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什么备受后人膜拜,关公是如何封神的

关羽为什么备受后人膜拜,关公是如何封神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19 更新时间:2024/3/20 3:29:26

很多人不理解三国时期有那么多知名武将,为什么只有关羽可以做到被后人膜拜,甚至还被封神。其实关羽的封神之路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主要还是因为民间充斥了各种关羽的传说,很多皇帝还会给关羽建造武庙,让文武百官都来祭祀他,久而久之关羽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清朝时期还有不少皇帝给关羽封号,当时关羽已经成为祭祀的主神,其地位和孔子不相上下。

关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非最厉害的将军,就在"三国"时代也非排名第一的武将。论武力值,"飞将"吕布妥妥的执牛耳,稳居首位。且关羽还有些傲慢自负,他看不起年迈的老将黄忠与他同列蜀国"五虎将",言黄忠只是个老头子,不配与他平起平坐;也不屑于吴国孙权的和亲("虎女焉能嫁犬子"),还曾被曹操擒获,后又败走麦城,在章乡遇埋伏,连同儿子关平被吴国将领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杀害(一说是被潘璋所杀)。

不过,关羽的这些不足都没有影响到他"武圣"之称。民间供奉他为"关公",道教视为"关圣帝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关帝",佛教称他为"伽蓝菩萨"。

如今,关羽作为武财神的象征,祭祀他的"关帝庙"比比皆是,至今在台湾、东南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甚至英美华人区域,都信仰供奉"关公"。

为什么独有关羽获此殊荣,受到人们顶礼膜拜呢?

一、关羽威震华夏

关羽,字云长,雅号"美髯公",公元160年出生于河东郡解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卒于公元220年。

关羽的武艺自然是高超的,他虽说比不上吕布不能排名第一,但声望很好,而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被视为"三姓家奴",受人唾骂。关羽以蜀国"五虎将"之首的威名迎得各方击节点赞,不仅国内对他一片盛誉,就连敌方首领以及手下的将士都对他惺惺相惜,名将张辽把他当作好友,枭雄曹操更是对他赞不绝口,视为他一生最敬重、最看好的一代名将。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于建安五年(200年),在百万军中诛杀袁绍手下的名将颜良,助曹操解"白马之围",后又在延津之战中诛杀名将文丑,因此军功关羽受封汉寿亭侯,从而一战成名。

更厉害的是,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即公元219年,在张飞、赵云、诸葛亮都被刘备紧急召入西川后,亲率大军攻打襄阳的吕常和樊城的曹仁,曹操赶忙派"五子良将"之一的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驰援,两人督率七军约三万人马驻防低洼地带樊城之北。

有勇有谋的关羽长期在荆襄地区征战,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见于禁、庞德出现如此军事上的错误,便镇定自若指挥应战。关羽没有因自己镇守荆州的力量其实很单薄而慌乱,而是迅速抓住战机,趁时逢连下十多天的霖雨,预计汉水一定暴涨的机会,亲率水军决堤蓄水,乘船猛攻被大水围困的救援魏军,将其全部淹没,进而逼降于禁,击杀庞德。

这就是有名的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谱写了他一生最辉煌的军事业绩。

同年十月,陆浑人(今河南嵩县)孙狼及许都以南的百姓纷纷响应,皆依附于关羽,就连曹操手下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人也投靠关羽。

关羽威震华夏的赫赫名声由此传开,令当世的名将难以望其项背。后人有诗评曰:"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渊。关公神算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士传。"

二、关羽义薄云天

关羽除了武艺高超外,其"忠义"之名更是所向披靡无人可及,誉之为义薄云天的"关二爷"。

他自从追随刘备,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便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打天下、坐天下,没有半点私心。

在刘备领徐州牧时,帮助屯兵小沛。在刘备宰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奉命守下邳,代行太守职务。

建安五年,曹操击败刘备。在徐州失守、与刘备走散的景况下,关羽为保护大哥刘备家小及那些弱小无依的妇孺,在土山上提出三个条件,在曹操答应下,才放下武器暂任其偏将军:

一是只降朝廷不降曹操;二是关照好刘备家小,闲杂人等不得打扰;三是知刘备去向后,他可以随时离开。

爱才如命的枭雄曹操以为可通过知遇之恩软化关羽,便对他待以厚礼,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关羽心甘情愿地归从于他。

为报曹操的知遇之恩,关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后,便对曹操的爱将张辽表达了心迹:

"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

关羽无奈委身曹营时仍保持自己的志向所在,始终坚定地回归刘备,被当世乃至后世视为最了不起的义举。

于是,就有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美名和传说。

关羽后来知道刘备的去向后,便"封金挂印",将曹操给予的赏金及"汉寿亭侯"印全部留下,毅然决然地辞书告别曹操,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去,一路过东岭、洛阳、汜水、荥阳、黄河口五关、斩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六将。

敬佩英雄的曹操在无奈之下,只好令张辽告关放行,称赞关羽:"事君不念其本,天下义士也。"

后来曹操大败于赤壁,走华容道时,把守此关隘的关羽感念曹操的恩德,甘冒一切罪过对曹操放行,还了曹操的情。

这就是知恩图报的关羽,其义薄云天的壮举令人由衷钦佩。

三、关羽意志坚强

关羽的意志坚强,最经典的就是关于他"刮骨疗毒"的故事。

因关羽在攻打樊城时,被曹仁的弓箭手放箭射伤,箭头穿透其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遇阴雨天气,臂骨便常疼痛。

医生对关羽说,箭头有毒,其毒已渗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刮开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彻底去除这一病患。

关羽当即伸出手臂,请医生为他开刀治病。

当时,关羽正宴请众将饮酒,只见医生为关羽刮骨时,关羽手臂鲜血淋漓,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然,关羽仍凛然端坐,与众将谈笑自若,把酒言欢。

这就是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其意志坚强让手下众将折服不已。此典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

"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三国演义》则将此典中的医生演化为当世名医华佗,以致后来有这样的诗评:"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四、关羽有极至的人格魅力,在民间受爱戴的呼声最高

关羽困陷曹营后,保护两位皇嫂(刘备的甘、麋两位夫人)随曹操前往许都时,曹操有意在途中让关羽与两位皇嫂同住一室,关羽便一手拿着烛火,一手拿刀,通宵站于户外,对两位皇嫂始终尊重有加,不容任何人打扰。

甘、麋两位皇嫂见关羽这样不知疲惫地照顾、保护,很是心疼,劝他自行休息会,关羽只说没关系,只要两位皇嫂将来能平安回到大哥刘备身边,即便累死也无妨。

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冲出重围千辛万苦地护送两位皇嫂到古城与大哥刘备相会,平安送到目的地,即史书上有名的"古城会"。

这就是忠心护主、人品和道德至上的关羽,他极致的人格魅力不仅让刘备和两位皇嫂倍加感动,亦让曹操敬佩不已,还让他的同事张飞等人也深受感染,就在民间,关羽受爱戴的呼声也最高,收获了无数"死忠粉",被尊崇为"关公"。

由此,民间就有了在门上贴关公像,将关公视为门神的说法,将他与大唐的门神秦琼、尉迟恭相提并论,共享此殊荣。

即便后来关羽"败走麦城",他被吴国将领吕蒙部下马忠杀害后,孙权仍害怕不已,赶忙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协处,便有魏、蜀、吴三国共同祭奠关羽的历史传奇:

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首级安葬于洛阳,孙权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身躯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刘备自是悲痛万分,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关羽墓)。

后来,民间就有了关羽死后"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千古哀悼之说。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其子关心世袭爵位。

民间建关帝庙供奉关羽的呼声,亦随着历朝历代对关羽的祭祀而盛行。其间,关羽历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尊崇过程,从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起,到明神宗追封其为"关圣帝君",到清世祖封之"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

至此,关羽荣登"武圣"之位,成为与"文圣"孔子相提并论的祭祀主神,至今仍生生不息,香火不断。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樊城之战关羽为何打得过于禁,却打不过徐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樊城之战可以说是关羽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同时也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形势转折点战役之一,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东吴和蜀国之间一直以来的友好关系破灭,直接造成了后来夷陵之战的爆发。而且,这也可以说是关羽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战了,因为在这之后,关羽被东吴所杀,所以才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关系破灭。关羽在这期间,也有

  • 乾隆帝十二子允祹活了多少岁,允祹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共有35个儿子,所以到了他晚年时期,各皇子之间夺嫡进展的十分激烈,著名事件九子夺嫡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有了解。最后是四阿哥胤禛胜出,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雍正皇帝,但他继位后,他的兄弟下场就比较惨烈了,只有那些年纪还比较小,没有参加夺嫡的皇子算是顺利活了下来,而允祹就是其中一位。允祹是康熙帝第十

  • 苗娘子原型人物是谁,历史上苗娘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一开场,相信赵祯和苗娘子就让不少观众吃了一嘴狗娘。赵祯和苗娘子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十分要好,后来慢慢产生情愫,此后赵祯也是娶苗娘子为妻。不过苗娘子出生普通,这也是她没能封后的最大原因,好在苗娘子并不在乎这些,她不像其她后宫妃子那样有很强的野心,只要能默默在仁宗身边就好。那苗娘子在历史上的

  • 刘邦为什么后悔杀韩信?其实是后悔杀韩信太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再看这个刘邦的故事,话说他把功臣都给杀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功臣,都难逃一死,那么有的人就想问了,刘邦杀了这么多人难道到了后来他没有后悔过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话说这个刘邦后来就非常的后悔杀掉韩信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这个刘邦年纪大都开窍了?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下面一起

  • 刘邦为什么开始想杀死萧何,后来又没有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给刘邦打天下的一些兄弟啊,还是真的悲哀,早知道刘邦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初就不应该那么死命的跟随刘邦打天下了,但是没有如果啊,最后几乎杀光所有功臣,但是不管什么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其实刘邦开始也还是想杀死萧何的,但是后来又放弃了,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事情导致这个刘邦做出了改变呢?这个问

  • 清朝时期刚果(金)也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签的条约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小编在看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这个给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好像并不是只有这个列强了,在非洲好像也有国家强迫这个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了,这其中就是有这个刚果(金),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当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到底叫什么呢?当时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刚果(金)和清政府签订的这个

  • 甘罗夺城计谋是自己想出的,还是吕不韦暗中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甘罗因12岁拜上卿出名,他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帮秦国拿到数十座城池,难道甘罗真的是百年一见的神童?或许甘罗能有这样的成就和吕不韦有关。一位12岁的少年根本没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他和赵王谈判的筹码应该是早有人替他准备好的,那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甘罗如果真有如此才能,那他长大后应该会大

  • 汉武帝生母王娡是个怎样的人,王娡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能被立为太子顺利继位,这一切功劳都离不开他的生母王娡。不过当后人在谈论起汉武帝时,往往会忽略王娡,其实王娡也是一位非常有“手段”的人。王娡目标很明确,不过当时她想扳倒刘荣极其困难,如果按照正常的辈分往下排,这个太子很难落到刘彻头上。后来王娡看准一个时机,选择和刘嫖联手,

  • 演义中的鲁肃和正史中的鲁肃区别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在他们眼里鲁肃可能只是一位憨厚的老实人,他曾多次帮助诸葛亮躲避周瑜的陷害。结果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设计把鲁肃当做担保人,顺利借走荆州,导致鲁肃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感觉鲁肃就像是一位衬托敌人的绿叶,那正史上的鲁肃真是如此吗?其实真正的鲁肃谋略、胆识不输任何人,关于荆州的谈判也是另

  • 战国时期五国合纵伐秦,为何都要选择从函谷关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崛起后,其他六国决定采用合纵策略共同对抗秦国。后来多次发生五国攻秦的战争,例如函谷关之战、五国攻秦之战等。当时这些战役几乎都选择从函谷关下手,这个地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公元前241年,魏、赵、韩、楚、燕五国决定一起伐秦,结果联军好不容易攻至函谷关,最后却被秦军击败,此后再也没有诸侯国能阻挡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