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建宋多少年?

刘裕建宋多少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59 更新时间:2024/1/3 14:30:49

说到宋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赵匡胤建立的那个宋朝,但是严格来说,比这个宋朝更早的时候,还有一个宋朝,那就是南北朝时期,刘裕建立的宋朝,史称南朝宋或者刘宋。然而很多人对于这个宋朝很好奇,刘裕当时也算是汉室后裔,可为什么他建立的王朝要叫宋朝,而不是汉呢?刘裕建宋花了多少年的时间,他为何要将国号命名为宋呢?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亡佚。

刘裕与刘备,虽都云乃汉宗室之后,却都出身贫寒,而建一方之帝业。然而,不同的是,刘备所建之帝业,虽袭用“汉”之国号,标榜自己才是正统。却长期不被后世官方认可,而被认定为地方割据政权,并被称作为“蜀”。刘裕所建之帝业,并没有袭用“汉”之国号,而是定国号为“宋”,却被后世认可为正统。

两汉享国四百余年,国祚绵长,文化昌明、武功强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盛世朝代,也是我国的主体民族融合形成的朝代。后世的朝代与割据政权,稍能跟汉朝攀上点关系的,莫不想以“汉”为国号。如匈奴贵族刘渊,建国号为“汉”;沙陀族刘知远,亦建国号为汉;割据岭南的刘龑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等等。

而刘裕乃西汉宗室--楚王刘交之后,刘交虽是汉宗室旁支,却於宗室最长。故而,楚王刘交这一支脉一直充任汉朝宗正(掌管皇室亲属)一职,地位超然。但为何刘裕却没有恢复“汉”之国号呢?

其一,汉亡国已久,政治影响力已微乎其微。刘裕代晋自立时,已经是公元420年,距汉朝灭亡也有两百年,历经魏、晋两朝,“汉”的政治影响力在当时已微乎其微,已无必要再抗起“汉”的旗帜。而采用新的国号,有朝政焕新的感觉。

其二,受汉末三国时期的谶言的影响。汉末三国时期,图谶之说非常盛行,而有“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说法。信服度最高的解释是“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即是指“魏”当代“汉”。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定国号为“魏”。虽刘备亦於次年在成都称帝,仍使用“汉”之国号,但蜀汉政权最终还是於263年被曹魏所灭。

三国时期的历史,虽早已过去。但北方的鲜卑人却於398年,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而刘裕再使用“汉”之国号,则会在“图谶之说”上处於被动,於国不详。故而,刘裕没有以“汉”为国号。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什么区别?明朝修了多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长城是全世界修建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程。实际上长城从西周便开始修建,期间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秦始皇一统全国后,把长城当做一件核心任务来做,此后各个朝代也都有不同规模的修建长城,其中明朝的工作量算是比较大的。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修建于明朝,明长城和秦长城用的材料相似,长度共有六千二

  • 三国时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时期,曹操的身边有众多的谋士,他最看重人的才华,如果不是他特别过分的话,他并不介意这个人的人品问题。程昱就是他身边的谋士之一,不过关于程昱,一直都有一些不是特别好的传闻,其中就有程昱吃人的事情。这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了,程昱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还会吃人呢?这些事情曹操是否知道,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 伍子胥过昭关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歇后语,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夜愁白了头。伍子胥过昭关的确是一个带有一些神奇色彩的故事,相传他因为到处都在搜捕他,因此他肯定不能大大咧咧的走出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为此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老了很多岁,也正是因此没有人认出他来,他才顺利的通过了。不过,这样的故事

  • 楚国王族是芈姓还是熊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出身于同一个大家族的人,当然是同一个姓,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即便是王室也一样。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王室的人的姓名却让人有些看不懂,嫁入秦国的宣太后虽然不一定真的叫芈月,但是姓芈,然而楚怀王却叫做熊槐,还有屈原本身也不姓屈而是姓芈,究竟楚国王室到底姓什么呢?楚国君王是芈姓熊氏。姓和氏是

  • 华容道在哪?华容道关羽义放曹并非真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典故。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只带着几名将领从华容道逃脱。而诸葛亮早已算到曹操的逃跑路径,提前让关羽前去埋伏,最后果然是遇上了曹操。不过关羽念在曹操对他有恩,于是将他释放。只是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非真事,如果关羽真有机会缉拿曹操,他是没理由将

  • 太子丹策划刺秦王事件,为燕国亡国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太子丹从小被送往秦国当人质,他和嬴政还是发小关系。等太子丹回到燕国后,他知道燕国迟早会被秦国慢慢兼并,于是计划让荆轲刺杀秦王,其实这件事原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失败只会加快燕国亡国的时间。荆轲刺杀失败,燕王担心秦国出兵伐燕,便将太子丹的头颅亲自奉上。其实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和原先太子丹制定的计划还有一

  • 皇帝如何给太监戴绿帽?前蜀皇帝王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这个题目一看就一定很让人想不通,皇帝怎么可能会给一个太监戴绿帽?太监不是被阉割了吗怎么会有妻子?而皇帝后宫佳丽那么多,还用得着去抢一个太监的人吗?的确,如果按照惯性的思维来想的话,的确是很难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历史上这却是真实发生过了的,抢人的皇帝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第二位皇帝王衍,而被抢的那个太监

  • 清初爆发三藩之乱,最后三位藩王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决定撤掉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的藩王身份,导致爆发了三藩之乱。此后康熙皇帝先集中兵力对付平西王吴三桂,然后招抚尚可喜和耿精忠,目的是为了将吴三桂给孤立。吴三桂兵力毕竟不是清军的对手,最后是穷途末路,积郁而死。而尚可喜和耿精忠的下场要比吴三桂更惨,三藩之乱历经八年才被平定,对于康

  • 梁猛女是谁?汉桓帝曾为梁猛女拿回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汉桓帝即位初期只是一位傀儡皇帝,梁太后总览朝政,梁冀手握大权,汉桓帝当了13年皇帝依然毫无存在感。但梁猛女的出现,给了汉桓帝不少斗志,也让他完成了史上著名的“厕所政变”,最后通过宦官拿回大权,那这位梁猛女到底是谁呢?梁猛女是邓香和长安君的女儿,后来得到桓帝宠爱,长安君因为遭到

  • 李世民是不是鲜卑人有何依据?他的血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人们常将元朝和清朝作为非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朝代都是汉人的统治,但其实在隋唐时期,血统的问题还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有不少人,根据当时皇帝的家族情况得出结论,认为隋唐初期的皇帝,比如李世民,他其实是鲜卑人,而并不是属于汉人。究竟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李世民的血统究竟是怎样的构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