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在官渡之战的几年里,刘备毫无作为?

为什么在官渡之战的几年里,刘备毫无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4/1/13 9:02:53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汉末时期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之一了,不仅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同时也是奠定了当时势力格局的战役之一。而作为官渡之战的主角,曹操和袁绍两人斗的不可开交,但是虽然是在打仗,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两位大佬在打仗,那么其他有些原本还很小的势力,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壮大,以便自己日后的发展。然而当时,为什么刘备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却可以说是毫无作为?他为何不趁此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呢?

1.刘备身边没有人才

公元200~公元201年,曹操与袁绍开战,在官渡大战之后,刘备为了躲避曹操的报复,跑到了荆州投奔刘表。刘表给了刘备一些人马,让他驻扎在新野,刘备因为没能实现理想,在听到襄阳有一个名士司马徽,特地拜访了他,司马徽给刘备介绍了诸葛亮,刘备为了能够请到诸葛亮这个卧龙出山助他平定天下,就发生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表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地方军阀科,实际上刘表是一个治世之能臣,只是他所在的乱世不适合他这样的能臣而已。

刘表在荆州统治时间有18年之久,这些年间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是当地的乡绅豪杰也无不对此心悦诚服,学生也是好学向上,可以说荆州在乱世之中,享受了18年的太平生活。

只是刘表的性格比较中庸,如果说在太平盛世年间,刘表这样的人才可以说是名垂千史,永载史册,只是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乱世。并且他在做完刺史的分内之事之后,还有建立学堂,寻求儒士,撰写了《五经章句》,学问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刘备在投靠荆州之后,刘表也有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刘备,他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要用刘备的才能,去守住北方,之所以让刘备屯兵新野,那也是为了防止曹操的进攻。

就这样刘备在定居新野之后,一直也是没有停下心中的梦想,在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寻找一些世家大族当幕僚,只是刘备当时的根基还很浅,所以说当时的一些荆州大族是看不上刘备的.

而庞统、诸葛亮却是南阳、襄阳的名士,有着凤雏、卧龙之称。所以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刘备的真正目的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霸业而已,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就这样发生了。

官渡之战后刘备与关羽重聚,到达荆州新野,至公元207年,实际上一直在刘表的羽翼之下默默发展实力,但其思想,战略水平压制了他的野心。

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刘备就找来孙权两家联合,在赤壁之战把曹操的几十万大军给消灭大半,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也就此粉碎,之后地盘瓜分,刘备得到了荆州四郡,后来又从孙权那里借来了江陵,进入了快车道。

官渡之战之后刘备实际处于寄人篱下但是没有放弃,一直在机会,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让他得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于他的霸业,给他出了很多的谋划,对于他入主西川,建立蜀汉。

任何组织或团队的成功,离不开理想坚定者(刘备、刘邦)、强力执行者(关张、萧何韩信)、战略高度者(诸葛,张良)。

2.刘备在官渡之战做了什么

官渡之战时,刘备投奔汝南刘辟、龚都,刘备让刘辟守汝南,他亲自带兵乘虚攻打许昌,可惜晚了一步,曹操刚好打败袁绍,接到荀彧的战报,立刻回身救援许昌,留曹洪屯兵河上。

刘备和曹操在战场上相见,互相大骂,刘备在马上读衣带诏。赵云和许褚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张飞也从东南、西南两处杀来。曹操大败而走。

接下来的曹操没有从正面和刘备交战,赵云、张飞挑战曹操,曹操都不理,他也率大军抄刘备的后路。

龚都运粮被曹操的军队包围,夏侯惇带兵直取汝南,刘备派张飞救援龚都,派关羽救援汝南。刘备前后受敌,不仅陷入曹操的包围之中,还被曹操的军队打下汝南,刘备连退路都没有了。

赵云保护刘备突出重围,赵云力战许褚,于禁、李典也赶到。刘备单马逃生,和留守汝南败逃的刘辟会合。幸亏关羽及时赶到汝南,挡住了曹操的兵马,刘辟才得以保护刘备的家小逃出汝南,孙乾、简雍、糜芳等也弃城而走。

刘备等人惊魂未定,张郃、高览又赶到,刘备差点想自杀,刘辟冲出去和高览交战,刘辟三个回合就被高览斩杀。幸亏赵云及时赶到,冲过来杀了高览。赵云又和张郃大战三十回合,张郃败走,守住山隘,赵云因为路窄找不到出路,这时候,关羽带关平、周仓赶到,杀退张郃。

张飞救援龚都的时候,龚都已经被夏侯渊杀了,张飞杀退夏侯渊,被乐进带兵包围。关羽又带领军马救援张飞,关羽杀退乐进,和张飞一起和刘备会合。汝南被曹操占领,没有了退路的刘备,无奈之下率大队人马投奔刘表。

3.曹操为何不担心刘备

刘表是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人,在各路诸侯中,刘表和刘章一样没有野心,也没有进取心,他们都幻想着曹操不会来招惹他们。官渡之战爆发时,刘表按兵不动。袁绍死后,曹操接着和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交战,袁谭、袁尚兄弟不和,被曹操各个击破。袁绍的儿子袁谭被曹操打败,想求救于刘表,刘表和刘备商议,刘备说:“今操已破冀州,兵势正盛。袁氏兄弟不久必为操擒,救之无益。况操常有窥荊襄之意。我只养兵自守,未可妄动。”刘表听取刘备的意见,给袁谭、袁尚两兄弟各写一封信,以和解之名,婉词谢绝,不肯帮助袁谭。

曹操北征,后防空虚,刘备建议刘表偷袭曹操的许昌,刘表不同意。刘备这个时候兵力空虚,依附在刘表这里,他不好在刘表的地盘上招兵买马,有心去偷袭曹操的老巢没那个能力。

刘表的平庸,刘表和刘备的关系,都被郭嘉看穿。曹操北征,和群臣商议,曹洪等人担心刘备和刘表趁虚偷袭,郭嘉说:“……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郭嘉确实厉害,曹操的对手,郭嘉全部可以看穿,能非常准确地把住他们的形势动向,郭嘉对刘备和刘表关系的准确判断,使得曹操根本不用顾忌刘表和刘备,放心北征袁熙、袁尚。

刘备就这样错过了抄袭曹操后方,端掉曹操老巢的绝佳机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朝的皇帝为什么不喜欢娶匈奴的王室?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帝王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只要成为了帝王,可以说就拥有了一切。但是帝王却又有些可怜,因为可能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婚姻。帝王的婚姻不仅仅只是看女子的颜值,颜值对于帝王来说有太多的选择,选择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带着一些政治色彩。有时候帝王也要违背爱情的初衷,迎娶自己并不喜欢,甚至讨厌的

  • 李牧三次打败王翦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网上一直在说这个李牧和王翦到底谁比较厉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呢?还是有很大争议的,话说看两个人到底谁更加厉害,其实对比对比就好了,最近这个有的人就问了,这个李牧好像三次打败过这个王翦了,还有这个王翦与李牧好像有过五次交手,这又是怎

  • 赵奢评价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括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括不行,又有的人说这个赵括是行的,但是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赵括的父亲赵奢是怎么评价这个赵括的吧,赵奢好像有说过这个赵括不适合打仗,没有真本领,不能带兵打仗,那么这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赵奢

  • 白起为何非要坑杀40万赵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的故事,其实在战场上杀40万人还是非常恐怖的,但是白起还是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其实虽然是战场,但是也有其他的办法啊,为什么非要坑杀呢?让他们投降不好吗?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我们也还是不太理解的呀,其实也还是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故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核心的原因到

  • 世界名将对白起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太厉害了,所以很多人都还是对这个白起有不一样的评价的,所以很多人都在问这个世界上的名将都是怎么评价白起这个人的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呀!世界名将其实含义非常的广泛,不仅仅包括中

  • 曾国藩在攻克太平天国首都之后为何要下令屠城?为何连老百姓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近代因为清王朝的腐败而导致西方列强接踵而至,老百姓们要忍受着封建统治者与殖民列强们的双重压迫。19世纪中期,不堪重负的老百姓终于是揭竿而起,红袖前在广西发动了反抗满清政府统治的农民起义。全国云集响应两年后洪秀全占领了南京,建号“太平天国”。清兵起初对于太平军毫无办法,清政

  • 北宋名将狄青怎么死的,狄青为什么会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狄青出生寒门,年少时入伍从军,因为脸上刻有字,因此被称为“面涅将军”。狄青为北宋立下诸多战功,宋仁宗时期狄青在宋夏战争中大败西夏,取得胜利,为自己博得荣誉和尊重。不过宋朝官场始终还是重文抑武,所以在一种文官面前狄青遭到了猜忌,导致最后郁郁而终。其实宋朝有很多武将的下场都和狄青

  • 文丑真的死在关羽刀下吗,文丑武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文丑和关羽交战,结果不到三回就被关羽斩于马下。此前文丑还能和赵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并且大败公孙瓒,文丑并非草包,为什么面对关羽会如此惨败呢?其实这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剧情,历史上文丑并非死于关羽刀下,而是在曹操和袁绍交手时,死于乱军之中。单论武力值的话,文丑并不会输给关羽,只是演义

  • 商朝版图奠定了如今中国版图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奠定了中共版图的王朝,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是秦朝,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基本上把如今中国的核心版图第一景打下来了。而且后世历代王朝的核心地区也都是建立在秦始皇版图基础上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秦始皇不愧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为中华民族打下了2000多年的生存空间。然而,这一判断却忽视了

  • 卧薪尝胆值得提倡吗,勾践真实性格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而这个成语概括了勾践从忍辱负重到成功逆袭的这么一个过程,看上去十分励志,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过有人觉得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不值得提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勾践的性格、人品上。如果将这个典故全部看完的话,勾践成功复仇后做了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也暴露了勾践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