前“水淹七军”,一时威震华夏,他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也大大出乎了刘备方面的预料,大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不论是远在蜀中的刘备,还是江陵的关羽,他们都认为以关羽现有的兵力对付曹仁绰绰有余,所以,刘备一直没有派兵增援。

谁能想到,战争一打起来,不是以个人的想法而能左右的,曹仁在前线的固守,曹操不断派兵驰援襄樊战场,让关羽越打越吃力。

关羽这才派人联络上庸的刘封孟达,请他们派兵增援。但是,这只是关羽自己的临时起意,而并非蜀国的君主刘备的旨意,刘封、孟达当时并不统属于关羽,又未接到刘备的命令,拒绝出兵,也很正常。

即使如此,关羽在前线对抗曹军也还不至于迅速溃败,而导致关羽溃败如此迅速,主因自然是蜀汉的盟军、东吴孙权突然的不宣而战,直接从背后端了关羽的老窝——荆州。

其实,关羽的死,他自己也是难咎其责的,他错就错在没看清大势:荆州在当时一直是一个未被点燃火药桶。

并且,关羽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主动挑起这场战争,最终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并间接地导致了刘备的国力大损。

荆州有多重要?对刘备一方来说,占据荆州,才能保巫山之险;而盘踞东南的孙权若占据荆州,才能“全据长江”;曹操一方也希望能得到荆州,才能确保襄阳,进而保证中原的安全。

关羽主动出击襄樊,是曹操当时重点设防的战略要地。对曹、刘、孙三家来说,荆州、襄阳是最敏感的地带,牵一发而动全身。

襄阳,是曹操的必守之地,江陵,又是孙权的必争之地。三国争霸的历史,在荆州,这种态势又体现的最为鲜明,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必然会引发另外两方的激烈反应。

关羽据守着令孙权朝思暮想的江陵,又去主动攻击曹操必保的襄阳,必然会招致这两家的联合反扑。说关羽自己主动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毫不为过!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在荆州附近属于三足鼎立,也可看做是三国鼎立的一个缩影,以关羽所部的兵力,自守有余,主动采取进攻一方则略显单薄,他以数万兵力欲想挺进中原,若无西线的蜀军配合北伐,难有胜算。

同时,令关羽万万没想到的是,友军竟然会化友为敌,所以说,从关羽出师北伐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实际上,刘备对关羽的丢失荆州,也是耿耿于怀的,以至于在关羽被杀后,刘备对这位二弟的去世并未表现出过分悲痛,而且,已经称帝的刘备居然没有给关羽一个谥号!

要知道,当初副军师庞统死时,刘备不仅痛哭流涕,还很快就给了庞统一个谥号——靖侯。法正去世后,刘备也是悲痛万分,提起法正就流泪,而且也给了一个谥号——翼侯。

刘备唯独对关羽,却始终没有给一个谥号。直到蜀汉政权灭亡前夕,后主刘禅才给他的二叔追封了一个谥号,而此时已经距离关羽阵亡过去了四十年。

而且,这个谥号,还不是一个什么好谥号——壮缪侯,明显带有贬义的一个谥号,刘禅作为一个晚辈,却给关羽一个带有批评的谥号,这明显是代表了蜀汉官方的态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光绪皇帝为何不学着康熙那样将慈禧擒获,然后获得实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这样的事情,也许看起来很相似,但是事实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有的是必然的,有的则更应该归因于运气。在这种夺权的游戏当中,或者是如唐太宗李世民,又或是明成祖朱棣,自身的实力本身就不凡,硬杠;或者说是取巧,就比方说周武帝,诓骗晋公权臣宇文护给太后讲《酒诰》,从背后用玉笏击死宇文护;要不就是找死了,比

  • 我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到底乱到了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这是我国晋朝时期在北方多个胡人的游牧部族趁着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进行大规模南侵,建立了胡人国家,与当时的汉族政权形成了对峙局势。这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五胡乱华百余年间,北方胡人的游牧部落南进中原,烧杀淫掠,开启了中国与人类历史最黑暗的时期

  • 土生葡人是什么人?最早来自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读过了,读后使人心灵颤抖,不禁泪潸潸。所谓的这七子指的就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九龙、旅大等七个被西方列强国所霸占的地方。而当年贫穷落后的大清国也只能掩面叹息,无能为力。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陷入帝国主义之手感到悲愤与无奈,奋笔疾书写下了这七首脍炙

  • 曾国藩结婚遭悔婚,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末年时期的一些著名人物,曾国藩绝对要说一说了。曾国藩是清末时期的名臣,权势滔天。不过也就是这么一个人也曾丢过一次脸。就是在他结婚的时候,自己的新娘子居然悔婚了,人跑了。后来媒人过意不去便跟曾国藩说到:“去我女儿吧”。曾国藩的家境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小时候便接受了不错的教

  • 宋朝人为何都那么喜欢熬夜?是如何打发夜晚的时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的年轻人喜欢熬夜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了。必定白天一直都在忙于工作,所以调解心态,休闲娱乐的时间就只能放在夜晚进行了。不过在我国历史上,宋朝的人们比我们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熬夜。那么宋朝人到底是如何打发掉夜晚的时间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宋朝在鼎盛时期GDP占全世界的百分之65,人均收入

  • 乐进为何是五子良将之一?乐进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乐进是东汉将领,后来跟随曹操,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既然能够被评为五子良将,说明乐进肯定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将领,他在官渡之战中击杀袁绍部下淳于琼,此后又斩落大将严敬,甚至还击退过关羽。虽然乐进在众多三国将领中的知名度不算高,但论功绩还真没几位能和他相比。演义中并没有介绍乐进的结局,但他晚年在合肥之战中也

  • 锦衣卫都穿飞鱼服吗?为什么衣服上没有鱼而是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近些年来有很多影视剧的出现,让人们对明朝时期的这个特务机构越来越熟悉,而很多人大概还是以为,飞鱼服和绣春刀就是锦衣卫的标配了吧?事实上,这些是锦衣卫的装备,但却不是唯一仅有的装备,锦衣卫除了飞鱼服之外,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服装呢?而飞鱼服既然叫飞鱼,为什么上面的花纹却不是鱼,而是

  • 御厨止用羊肉什么意思?宋朝每天消耗多少只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大多皇帝都比较偏爱羊肉,有传闻说羊肉泡馍这道菜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等赵匡胤发家称帝后,依然忘不了那美味的羊肉汤,以至于皇宫中有了“御厨止用羊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不能用羊肉,而是只能用羊肉,据说在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每天消耗的羊会有上百头。不过宋朝皇帝喜欢

  • 燕后简公在位三十年,为何关于他的记载却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不过总感觉燕国是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国家。从燕国出生的名将、谋臣,其知名度也不算高,可能只有乐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而燕国的国君,就拿燕后简公来说,他在位足足有30年时间,但史料上对于他的记载却是很少,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难道燕国的国君就这么不被重视吗?燕后简公在位期间到底做了什

  • 兰芳共和国是如何成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18世纪的时候其实是中国改变命运的最佳时机,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欧洲各个国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称霸一时的大国。这个时候正是出于清朝国力的上升阶段,在康熙、雍正的努力下还是有着一定成果的。但到了乾隆时期,国家无形之中已经在世界排行上倒退,起初闭关锁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