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靖当上宰相却一言不发,四年后对李世民直言要辞官

李靖当上宰相却一言不发,四年后对李世民直言要辞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36 更新时间:2024/1/19 2:02:24

李靖是唐初著名将领,曾在战场上立下诸多战功,为此后大唐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基础。不过李靖为人十分谨慎,李世民曾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等于是个宰相官职。只是李靖性格恭敬温顺,和其他大臣讨论国事时总是说的很少,一言不发的样子。后来李靖担任宰相满四年后,向李世民提出辞任,而且态度十分恳切,但李世民并没有同意。李靖虽然官至宰相,但过得并不算如意。

功高有时候不仅能震主,还能惹得旁人眼红嫉妒,让你不知不觉就进了是非之地。大唐的军神李靖也有这样的烦恼,敌人的进攻完全吓不倒李靖,但是朝堂上的纷争却能折腾得李靖疲惫不堪。

尤其是当李靖成为尚书右仆射,领宰相之职的时候,已经是处在了风口浪尖。出将入相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当李靖做到了的时候,难免招人嫉妒,他们并不会去想李靖立下了多少战功,他们只会时时打量李靖,希望找到那么一点瑕疵,然后揪住不放。

说起来,李靖自从投唐开始就已经体验到了政治的残酷,他先后两次差点被李渊下令杀死,让他知道了仅仅功高是保不了命的,你必须足够低调,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旧唐书》记载:“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这样的李靖存在感是很低的,但是也是最不容易得罪人的。他是武将,说到底对朝堂上的事看得分明,帝国的大政方针他不需要插手,他要做的就是对外征战,保大唐平安。所以他即便已经是宰相,却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宰相来处理政事。

关于他这个宰相的由来,还是经过了一番磨难的。贞观四年(630年),李靖为统帅率军攻灭东突厥,举国欢庆,这个时候御史大夫萧瑀就站出来弹劾李靖,说李靖治军无方,当初在攻进颉利可汗的时候,一些贵重珍宝被士兵抢走。李世民狠狠地训斥了李靖,李靖自然是赶紧跪地认罪。

不久后,李世民觉得做的不妥,毕竟李靖的功绩摆在那里,并没有进行封赏反而只是抓着李靖的错误不放,到底不合适。于是李世民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过了不久,李世民还是觉得不妥,于是又提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并对李靖说:“前有人谗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为怀。”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李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更加谨慎小心,于是在与宰相们参政议政的时候“恂恂然似不能言”。即便是这样,李靖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在做了四年宰相后请求辞职回乡,理由就是年老有足疾,当时李靖已经是64岁。李世民不准,李靖还是固执己见,最终李世民让岑文本传达旨意,要成全李靖的美德,让李靖做了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仍旧是宰相职,只是变成了虚职,并且允许李靖每两三天到门下、中书参议政事。

第二年,也就是贞观九年(635年),吐谷浑犯边,李世民下令回击,这个时候的李靖不顾足疾找到了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出征,于是李靖再一次统帅各军攻灭了吐谷浑。但接着李靖又被人诬告谋反。当时盐泽道总管高甑生没有按期到达,以至于延误了战机,被李靖斥责了一顿。高甑生怀恨在心,遂诬告李靖谋反,虽然最终李世民查明是高甑生在诬告,但是李靖确实厌倦了这种争斗,开始闭门谢客,尽量减少和别人的接触。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靖进为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同一年,李世民决定亲高句丽,问计于李靖。当时李靖已经74岁,但是依旧愿意随军出征,只是走到相州的时候,李靖的病情加重,没有办法继续前行,不得不回到了京城。自此,李靖再也上不了战场,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去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凯曾得罪朱元璋,为活命他靠这一招最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袁凯是明朝初年官员,当时袁凯任监察御史,但有一次袁凯一番话得罪了朱元璋,也是让袁凯心生忌惮。朱元璋称帝以后,疑心日益加重,特别是在郭桓案、胡惟庸案之后,朝中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据说很多官员担心朝不保夕,每天出门前都要和家人做个诀别。袁凯同样担心哪天自己就突然不在了,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最终是让自己逃过一

  • 晚清时期的狱霸有多猖狂?为何连差役都敢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晚清时期,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那是一个非常灰暗的年代,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都为了生存而活,即便是上层的官员也难以自保。连官员都难以自爆了,何况是那些因为自身犯法或者是被人诬陷,又或者是强权打压的那些人,在监狱中的生活更加悲惨。1848年,张集馨由陕西督粮道升任四川按察使,张集馨到了四

  • 燕王哙行禅让造成了什么影响?燕王哙和子之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燕王哙行禅让是燕国史上一件比较著名的故事,在外人看来燕王哙的行为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君王给相国禅位,实在让人看不懂。子之的确是一位能人,并且深受燕王哙的赏识和重用,不过禅位给一个外人,势必会让太子等人心生不满。所以燕国不久后便发生内乱,齐国趁虚而入将燕王哙杀死,子之被擒。这起事件对燕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卫青做错了什么事?为何他一死汉武帝就灭了他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时期著名的大将中,卫青的名字可谓是非常响亮的了。从一开始的家奴,最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为汉武帝拿下了不小的疆土,成为了战功赫赫的一名大将军。从此,他的家族也因为如此,变得显赫尊贵,但是,为什么卫青一死他的家族就遭到了灭族之祸呢?作为一代名将,卫青的作战能力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汉武帝登基以来,一

  • 包拯去世之后,他的4大侍卫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宋朝时期,当时的经济以及科技可以说是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相比的,在文化方面也是非常丰富的,也出过许多名人。就比如说司马光、苏东坡、岳飞、欧阳修、包青天等等。今天就来说说关于包拯的一些事情,包拯人称包青天,只因其铁面无私,办案大公无私,不畏权贵,才被称之为包青天。包拯去世后,手下四大侍

  • 蒙元大军一直打到了多瑙河沿岸,为何不进一步征服欧洲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传统的草原游牧民族,蒙古人一直都有着武装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与人口的传统,一个由军事游牧贵族所组建而成的,目的在于政府全世界的封建君主专制帝国。与古代中原王朝和西方封建王国有着根本区别。最初几代蒙古大汗,也秉持着征服世界的理念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进而建立起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封建帝国。面对凶

  • 五胡乱华羯族来自于哪里?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汉族至今有的是互相争斗,有的则是互相融合,来历与归属都非常的明确。就比如说契丹族、匈奴族、女真族等等。不过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少数民族却十分的神秘,来历非常的模糊,最后的去向也不明了,这个民族就是给汉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的羯族。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乱世时代——

  • 娄昭君是个怎样的女人?娄昭君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王昭君,那这位和她一字之差的娄昭君又是谁呢?娄昭君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神武帝高欢的正妻,而娄昭君一生的经历十分传奇,甚至有人称如果没有娄昭君,或许就不会有北齐政权。娄昭君很早就嫁给了高欢,并且辅佐高欢建功立业。娄昭君性格果断,高亢明爽,后来娄昭君的次子高洋成为了北齐开国皇帝。下面就来

  • 朱元璋的文字狱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皇帝,因为他的出身非常贫寒,甚至还有一段流浪乞讨的生涯,以要饭卫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恐怕是没有比他的身份更低的了。他开国后还专门写文回忆了这段痛苦时光。长期的孤苦无依自生自灭的状态,让他心态扭曲,逐渐形成了一种冷酷无情、仇视疑忌他人的病态人格。称帝后,朱元璋的

  • 三国时期最糟心的大将是谁?秦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熟读过《三国演义》这本著作的盟友们可能对秦朗这个名字稍微有那么一点印象。在102回的时候,就是诸葛亮制造水牛立马的那一次秦朗登场了。蜀、魏大战在即,蜀营却突然来了一个人。此人自称是郑文,本是魏国偏将军,但司马懿这老贼有偏心,只重用前将军秦朗,对于他这个偏将很不公平,所以这才来投靠蜀国。诸葛亮为了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