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摇摇欲坠的晚清为何军工产业那么发达?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摇摇欲坠的晚清为何军工产业那么发达?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56 更新时间:2024/2/29 14:33:39

只要一说到大清王朝,尤其是清朝末年,相信很多人都会摒弃、唾骂。虽说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但那也只是针对八旗人的盛世。而且到了后期,还一直打败仗,被各种帝国主义欺负,甚至还签署各种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总之,用一塌糊涂来形容,那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可是,虽说那时的大清王朝老吃败仗,但它的军工业有多么发达,却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

1861年,在清朝权力中枢恭亲王奕䜣的支持下,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栋等人,开始了一场以中兴为己任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向欧洲开出了一份长长的军火购买清单,包括铁甲舰、巨炮以及枪支。同治五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到了同治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同年,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1899年,洋务派共创立了大大小小三十家兵工厂。一共生产了包括汉阳造在内的一点零一万支抬枪,二十七点三万支步枪,一点七万只马枪,两百多挺机枪,以及三千九百门火炮,二点六五亿发步枪子弹,三百六十五万发炮弹,八百七十一万公斤黑火药和五十八万公斤无烟火药。

李鸿章奏响了洋务狂想曲,大幅度缩小了清军武器装备与世界的差距。这些军工厂在后来,仍然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诸如金陵制造局,汉阳军工厂,还为中国军队生产了大量的步枪、机枪和迫击炮。李鸿章等人,几乎用尽全力,推动着老态尽显的晚清帝国继续前进。

可是,这些洋务派能臣们,却触动了朝中守旧势力的敏感神经。一时间,“舍己从人,变乱成法,用夷变夏”等一顶顶大帽子,铺天盖地地朝他们扣来。除了要与政府派中的顽固派明争暗斗,这些新兴的兵工企业也是弊病丛生。清末军事工业大多采用官商结合的官办形式,在长期的经营中,官方的监督人也开始大面积干涉公司业务。企业的低效率运行,双方的利益博弈很快白热化。

李鸿章自称是晚清的裱糊匠,对于晚清这个漏洞百出的封建大机器修修补补。但是,他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腐坏不堪的政体。就在中国的能臣们为晚清帝国试图建立起面面俱到的军事工业体系的时候,近邻日本,竟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我们不曾察觉的变化。

虽然此时的大清王朝,军工业如此发达,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朝政败坏,走向了灭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郭嘉有没有让曹操除掉司马懿?郭嘉需要背上曹魏灭亡的锅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郭嘉曾是曹操手上最得力的谋士,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不然曹操或许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大业。郭嘉这一死,曹操输掉了极为关键的赤壁之战,还为日后曹魏的安危埋下隐患。据说郭嘉临终前曾特别提醒曹操,让他注意司马懿,如果没办法将他为其所用,就要及时除掉他,结果曹操没听,最后司马懿成了终结曹魏的噩梦。不过郭嘉真有这

  • 张良自保手段有多高明?一早便察觉刘邦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回头看,当年张良激流勇退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高明的一次选择。张良自保的手段足以体现他的智慧以及情商,都比常人高出一截。张良身为立汉的大功臣,本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早早的放下了功名利禄,明哲保身,目的就是为了不给刘邦找他麻烦的机会。所以为什么张良会在自己的巅峰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也便是原因

  • 梅殷为何不勤王?梅殷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梅殷是朱元璋女婿,并且被安排辅佐建文帝朱允炆。不过靖难之役爆发后,梅殷手中握有兵权却不勤王,最后朱棣率领燕军以弱胜强击败了南军,成功顶替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不少人好奇梅殷为何不勤王,而且还降于朱棣,梅殷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朱元璋曾评价梅殷,说他“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

  • 春申君是怎么死的?揭秘李园和春申君的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曾在楚国任宰相20多年时间,虽然名义是宰相,但其权利已经和楚王无异。当时楚考烈王病重,下一任国君又年纪尚小,春申君必定是要代为掌管国政,可以说这是春申君最如日中天的时刻。不过春申君并没有高兴多久,他就被李园给刺杀,并且李园是将春申君全家灭门。这个李园是谁,他和春申君到底

  • 刘姓为什么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后?其实跟赵匡胤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姓作为一个人口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竟然在百名以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相信不少研究过《百家姓》的朋友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据说刘姓排名靠后是跟宋太祖赵匡胤有关。赵匡胤对“刘”这个姓氏到底有什么不满意?这还要从北汉说起。北汉是当时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如果能拿下北汉,赵匡胤距离

  • 孙权经略交趾与士燮家族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孙权大家也知道的,他和东吴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出名,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会发现他的实力真的不差的,如果可以选的话,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东吴吧,至少感觉上没有太多的战争,但是真正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今天给大家来说说孙权经略交趾与士燮家族的覆灭事情,转载一位大师写的文章,看看

  •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取消士绅一体当差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乾隆皇帝为何要取消士绅当差的愿用,这主要还要从当时的具体形势以及乾隆皇帝本身的性格特点等主观因素说起了。在说到这个原因之前,我先来了解一下“士绅当差”,看看这个“士绅当差”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个政策又是怎么兴起的。按丁征税的弊端浅析士绅当差,全称为

  • 商周时期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早期的服饰主要是一御寒,保护皮肤为主,以实用性为主,一般都是一些兽皮、树叶等东西做成的。能缝的就缝一下,不能缝的也就只是简单的打个洞拿个绳子系一下,说不上什么形制。到了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开始养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传说是黄

  • 白起坑杀将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人是如何计算军功的,了解过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肯定知道是靠着数人头论军功的。这种算法似乎跟如今打游戏有点很相像。不过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群军打的可不是游戏,人头是没有什么数据帮你统计的。一边打仗,一边砍人头,这种操作真的不影响打仗吗?我们今天就来深究一下。对于一边打仗,一边拎着人头,这个场景在战国秦

  • 宰相制度是谁废除的?利与弊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在最初废除宰相制度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想太多,他也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朱元璋的做法对于中国古代皇权政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的那些宰相。他先后选了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等人当宰相,但是这些人的行事作风他都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