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的女儿为什么不叫公主,而是叫帝姬?

宋徽宗的女儿为什么不叫公主,而是叫帝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2/3 22:44:22

自古以来,皇帝的女儿被称作公主,这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除了一些非汉人统治的时期,称呼的习惯与汉人不同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宋朝时期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称呼,帝姬,比如很有名的柔福帝姬,她是皇帝的女儿,但是为什么不被称为公主,却要被称作帝姬呢?帝姬这个称呼是谁发明的,为何宋徽宗的女儿要有这样一个称呼呢?

帝王家的女儿,一直的称谓叫“公主”,加上封号全称就是“XX公主”,比如汉高祖刘邦的大女儿叫“鲁元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太平公主”,等等。但到了宋徽宗赵佶这里,也许是浑身的艺术气质无处挥洒,他决定在女儿们的称谓上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由他钦定,专门颁诏,凡他的骨血,女儿们一律不再沿袭“公主”的称谓,改叫“帝姬”。顺带说一句,宋徽宗造人效率极高,单是女儿,就前后生了三十四个。

延续了上千年的称谓,宋徽宗为啥要改呢?他自有他的理由。《宋史》(卷一百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嘉礼六)记载:徽宗说,他爸爸神宗赵顼时,就曾有过改女儿称谓的念头,只因当时大臣们不给力,最终没有弄成这个事。他现在是来帮助实现先帝的遗愿。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他让有关部门查阅了一下古代史籍文献,在《诗经》“雅”这一部分内容里发现,周王室的女儿就不叫公主,而称作“王姬”。

有大臣提醒徽宗,周王室家族原本姓“姬”,人家兴许是以“王姬”一举两得,既表示是姬氏血脉,又彰显乃王室之女。赵佶说咱不管他那一套,反正自古以来,周礼最为完备、最具规范,“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咱应当效仿周朝,朕之“公主”统统改称“帝姬”。

第三个原因,“公主”之名有些含糊,凡王公贵族之女,随意起来都动辄唤作“公主”,而“帝姬”,显而易见专属帝王家的闺女独享,非王公贵族家丫头敢冒名也。

天子一言九鼎,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此后徽宗皇帝的家里就再听不到“公主”的叫声,常挂在婢女们嘴边的是“贤福帝姬”、“仁福帝姬”、“惠福帝姬”,总共二十几位“帝姬”(三十四个里早夭了十几个)。要说徽宗皇帝把这称谓改得还是蛮新颖的。可女儿们跟着一个只顾写字画画、不善经管江山的老爹,不仅没享到福,相反受老罪了。

金人灭宋,徽钦二帝亡国被俘,儿女们也都跟着一起做了金人的阶下囚。一大群的金枝玉叶被金人掳往北方,这些“帝姬”们有的给金军首领当了小老婆,有的被用作使唤丫头,有的甚至被散放于兵营做了“军妓”,还有各种原因走失而下落不明的。

徽宗这一大群“帝姬”们,事后可给他儿子南宋高宗赵构带来了不少麻烦。南宋偏安江左建都杭州后,先后不断有女子找到朝廷,都说是徽宗的“帝姬”、当今天子的妹妹。

“绍兴中,有商人妻易氏者,在刘超军中见内人言宫禁事,遂自称荣德帝姬。”南宋绍兴年间,一个姓易的商人之妻,偶然在刘超的军营里听到徽宗帝姬失散的事,便大着胆子冒充说她就是曾经的“荣德帝姬”。地方官员不敢怠慢,忙派人将其送到宫里,老爷子生养的兄弟姊妹太多了,高宗赵构也搞不明白究竟是不是,命内夫人去查验,结果仔细查体、询问,才发现是假的。想投机取巧寻富贵的易氏,最后被投进监狱,棍棒打死。

“又有开封尼李静善者,内人言其貌似柔福,静善即自称柔福。”又有一个开封的尼姑,名叫李静善,听宫里人说她长得像“柔福帝姬”,她就将计就计自称就是“柔福帝姬”。蕲州兵马统帅韩世清听说后,赶紧派人把她送到杭州。高宗让太监冯益前去验视,冯益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极有可能是假柔福贿赂了冯益),回报皇帝说是真的。赵构立马封李静善为福国长公主,钦命下嫁永州防御使高世荣。

后来高宗赵构与金人协商,要回了自己的生母显仁太后,跟随太后一起南回到杭州的宫女揭发李静善是冒充的“柔福帝姬”,她被扣押起来。又过了不久,内侍李鍨从金国回来,说他在五国城(今属黑龙江依兰县)见过“柔福帝姬”,嫁给了一个叫徐还的男人,已经死了。真相大明,冒名顶替“帝姬”的尼姑李静善被判死刑,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从“帝姬”们后来的命运结局看,徽宗皇帝给女儿你们改称谓的举措,实在有些不靠谱。非但没能让女儿们更光鲜耀眼、幸福美满,反倒是历经磨难、死无葬身之地。迷信点讲,人名称谓还是轻易不要改的好,太讲究、太花费心思于名号,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艺术造诣有多高?堪称史上皇帝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宋徽宗是古代少有,在艺术方面有着极高造诣和成就的皇帝。宋徽宗上位后,由于自己十分喜爱绘画,因此推动了很多利于发展绘画艺术的政策。宋徽宗还自创过一种字体,被命名为“瘦金体”,也正是因为宋徽宗在书画和诗文方面的超高成就,导致很多人都忘了他其实是一位亡国皇帝。好像大家对宋徽宗都十分

  • 王安石与苏轼是政敌,为什么乌台诗案还要为苏轼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王安石与苏轼两个人,在政局上面一直都是政敌,王安石坚持自己的变法,而苏轼是站在反对变法的一方的,所以两人很明显是政敌。然而,当乌台诗案爆发之后,苏轼的结局是非常惨的,为什么这时候,作为政敌的王安石却出面为苏轼求情?政敌难道不是巴不得对方早一点被踩在脚下吗,王安石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

  • 杨涟为何死的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期,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争斗是非常的激烈的,但是至于这两派之间谁对谁错,究竟是谁对国家更有利,却直到现在依旧没有一个定论。而在东林党之中,有一个战斗力非常彪悍的人杨涟,然而他虽然很厉害,但是最终死的也特别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杨涟究竟都做了些什么,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下葬的时候只剩下

  • 李世民对待嫡子和庶子有什么区别?从李承乾的经历就能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总共有14个儿子,不过他对待嫡长子和庶长子的态度还是非常不一样的。从李承乾的经历就能明白,李世民到底有多宠嫡子。李承乾身为嫡长子,早早就确定了太子身份,不过李承乾却起了反心,打算出兵对李世民进行逼宫。按照律法,李承乾肯定是要判以死刑,不过李世民却饶了他一命。虽然此举难以服众,但李世民还是这样做

  • 刘璋手下张任怎么死的?张任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张任是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手下的将领。在演义中,张任只出场了5回,不过他的形象变的丰富了很多,在战场上是位勇猛的悍将,对刘璋也非常忠心。张任曾劝谏刘璋要对刘备有所防范,但刘璋还是轻视了此事,导致益州最后落入刘备手中。刘备本想让张任为己所用,但张任宁死不屈,最后刘备忍痛将他处斩。张任这个人物虽然知名度

  • 周成王为何要建陪都洛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建都这件事情其实挺正常的,不管什么朝代都有,但是建陪都这个事情却不常见,话说啊,这个周成王时期周成王就建了陪都洛邑,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陪都: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也称为辅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ldquo

  • 为何董卓一死西凉军就群龙无首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董卓其实大家也知道他的残暴,但是问题也不大的,毕竟当时有实力就是有实力,最近不少人也问了,这个董卓啊好像没有后代啊,话说他一死他的西凉军就没有什么战斗力,感觉就是群龙无首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在历史上讲其实董卓是有儿子,而且有

  • 民国箱尸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箱尸案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其实这个案件非常的扑朔迷离,其结局也让人觉得非常的有意思,大跌眼镜,那么这个民国箱尸案前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民国箱尸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民国箱尸案是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杀人毁尸案,被称为共和国的第一大案

  • 开皇之治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过非常多的明君盛世,其中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雍乾盛世等这些最为有名,不过除此之外,也依然还又不少在历史上是当时一大盛事的时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开皇之治。可能有些人没有听说过开皇之治,那么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开皇之治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又是哪位皇帝开创的一个盛世呢?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

  • 光绪是死于什么原因?真的是砒霜中毒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恐怕一直都是一个谜题了。其实这本来不是什么难事,问题就在于,光绪死后还不到一天的时间,慈禧也死了,再加上慈禧生前对于光绪的态度,就好像是她一定要确定光绪死后自己才咽气一样,所以长久以来也是众说纷纭。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光绪难道真的是非正常死亡的吗?有人说光绪死于砒霜,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