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明帝送来冬衣,为何士兵冻死司马懿也不发?

魏明帝送来冬衣,为何士兵冻死司马懿也不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38

古代打仗的时候要考虑到的因素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而不管是行军路线还是粮草运行这些因素大部分还是取决于率军打仗的人。至于说广带的士兵本人,他们所在意的,或许远远不会考虑这么多事情。而冬天当然要穿厚的衣服,军队的士兵也是一样。所以在古代军中,冬天的时候也是会发放棉衣的。然而在三国时期,魏明帝给士兵送过来一大批冬衣,可是司马懿宁可士兵被冻死也坚决不把这一批冬衣发放下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士兵都冻死了,还怎么打仗?司马懿为何一直不肯发放?虽然说起来好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等到后来才发现司马懿这样做其实是很高明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

提司马懿,第一印象为何?忍!所谓忍者无敌,只有忍到最后寿命最长,占据时代契机后,往往就成最后胜利者。这样事迹,古今中外皆有。想当年日本战国三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为何最后获胜的是德川家康。

原因吗也很简单。他没有织田信长的野望和肆无忌惮的激情,性格内敛深沉。他没有丰臣秀吉的张狂和小人得志的刻薄,性格大气隐忍。由此才熬死这两个英豪,在他们成鬼雄后,最后出手握紧天下成最后胜利者。

而平定天下的时候,德川家康多大了?“元和偃武”后德川家康已73岁!无数次读日本战国史时,我都认为司马懿和德川家康非常非常像,德川家康做派兼职就是司马懿翻版。德川家康这货绝对看过《资治通鉴》这样的中国史书,要不日本那会出如此人才。日本人学中国历史,就能成忍者神龟政治家,这司马懿该有多厉害啊?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司马家建立的西晋如何不堪,这司马懿的手腕确实没得说。

出生于河内司马家的司马懿,自小就是天才代名词,因为过人才华,在大汉时代周刊《月旦评》中被评世之英才。如此人才,对爱才如命的曹操而言,当然很有吸引力,也因此在经过一段波折后,使小聪明而不得的司马懿成了曹操幕僚。其中手腕,让人啼笑皆非。

司马懿装病露馅,最后被人告发,曹操不管三七二十一,你不来就囚禁,最终收了司马懿这祸害。由此才有司马懿在曹操时代的谨小慎微,面对一个比自己聪明,比自己权大,比自己杀伐更决断的人,不低调都不行啊。

可识人如曹操,对于司马懿隐藏在谨小慎微中的野心,依然有所察觉。由此才有三马食曹和狼顾之相典故出现,这里难免有后人穿凿附会之嫌,可曹操对司马懿顾虑良多应是真的。面对一个如此多疑,而又雄壮的主子,司马懿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

不过他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的低调。要不曹操家也不养废人,恰如其分的展示才华,通过和曹丕搞好关系成就未来起飞可能,就成了司马懿行为准则。

2.司马懿熬死了多少人

公关不了你曹操,我公关曹丕总行吧,司马懿和曹丕的交好日甚。在和曹丕关系莫逆后,司马懿还和陈群荀彧、这样的世家大族亲密无间,也在曹操死后,终于名正言顺成了权臣。原因吗也很简单。

曹丕要称帝,离不开世家支持,而司马懿就是曹丕和世家间关系最深的纽带。曹操死后,曹丕立马发挥司马懿的纽带作用,在陈群和司马懿力主之下,将筹谋良久的《九品中正制》方案和盘托出。答应了就是皇帝,曹丕经不住诱惑,最后成了陛下。

如此大的功劳,这司马懿当然水涨船高成曹丕帐下红人,进而在成了红人之后,慢慢的成了曹丕谋主和最大仰仗。曹丕出征,坐镇京师、足兵足食的就是司马懿。

但是人有生死,公元226年,和司马懿差不多大的曹丕因肺痨去世,临死前司马懿成了辅政大臣。由此开始了司马懿另一段人生,这段人生的主题是带兵打仗。当时的辅政大臣,曹真要防蜀汉,陈群是标准文人,曹休身体不好离死不远(228年去世),在曹魏压制宗室国策之下,司马懿居然成了带兵的第一人选。别无他人就你上吧。

由此,才有了司马懿在军中混,进而成就司马懿战功不断,功高震主的高光时刻。第一战,蜀汉东吴联合讨伐魏国,曹真受命抵抗诸葛亮,司马懿则率军抵抗东吴,一战击败诸葛瑾,斩首千余,杀败东吴小试身手。第二战,司马懿突袭上庸,八天八夜奔袭1000多里,将还在做白日梦的孟达杀死,也断绝了诸葛亮的梦想。经此两战,果决刚毅临危不乱的司马懿,成了曹魏军事二把手,地位仅次曹真。

随后短命的曹真也去世了,曹魏战将,唯一能抗衡诸葛亮的人选,唯有司马懿。这时的司马懿就如曹魏中流砥柱一样,诸葛亮第四次五次北伐,交手的都是司马懿。

第四次北伐,司马懿经历了人生中首次挫败,却因为蜀汉后援问题而缓过了危机。第五次北伐起,学聪明了的司马懿终于转变战术,成了缩头乌龟,用特有的乌龟战法,让诸葛亮无功而返,即便被送女装如此羞辱,都无法改变司马懿坚守的决心。最后司马懿成功了,他在五丈原耗死诸葛亮,又一次用寿命打败了敌人。

3.司马懿为何不把棉衣发放给士兵

经历数次蜀汉曹魏战争,司马懿步步封神,一路扶摇直上,成了三公中主管军事的太尉。成太尉,有了军权,有了无上威望后的司马懿,终于将按捺心中数十年的野心,慢慢暴露了出来,公元238年,辽东公孙渊在东吴和曹魏间不断摇摆不断被拉拢后,得瑟了起来,开始了反水之举。他们发兵攻打曹魏。

如此苦寒之地如何是易于征讨的?但是别人开打了,不派人去是不行的。曹魏朝堂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老将出马。公元238年6月,年近60的司马懿率步骑4万征讨辽东。当时的天下,唯有诸葛亮能让司马懿避其锋芒,公孙家何德何能,那是司马懿对手,在司马懿东击西之计下,魏军主力渡过辽水,直击襄平。随后又通过围点打援,四面埋伏,将公孙渊军打的节节败退,三战三捷困襄平。

如此神操作后被打蒙的公孙渊困守襄平,以求辽东冬日的苦寒能让司马懿知难而退。可惜的是,神经刚毅的司马懿,并无退兵打算,反而围攻日甚。弄的襄平城内饿殍遍野,最后绝望的公孙渊率众突围,被追击的魏军围攻身死当场。襄平陷落辽东平定,司马懿又获大功一件,随后当然是清算时刻。

无数辽东百姓死于乱军之中,祸首公孙渊还有一众支持者,也成了牺牲品。剩余辽东百姓,也都被司马懿打包迁入了中原。可怜公孙渊苦心经营数十年的辽东,朝夕之间成了赤地,也让一直窥伺这片土地的高句丽还有鲜卑得逞。

残忍的司马懿,在那一刻,对待敌人残忍,对待手下士兵也不厚道。听闻前线胜利捷报的魏明帝曹睿,高兴之余,看着渐渐寒冷天气,不由担心士兵的身体,于是派了车队送了一批御寒衣物以个人名义赏赐司马懿。士兵得知陛下送来御寒冬衣,看着自己身上单薄的衣服,一个个都找司马懿要衣服。甚至哭告司马懿说:都督啊,士兵都快被冻死了,快拿衣服出来穿啊。

面对哭告的部将,司马懿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反而冷冷的说:冬衣是皇帝陛下给的,如何能随便分发给部下。"时有兵士寒冻,乞襦,帝弗之与。或曰:"幸多故襦,可以赐之。"帝曰:"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乃奏军人年六十已上者罢遣千余人,将吏从军死亡者致丧还家-《晋书·;卷一·;宣帝纪》

但说完如此冷血的话之后,司马懿又是如何做的?他上奏魏明帝,将军中60岁以上的老兵全部遣散,并且让军官将带着战死者的抚恤金,去安抚阵亡家属的心。如此前后做派可谓截然不同。深意何在?不过是一场君臣暗战而已。这魏明帝送冬装过来,本就有权谋之心,他借自己的手送出这些东西,指定的接受人是司马懿。这属于皇帝陛下私人赠与而不是国库给予士兵的赏赐。

如果司马懿不够聪明,将皇帝陛下给的冬衣给士兵,魏明帝就有了把柄,他会说司马懿居然将陛下给的赏赐,私下分配,用于收买人心,这是有不臣之心的表现。司马懿本身已位高权重,如果在收买军心,这部队还是曹魏所有吗?魏明帝此举可谓阳谋,就是给司马懿出难题,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只有一个选择才能逃脱专权嫌疑,那就是将这批衣服全部扣押,一件也不分给士兵们。这是属于司马懿的自污之术、也是司马懿的韬晦之术。

得知消息的魏明帝,失去了把柄,也明白了司马懿的言外之意,我不需要部队的威望,我用自污证明自己的忠诚。最后魏明帝当然放心了啊。放心了之后,司马懿在以退为进,上奏要遣散老兵,安抚阵亡士兵家属。政治斗争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一味打压而是软硬兼施。这时候魏明帝如果不同意,那就是会大失军心,也会让司马懿另有想法,于是聪明的魏明帝满足了司马懿的要求,以朝廷名义遣散老兵,安抚阵亡将士。最后得人情的是魏国皇帝陛下,做好人的是司马懿。如此其乐融融之后,事情就圆满了,司马懿和魏明帝也都安心了。

自污的司马懿,最后又获得了魏明帝信任成了辅政大臣。只是这一刻,抱着八岁小皇帝的司马懿。再也没有了对待曹操的战战兢兢,对待曹丕的谨言慎行,对待曹睿的算计得失。反而多了如释重负的感叹,和壮志得筹的笑容。娃娃当国,废物辅政,这个天下终究是我的。果不其然,辽东之战后11年后貌似毫无野心的大忠臣司马懿拿起了手里的屠刀。带着蓄养十多年的三千死士,发起了惊天动地的”高平陵之变“。

政变过后,曹爽被杀,朝堂之上皆世家,军旅之中皆部旧,少有的反对者无足轻重,司马懿家族就此成功。撕下遮掩真面目数十年的面具,司马懿仰天长啸!活得久,会隐忍,有所为,然后孤注一掷才是胜利者的必要项。看看同样才华卓越的诸葛亮,不得不感叹,诸葛丞相虽多智近妖,可和忍者无敌的司马懿比,总缺了点什么。那缺的什么,也许就是成败的关键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作霖几谁都不怕,为何缺怕一介女子张首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张作霖那也真的是呼风唤雨的一个人,说他是东北王真的不为过,所以也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个人,但是但是张作霖确十分的怕这个张首芳,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张作霖为森马缺怕张首芳这一介女子呢?这个说法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张首芳是张作霖的大女

  • 澶渊之盟明明是宋朝之耻,为什么辽国却先崩溃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很多人都知道,作为我国古代宋朝历史上,和辽国缔结的一个盟约,很多人都觉得,澶渊之盟是非常耻辱的。原因就在于缔结澶渊之盟时候的历史背景,还有盟约里面的诸多条件。当时两国交战已经有二十五年的时间了,但是缔结盟约之后,宋朝每年都要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结为兄弟之国。这样的条件现在看

  • 曹魏夏侯渊战死后,为什么是蜀汉张飞给他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夏侯渊和张飞,在汉末三国时期自然是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夏侯渊作为夏侯家族的一员,当然是跟在曹操身边。而张飞大家就都很熟悉了,一直都跟随刘备。看起来是毫不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敌人的人,在夏侯渊战死之后,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夏侯渊死后给他收尸的竟然是张飞,不仅帮他收尸,最后还给他厚葬了。那很

  • 如果蓝玉还在,建文帝能够打败朱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最后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并且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在各个地区当藩王,以拱卫大明朝廷。但是让朱元璋玩玩没想到的是,自认为固若金汤的大明王朝却也会骨肉相残。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面对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建文帝朱允炆寝食难安,于是开始迫

  • 宋仁宗生母李兰惠是谁,宋仁宗和刘娥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从《清平乐》预告片中可以得知,全剧第一个高潮点,就是宋仁宗得知刘娥并非他的生母后,两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宋仁宗甚至要对自己的母亲验尸,才能放下对刘娥的怀疑。剧中赵祯的亲生母亲叫李兰惠,历史上她是宋真宗的妃子李宸妃。不过赵祯之所以过继给刘娥,并非像“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所讲的

  • 武乡侯和西乡侯究竟是乡侯还是县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刘备称帝后封张飞西乡侯,诸葛亮则是等到刘禅继位,才被封为武乡侯。那他们二位的爵位到底是乡侯还是县侯呢?根据当时的背景,和诸葛亮的地位来说,应该只是乡侯而不是县侯。可能在大家眼里,会认为刘禅虽然是皇帝,但实权却是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不过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演义渲染。其实从《三国志》中可以推论出一二,

  • 黄忠年轻时候怎么不出名,黄忠年壮年时期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五虎上将,黄忠年龄最大。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黄忠是哪一年生的,不过在演义中,黄忠出场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依然能够率军征战,立下战功。但打仗毕竟是个体力活,年轻人更占优势,那黄忠在他的壮年时期又有哪些经历呢?还有不少朋友会问,为什么黄忠年轻时候不出名,其实这跟黄忠的年纪无关,他能不能出名完全取决于什

  • 晋国大夫吕省怎么死的,吕省推行改革使晋国国力大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能够异军突起,往往是因为进行了一场有效的改革,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军事方面的。例如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离不开管仲的辅佐。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民富兵强,这才顺利崛起。当时在晋国也有这么一位人才,他帮助晋国进行土地和军事改制,让晋国有了称霸的基础。但他的下场

  • 司马相如真的爱卓文君吗,为什么说司马相如是劫财劫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感情,有人觉得他们之间是真爱,也有人认为司马相如迎娶卓文君是劫财劫色,他们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或许在多数人眼里,还是愿意相信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有真情实感的,毕竟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不过当时司马相如的确比较落魄,而卓文君生于富商之家,难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最后

  • 赵匡胤为什么不敢下放兵权,使得宋朝军事积贫积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称帝后杯酒释兵权,没有杀害一位功臣,因此留下一段美名。不过赵匡胤不愿下放兵权的做法,可能给宋朝发展带来一个抑武的隐患。其实宋朝鼎盛时期非常强大,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军事等领域都是顶尖水平,那为什么宋军对外的战绩却往往不如人意呢?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大部分失败的原因都是出在内部,而不是对手太强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