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自贬三级?他这样是做给谁看的?

诸葛亮为什么自贬三级?他这样是做给谁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46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38

第一次的北伐失败之后,除了马谡下场悲惨之外,诸葛亮还做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自贬三级。当时刘禅还宽慰他,并不打算惩罚他,但是诸葛亮却无法原谅自己,坚决请求自贬三级,无奈刘禅只好照做,但是虽然官职降了,可是职权还是和以前一样,相当于换汤不换药。所以会有人觉得,诸葛亮这样做其实只是做个样子,那他到底是做给谁看的呢?

建兴六年(公元228)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很快攻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整个关中地区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长安,命令大将张郃率军抵挡。诸葛亮派马谡督帅诸军前冲,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进攻失去了依托,只好退回汉中。这就是有名的失街亭和斩马谡的典故,《三国演义》据此还增加了一处空城计的故事,京剧更是把这些故事整出了三个剧目,合起来称为《失空斩》。诸葛亮街亭失败以后,要求刘禅给予处罚,刘禅宽慰了他,但诸葛亮没有接受,而是来了一个自贬三级。刘禅只好同意,将诸葛亮降为右将军,但仍然行使丞相职权,所管辖的事情也和以前一样。

自古以来,处分都是组织对个人,上级对下级,像诸葛亮这种情况还真是少有。封建时代实行的都是家天下,实行的是一人统治,皇家就是组织,皇帝再无上级,只有他有权处分别人而不被处分。甚至对他的功过得失都不能议论,只有汉武帝搞了一个像是“检讨”一样的诏书,后人称之为“罪己诏”。不过,这只是就事论事,并不牵扯到处分问题,更不会有降级一说。除了这个人,大臣们只能是提出要求,贬不贬,最终还是皇帝说了算。而诸葛亮已经向皇帝刘禅提出处分请求,刘禅并没有批准,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自贬三级呢?

说这种情况少有,不是没有,先看看有过的先例,曹操“割发代首”。曹操经常率军出征,有一次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都不要损坏麦子,有违反此令者处死。”结果别人都没有违反,偏偏是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窜进了麦地里。曹操招来主簿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令而自己违反,又如何能统帅下属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主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以刑罚。”因此,曹操拔出剑来割下头发扔在地上。

必须说明,曹操割发的确是一种刑罚。在古人来说,“人之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随便便说割就割的,刑名当中有一种髡刑,就是拔掉头发。所以说,曹操的这种自罚,虽然象征意义更大些,但绝对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罚。不过,这当中有一个区别,一个疑惑。区别在于,这时候的曹操已经不上朝参拜汉献帝了,也就是说,曹操已经完全掌握了皇帝的权力,他就是皇帝,汉献帝只不过是一个名字符号;而诸葛亮,虽然也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语)”,但皇帝皇宫和丞相丞相府还是有区别的。这就留下了一个疑惑,诸葛亮和当年的曹操一样吗?一旦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人说,诸葛亮和曹操绝对不是一码事,这是大忠和大奸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

实际上,诸葛亮这样干就是在显示权威。这时候的诸葛亮和汉献帝时候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能够“挟天子”的人。只不过,曹操已经把汉献帝完全控制,汉献帝只有一个皇帝的虚名,曹操所做的任何事情他已经不知情。而诸葛亮的“总揽内外”的权力是皇帝刘禅“给予”的,诸葛亮所干的大事情,需要给刘禅(皇帝)报告一下。区别仅仅在于,曹氏亡了汉家天下,诸葛亮辅佐的这个蜀汉君主是被魏国所灭。

诸葛亮既然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他还有必要再显示权威吗?要说有还真有。这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李严,二是刘禅。李严也是刘备临终的托孤重臣之一。章武三年(公元223),刘备临终托孤,李严和诸葛亮都是遗诏辅佐刘禅之人。刘备的意愿是让李严“统内外军事”,但李严始终住在永安,南征北伐等军事都不用李严“统领”。诸葛亮北伐失利,恰恰是军事上出了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检讨总结,所以,诸葛亮如其让人家说,还不如自己说。这就是她要向李严显示的权威。再说刘禅,刚当皇帝时年龄是十七岁,按当时的说法,他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因此,诸葛亮以他没有执政经验和能力为由,总管了“内外”一切政务。但这次事件发生时,刘禅已经二十二岁了,按道理说,即便是不发生过失,诸葛亮也早应该把权力还给刘禅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不仅如此,他上书刘禅,不是请求处分,而是直接决定“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时候的刘禅,就像是一个办事员一样,只需要整理一份材料,盖个公章就行了。

如果说,这仅仅是一种推论,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可以说明,姜维封侯。姜维是天水人,在诸葛亮这次北伐时,天水太守怀疑他有异心,将他关在上邽城外,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马上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侯”。假如说,任命姜维官职是一种需要,而封侯,这是丞相的权力吗?即便是在战争环境下,封侯必须有功,姜维又有什么功劳?姜维封侯,诸葛亮根本就没有请示。这样看来,诸葛亮自贬,就是在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皇帝算什么?皇帝只是他的“义子”,而他是皇帝的“相父”!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贾南风和潘安有什么关系?他们真的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潘安一直都是美男的代名词,他究竟长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绝世美男子。而贾南风,一说起她来只有丑字,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又丑又恶毒,称她为丑恶皇后也不为过。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一些有关他们这两位看起来天差地别的人的传言,究竟贾南风和潘安之间,有没有民间所说的那些

  • 武攸绪是谁?武则天死后武攸绪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武攸绪是武则天从父武士让之孙,因为武则天在位期间大肆处理李氏宗亲还有朝中大臣,导致朝内人心惶惶。等武则天死后,一场清除武氏族人的行动在所难免,但武攸绪最后却逃过一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武攸绪并不像其他武家人,见武则天称帝便开始掌控各种权势,武攸绪在武家还处在顶峰时便主动辞去官爵,过起隐居生活,等武则

  • 吕雉为什么要把自己外孙女嫁给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盈是吕雉的儿子,也是刘邦的太子,刘邦死后刘盈继承皇位,但是最终却被吕雉的所作所为吓得一病不起,最终丧命。而刘盈也有皇后,但是这个皇后却不是别人,而是吕雉的外孙女,也就是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是刘盈的亲外甥女。这种婚姻的背后,是吕雉的安排,可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自己儿子?吕雉生过一女一子

  • 三国中能让关羽敬佩的人是谁?或许只有这两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无疑是三国中最为出名的将领,而且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最大。但了解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后,他也并非完人,而且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关羽的功绩在蜀国绝对是排名第一,毕竟战乱时期想要扩展己方势力还是要靠武将。那在关羽看来,他有没有由衷敬佩的人呢?抛开自家人来看,可能整个三国也就只有两位这样的人。这次借这样一个机

  • 褚英为什么被处死?褚英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也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努尔哈赤起兵时就带着褚英一起,这也造就了褚英勇猛、刚烈的性格。褚英19岁开始领兵打仗,此后立下诸多战功,是后金开国功臣。努尔哈赤更是早早便把褚英立为继承人,但褚英也并非十全十美,他生性残暴,而且心胸狭隘,导致他跟其他的开国功臣关系都不算好。而且褚英更是扬言要杀

  • 秦国是谁建立的?全拜周孝王所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周孝王是西周第八位国君,在位一共15年时间。周夷王为人软弱,而整个周室又处于衰落期,周孝王便看准机会夺取了王位。好在周孝王能力出众,此后成功振兴周室,而秦国的建立其实也全拜周孝王所赐。周孝王曾命非子养马,因为马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非子养马三年,使得马匹数量大增,周孝王便把秦邑封赏给他,就这样建

  • 朱棣为什么让太监掌管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宦官当权可以说是很可怕的,历史上的很多时期,一旦出现宦官掌权的情况,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朝代的末日将要到来了。东汉末期、唐朝末期、明朝末期,无一不是宦官专权,以至于王权旁落,但这几个朝代也有不同之处,明朝末期崇祯还杀掉了魏忠贤。不过在明朝初期,朱棣设立的情报组织东厂,为何要交给太监来管理?朱元璋不是明令

  • 空城计彰显诸葛亮智慧,其实司马懿才是真正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空城计的故事相信不管看没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都有听说过。诸葛亮临危不惧,依靠自己精湛的演技,成功吓退司马懿大军,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北伐军队。但司马懿真的就输了吗?其实司马懿也没输,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还不是他缉拿诸葛亮的最好时机,而且诸葛亮一旦倒台,可能对他来说就少了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曹睿派司马懿对

  • 负荆请罪的廉颇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吗?他为何要去给蔺相如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如果主动去找另一个人道歉,那他肯定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所以才在会主动去给别人道歉,表示是自己的错误,而在道歉的案例中,廉颇负荆请罪一定是非常有名的了。很多人都认为,廉颇是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对,所以才会去找蔺相如主动赔不是,将相和也是一段美谈,但事实真相当真是如此吗?廉颇真的可

  • 朱棣杀尽蒙古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明朝时期,鞑靼不断袭扰北部边疆,朱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一下子就震怒了,于永乐七年七月份派出了大将军丘福率领10万大军北征。朱棣希望一向很会打仗的丘福能够扭转战局,能让明政府从此以后扬威漠北。朱棣为丘福配备的阵容相当强大,任命丘福为大将军,王聪为左副将军,火真为右副将军,王忠、李远为左右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