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国被齐楚夹在中间,为何还能活到战国末期?

鲁国被齐楚夹在中间,为何还能活到战国末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1/18 18:58:52

鲁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当时鲁国疆域还不算大,后来接连吞并周边的极、项、须句等小国,才慢慢发展至强盛。鲁国最为巅峰的时期,就是在鲁恒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当时的齐国足以和齐国争霸。不过到了战国时期,鲁国渐渐走向衰落,战国七雄中也没有鲁国,但鲁国硬是坚持到战国末期才被楚国消灭,被齐楚夹在中间的鲁国到底是如何自保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周王室分封下的百余诸侯国极度锐减,其中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实力大增,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然而后人大多只知七雄,却很少注意在战国时期仍然还有一些国家存在,其中就有宋国、鲁国、巴国、蜀国、中山国等大国,其中鲁国更是撑到了战国后期,还一度有附庸国君上殿觐见,其势不逊于七雄。这不禁让人有些好奇,是什么让鲁国能够坚持到战国后期才灭亡的呢?

一、周室宗邦,诸侯望国

提起鲁国,不由得人想起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不仅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万世师表”的孔子了。这位至圣的家乡便是鲁国,这个国家有着丰富的底蕴,强大的背景:“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同时,在这个国家当中,也有着最为发达的周礼体系,在礼乐崩坏、诸侯僭越的春秋时期,只有鲁国保留着周公旦制定的礼乐制度,世人皆称“周礼尽在鲁矣”。

早在西周时,鲁国就背景雄厚。周王朝历来有“厚同姓、薄异姓”的国策,而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不仅仅是对周公旦功劳的一种追念,更是希望作为宗邦的鲁国能够“大尔宇,为周室辅”,可以说鲁国获得了“一国之下,百国之上”的地位了,这是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作为西周强藩,鲁国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同时,鲁国地处东方海滨,有鱼盐之利,又得原来商朝王族“殷民六族”,此时的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比起自西陲、荆蛮而起的秦国、楚国,不知强了多少。

二、身处夹缝,亦无大忧

鲁国身为西周强藩,再加上周王室优待,其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直到春秋,时不时还有小国前来觐见朝贡。然而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崛起的晋国、齐国都不把东周放在眼里,而东迁的周平王,管辖范围大减,使得东周形同一个小国,百余诸侯征伐不断,而天子不仅不能担负起天下共主的责任,还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渐渐地,强大的诸侯就不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而处于鲁国邻国的晋国、齐国,就都把目光放到了这个曾经的“诸侯望国”上。

鲁庄公十年(前684)齐桓公为报当年鲁国接纳公子纠与管仲之仇,发兵攻鲁,双方列兵长勺,当时的齐强而鲁弱,鲁庄公采用曹刿建议,使鲁军按兵不动,待到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而鲁军一鼓作气,完成了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而之后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代行天子征伐之事,鲁国作为周室宗邦,自然是打击不得的,因此齐国错过了最好灭鲁的机会。而另一个强大的晋国,一度作为鲁国的靠山,双方各持所需,倒也相处融洽。然而等到晋国解除了齐国的威胁,想要反身对这位“好邻居”动刀时,不料内部六卿相互诘难,搞得晋国乌烟瘴气。魏、韩、赵三家分晋,之后三国又时常起摩擦,互相牵制,给了鲁国存活的机会。可以说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不复西周时的强大,但好在周围的大国在国策上存在问题,因此鲁国能够在夹缝中生存,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三、鲁无明君,亡成必然

史书上,很难发现鲁国有很大作为的国君,就连对这个国家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我们也只能从别国史官对于它的只言片语,来了解这个国家。周平王三年(前768年),鲁惠公担任鲁国国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百姓悦服。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鲁惠公死而嫡长子年弱,于是庶长子鲁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孔子所做《春秋》起于该年。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

周桓王九年(前711),惠公的嫡长子即位,是为鲁桓公,因为自己的夫人与其兄齐襄公通奸,被齐襄公迫害。周桓王十四年(前706),桓公之子即位,是为鲁庄公,在位期间多次与齐国开战,虽输多胜少,但好在有曹刿、曹沐等大将,无亡国之忧。自鲁文公始,鲁国也难逃卿大夫掌权乱政,公室衰微的局面,外有秦晋争霸,鲁弱而附晋,内有襄仲、三桓争雄,内忧外患。

到了鲁定公时,孔子受到重用,孔子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此后孔子还助定公从齐收复汶阳之地,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讲求孝道,稳定家庭,安定社会。使鲁国社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国富民强起来。之后的国君再无大作为,鲁国于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为楚考烈王所灭。

早在西周,鲁国就有大好形势,甚至一度成为大国强藩,奈何没有一个明君来制定百年国策,搞的鲁国空有政治、经济之利,却难以因利乘便,搭上一条发展的顺风车,反而把自己玩死,被后起“荆蛮”楚国所灭。然而在漫长的慢性死亡之路上,鲁国却也因为一次次巧合躲过杀身之祸,本来是最好灭鲁的齐,也曾欲灭鲁,可是郑国地处中原核心,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国商都繁华,国家富足,这两国都比鲁国更加诱人,齐国为了得到这两国,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三晋内乱,灭鲁计划搁浅。楚国也欲灭鲁,晋楚争霸、楚国空虚,春秋后期,吴国、越国崛起,多次败楚,打乱楚国进军中原的计划,但最终楚考烈王还是完成了灭鲁的任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骆宾王怎么死的?骆宾王结局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骆宾王是唐朝著名诗人,也被认为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咏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骆宾王出生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此后慢慢有了名气。他早年入仕任武功主簿,此后的为官之路也是几经波折,骆宾王曾连同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但随着徐敬业兵败骆宾王此后也是下落不明。后世有关他的结局也

  • 若是清朝赢得了甲午战争,历史将会怎样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清朝政府是占据着主动权的,伤亡不过300,而日军方面则是成千上万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北洋水师的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战败了,迫使着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下子弄得清朝不仅仅只是损失了十年的税收,而且还损失了很多主权。关

  • 康熙的孙子弘晸为什么被禁锢50多年?弘晸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弘晸是康熙皇孙,胤禟长子。弘晸虽然活到80多岁,但他一生中有50多年都是在拘禁中度过,弘晸到底犯了什么错要遭如此罪状呢?实际上这一切都跟胤禟获罪有关。胤禟是康熙皇帝第九子,当年跟八阿哥站在同一阵营。胤禟从小善于结交,而且为人慷慨大方,但就是因为和雍正是对立关系,所以此后遭到了报复。而胤禟的

  • 八国联军入侵清朝的时候为何没有国家帮助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中国就像是成为了世界的粮仓,被一群凶悍无比的强盗们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洋人与地方黑势力以及与清政府的一些腐败官员勾结,使得底层老百姓们的生活是越来也艰苦,再加上鸦片榨干了人民所有的积蓄,以至于各地暴乱横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山东河北开始,爆发了蔓延华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而

  • 潘璋一生有哪些功绩?潘璋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潘璋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曾立有诸多战功。潘璋出生于贫寒之家,据说孙权在担任阳羡县长时就发现了潘璋,并让他跟随自己。把潘璋放在战场上,他就成了一柄锋利的矛,其勇武的作战风格深受孙权欣赏。后来潘璋在合肥之战、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屡获战功,不断升迁。在演义里,潘璋还生擒关羽,并且夺走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

  •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道宗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对于他来说,李世民的堂弟这个身份,可能还没有文成公主的父亲这个身份来的更有名吧。毕竟皇室中,李世民或许不止有李道宗一个堂弟,但是文成公主却只有一个父亲。历史上李道宗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但是为什么最终却没有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功臣当中呢?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李道宗的?历史上有很多人

  • 张勋为何想要复辟帝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王国之后,在民国政府的倡议下,很多人都将蓄了多年的长辫子给剪掉了,以表示与清朝彻底决裂。不过还有一个人却表现出了对清朝皇室的忠诚,公然与北洋政府唱反调,不仅没把辫子给剪掉,而且还禁止他所统辖的军队也不得把辫子给剪掉。搞得当年身为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也只能是干瞪眼。这个人就是张勋。那么张勋为什么不肯

  • 朱元璋为何非要坚持分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不简单的,真正的屌丝逆袭,这样上位的皇帝也一定是有自己的一些诀窍的,其实分封藩王这件事情在古代已经证明了,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当时力排众议还是坚持选择了分封藩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背后的故事吧!朱元璋之所以力排众议,坚持分封藩王

  • 文姜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文姜,堪称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并不太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姜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后来的齐襄公,两人之间存在乱伦的关系。这一点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而历史上的很多美女,都会成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文姜也有类似的情况,历史上的文姜之乱是怎么回事呢?齐僖公有两个被诗经百般

  •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洛阳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次,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中的主角就是刘曜和石勒,话说刘曜当时在洛阳之战就被石勒打败了,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刘聪死后,汉赵分裂成了三部分,分别是关中的刘曜,河北的石勒,平阳老巢的刘粲。刘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