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他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

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他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4/2/3 22:35:59

如果不了解韩林儿也没关系,因为据说韩林儿就是张无忌的原型。张无忌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不过虽然韩林儿没有张无忌那样的经历,但是同样也算是比较传奇的了。而历史上韩林儿有一个外号叫做小明王,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呢?韩林儿最终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他的结局为何没像张无忌那样归隐呢?

韩林儿(?-1366年),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

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

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遣廖永忠迎接韩林儿返回应天府,途径瓜洲时,韩林儿沉入江中被淹死,但此事是否为朱元璋所策划,至今仍未有确切的定论。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田丰、王士诚寻找机会刺杀了察罕帖木儿,进入益都。元朝将兵权交给王保保,王保保率军将益都重重包围,陈猱头等向刘福通告急。刘福通便从安丰引兵支援,在火星埠与元军遭遇,被元军大败,逃回安丰。元军急攻益都,挖地道进入益都,杀死田丰、王士诚,而将陈猱头套上械锁,押送京城,韩林儿势力大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手下将领吕珍包围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说:“如果安丰被攻破,张士诚的势力就会更强大。”于是亲自率军前往支援,但这时吕珍已经进城,杀了刘福通。朱元璋赶走吕珍,拥韩林儿返回,让他住在滁州。第二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又过了两年,韩林儿死去。有人说是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船到瓜步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另说为朱元璋谋杀)。

当初,朱元璋驻扎和阳时,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当时朱元璋孤军守城,而韩林儿因自称宋朝之后,四方起而响应,于是朱元璋便用其年号以号令军中。韩林儿死后第二年,朱元璋才将这一年定为吴元年。当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平定中原,元顺帝逃至北方,此时距韩林儿死仅一年多时间。韩林儿称帝共十二年。

元朝末年,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传言,说:“天下正当大乱之时,弥勒佛将降临于世。”黄河以南、江、淮之间的很多百姓都相信他的话。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同伙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也宣扬“: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当掌管中原。”于是杀白马黑牛,对天地发誓,图谋起兵,并决定以红巾为号。郭子兴,张士诚,陈友谅举旗起事时就拜小明王韩林儿为正主。

1352年濠州郭子兴发动起义,攻占濠州,遵照杜遵道的号令。也就在这一年,25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1355年2月,刘福通迎回逃匿韩林儿,拥立他称帝,号小明王,建国大宋,年号龙凤,建都毫州。红巾军的势力最大时,中原各地红巾军都受大宋领导。韩林儿也算是朱元璋上司的上司了。不过天下大乱之际,群雄并起,这种名分上的归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朱元璋事实上也根本没有对韩林儿称臣,只不过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共用一个“龙凤”年号而已。正当朱元璋稳扎稳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曾经风光一时的韩宋却是江河日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遣部将吕珍围攻安丰,刘福通只得向朱元璋求援。待援军到达,刘福通已被杀。朱元璋接到小明王把他安置在滁州。

在扫平群雄中,朱元璋一直表示接受大宋政权及韩林儿的领导。朱元璋军中,统用龙凤年号。甚至朱元璋在进号吴王,也用的韩林儿的名义。那么,朱元璋要称帝建立大明王朝,韩林儿就是绕不过去。

朱元璋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成为逐鹿天下的人物,继而成为时代风云际会的宠儿,不会仅仅是一种历史巧合。朱元璋和同时代的众多枭雄相比,更少以个人名利为出发点进行冒险的政治赌博;其能力、信念、人格更禁得起乱世考验。因而更具众望所归的个人魅力,能整合出一个同心同德、令将士用命的集团。这是如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辈做不到的,此类枭雄虽熟谙厚黑学,能横行一时,但完全拘于眼前利益和个人虚荣,最终不免众叛亲离,难成大业。刘福通既亡,韩林儿则只是一个普通人,只会慢慢被人淡忘。既无政治上的影响力,更谈不上军事上的号召力,战乱之后,教众各奔东西,或各自有所归属,也已丧失了宗教上的凝聚力。这样的一个韩林儿,随时可以让他“禅让”,所以在这个时候除去他,既无必要,也毫无意义。谁知,1366年,朱元璋命廖永忠接韩林儿去应天,至瓜步,船翻沉江而亡。显然,有人蓄意谋杀了韩林儿人。难道是朱元璋下令杀人?

原来,廖永忠私自揣摩朱元璋上意,自作主张,多事,杀了韩林儿。实际上,如何安置韩林儿,对于朱元璋而言很简单。可以封爵位,也可以禅让。如果要杀韩林儿,早就有很多机会,也不一定等到他大局已定又快抵达应天。像朱元璋这样精研厚黑学之道帝王,没必要在这件事上给后人留下假想空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齐景公本想让孔子留在齐国,为何晏子要极力阻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的家臣,和齐景公也有过会面。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为人,还有他的理念,打算把尼溪赏给孔子,让他留在齐国。但晏子却劝齐景公不要给孔子封地,他还称孔子的那套理论在实际场景中根本无法运用。齐景公算是默许了晏子的建议,此后不再和孔子提出封礼之事。此后齐国的大夫要对孔子不利,孔子明白自己在齐

  • 秦朝和汉朝时期的匈奴有什么区别?为何匈奴在汉朝后突然变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事贯穿百年,虽然汉朝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自己同样元气大伤,而且无法完全消灭匈奴。其实匈奴问题早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朝都有爆发,但当时的匈奴并没有这么强大的战力,为什么从秦朝过度到汉朝以后,匈奴一族突然就崛起了呢?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和草原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原统一草原也会统一,一统后的匈

  • 汉成帝为什么无子?与赵飞燕姐妹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赵飞燕与赵合德,也是历史上一对非常著名的姐妹花了,她们都是汉成帝的后妃,赵飞燕是皇后,而赵合德是妃子。只不过,她们虽然拥有倾国的美貌,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始终很差。而对于很多美女来说,一生都没有生育是常事,比如四大美女里面有三个都没有后代,而赵飞燕姐妹没有孩子,或许与她们保住自己的青春有关系,但是汉成帝

  • 为什么汉武帝如此宠爱韩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来,似乎西汉时期的皇帝,很多都有一个让人好奇的男宠,就算是汉武帝也不例外。与汉武帝有关系的这个男子明教韩嫣,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是性格却并非如此,他的梦想或许是能够成为霍去病、卫青那样的人物,但是可惜却遭遇了这样的命运。只不过,即便有汉武帝的宠爱,韩嫣最终却也是死于非命,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韩嫣

  • 诸葛亮为什么自贬三级?他这样是做给谁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第一次的北伐失败之后,除了马谡下场悲惨之外,诸葛亮还做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自贬三级。当时刘禅还宽慰他,并不打算惩罚他,但是诸葛亮却无法原谅自己,坚决请求自贬三级,无奈刘禅只好照做,但是虽然官职降了,可是职权还是和以前一样,相当于换汤不换药。所以会有人觉得,诸葛亮这样做其实只是做个样子,那他到底是做给

  • 贾南风和潘安有什么关系?他们真的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潘安一直都是美男的代名词,他究竟长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绝世美男子。而贾南风,一说起她来只有丑字,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又丑又恶毒,称她为丑恶皇后也不为过。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一些有关他们这两位看起来天差地别的人的传言,究竟贾南风和潘安之间,有没有民间所说的那些

  • 武攸绪是谁?武则天死后武攸绪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武攸绪是武则天从父武士让之孙,因为武则天在位期间大肆处理李氏宗亲还有朝中大臣,导致朝内人心惶惶。等武则天死后,一场清除武氏族人的行动在所难免,但武攸绪最后却逃过一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武攸绪并不像其他武家人,见武则天称帝便开始掌控各种权势,武攸绪在武家还处在顶峰时便主动辞去官爵,过起隐居生活,等武则

  • 吕雉为什么要把自己外孙女嫁给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盈是吕雉的儿子,也是刘邦的太子,刘邦死后刘盈继承皇位,但是最终却被吕雉的所作所为吓得一病不起,最终丧命。而刘盈也有皇后,但是这个皇后却不是别人,而是吕雉的外孙女,也就是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是刘盈的亲外甥女。这种婚姻的背后,是吕雉的安排,可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自己儿子?吕雉生过一女一子

  • 三国中能让关羽敬佩的人是谁?或许只有这两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无疑是三国中最为出名的将领,而且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最大。但了解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后,他也并非完人,而且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关羽的功绩在蜀国绝对是排名第一,毕竟战乱时期想要扩展己方势力还是要靠武将。那在关羽看来,他有没有由衷敬佩的人呢?抛开自家人来看,可能整个三国也就只有两位这样的人。这次借这样一个机

  • 褚英为什么被处死?褚英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也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努尔哈赤起兵时就带着褚英一起,这也造就了褚英勇猛、刚烈的性格。褚英19岁开始领兵打仗,此后立下诸多战功,是后金开国功臣。努尔哈赤更是早早便把褚英立为继承人,但褚英也并非十全十美,他生性残暴,而且心胸狭隘,导致他跟其他的开国功臣关系都不算好。而且褚英更是扬言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