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公子无亏怎么死的?沦为傀儡在位仅三个月

齐国公子无亏怎么死的?沦为傀儡在位仅三个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4/2/20 9:13:54

齐桓公身为一代霸主,最后时刻的处境却是凄惨无比。齐桓公重病,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相互掣肘,直到齐桓公饿死都没人管他。易牙竖刁两位奸臣决定立齐桓公庶长子公子无亏继位,后来宋襄公得到太子昭的求助出兵齐国,最后公子无亏被处以绞刑,仅仅在位三个月。公子无亏也只不过是一位傀儡国君,而外界又有宋襄公等人虎视眈眈,此番趁齐国内乱,总归是有人要付出代价。

齐桓公在世的晚年时期天下格局已经不同往日,在这些年里很多国家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说来倒去终归是个权力之争的事情,齐桓公的儿子们根本对君父没有任何尊重,在齐桓公重病之际就发动宫廷政变,将其囚禁起来直至死亡。齐国的君位只有一个,这些公子们即便有着强硬的政治背景和权力派系,到登顶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谁的力量更强。当时掌舵后宫的主要就是易牙、竖刁、卫开方等人,卫开方支持的是公子潘,易牙、竖刁支持的则是公子无亏。这里很奇怪的是,这些后宫之人为什么偏偏不支持太子吕昭,而要支持公子无亏和公子潘,这个很值得一说。

在齐桓公的晚年,因为不听管仲之劝谏,宠幸易牙、竖刁、卫开方等奸逆,这就导致齐国的数年混乱。齐桓公的太子是吕昭,其母亲来自郑国。当时的郑国正在陷入内乱之中,而且常年受到宋国宋襄公的压制,根本无暇顾忌到齐国的储君之争中来。这位吕昭在国内的名声也不是那么完美,幸好齐桓公当年还曾为其准备好了外援,即在盟会上与宋襄公达成共识,希望借助宋襄公之辅助太子吕昭成为齐国国君。而宋襄公正好是个遵守仁义之人,在得知齐国内乱,公子无亏夺取太子吕昭之位后,便是发动诸侯联军攻打齐国。

在这场战争中齐国因人心未稳内乱不止,宋国取得绝对性胜利。齐国大族国氏和高氏率领众将诱杀竖刁,夺取后宫之生杀大权,遂是将刚刚继位不久的公子无亏弑杀。公子无亏的母亲是长卫姬,这个女人来自卫国,是当年最受齐桓公宠爱的女人,可能时刻都跟随在齐桓公的身边,那三位奸逆之臣自然是懂得察言观色之辈,在服务齐桓公的同时,难保没有与长卫姬进行过某种合作,即是支持公子无亏继承君位。卫开方也是来自卫国,跟长卫姬可能有着极大的渊源,但是卫开方最终支持的不是公子无亏,而是公子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来说,从明面上看来,三大奸逆后来都是认同公子无亏的,特别是在发动囚禁齐桓公之事上,三大奸逆可能达成某种共识,就是要在扶持公子无亏后成为齐国政治的操控者。但是三大奸逆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除了得到齐桓公的认同外,不管是管仲的管氏,还是鲍叔牙的鲍氏,或者传统的大家族国氏、高氏,都对三大奸逆恨之入骨,只是由于在管仲死后齐桓公没有找到更好的辅政大臣替代者,导致三大奸逆垄断后宫,这才导致了自己最终的惨死。因此,三大奸逆在这个层面上是稳固同盟。

易牙是名厨,管住了齐桓公的胃。竖刁是有魄力之人,当年为亲近齐桓公,挥刀自宫成为宦官,被委以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之责,可说是三人中的核心。唯独卫开方可能是来自贵族家庭,辅佐齐桓公时期还曾有过机会回到卫国,是在其父母死亡之时。卫开方本来应该回国服丧,但是卫开方却不愿回到卫国去,在管仲的眼中就是“不爱其亲,安能爱君,不可为相”,这个卫开方可能是个更有想法之人,其在齐国的目的可能极早的为管仲所识破,管仲才会极力反对其成为齐国的重臣,可惜的是晚年的齐桓公纵情于声色犬马,根本已经无法放弃对奢侈生活的享乐,这才让这三大奸逆成为扰乱齐国霸业的终结符。

卫开方虽没有竖刁之魄力,不过从其后来扶持公子潘的选择看来,其在齐国动乱中所扮演的角色,绝对就不是另外两大奸逆的忠实伙伴。当然,事实上三大奸逆的关系本来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在齐桓公的五个儿子相继为君的动荡局势中,竖刁扶持的公子无亏最先登上齐国君位,但是也最早为国内与国外的反对势力所推翻,竖刁与公子无亏最终都死无葬身之地。而易牙则是有本事的人,在齐国内乱不止而后即避居彭城,操烹饪业至终,这即是说明易牙在权力和政治的阴谋漩涡中,始终保持清醒之头脑,就是齐国之乱局是无法在他的参与中得到稳定的,这种聪明之举让其逃脱了悲剧命运,与竖刁、卫开方相比则明显要幸运的多。

这个时代似乎出现了很多公子乱政的事情,郑国有庄公的四个儿子相继为君,齐国则是齐桓公的儿子们乱政,晋国有骊姬之乱和公子争位,所有的国君们似乎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即是在成就霸业的同时,究竟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孙?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大多没有管好自己的继承者。齐国的太子吕昭作为齐桓公名正言顺的继承者,虽说在齐国内乱中其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够光明,但好歹是霸主齐桓公的选择,朝臣大族们大多也愿意选择其作为齐国国君。

更重要的是吕昭在国外得到正当兴盛的宋国支持,这即是齐人终究要选择吕昭成为齐孝公的原因。齐孝公的母亲是郑国人,郑国跟宋国数年之间皆在互相战争,但宋襄公的支持则成为齐宋稳固同盟的源起,齐孝公反而可能更为亲近宋国。齐孝公刚刚成为国君,郑国人就跑到南方去投入了楚国人的怀抱,这即是郑国人可能已经认清形势,就算这个齐孝公有一半血液是郑国的,可是在面临乱局之时,谁也不能保证齐国人会支持谁。

齐孝公当了十年国君就死掉了,在这十年之中齐国的动荡格局并没有结束,除了已经死掉的公子无亏,还有当上国君的齐孝公以外,其他几位公子依然是虎视眈眈,齐孝公死后即是卫开方支持的公子潘成功逆转,杀掉了齐孝公的太子成为齐国国君。这里能看出,齐桓公时代的管氏、鲍氏,甚至是传统大族国氏和高氏,可能都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动乱中无所适从,没有找到更好的人选,更没有找到任何好办法,来结束齐国的这场动乱,因此他们也只能任凭齐国君主的位置成了风水轮流转,反正都是齐桓公的子嗣,去了一个来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公子无亏过了是齐孝公,齐孝公过了是齐昭公,而齐昭公过了又是齐桓公的儿子齐懿公,再然后是齐惠公,这些公子在前前后后三十年间相继为君,可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少见的传承体系,齐桓公还有个儿子是公子雍,这个公子背后的支持力量应该不少,其母亲来自宋国,当年齐桓公在世的时候曾经命易牙辅佐他,也就是说,公子雍也绝非一般人,每个成为国君的公子,都不能忽视这个兄弟的力量。

从某种角度上看,公子雍也有机会成为齐国国君。格局已经越来越复杂,齐国的衰败之象已经无法阻止,而西方的晋国有个晋文公,已经彻底改变晋国的乱局。齐国在数十年时间里已经完全丧失了保持霸业的机会,被西方的晋国彻底的实现了弯道超车,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在中原既受到周天子的封赏,又得到诸侯列国的拥护,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代的侍卫一般多大岁数外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侍卫特别是清朝的侍卫,还是很有话说的啊,很多人都说了这个侍卫和太监可不一样的,但是话说这个清朝的侍卫都是年纪外放呢?或者说还有别的什么故事,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啊!1660年,清廷重臣鳌拜向顺治帝奏称自己选拔的一批汉人武进士,经过较长时间严格训练,已达到“学习骑射日久,

  • 康熙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能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其实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儿子,古代都是长子接班的,但是这个康熙的大儿子却没有接班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康熙的大儿子不能做太子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康熙比较重视对皇储的教育,因而康熙的儿子们文武双全的很多。如果不是因为出于同一时代,基本上都是做皇帝的料。其实

  • 雍正当皇帝后为何从不去避暑山庄?真的是怕康熙的阴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雍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多的不说了,今天说一件有趣的事情,话说啊这个雍正只从当了皇帝之后呢,就从来没有去过康熙喜爱的避暑山庄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是不是雍正非常的害怕康熙的阴魂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雍正去世后,他的儿子乾隆曾借父亲的口吻,解释过为什么雍正从不去

  • 尝后图真的是孟珙留下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宋朝时期的抗金名将,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还是岳飞了吧,岳飞虽然有名,但却不是唯一的抗金名将,今天要说的这个孟珙,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孟珙的曾祖和祖父虽然都曾经是岳飞的部将,但与孟珙相关的事情当中,却有一个说不明白的《尝后图》。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内容,一直以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呢?这张图真的和孟

  • 隋炀帝皇后萧氏真的嫁过五个皇帝?历史真相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听说过,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作为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大美人,她先后一共嫁过五六个皇帝,而且最后还被李世民纳入自己的后宫当中,无一不在说明,这位萧皇后的美貌引起了众多皇帝之间的争夺。但是,在历史上事实当真是如此的吗?萧皇后究竟有没有嫁过这么多皇帝,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各种隋唐演

  •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司马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的众多儿子当中,司马师和司马昭最为出名,而且他们兄弟俩也是少有的,没有因为权力的归属问题最终打起来的,否则的话司马家族最终恐怕根本就没有任何篡位的可能。不过在司马懿临死之前,却还是把权力交给了司马师,而没有交给司马昭,然而最终离皇位最近的人还是司马昭,这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三国后面的历史还是

  • 魏晋名士都很潇洒,为何最后都归隐山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晋名士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的,这些人都还是非常的有自己的一套风格的,其实不是说风格了,就是说他们生活态度,这些名士都过得非常的潇洒,感觉无忧无虑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很大一部分都归隐了山林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

  • 童贯是太监为什么有胡子?童贯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童贯是北宋宦官,被认为是当时的六大奸臣之一,他曾总览兵权20年,期间权倾朝野。童贯身体魁梧,而且生有胡须,这点的确不像是太监,不过以他当时的地位来看,也没人敢深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童贯是太监也是一名武将,虽然他极尽邪恶,招致祸乱,但一生也立过战功,算是为北宋挽回一些颜面。童贯作为奸臣我们已经了解的

  • 糜芳是刘备的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背叛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麋芳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麋芳早年为陶谦的部下,后来辞官跟随刘备奔波多地。刘备击败曹操拿下汉中后,麋芳任南郡太守,但和关羽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此后麋芳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选择投靠孙权,导致关羽被困麦城,最后兵败被杀。实际上麋芳和刘备还是亲戚关系,但麋芳却在紧要关头背叛了刘备,也是让后人对他刮

  • 朱高炽不为朱棣喜爱,为什么还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自己的继承人呢?很多人会觉得,皇帝挑选继承人,首选当然是嫡长子,如果嫡长子死了,那么剩下的皇子中,自然要选一个自己喜爱的,毕竟一个皇子如果收到宠爱,得到皇位的几率就更大一些。但是,在朱棣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明明朱高煦能力更强,也更受朱棣喜爱,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朱高炽得到了皇位呢?