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下旨让亲生母亲去住慈宁宫,最后活了86岁

乾隆下旨让亲生母亲去住慈宁宫,最后活了86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41 更新时间:2024/1/11 7:43:59

在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间中,除了规模宏大的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之外,还有一座重量级的宫殿——慈宁宫。《明史》记载,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是嘉靖皇帝为生母兴献妃专门修建的。

据《明宫史》记载,慈宁宫建好之后的100多年间,明朝多位太后、贵妃都曾是这里的主人。按照明朝后宫的制度,皇帝驾崩之后,皇后和妃嫔自然就成了太后和太妃,为了和新晋皇后、妃嫔保持距离,这些人就要搬到特定的地方居住,慈宁宫就是身份最高的皇太后的专门居所。

清朝入关之后,延续了明朝的宫廷制度,慈宁宫依旧是太后、太妃的居所。可因为战乱,慈宁宫已经荒废很久,破败不堪了。为了解决孝庄皇太后的居住问题,1653年,顺治皇帝下旨重修慈宁宫。修建完成之后,慈宁宫在清朝迎来了第一个主人孝庄皇太后。

康熙继位之后,孝庄晋升为太皇太后,依旧住在慈宁宫中,康熙每天都要前往慈宁宫向孝庄请安。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病危时,康熙日夜守候在孝庄身边伺候,甚至向上天祈求用自己的阳寿换得孝庄的康复。

可人的寿命有限,最终孝庄还是不治身亡,康熙悲痛欲绝,竟然不顾群臣反对,坚持将孝庄太后的棺椁停放在慈宁宫中。直到几天之后,康熙才答应将孝庄的灵柩迁到外面的享殿。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此后清朝的所有太后、太妃都无人敢在去住慈宁宫了。

雍正继位之时,他的生母早已去世,所以慈宁宫一直没有太后居住。后来乾隆皇帝继位之后,曾经下过一道圣旨说:“慈宁宫东南围房系太皇太后原住之殿。”按照乾隆的说法,孝庄一直没有住在慈宁宫的正殿,而是住在东南偏房中。有人以此为依据,说孝庄当年下嫁了多尔衮,所以才不敢住在慈宁宫的正殿。

乾隆为了彰显自己的名正言顺,下旨对慈宁宫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扩建工程。修好之后,他下旨让自己80岁高龄的生母孝圣太后搬到慈宁宫居住。乾隆还解释说,孝圣皇太后以年过八十,超过了孝庄太后去世之时的年纪,理当入住慈宁宫。

孝圣皇太后出身满洲镶黄旗,康熙年间嫁给皇子胤禛,起初身份底下,就算生下了皇子弘历,也并不的雍正喜欢。直到雍正登基后,才被封为熹妃,后来晋封熹贵妃。孝圣皇太后相比其他后宫中命运悲惨的女人无疑是幸福的,儿子成为千古一帝,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乾隆四十二年,孝圣皇太后因病在慈宁宫去世,享年86岁,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太后。

从孝圣皇太后去世到清朝灭亡,期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再没有任何一位皇太后、太妃入住过慈宁宫。就连后来垂帘听政,权倾天下的慈禧老佛爷,都没有敢住进慈宁宫,一生都住在储秀宫中。

标签: 慈宁宫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棵树如今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崇祯皇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天命这种东西,飘无虚渺,根本无法探寻。就拿大明的破灭来说,这个朝代会灭亡,其实就是天命导致的必然结果。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帝王,他算是一位好皇帝,勤政爱民,但是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过于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这些起义不管成功与否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反抗这种被压迫的现象。而在这许多次的运动之中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是比较著名的了,虽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本质却都是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起义活动。那么义和团运动和太平

  •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张良的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在汉初开国功臣之中,若论人生智慧,张良应该可以排名第一。史书上介绍,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天下。其实,这正是张良的智慧。鲜为人知的是,张良的这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至今还在!夸张一点的说,张良对黄老之道的爱好,后来竟创造了中国第二大世家,如今已传至第64代!汉

  • 那些大明王朝最繁盛的家族,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姓,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只是一个平常的姓氏,但在称帝之后,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了。特别是这个家族,可以说从此过上了吃香喝辣的生活。朱元璋因为小时候的大苦大难,对失去亲人有着锥心之痛,所以他称帝之后,都是把亲人安顿得极好的。可以说最末等的皇亲国戚也比最大的官钱多得多。这种事情做臣子心中肯

  • 刘伯温也有糊涂的时候,一记昏招让明朝军队变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伯温,明朝,历史解密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功臣,以谋略过人著称于世。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刘伯温伴随朱元璋左右,参与重大军政决策,是朱元璋最为重要的智囊团成员之一。“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明武宗代表明朝皇帝对他的一生做出的最高评价。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形形色色的野史逸闻、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逐渐偏离了他的本来

  • 使清朝由盛转衰的竟是个女人,她的大军纵横南北,就连皇帝都害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可是,也许许多人我不知道,造成满清由盛转衰令乾隆皇帝和他的大儿子嘉庆都提心吊胆的人居然是1个年青女人。这个女人在襄阳发动农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横行鄂川陕豫四省,导致满清耗费巨资,调动重兵,经过苦战才镇压,是满清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女人就是王聪儿。王聪儿是湖北襄阳人,她年轻时便精明果敢,

  • 武则天出生在哪里?为何一生钟情神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出生地是哪里呢?目前有五种说法,山西文水、陕西西安、四川广元、河南洛阳和江苏扬州。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家族,祖上世代都是北魏贵族。他的七世祖武念,北魏时官至洛阳刺史,封归义候。其后的几代祖先都担任高职位。大业十一年(615年),唐公李渊到山西任职后,武士彟成为李渊的幕僚行军司铠参军。位列太原元谋

  • 理查德·瓦格纳的剧作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这么著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瓦格纳的剧作是他最主要的艺术遗产。大部分作曲家通常都把编写歌剧剧本(包括台词与歌词)的任务交给别人完成,但瓦格纳却撰写自己的剧本,他称之为“诗篇”。1849年起,瓦格纳极力推崇一种新的歌剧观念,即称为“音乐剧(music drama)”(不过他后来放弃使用了这个词),在这种剧作中,各个音乐、诗歌和戏

  • 李莲英为什么被慈禧独宠?他有一个特殊技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莲英,清朝,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可以说是一个在晚清一手遮天的女人,这种女人通常都是及其专横的也就是说一不二的。这就是我们觉得非常神秘而又伟大的慈禧太后。在这些人的身边如果你想要去读懂他的心思,会非常的难,如果你要想独得他的恩宠会更难,真的是难上加难。但是就是大家看来如此困难的一个任务却被一个小太监做到了,他就是李莲英。李莲

  • 邢邵: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邢邵,北魏,历史解密

    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间郑人。生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四九六年),卒年不详。(北齐书魏收传云:“收少子才十岁。”据以推定邵之生年)十岁能属文,雅有才思,日诵万言,一览便记。有书甚多,不甚譬校,尝谓:“日思误书,更是一适。”少在洛阳,承平无事,与时流专以山水游宴为娱。文章典丽,既博且速。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