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演义中的鲁肃和正史中的鲁肃区别大吗

演义中的鲁肃和正史中的鲁肃区别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1/17 20:09:52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在他们眼里鲁肃可能只是一位憨厚的老实人,他曾多次帮助诸葛亮躲避周瑜的陷害。结果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设计把鲁肃当做担保人,顺利借走荆州,导致鲁肃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感觉鲁肃就像是一位衬托敌人的绿叶,那正史上的鲁肃真是如此吗?其实真正的鲁肃谋略、胆识不输任何人,关于荆州的谈判也是另一个样子,想要了解真正的鲁肃,正史记载也不能遗漏。

在《三国演义》66回讲了这么一件事,孙权命令诸葛瑾赴成都向刘备讨要荆州,诸葛亮计使诸葛瑾无功而返。孙权命令鲁肃设计逼迫关羽交出荆州。关羽慨然赴宴,临危不惧,机智应敌,成功地全身而退。这是书中树立关羽高大上形象的精彩段子之一,历代脍炙人口。史实果真如此吗?

(一)演义中的鲁肃

话说诸葛瑾无功而返后孙权大怒,命令鲁肃设计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答应就杀死他。鲁肃定计请关羽到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关羽的智商不低,略为盘算就洞察这诡计,不过他决定赴约,叫儿子关平作好前来接应的准备。

第二天关羽带十个随从驾船而去。鲁肃在临江亭外安排好伏兵后,亲自到江岸边迎接关羽。宴会间,心虚的鲁肃低着头,不敢抬头看关羽。

关羽谈笑风生,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酒喝到一半时,鲁肃刚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说在宴会上咱哥俩只谈旧情,不谈国事。

鲁肃还想谈。

立在关羽身后持刀的周仓大叫:荆州乃我主之地!关羽故意发怒赶周仓出去。周仓来到江岸边,挥动红旗召关平将战船驶来。宴会上关羽装作喝醉拉着鲁肃离席。东吴将士想动手怕伤着鲁肃,一直不敢扑上前来。关羽把鲁肃拉到江岸边,立即跳上了接应的船。鲁肃眼巴巴地望着关羽的船扬帆而去。

(二)史实所记荆州归属谈判

《三国志》中的记叙却和故事南辕北辙。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因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两家闹得剑拔弩张。狡猾的曹操在北方隔岸观火,准备坐等他们鹬蚌相争,以便从中渔利。

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为了维护大局的稳定,鲁肃主动约请荆州守将关羽到两军阵前进行谈判。并且不顾部下的劝阻,执意单独与关羽进行面对面的交涉。

两人谈判时,鲁肃不畏关羽震撼世间的威名,对关羽的推诿狡辩之词一点也不买账,言辞恳切且不卑不亢地详细陈述了孙权当初借荆州给刘备的仁慈之举,痛批了刘备得西川后不还荆地的不义行为,最后以忠君大义来劝导关羽,应当奉劝刘备按正义行事,不应当纵容刘备的这种无赖行为。

面对鲁肃的慷慨陈辞,《三国志》中以一句“羽无以答”,形象地描写出关羽理屈词穷的窘态。

最后在鲁肃的全力争取下,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划荆州而分治,免去了一场争斗,让准备坐收渔利的曹操做了一场“黄粱美梦”。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吴书》上写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哦,涉嫌是片面之词!在此则请这些人翻阅《三国志》,通篇没有涉及两军阵前的谈判,更没有关羽单刀赴会的壮举。

为什么上佳表现者由鲁肃变成关羽了呢?笔者管见,汉代历史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开了先河,后来的历史文官都亦步亦趋,写正宗的君主公侯传记一律是正面形象。负面的事儿忽略不计。小说家们更胜一筹,为了达到作品吸睛的目的,干脆来个张冠李戴。

(三)鲁肃是“三国奇才”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出生于士族家庭,但父亲在其幼年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既喜欢读书、又爱好骑射,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他承头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慷慨大方,常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为居巢长的周瑜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毫不犹豫地将一仓三千斛粮食相赠,从此两人成为好友。

可以说与诸葛亮一样,鲁肃也是位三国时代的奇人。体现在能够敏锐观察和判断社会发展的趋势。

早在投奔刚出道的孙权八年前,鲁肃就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最终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此番热议与“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时间却比刘备与诸葛亮大大超前,只可惜没有一个作家写部小说为其渲染。

为啥鲁肃有这样的认识呢?他熟知历史,不管秦末楚汉乱世,还是王莽更始乱世,时间都不过二十年。从黄巾之乱到曹操打败袁绍刚好过了二十年。

从表面看局势已相当明朗,因此大部分人认为曹操将很快重新统一全国。

鲁肃却以敏锐的政治触觉认识到,乱世的时间虽然不会太长,但整个东汉社会趋于全面崩溃有一个不短的过渡过期,虽然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以其才能屯田养民,延揽士族重建北方,但不是短时间内能恢复到对南方拥有足够的优势的,孙权可以借此时机,鼎足江东实行割据。进而占据长江中下游地方,建立帝业。

公元200年,鲁肃投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后,得到孙权的赏识。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攻打江东,孙权手下的大小官员大都认为抵抗是以卵击石,投降是上策。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于赤壁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孙权常把鲁肃比作是邓禹,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

邓禹字仲华,东汉初年名将,居云台二十八将首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后来的光武帝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孙权把鲁肃比作东汉的首位开国元勋,充分说明了他水平高能力强,是其他官员难以比肩的。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鲁肃治军有方,军队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孙权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鲁肃随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后来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其安排丧事,并参加他的葬礼。诸葛亮在蜀国也为他举哀。

孙权后来称帝登坛祭天时,还不忘对众多官员大加赞誉鲁肃:“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且其计策决策,远出苏秦张仪之上!”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五国合纵伐秦,为何都要选择从函谷关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崛起后,其他六国决定采用合纵策略共同对抗秦国。后来多次发生五国攻秦的战争,例如函谷关之战、五国攻秦之战等。当时这些战役几乎都选择从函谷关下手,这个地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公元前241年,魏、赵、韩、楚、燕五国决定一起伐秦,结果联军好不容易攻至函谷关,最后却被秦军击败,此后再也没有诸侯国能阻挡秦国

  • 汉初十八功臣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汉初的十八功臣到底是谁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研究的,毕竟汉朝的建立还真的离不开这些功臣,还有汉初的异姓八万也十分的重要,没有他们汉朝无法建立,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汉初十八功臣分别是谁的问题,还有这个汉初异姓八王又分别是谁的问题,感兴趣的速度来看看吧!汉初十八功臣1、酇侯

  • 宋仁宗母亲李顺容人物介绍,李顺容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一出生就被过继给了刘娥。当时刘娥最得宋真宗宠爱,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儿子,为了防止两宫相争所以决定把李宸妃的儿子交由刘娥照顾。剧中李顺容这个角色便是历史上的李宸妃,赵祯也是长大后才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不过后人编出了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认为刘娥是为了自己皇后的地位,所以才迫害李宸妃将她的

  • 曹操为什么杀沮授不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曹操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感觉这个曹操是真的有怪脾气,也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最近就和大家来说说这个曹操吧,话说这个沮授和这个关羽都被曹操俘虏过,但是他们的下场却完全不一样,这个沮授是曹操杀了的,但是关羽却没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曹操

  • 徽柔公主驸马是谁,徽柔公主为什么不喜欢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中的故事,除了宋仁宗和曹皇后这段主线,徽柔公主和梁怀吉的感情也是很重要的一段。宋仁宗得知自己生母并非刘娥,而是李兰惠后,觉得非常对不起自己的母亲,所以为了弥补李家擅自决定把徽柔公主嫁给李玮。虽然徽柔公主是仁宗最得宠的孩子,但在婚姻大事面前,徽柔公主依然没有选择权,这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开端。那

  • 道光的一个妃子为何被吓死?死后尸身腐烂为何也不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道光皇帝很多人也都知道,也是比较了解的了,在很多有关清朝的影视剧中也都有他的出现,只不过不同于其他皇帝的是,影视剧中讲道光并非是通过后宫争宠,而是其他的一些题材,比如讲当朝臣子的,或者皇宫皇位争斗的。换句话说,道光帝出名,一般来讲都不是因为他的感情线。不过即便如此,古代皇帝有几个妃子也都是很常见的事

  • 黄忠加封后将军,关羽为什么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关羽和黄忠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那么要好。黄忠跟随刘备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60岁还要亲自上阵杀敌,实在有些勉强。但黄忠就是能屡立战功,还在汉中之战击杀夏侯渊,这比很多正值壮年的将领都要来的厉害。只是关羽始终没把黄忠放在眼里,得知他升迁后还大怒,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关羽的心态不

  • 陈友谅死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陈友谅作为朱元璋的对头之一,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陈友谅在当时也是很有实力的,自己为汉王,后来更是建立了“汉”,后世称为陈汉。但是陈友谅终究还是像乱世群雄最终的结局一样,没能笑到最后,死在了与朱元璋的对战中。而陈友谅当年死的时候才只有四十四岁,还有妻儿在世,那么在陈友谅死

  • 为何吐蕃非要跟大唐死磕,却不去打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他们的周边,也一直都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政权,比如秦汉时期就有匈奴,唐朝有吐蕃,宋朝有西夏辽金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朝时期的吐蕃。吐蕃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政权了,因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

  • 徽柔公主生母苗心禾是谁,苗心禾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便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她也是宋仁宗最得宠的女儿。不过徽柔公主生母并不是皇后,而是苗贵妃,剧中是叫苗心禾,她和仁宗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不过仁宗的孩子大部分都没能撑过幼年,所以看着徽柔公主健康成长起来,仁宗也是感到十分开心。但此后徽柔公主在感情方面却没能收获幸福,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