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姓为什么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后?其实跟赵匡胤有关

刘姓为什么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后?其实跟赵匡胤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2/28 7:36:11

刘姓作为一个人口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竟然在百名以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相信不少研究过《百家姓》的朋友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据说刘姓排名靠后是跟宋太祖赵匡胤有关。赵匡胤对“刘”这个姓氏到底有什么不满意?这还要从北汉说起。北汉是当时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如果能拿下北汉,赵匡胤距离一统大业就会更近一步。可惜的是,赵匡胤直到最后都没能征服北汉,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一起来了解下吧。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故事非常的多,比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再比如杯酒释兵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之类。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不过关于赵匡胤有一件事情很少有人知道:他十分痛恨一个大姓——刘。

百家姓大家都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知名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何百家姓里面刘姓排名那么靠后呢?百家姓里面刘姓居然排名第192位,在它前面的姓氏几乎没几个比得上刘姓著名。这么一个大姓居然排名如此靠后,其实大家都想不明白?不过这其实和一个人有关——赵匡胤。

百家姓的排名其实和赵匡胤关系很大,百家姓的作者大概是宋初时期的人,所以百家姓的第一位就是赵。而且因为当时的吴越国钱氏在宋朝地位很高,毕竟吴越和宋朝关系很好,在南方的十国里面,吴越是和平投降宋朝的典范还曾经和宋朝一起出兵进攻南唐。所以吴越的国姓钱排在第二位。孙这个姓氏据说是当时一位贵妃的姓氏,而李唐作为前代的皇朝所以姓氏排在第四位,才有了赵钱孙李。

但是赵匡胤非常痛恨一个姓氏——刘。因为当时有个国家叫北汉,北汉在当时和宋朝作对是宋朝仅次于辽国的第二大敌人。其势力范围在今天的太原附近,占据了大片土地。而且北汉比较恐怖的一点是它其实是个历史遗留产物,北汉的开国皇帝刘旻是前代的后汉皇室后裔。后汉是五代十国里面五代之一,所谓梁唐晋汉周,排在第四位。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大将,篡了后周的皇位所以也就继承了后周的敌人——北汉。

对于赵匡胤来说北汉是心腹大患。因为纵观整个五代时期,太原就是一个龙兴之地,整个五代的五个朝廷里面有四个都是从太原发家,所以太原的地位不言而喻。现在北汉占据太原,对于宋朝来说消灭北汉完成统一就是一等一的大事。但是太原城实在是过于坚固,赵匡胤终其一生都没能拿下北汉。

在北宋首都开封的头顶上有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实在是让赵匡胤寝食难安,无奈之下他只能想方设法报复北汉。所以他故意把刘姓贬低,尤其是当时刘姓过于特殊,作为汉代的开国姓氏,这个姓氏一直和图谶相关。所谓"金刀之谶",刘氏当为天子,所以赵匡胤对此颇为忌惮。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赵匡胤把刘姓定位到了百家姓的192位。同时赵匡胤死前一共两个愿望,第一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第二就是消灭北汉。

可惜的是,赵匡胤没来得及实现愿望就遭遇了"烛影斧声",虽然宋太宗灭了北汉,但是幽云十六州直到朱元璋时期才收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孙权经略交趾与士燮家族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孙权大家也知道的,他和东吴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出名,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会发现他的实力真的不差的,如果可以选的话,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东吴吧,至少感觉上没有太多的战争,但是真正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今天给大家来说说孙权经略交趾与士燮家族的覆灭事情,转载一位大师写的文章,看看

  •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取消士绅一体当差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乾隆皇帝为何要取消士绅当差的愿用,这主要还要从当时的具体形势以及乾隆皇帝本身的性格特点等主观因素说起了。在说到这个原因之前,我先来了解一下“士绅当差”,看看这个“士绅当差”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个政策又是怎么兴起的。按丁征税的弊端浅析士绅当差,全称为

  • 商周时期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早期的服饰主要是一御寒,保护皮肤为主,以实用性为主,一般都是一些兽皮、树叶等东西做成的。能缝的就缝一下,不能缝的也就只是简单的打个洞拿个绳子系一下,说不上什么形制。到了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开始养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传说是黄

  • 白起坑杀将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人是如何计算军功的,了解过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肯定知道是靠着数人头论军功的。这种算法似乎跟如今打游戏有点很相像。不过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群军打的可不是游戏,人头是没有什么数据帮你统计的。一边打仗,一边砍人头,这种操作真的不影响打仗吗?我们今天就来深究一下。对于一边打仗,一边拎着人头,这个场景在战国秦

  • 宰相制度是谁废除的?利与弊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在最初废除宰相制度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想太多,他也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朱元璋的做法对于中国古代皇权政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的那些宰相。他先后选了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等人当宰相,但是这些人的行事作风他都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

  •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后人如何评价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因为不满司马昭权倾朝野,专权秉政,因此决定带人亲自讨伐司马昭,只不过曹髦并没有成功。有人说曹髦这番行为缺乏谋略,不过曹髦敢弑杀权臣,已经是继曹睿之后最勇敢的魏国皇帝,而且曹髦也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做,就贸然对司马昭发难,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已无人知晓,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曹髦太过鲁莽。历史上皇帝诛杀权臣

  •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一级行政区,汉代的时候称之为州,就比如说什么徐州、荆州、幽州等等;到了唐代之后就被称之为道,就比如说内道、河南道等等;到了宋朝(金朝)时期被称之为路,就比如说京东西路、江南西路等。到了元朝,一级行政区不再称路,而是称省,也就是现在省的由来。一级行政区称为省,出现于元朝,但其源头可追溯到

  • 她25岁自杀身亡,却有30万人为其送葬,7名少女无法接受随她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很多人也知道的,太多太多故事了,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话说一位女士25岁她就自杀了,自杀这事也算正常啊,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是当时竟然有30万人给他送葬,而且还有7名少女给无法理解,也跟随自杀,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

  • 赵国实力不如秦国,为何赵孝成王还急于同秦国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长平之战”,未必人人知道。但要说“纸上谈兵”,就几乎无人不晓了。哦——原来,纸上谈兵的那个战役,就是长平之战啊。先明确,“纸上谈兵”或许是在指长平之战里的一些情形,但这个说法本身,肯定是后人附会的。就是说,长平之战,并不真

  • 清朝军队面对太平军表现的十分强大,为何在跟列强打仗的时候那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不得不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悲惨的回忆。百年的屈辱,让中国损失惨重。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的腐败只能让人们站在旁边看乐子,没有任何希望可言。虽然说清朝也采取了一系列反抗,但是最终结果都是惨不忍睹,不是割地就是赔款,让全中国的人民为之受罪。那么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为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