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如何对待武将?南宋军事更加疲软

南宋如何对待武将?南宋军事更加疲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36 更新时间:2024/1/17 16:07:12

南宋初期,国家已经被逼入绝路,所以当时朝廷只能把武将的地位放在首位,重文轻武的局面得到了一些改善。但还是有一些皇帝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在一件事上效仿了北宋的做法,导致南宋军事变的更加疲软,最后走上亡国之路。其实南宋是有机会改变现状的,可惜在关键时刻没能出现一位洞察局势的明君,结果也就不可避免的走上覆灭之路,下面就来了解下南宋如何对待武将的吧。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二:

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局面不再出现;

二是如何巩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之后,再经过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人的精心治理,宋朝的文臣掌兵体系逐渐形成。自此之后,地方将领的兵权全部上交,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彻底被终结了。

但是,南宋初期的时候,随着金兵的步步紧逼,武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坐稳江山,统治者也不得不默认了武将地位压过文臣的事实。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下令撤销御营司,并将御前军和御营军改设为神武军。自此,南宋正式形成了武将手握兵权的局势。

看到朝廷放开了对武将的管制,南宋将领迅速招兵买马,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到了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已经形成了五个较大规模的军事集团。这五个集团,分别由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吴玠五将统领。

在之后抵抗金军的过程中,这五个军事集团的实力不断扩充,几个将军在自己的地盘也有了民政、财政大权。而且,在战火中形成的战友情,相比于上下级的关系更为坚不可摧。为了表示对将军的忠诚,士兵们很多都是以主将的姓氏为自己的名字。

宋朝以黄袍加身立国,对武将自然很是提防。虽然,金兵进攻的锋芒被暂时遏制了,但是,武将对皇权的威胁一直是宋高宗的心病。为了令赵氏一脉牢牢地把握皇权,宋高宗在战事稍缓时就开始削弱武将的兵权。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命文臣吕颐浩管辖江淮和两浙的军事。

嗅觉敏锐的将士,已经从中看出了高宗打压武将的心思。之后,宰相张浚在宋高宗的暗中支持下,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展文臣管理军事,削弱武将兵权的行动。张浚在朝多年,深谙以柔克刚之道。武将掌兵多年,如果,贸然收回兵权,则必然会引发祸乱。

为了稳定局势,他先以镇压地方起义为名,将岳飞调往他处,然后,在岳飞的辖区设置中央管理机构。岳飞对大宋忠心耿耿,自然对朝廷的旨意言听计从。看到此计奏效,张浚继续在刘光世、张俊等人处依法炮制。很快,全国形成了一个以张浚为中心,以各个军事集团为后盾的攻击态势。

如果,张浚继续步步收回军权的话,那么,宋高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惜的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后,张浚开始沉不住气了。为了快速收权,他两次上书请求罢免刘光世。刘光世掌兵多年,自认为问心无愧,此时,见朝廷如此猜忌自己,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之后,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无心谋反的态度,刘光世以病重为由,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刘光世突然离职,他的部下人心不稳,有不少人投降了金国。宋高宗见局势失去了控制,于是,只能暂缓收权。此事过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益紧张,各个将军无不惶惶不安。

自此,宋高宗下令安定诸将的同时,也让收回兵权变得越来越困难了。随着年岁渐长,宋高宗削弱兵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张浚的前车之鉴在前,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宋高宗这次选择了老成持重的赵鼎主持削权。赵鼎在心中盘算了几遍后,决定采用以静制动的做法。

于是,他向高宗建议:先让高宗出面缓和朝廷与武将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提拔赏赐为名,行分权收权之实。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将岳飞、张俊、韩世忠三人召回临安,并分别授予他们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的官职。

表面上看,三位大将都升了官,有了参与最高军事决策的能力。可实际上,三人与军队之间的联系却被无形地削弱了。不久之后,宋高宗亲自向三人下达中央旨意:“所有的军队,都由朕亲自统领。任何将领,都不可以在军中专权。”然后,宋高宗又扩大了军队中中层将领的权力。

这样一来,中级军官由对将军效忠变成了对皇帝效忠,武将统帅的权力被架空了不少。宋高宗见自己的计划初步奏效,于是,趁热打铁地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今后,兵权由朝廷掌握。朕下旨更换将帅的话,可以直接派遣文臣去做。文臣进入军中,和朕进入军中是一样的。”

这道命令一下达,也就意味着,文臣的地位彻底压过了武将。今后执掌军权的,将是皇帝信任的文臣了。自此,宋高宗如愿以偿地从武将手中收回了兵权。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南宋在对外军事上的疲软。终南宋一朝,虽然,可以在江南苟且偷安,但却始终无法收复昔日的河山。

最终,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赵昺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四十多年与蒙古抗衡以失败告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范文程是范仲淹后人吗?范文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范文程是清朝初期重臣,他是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一生历经四代帝王。清朝早期的规制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他也被认为是当时朝中文臣之首。不过范文程并不是满人,他是汉人,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充满争议。不过范文程不喜欢明朝是有原因的,而他在清朝又有着很高的成就。可能当时的汉人不怎么喜欢他,不过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

  • 杨贵妃都没有插手任何政事,为何却成了红颜祸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杨贵妃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挺有故事的,在唐朝时期也是有一段佳话的,但是其实如果真正了解杨贵妃的人知道,杨贵妃只是在后宫,没有插手任何唐朝政事,但是杨贵妃后来还是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红颜祸水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都没插手什么事,怎么就成了红颜祸水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杨

  • 为什么白起是站在军事家顶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很多人都是战功赫赫,在当时是极其厉害的人物,但是如果要从历史上所有的军事家里面,挑选出来一个最厉害的,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呢?有人觉得应该是白起,白起被人们称为战神,但是被称为战神的也不止有白起一个人,究竟白起算不算得上是军事家顶端的那个人呢?白起能不能被称为战神呢?如果说古代的话

  • 曹操为何要把蔡文姬从匈奴接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经常会将别人的妻子娶回来吧,的确,曹操的众多妾室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打赢了别人然后娶了别人的老婆,也因此会对曹操和蔡文姬之间产生很多联想,认为曹操也是因为看上了蔡文姬才想办法把她从匈奴接回来的。然而曹操却并没有娶蔡文姬,而是给她找了一个好人家嫁了,这是为何?蔡文姬为人博学

  • 鲁国被齐楚夹在中间,为何还能活到战国末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鲁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当时鲁国疆域还不算大,后来接连吞并周边的极、项、须句等小国,才慢慢发展至强盛。鲁国最为巅峰的时期,就是在鲁恒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当时的齐国足以和齐国争霸。不过到了战国时期,鲁国渐渐走向衰落,战国七雄中也没有鲁国,但鲁国硬是坚持到战国末期才被楚国消灭,被齐楚夹在中间

  • 骆宾王怎么死的?骆宾王结局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骆宾王是唐朝著名诗人,也被认为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咏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骆宾王出生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此后慢慢有了名气。他早年入仕任武功主簿,此后的为官之路也是几经波折,骆宾王曾连同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但随着徐敬业兵败骆宾王此后也是下落不明。后世有关他的结局也

  • 若是清朝赢得了甲午战争,历史将会怎样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清朝政府是占据着主动权的,伤亡不过300,而日军方面则是成千上万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北洋水师的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战败了,迫使着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下子弄得清朝不仅仅只是损失了十年的税收,而且还损失了很多主权。关

  • 康熙的孙子弘晸为什么被禁锢50多年?弘晸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弘晸是康熙皇孙,胤禟长子。弘晸虽然活到80多岁,但他一生中有50多年都是在拘禁中度过,弘晸到底犯了什么错要遭如此罪状呢?实际上这一切都跟胤禟获罪有关。胤禟是康熙皇帝第九子,当年跟八阿哥站在同一阵营。胤禟从小善于结交,而且为人慷慨大方,但就是因为和雍正是对立关系,所以此后遭到了报复。而胤禟的

  • 八国联军入侵清朝的时候为何没有国家帮助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中国就像是成为了世界的粮仓,被一群凶悍无比的强盗们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洋人与地方黑势力以及与清政府的一些腐败官员勾结,使得底层老百姓们的生活是越来也艰苦,再加上鸦片榨干了人民所有的积蓄,以至于各地暴乱横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山东河北开始,爆发了蔓延华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而

  • 潘璋一生有哪些功绩?潘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潘璋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曾立有诸多战功。潘璋出生于贫寒之家,据说孙权在担任阳羡县长时就发现了潘璋,并让他跟随自己。把潘璋放在战场上,他就成了一柄锋利的矛,其勇武的作战风格深受孙权欣赏。后来潘璋在合肥之战、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屡获战功,不断升迁。在演义里,潘璋还生擒关羽,并且夺走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