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名臣吕夷简是个怎样的人,吕夷简生平简介

北宋名臣吕夷简是个怎样的人,吕夷简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4/1/25 23:40:41

吕夷简是宋仁宗时期宰相,也是宋朝名相之一。虽然在《清平乐》这部剧中,吕夷简给人的感觉不太好,但他无论是辅佐年幼的宋仁宗,还是面对刘太后掌权的朝堂,吕夷简都能将自己的本分做好,解决了当时诸多社会问题。在宋仁宗想要废黜郭皇后这件事上,吕夷简也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看似吕夷简支持仁宗,实际上他还想对谏官出手,这也说明了当时宰相和谏官之间的竞争关系十分激烈。

吕夷简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吕夷简在仁宗即位之初便拜相,刘娥控制朝政,甚至试图效法武则天做女皇帝,引发文官集团对她的抵制,而刘娥最终没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吕夷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一方面忠君报国,尽心辅佐仁宗处理政事,另一方面小心翼翼约束刘娥的独断专行,对赵宋江山贡献很大。

仁宗亲政后,清洗太后一党,吕夷简原本应得到重用,但郭皇后不喜欢吕夷简,对宋仁宗大吹耳旁风,说“这个吕夷简难道不阿附太后吗?只是他机巧善变而已。”宋仁宗听了老婆的话,便罢免了吕夷简,不过很快又重新拜吕夷简为相。吕夷简得知郭皇后说自己的坏话,便对郭皇后怀恨在心,碰巧皇帝皇后两口子闹矛盾,皇后还打了皇帝的脖子,吕夷简这才趁机鼓动宋仁宗废了皇后,借机巩固相位。

吕夷简深知自己支持皇帝废后必定引起台谏攻击。皇帝不理这些台谏官,他们不会对皇帝怎么样,却会把矛头指向自己这个宰相,万一处理不好就得下台。无论要求有关部门拒接台谏章疏,还是鼓动皇帝贬逐孔道辅、范仲淹,都是吕夷简压制台谏、巩固相位的措施。

在仁宗废后风波中,吕夷简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站到皇帝这一边,凭借皇帝信任压制了台谏。如果吕夷简跟皇帝意见相左,转而支持台谏反对废后的话,即便是老好人宋仁宗也绝不会让他居于相位,那么首先下台的恐怕不是孔道辅、范仲淹,而是他这个宰相了。

宋仁宗怒废郭皇后是帝后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而他对台谏官的强行压制,则是亲政以后宣示皇权的一种手段,他要用“废后”这一激烈方式告诉群臣:朕现在已经不再是被太后控制的傀儡,而是真正大权独揽的皇帝。废后事件帮助宋仁宗建立了帝王权威,却也使得以吕夷简为代表的宰相和范仲淹为代表的台谏官斗争愈演愈烈,由此开了宋朝的“朋党之争”,对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吕夷简生平简介

吕夷简曾经帮助刘太后临朝称制,也曾辅佐年少的宋仁宗。历史上,吕夷简在庆历四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刘娥临朝称制的时候,吕夷简是太后所信任之人,之后刘太后死了,宋仁宗亲政,吕夷简转而倒戈,想要继续蒙蔽圣听,做个高高在上的权臣,所以他在朝堂之上排除异己,贬黜范仲淹,还让宋仁宗废掉了素来与他不和的郭皇后。

殊不知,如今的官家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少年了,他心如明镜,吕夷简的所作所为他也看在眼里,在废掉郭皇后一事上,他只不过是在借势而为,因为郭氏的性情和德行本就不适合统领六宫,这次他正好顺水推舟,不仅废掉了郭皇后,还把那两个与吕夷简勾结的美人也赶出了宫,间接敲打了吕夷简,在他面前树立了威信。

历史上吕夷简出身官宦世家,他的伯父曾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吕夷简的父亲也在朝为官。宋真宗驾崩之后,少年宋仁宗即位,刘太后临朝称制,吕夷简也临危受命,官拜相位,殚精竭虑帮着刘太后和宋仁宗处理政事。后来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他对吕夷简仍然倚重和信任,吕夷简曾对宋仁宗提出八条规劝,其中包括正朝纲、塞邪径、辨佞壬、绝女谒等,宋仁宗都悉数接受。

吕夷简虽然也做过一些排除异己的事情,他对那些不喜欢他的人不够宽容,比如范仲淹被贬就与他有关,但是吕夷简也有知人善用的一面,那些真正有才干,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官员,吕夷简还是会重用他们的。历史上吕夷简六十六岁病故,吕夷简死后,宋仁宗忍不住悲伤落泪,他说“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可见吕夷简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仁宗为什么无子?到底是宫斗还是自身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宋仁宗为什么无子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也研究了很多,看大家也说了很多,但是感觉都还是太片面了,宋仁宗没有后代没有儿子不是因为一个单方面的原因,是真的有太多复杂因素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总结看看吧,看看宋仁宗五子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自己身体不行还是配偶身体不行,还是政治宫斗的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研

  • 吕后一家是怎么灭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看到不少的网友在问这个吕后一家是怎么别灭种的,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啊,那就是打架打输了呗,然后就被灭种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最近很多人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吕后一家到底是怎么被灭种的,然后被灭族的经过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值得一探究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看看吧!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

  • 宋仁宗身边有哪些能臣,晏殊、韩琦皆为一代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仁宗时期宋朝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造就了一番盛世。除了仁宗为人宽容仁厚以外,也跟他身边有众多能臣有关。其实细数宋仁宗时期的大臣,有许多在历史上都是评价很高的人物,例如晏殊、欧阳修、韩琦等,随便拿出来一位大家都不会陌生。所以仁宗有这么多出色的帮手,也是他能成为一代明君的原因之一。那下面就

  • 刘备究竟是不是伪善,他的真实为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将刘备打造成一位近乎完美的人,虽然在蜀汉阵营刘备存在感不如关羽、诸葛亮等人高,但刘备所表现出的仁义道德没有人不敬佩。刘备草根出身,能够率领一众将士和曹操、孙权分庭抗礼,其实已经算是一个小奇迹,所以刘备在人品方面肯定还是有令人敬佩的点。不过也有朋友觉得刘备是伪善,因为他也做过不够&ldqu

  • 冒顿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刘邦的生涯中,即便是当上了皇帝,也曾经有一次很大的危机,那就是白登之围。白登之围可以说差点就让汉朝陷入死地,刘邦攻打匈奴,冒顿却假意失败,引诱刘邦继续深入,最终在白登山被包围,导致刘邦差点命丧白登山。后来还是陈平向刘邦出主意,花重金买通了阏氏,给冒顿吹了枕边风,这才终于结束了这次危机。只

  • 赵匡胤的后代什么时候拿回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匡胤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赵匡胤也不容易,好不容易建立了宋朝完成了统一的局面,但是这个江山却又落入到了别人手中,话说这个赵匡胤的后代好像过了180年后才把大宋的江山拿回手中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还有这个赵匡胤的皇位又是怎么丢掉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赵匡胤后代拿回

  • 下南洋卖猪仔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每当朝代更替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官兵、将领、难民等等伴随着战乱流亡到了南洋。在我国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大批大批的儒学者以及军政官员都逃到了越南。南北朝的五胡乱华,中原很多人都移居到了印度地区;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这些伴随着战乱逃往南洋的人们在那里安家后就开始开荒

  • 宋朝性开放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唐宋开放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当时社会也真的是开发,不仅仅是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非常的开放,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说这个宋朝的性是不是也非常的开放,如果比较开放的话,那到底开放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一点点没有水平,但是也是值得讨论的一个话题,毕竟这些事没有什么不好说地方,毕竟还是

  • 秦朝名将章邯率领刑徒击败周文,章邯为何能控制刑徒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胡亥继位以后,大肆杀害官员,而且还利用罪名相互连珠,弄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而民间百姓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因为胡亥大兴土木,不断征收壮丁和粮食,结果百姓被逼无奈,纷纷揭竿起义,其中陈胜吴广就是当时反秦义军的领袖之一。胡亥见状不妙,便派出名将章邯让他抵挡义军的攻势。章邯此时调兵为时已晚,情急之下决定利用骊

  • 李邈和诸葛亮有什么恩怨,李邈为何诋毁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邈原本是刘璋手下,后来刘备占领蜀地,李邈被任命为从事,此后一路高升,担任过丞相参军、安汉将军等职位。诸葛亮北伐期间,马稷丢失街亭,按照他此前立下的军令状应当问斩。李邈劝告诸葛亮如果杀掉马稷,只会损害己方士气还有实力,但诸葛亮不听还将他遣返回蜀,李邈从此心生怨气。其实李邈也是性情中人,行事往往率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