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哙行禅让造成了什么影响?燕王哙和子之结局如何?

燕王哙行禅让造成了什么影响?燕王哙和子之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09 更新时间:2024/2/20 9:00:06

燕王哙行禅让是燕国史上一件比较著名的故事,在外人看来燕王哙的行为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君王给相国禅位,实在让人看不懂。子之的确是一位能人,并且深受燕王哙的赏识和重用,不过禅位给一个外人,势必会让太子等人心生不满。所以燕国不久后便发生内乱,齐国趁虚而入将燕王哙杀死,子之被擒。这起事件对燕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燕国便会有亡国的危险。

子之,是战国中期燕国的相,因为利欲熏心,对燕王生出取代之心,虽然巧使伎俩得以如愿以偿,当上了燕国的王,却好景不久,落得个身败名裂、被敌国杀死的悲惨结局。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铺路王位

子之,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之相,应该还是很有能力的。他善于揣摩燕王心思,深谙官场阿谀奉承之道,深得燕王欢心。

公元前321年,是燕易王十二年,称王两年后的燕易王崩殂了,太子哙继位,成为燕国的第二位王,史称燕王哙。子之深知燕王哙颇有雄心,特别是企图击败经过商鞅变法正强势崛起的秦国,就着手办这件事。

子之对内搞改革,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对外则团结列国,对邻国保持友好关系,为联合列国合纵攻秦打下基础。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到了燕王哙三年(公元前318年),燕国正式向列国发出国书,邀请列国参与到由燕国主导的合纵攻秦运动中来。

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暗暗的打着。最后,楚、韩、魏、赵四个国家出来响应燕国的合纵攻秦倡议。无论如何,有几个国家能参与,燕王哙的脸上也有些光彩,对于出面操持此事的子之又有了更多的信任与倚重。

于是乎,在燕国的带领下,五国联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秦国。可惜,这五国联军却被秦军给击败了。由燕王哙提出并主导的此次合纵攻秦运动仿若一场闹剧,刚一开始,没怎么扑腾,就草草的以失败告终。

此后,燕王哙的雄心壮志一落千丈,对于朝政也不再热心,悉数交由子之打理。子之实际上成为燕国的王了。可是,子之却不甘心只当实际上的燕王,还要做名义上的燕王,于是就暗地里继续铺路。

子之与苏秦、苏代兄弟关系很好,又有姻亲。一次,苏代出使齐国后回到燕国,燕王哙问他齐王有称霸的可能不,苏代说没有。燕王哙问原因何在,苏代答道:“齐王对大臣不够信任。”此后,燕王哙更加信任子之,自己甘居幕后,让子之主持朝政。

燕国大臣鹿毛寿劝燕王哙早行舜之事,禅让王位给子之,以盛名流传千古,做一代圣主。

被成功洗脑后的燕王哙答应了。

二、君臣易位

燕王哙五年(前316),燕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禅让大典,燕王哙将燕国的王位禅让给了相邦子之。

子之称王,是战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件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这件事如果能完全成功,将与田氏取代姜氏为齐王一样,对战国历史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可惜的是,这次禅让,或者说君臣易位,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就在国内反对和外国干涉的内因外因联合作用下归于失败。

燕国姬姓老贵族强烈反对燕王哙禅位子之。燕国自从西周初年召公奭受封于此,到此时已经过去了大约七百年了。七百年来,姬姓老贵族是国君的一家子,享受着特殊的社会待遇,拥有各种特权,早已习惯了被国人供养着。现在倒好,国君换成了子之——国君换了,燕国老贵族不稀奇也不过于反对,但有一个前提是,换的必须是他们姬姓的公子——让一个外人来当燕王,这是燕国老贵族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他们肯定要起来反对,坚决不同意将七百年的江山拱手让人!

反对最激烈的是太子平。他作为燕王哙册立的名正言顺的国家储君,是王位的不二继承人。燕王哙纵使真的不想当国王了,要禅位,也应该禅位给他太子平啊,怎么能便宜了一个外人呢?

于是乎,太子平决定动用武力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正在此时,将军市被前来找到太子平,表示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太子平大喜过望。

齐国的君臣在得知邻邦燕国正面临一场内乱时,知道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时候到了,十分高兴。齐宣王主动向燕国太子平示好,表示愿以举国之力帮助太子平攘除奸臣以复国夺位。

太子平见国内外的势力都支持自己夺位复国,信心满满的,决定一举拿下蓟城,铲除子之势力。

子之为君的第三年(前314),太子平发动了国内数万军民向子之所在的蓟城进攻。市被被太子平委以重任,带领军队向蓟城发动了猛烈进攻。

可是,子之早有准备,布下了天罗地网来对付市被的军队。所以,市被带军连续作战多日,都未能攻破城墙,反而自己这边损兵折将不少,甚至有的士兵见取胜不成就逃走了。

子之这边警告市被:趁早悬崖勒马,若继续不识天时,与国王为敌,只有死路一条。还是举兵杀向废太子姬平,为国家立功,将功赎罪吧。

市被见难以取胜,又不想当他们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就意志动摇了,拉起军队杀向了太子平。

结果,子之这边还没怎么出手,市被与太子平就先打起内战来了。几个月下来,军民殉难达数万人之多。

三、祸乱余波

在太子平最需要齐宣王兑现诺言时,齐宣王按兵不动、坐等着看好戏。

这时候,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大思想家孟轲看不下去了,就去劝告齐宣王:“现在大王去解救燕国臣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到了,燕国军民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是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趁火打劫的话,万不可取。天下固然畏惧齐国的强大,但现在大王若背信弃义不行仁政的话,无异是给一个借口让列国来攻击齐国啊!请大王立即下令,出兵燕国,尽早制止暴乱,安定邻邦,与燕国臣民商议,拥立一位新君,是为正道。”

可惜的是,孟子的话,齐宣王未能听进去。在太子平被杀、燕国持续动乱中,子之与反对他的势力两败俱伤后,齐国最终才派出了匡章带领大军进入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燕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齐军将燕王哙、子之等人统统杀害,而后,将燕国的宝贝装满了一车又一车,当作战利品,踏着燕国军民的血泪运回国内,给燕国人留下的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表面上看,齐国成为燕国内乱的最大受益者。而事实上,齐国此次的趁火打劫成为一宗大罪,顷刻间便昭然于天下。这为后来燕昭王复仇、联合列国几乎灭掉了齐国种下了因。当然了,这后来的国家祸乱齐宣王是看不到了。但是,父债子还,这账算到了齐宣王的儿子齐闵王头上。当然了,此乃后话。

相比较于齐国,赵国做的就足够仗义了。赵武灵王没有掺和齐国、燕国之间的杂七杂八的事儿,他直接向韩王要过来在韩国做质子的燕国公子姬职,立为燕国新的国王,然后直接派大军送回燕国即位,是为燕昭王。此外,赵国还帮助燕国平定了祸乱余波,迅速稳定了国内局面,巩固了燕昭王的地位,受到了列国的赞扬和燕国君臣的感戴。

子之称王是典型的过把瘾就死,燕王哙为了当成尧舜般的圣主明君,不切实际的搞禅让,祸乱了国家不说,自家还惨遭不测,不得好死,仔细想想,真是何苦!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80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常务理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卫青做错了什么事?为何他一死汉武帝就灭了他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时期著名的大将中,卫青的名字可谓是非常响亮的了。从一开始的家奴,最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为汉武帝拿下了不小的疆土,成为了战功赫赫的一名大将军。从此,他的家族也因为如此,变得显赫尊贵,但是,为什么卫青一死他的家族就遭到了灭族之祸呢?作为一代名将,卫青的作战能力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汉武帝登基以来,一

  • 包拯去世之后,他的4大侍卫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宋朝时期,当时的经济以及科技可以说是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相比的,在文化方面也是非常丰富的,也出过许多名人。就比如说司马光、苏东坡、岳飞、欧阳修、包青天等等。今天就来说说关于包拯的一些事情,包拯人称包青天,只因其铁面无私,办案大公无私,不畏权贵,才被称之为包青天。包拯去世后,手下四大侍

  • 蒙元大军一直打到了多瑙河沿岸,为何不进一步征服欧洲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传统的草原游牧民族,蒙古人一直都有着武装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与人口的传统,一个由军事游牧贵族所组建而成的,目的在于政府全世界的封建君主专制帝国。与古代中原王朝和西方封建王国有着根本区别。最初几代蒙古大汗,也秉持着征服世界的理念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进而建立起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封建帝国。面对凶

  • 五胡乱华羯族来自于哪里?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汉族至今有的是互相争斗,有的则是互相融合,来历与归属都非常的明确。就比如说契丹族、匈奴族、女真族等等。不过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少数民族却十分的神秘,来历非常的模糊,最后的去向也不明了,这个民族就是给汉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的羯族。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乱世时代——

  • 娄昭君是个怎样的女人?娄昭君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王昭君,那这位和她一字之差的娄昭君又是谁呢?娄昭君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神武帝高欢的正妻,而娄昭君一生的经历十分传奇,甚至有人称如果没有娄昭君,或许就不会有北齐政权。娄昭君很早就嫁给了高欢,并且辅佐高欢建功立业。娄昭君性格果断,高亢明爽,后来娄昭君的次子高洋成为了北齐开国皇帝。下面就来

  • 朱元璋的文字狱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皇帝,因为他的出身非常贫寒,甚至还有一段流浪乞讨的生涯,以要饭卫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恐怕是没有比他的身份更低的了。他开国后还专门写文回忆了这段痛苦时光。长期的孤苦无依自生自灭的状态,让他心态扭曲,逐渐形成了一种冷酷无情、仇视疑忌他人的病态人格。称帝后,朱元璋的

  • 三国时期最糟心的大将是谁?秦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熟读过《三国演义》这本著作的盟友们可能对秦朗这个名字稍微有那么一点印象。在102回的时候,就是诸葛亮制造水牛立马的那一次秦朗登场了。蜀、魏大战在即,蜀营却突然来了一个人。此人自称是郑文,本是魏国偏将军,但司马懿这老贼有偏心,只重用前将军秦朗,对于他这个偏将很不公平,所以这才来投靠蜀国。诸葛亮为了考验

  • 明朝统治时期有哪四大弊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清朝军队入关,最后取代了明朝的统治。在清军刚入关的时候,面对着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斗争,为了能够巩固统治,于是便采取了残酷的杀戮与无情的镇压。这在风险历史上写了黑暗的一页。不过在大局稳定之后,清朝皇帝转而采取了较为现实和明智的治国策略,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前明延续近300年的许多弊端,也陆续

  • 我国历史上活的最久的土匪头子是谁?最后还不是自然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绝对不是吓BB出来的,肯定是有其中道理的。就比如说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聪慧异常,可“闻一知十”,孔子还夸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颜回仅仅40多

  • 摇摇欲坠的晚清为何军工产业那么发达?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只要一说到大清王朝,尤其是清朝末年,相信很多人都会摒弃、唾骂。虽说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但那也只是针对八旗人的盛世。而且到了后期,还一直打败仗,被各种帝国主义欺负,甚至还签署各种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总之,用一塌糊涂来形容,那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可是,虽说那时的大清王朝老吃败仗,但它的军工业有多么发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