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锦衣卫下辖南北两个镇抚司,这两个镇抚司分管什么呢?

明朝锦衣卫下辖南北两个镇抚司,这两个镇抚司分管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4/2/5 10:42:26

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时期设立的有锦衣卫,而现在也有很多以锦衣卫为题材的影视剧,在这些影视剧中,都会提到两个锦衣卫的机构,一个是南镇抚司,一个是北镇抚司。可能很多对锦衣卫内部机构并不是很了解的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锦衣卫里面还要设立这样两个机构呢?这两个机构究竟有什么分别,分别是管什么的呢?

1.锦衣卫简介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2.南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官署名。明朝锦衣卫所属机构。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两个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是朱棣添设。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件),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死于酷刑之下者不计其数。

南镇抚司是明朝设立的锦衣卫的下属机构,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军纪。官署名。元、明均于诸卫置镇抚司,设镇抚等官。

明锦衣卫所辖有南北镇抚司,参见词条“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

3.两个机构有什么区别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统领官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般军士称为校尉、力士,被称为“缇骑”。瞿式耜曾道:“往者魏(忠贤)、崔(呈秀)之世,凡属凶网,即烦缇骑,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飞汤火,惨毒难言,苟得一送法司,便不啻天堂之乐矣。

明朝军队建制中,每个卫下面还设有镇抚司,负责本卫内部的刑名(司法事务)。明太祖改设锦衣卫后,遇办大案,往往不经刑部,直接交给锦衣卫镇抚司。镇抚司一时权势赫赫,恣肆枉法,以致洪武二十年皇帝下诏“悉焚卫刑具,以囚送刑部审理”。

朱棣继位后,又重新倚重锦衣卫来监察、刺探官员,还新设北镇抚司,专治诏狱。明宪宗成化年间,北镇抚司更直接向皇帝负责,锦衣卫长官也不能干预。

所以,锦衣卫中真正具有特务机构功能的是北镇抚司。锦衣卫与永乐帝设立的特务机构“东厂”(明宪宗、明武宗年间还增设过西厂)并称“厂卫”,这就是人们印象中作为特务机构的锦衣卫的由来。

锦衣卫中,谁在做“特务”?王世贞的《锦衣志》提到,明宪宗成化年间,锦衣卫掌卫官统缇骑一百人,专门负责监察京师的不轨、亡命、盗奸、机密大事;巡捕官统缇骑二百人,专职捕贼。这些缇骑的来源主要是“大侠或贾人子”。

另外,东厂还在锦衣卫中选取八十人,多是“捷悍利牙爪者”,专门“钩察出人帷簿间”,太监汪直专宠时又曾开设西厂,缇骑人数比东厂要多一倍,职权更在东厂之上,能够“纠察中外文武大小及民间事”。

这些“缇骑”(这是对有侦缉职权的锦衣卫校尉的别称),才算得上“特务”,人数一般不超过六百人,占锦衣卫总人数的比例约少于5%(一个所满编是1120人,锦衣卫有17个所)。值得注意的是,“缇骑”从民间挑选,和一般卫所人员是父子世代承袭的规定不同。

所以,锦衣卫中谁的权力最大,不是看谁的军阶最高,而是看谁掌管北镇抚司。

例如明英宗被俘时“不离不弃”的锦衣卫校尉袁彬,在英宗复辟之后,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理锦衣卫事(一般来说,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都指挥佥事与指挥使同为正三品),但因为袁彬本人“畏满好避”,不想揽事,所以大权先是掌握在兼理镇抚司的逯杲手上,逯杲被杀后又落到了兼治镇抚司的门达手上。

因此,“特务”是锦衣卫中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当然无可否认这是最引人注目的工作)。专门的特务机构,应该是明朝的东厂、西厂,以及清雍正年间的粘杆处。张金奎就指出,最近百年以来的锦衣卫研究,长期是在“影射史学”的影响下进行,所以锦衣卫往往被视为无恶不作的特务机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为何要主动禅让皇位?后面的3年里他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若是要说起我国封建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那肯定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莫属了,足足活了89岁。他在二十五岁的时候登上皇位,年号为“乾隆”,也就是“天道昌隆”的意思,他实际统治了大清六十三年,这是古代皇帝实际掌权最久的时间了。不过,乾隆皇帝却选择主动退位,他在

  • 张作霖之死有内鬼吗?真相究竟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皇姑屯炸车的事件,造成了张作霖身死,可以说,张作霖的死,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件炸车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都还有很多怀疑,毕竟日本人炸桥,如果没有得到一些准确的消息的话,又是怎么能那么准确的去炸车,还把张作霖炸成重伤,最终身亡呢?这个事情中究竟有没有什么内鬼?1.皇姑屯炸车事件皇姑屯事

  • 若是曹冲没有死,那么三国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无疑是三国时期最强的存在,之所以能够成为魏蜀吴三国当中最强大的,这无疑是与众多人才的出现是分不开的。不得不承认,曹魏的人才策略无疑是非常强大的。当时的曹操发布了《求贤令》,同时曹操实施了唯才是举的策略。唯才是举无疑是曹操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这一点吸引了众多人才。在曹操阵营

  • 如果当年溥仪不宣布退位,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溥仪便是这个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登记的时候年仅3岁,在不足3年的皇帝生涯里就宣布退位了,退位的时候仅仅6岁。溥仪的主动退位,也会给一些人留下遐想,比如他当初要是不主动退位,甚至执意不签退位诏书,那又该如何,中国的历史走向是否会有所改变?这种遐想,其实

  • 同治中兴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同治中兴其实小编的理解就是当时出现了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的,但是其实当时的清朝国力已经非常微弱了,并不能用什么中兴来形容吧,所以这是个问题,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还是说当时清朝内部还是有很好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看看!“同治中兴”这个词可不是后人给的评语,而是在同治

  • 冯玉祥为何要将溥仪赶出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冯玉祥其实也是非一般的人物,当时他选择了把溥仪赶出紫禁城,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当时冯玉祥假如不把溥仪赶出紫禁城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强行赶出宫,这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即便到了现在,也仍旧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人

  • 朱元璋的二哥二嫂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朱元璋很多人还是知道的,非常的给力,非常难得的布衣出生的皇帝,但是朱元璋这个人很多人看不透看不懂,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朱元璋的二哥二嫂后来结局怎么样了?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开头的事朱元璋搁家里边是老嘎达,上头有三哥哥,两姐姐,这要是年景好点,这就

  • 刘禅长子刘璿怎么死的?刘璿为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投降后,司马昭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封为安乐公,送到洛阳养老,算是得以善终。不过刘禅的长子刘璿却被杀害,在蜀国灭亡的这场战事中,刘璿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角色。当时姜维利用钟会除掉邓艾,钟会本想自立,但计划遭到泄露,最终没能如愿,而刘璿也被乱军杀死。为什么刘禅能活下来,刘璿却死了呢?下面就来回忆下这段

  • 秦始皇当时为什么不动东周最后一个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厉害在什么地方相比大家也是清楚的,历史帝王第一人,当时秦始皇为了统一全国也是费尽周折,但是秦始皇却对东周的最后一位天子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秦始皇难道不怕东周有什么死灰复燃的情况发生?秦始皇为什么选择这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秦始皇当政之时,东西周天子早已臣服,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东周

  • 杨贵妃为什么能看上安禄山?还认他做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不过历史上他曾请求杨贵妃收他当养子。安禄山比杨贵妃小二十多岁,而且他本人长相也并非俊美之人,杨贵妃为什么愿意收他当干儿子呢?这便是安禄山的厉害之处了。安禄山能够从底层一跃成为一方霸主,可见其手段不同寻常,也算是唐朝史上的佼佼者。不过安禄山的野心从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