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被抓后宁死不降,皇帝送他一美女后便投降

此人被抓后宁死不降,皇帝送他一美女后便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28 更新时间:2024/1/8 6:16:35

一个朝代的建立和守护不仅仅要依靠统治者兢兢业业的治理,同时也离不开朝中臣武将的付出,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甚至交出自己的性命都是在所不惜的,也正是良臣们的一颗颗赤诚之心为一个国家的安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大臣都能做到自始至终的效忠于自己的国家的,也有些人,原本该是国家栋梁,但是在被抓去他国以后,就失了本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明末大将洪承畴

他出生于一个非平凡的家庭,与许多的穷人一样,他从小也需要因为学费的问题而犯愁,因此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辍学了,帮母亲做豆腐。尽管如此,他却始终保持着那颗求学上进的心,虽然他每天做豆腐要做到很晚,第二天又要很早就起来叫卖,不过在他卖豆腐的时候他总是悄悄跑到学堂外面偷听,甚至有的时候他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会先生们请教。

久而久之,学堂中的先生们也都眼熟他了,而且也发现他其实是个天资聪颖的小孩,不仅如此,还这样地好学,以后必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于是先生们也就让他能够在一边旁听,为此洪承畴也十分激动兴奋,因为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学堂学习。

他并没有辜负先生们的一番用心良苦,进入学堂以后,他比以前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成长中也逐渐产生了报国的雄心大志。后来,年仅二十三岁的他就考取功名,终于从此踏上了施展抱负之路。

洪承畴在刑部呆了很多年,期间给朝廷举荐了不少的人才,后来升任参议。虽然他的官运还不错,但是,他的出生的年代却是不怎么好的,因为在他为官的时候,他那个朝代已经走向下坡路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暴动起义不断。

崇祯二年,陕北地区发生了一场规模非凡的起义,朝廷派兵镇压,于是就派遣洪承畴前去应战。在这次镇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成功将起义镇压住。

两年以后,他成为了陕西总督,再次为了农民起义的事情制定策略,他想出了“以剿坚抚,先剿后抚”的办法,决定先召集最为精锐的部队,集中向农民起义军发动攻击,这导致起义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后来在两者十几次交战中,洪承畴都是大获全胜的。在一次次的镇压起义中,洪承畴都充分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也让朝廷看到了他的能力。

只不过,明朝的宿敌并非是来自于内部的这些农民,而是在关外的满清。单单以洪承畴一人之力,又怎能与整个满清势力抗衡呢?崇祯十一年时,满清军队将兵力分成几股,打算从多个路口入关,向山海关发动了猛烈攻击,三年后,洪承畴等军事将领决心放手一搏,不过清军将明军的粮草供给给断了,一六四二年十一月,洪承畴终于等到了援军到来的消息,于是就派兵出城应战,但是换来的却是无数的将领的死亡,洪承畴等人最后也只得出城投降。

就这样,洪承畴成为了战俘将领之一。不过,洪承畴的名声在外,大家都知道他有着一身功夫,皇太极自然对他的才能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期间皇太极多次派人去劝他投降,无论是用怎样的荣华去利诱他都无果。不但那些劝降的人都被他给骂走了,他甚至还用绝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态度。

不过即使是这样,皇太极却依然没有放弃,于是他又想出了新招。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皇太极就想让自己的妃子前去试试,没想到这招还真的奏效了。洪承畴倒在了妃子的温柔乡中,并且还有皇太极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使他原本坚毅的内心就这样一步步被瓦解了。据说有一次在洪承畴受邀参观太庙时,由于天气十分寒,皇太极就将自己身上的貂裘脱下来给洪承畴穿了。

后来,他也终于决定带着一众将领降清了,但是也有许多人对他这种行为指指点点,认为他简直就是“卖国贼”,区区一个女人就让他丧失了自己气节和国家。

不过在他投降以后,皇太极也并不是马上就能够欣然接受的,他对洪承畴还是进行了观察和看管,也不给他一官半职。不过,洪承畴认为,他既然已经决定誓死效忠清朝,那么以后就只能为了大清尽忠,对于外人的白眼和看法他只能选择忽视。

后来主张满人能够学习汉人的文化,这样也能够使得两族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得以减轻。不仅如此,他还主张采纳明朝的制度,来更进一步发展国家的机构,并且他总是会先为汉人着想,再提出主张和建议。

不过他却始终因贪恋美色而被人诟病,因此在整个历史上,他的争议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于明于清他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标签: 洪承畴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首谋”刘文静手握免死券,最后还是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文静,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开国都有一位极具大智慧的谋士,汉有张良,明有.刘伯温。而大唐开国同样也有这么位殿堂级的谋士,他就是刘文静。说是开唐首谋,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又看不到他的影子。和他一样为开唐首谋的裴寂,同样也未进入凌烟阁(唐太宗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刘文静在隋炀帝时担任晋阳令,

  • 南唐第一谋士:宋齐丘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齐丘,南唐,历史解密

    徐知诰能够凭借养子的身份一揽大权,最终坐上南唐开国皇帝的宝座,与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有一个人也不能忽视——南唐丞相宋齐丘。宋齐丘,字昭回,后改字子嵩,原籍庐陵(今江西吉安),随父移居洪州(今江西南昌)。如不是宋齐丘劝徐知诰隐忍待机,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宋齐丘的身世可谓是倒霉透顶。其父宋诚本是唐末

  • 在大灾大难面前 为何皇帝不先去救灾而是去做其他事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地震其实是地球上的的一种自然灾害,人类根本无法左右,地震因为其本身的威力和声势都十分浩大,而且经常都是伴随着死亡,所以就很让人感到恐惧。在咱们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地震它形成的原因,而且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去预测地震的发生,以此来减少人员的伤亡。但是在我国古代,那时候科技落后,而且所有

  • 万密斋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有着哪些有趣的治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万密斋,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县学训导马公顺,蜀人也,一孙五岁出痘,至八九日脓成将靥,忽腹痛烦哭,大便秘,马公惊惶不安。万密斋曰:此结粪也,当急下之。马公曰:痘疮首尾不可下,今当收靥,中气要实,岂敢下耶?密斋思如不急下,加腹胀、气喘将不救。乃作桂枝汤,暗入酒蒸大黄,煎服,下燥粪,腹痛即止,痘靥而安。马公知之,谢曰:非子通变,几误

  • 曹操曹丕不敢做的事情是什么?司马昭做了后背上了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昭,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朝代更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程,古代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皇帝从大禹之后都是世袭制,上一代传位给下一代,讲究君权天授,并自称天子,这个荣耀的身份一直是一脉相传的。但是也有例外,通过其他途径成为一统天下的帝王,一是起义,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导致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势必会引起百姓不满,起义推翻暴政,建立

  • 李显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的是被韦后与他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显,历史解密

    李显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显真的是他老婆韦后与他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吗?咱们先来看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韦后和安乐公主)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明确记载在公元710年5月,一个叫燕钦融的地方小吏向唐中宗李显上了一道机密奏折

  • 章邯被包围后项羽为什么不救他?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邯,秦朝,历史解密

    以前我们讨论刘邦获胜的可能性时,大部分人都喜欢把目光集中在他当年出关的时候,平心而论,那个时候项羽有很大的机会灭掉刘邦,因为虽说韩信的暗度陈仓计策非常的高明,但是毕竟蜀道艰难,而且他根本没有立足之力,那时候他不仅要面对章邯的优秀部队,而且还要面临着一个没有退路的战略格局,假若当时项羽能够调动军队和章

  • 一样是苛政,秦朝为什么失败了而明朝却经久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苛政,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一、敌人完全不能比较。秦国都很好的理解,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成就千伙霸业不假。但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天下七大国的人民和贵族,特别是七国王族各方面认同都是根深蒂固的,他们时时都想着在复国。不管明面上占据地盘,还是在暗中搞恐怖组织,反正力量和势力都是绝对不小的,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我个人一直觉得,

  • 夏商周灭亡,有个共同原因你们得到什么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朝,历史解密

    夏商周在政治制度上都采取的分封制,其中夏商两朝,其本上沿袭了部落联盟时期的旧习,对于臣服的大大小小的部落或国家,并未过多干预其内政。所谓分封制也叫封建制,意思就是天子或大王把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土地以及本国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出征时派兵助力就行。这一制度类似于中世纪欧

  • 揭秘:诸侯时期的君主真的都很溺爱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厉王,春秋,历史解密

    周人的礼制,自天子到诸侯到朝臣再到百姓,是层层递减关系。越是高层,所受到的限制就越少,就越容易在享乐上形成风俗,因此天子诸侯多纨绔子弟,他们往往无法控制自我的情感,很多时候就会凭一己之意来处理事情,大凡国家外交,还是战争等等,天子诸侯们在处理上其实都是在纵容自我情绪。七情六欲这个东西的尺度很难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